APP下载

科技期刊举办学术会议的实践和思考
——探索·发展·提升

2022-11-22师瑞萍李国亭

学报编辑论丛 2022年1期
关键词:学术会议科技期刊期刊

师瑞萍,李国亭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燃料化学学报》编辑部,山西 太原 030001)

科技期刊是传播人类文明、汇集科技文化的主要平台,是促进科技人才培养、推动科学进步的有力杠杆,也是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国内科技期刊的一流建设,为国内期刊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面对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科技期刊应当抓住机会突破瓶颈,助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

学术会议是科学知识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许多科技期刊利用举办学术会议以提高期刊品牌力,不仅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交流传播,也拓展了期刊稿源。科技期刊通过深耕学术会议以推动期刊发展,利用丰富的会议形式,整合学术资源,扩大会议规模,创立自己的会议品牌,进而征集优质稿件,凝聚编委专家团队,锻炼编辑团队能力,提高期刊的综合实力[1-7]。许多新创办的科技期刊也通过举办学术会议迅速建立专家网络、提升学术质量、扩大学术影响,以此推进新刊高质量发展[8]。近年,疫情频繁出现,举办在线学术会议由于不受场地约束,宣传范围广、成本低、风险小等优势,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发展,不仅吸引期刊作者、读者,而且整合了大量新媒体用户,极大提升了科技期刊的受关注度和知名度[9-12]。以上研究报道都表明,科技期刊举办学术会议是提升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科技期刊有深厚的办刊背景及文化底蕴,稳定的作者读者群体和资深的专家群体,利用这些资源举办学术会议,不仅可以促进学术交流和期刊发展,而且可以推动行业和学科的前行步伐。因此,本文以《燃料化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举办学术会议的实践为例,梳理科技期刊从成功举办会议到会议品牌的创建历程,探索学术会议深度融合期刊、学科、行业的有效路径,为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燃料化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创刊于1956年,是中国第一燃料科学领域的学术期刊,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郭沫若先生题写了创刊词,期刊的创立和成长反映了中国能源科学领域研究和发展的历程。近年,学报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的办刊模式,从2012年开始,学报多次举办全国能源转化化学与技术研讨会,同中国化学会共同举办能源化学青年论坛。学报经历了首届会议的艰难筹备,又遇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从零开始,成功为能源领域从业人员创建交流展示平台,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同时也推进了能源学科和行业的发展。

1 创始与探索——会议的成功举办

科技期刊举办学术会议的成功当以广泛的调研与充分的准备工作为基础,制定详细的会议方案和预算;再以精品化的管理运营为支撑,安排科学的会议日程及事项;最后要及时对会议进行报道与总结,扩大会议的规模,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促进学科和行业交流。

1.1 明晰会议主题

科技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的阵地,理当明确举办学术会议是以促进科技期刊发展为基础,以学术交流为目的,力争为科研和行业工作者提供高端纯净的交流平台。会议主题的选择要服务国家科研战略,聚焦科学研究热点;也要与科技期刊的报道方向相符,为期刊吸引更多优秀成果做基础。学报举办的能源会议,正是以国家开始大力推动能源革命,积极建设能源强国为背景而召开的。能源化学是学报主要的报道方向。综合学报刊文宗旨和发展要求,经过学报编委会商议决定策划全国能源转化化学与技术研讨会,旨在展示我国能源转化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增进广大能源工作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能源转化学科领域的科技创新,促进行业科研成果的转化。

1.2 选择会议模式

科技期刊举办学术会议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编辑部负责主办会议;第二,编辑部和期刊主办单位或者依托单位共同主办会议;第三,编辑部与学会或者其他高等院所合办会议。科技期刊编辑部一般都面临人手短缺的现状,日常也要按时完成期刊的出版,因此,编辑部应当尽量依托有科研学术背景的单位或行业机构来组织会议,为会议的成功举办奠定一定的人才基础和设施基础。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使编辑部加深与学科专家以及行业学会的沟通交流,也推动依托单位或组织通过会议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加入。学报举办的前两届能源会议是学报编辑部与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共同组织,后期又与厦门大学、西南研究院等单位合作组织了第三届及第四届会议;首届能源化学青年论坛则是依托了中国化学会举办。依托科研、高校以及学会组织举办会议可以提升会议的号召力,各方在会议举办过程中实现共赢,实现期刊、学科和行业的深入融合交流。

1.3 斟酌报告专家

学术会议是科学交流的平台,而学术交流中报告专家的选择则是学术会议高质量以及会议吸引参会人员的关键因素。报告人的选择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第一,具有一定号召力的邀请报告;第二,充分考虑参会人员展示与交流的诉求。学术会议的报告一般分为大会报告、主题报告和口头报告。大会报告应代表学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研究水平,可以为科研人员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因此,应当尽量邀请院士级别的权威专家作为大会报告主讲人。主题报告可以邀请业内科研突出的青年学者,他们在科研的最前线,熟悉最前沿的科学研究,他们的报告有助于学术研究新理念的交流互动;也可以邀请行业内的优秀企业代表,展示行业进展以及难点,打通科研人员和行业一线间的通道。口头报告则应该给予更多人展示自己研究的机会,在对会议投稿严格审核后尽量增加报告数量。此外,编辑部可以适当倾向于选择期刊的编委、青年编委以及作者等作为报告人,维护期刊编委专家和作者,凝聚期刊的人才队伍建设。

1.4 统筹会议安排

高效的会议组织运筹是会议成功举办的关键,会议的统筹包括日程的科学安排、会场的合理组织、车辆的有序调度、餐饮住宿的细致服务等,这些都是保障会议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会议日程要根据报告人时间、数量等制定,对临时缺席报告人的突发情况做好提前应对,可以预备多余的报告或根据报告情况适时调整日程;会场组织需要在每天报告开始前核实当天的会议报告安排,同时检查当天的会场设备是否良好,提前了解会场的消防情况;会议的车辆调度要以会前收集专家的详细日程信息为基础,合理利用时间调整车辆安排;会议餐饮住宿的安排则要随时根据代表的数量、会议报告的时间以及参会人员的实时反馈进行适当调整,保证参会人员就餐住宿愉快。在疫情期间还需特别关注当时当地的防疫政策,严格执行防疫要求。合理的会议安排和细致周到的服务保障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也提高了参会人员对会议组织人员以及科技期刊编辑部的关注和印象。

1.5 报道总结会议

时效性是一条价值新闻的基本前提,因此,会议结束后要及时对会议进行宣传报道。编辑部应当提前根据会议的主题、专家报告内容以及日程安排准备会议新闻的初稿,会议结束后及时整理会议照片和会议细节,争取于会议结束当天发送相关报道。此外,还可以邀请其他媒体报道会议,增加会议受众群体。会后的总结可为下一届会议的举办提供更多的经验,因此,编辑部人员需要在会议召开后对会议进行复盘,总结讨论本次会议的亮点以及遗憾,包括会议的组织以及期刊的宣传,为下届会议的举办做更好的准备。

2 延续与发展——会议的可持续性

打造一个学术会议品牌不能只是依靠一场成功的会议,品牌的创建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实现会议的延续性,为学科和行业人员提供稳定、可持续性的交流平台,有助于促进科学成果的推广以及转化。

2.1 会议主题热点化

首届会议的成功举办是学术会议品牌创建的基础,而会议的连续性则是打造会议品牌力、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力的关键。学术会议的举办是为了科学研究的交流,紧跟研究前沿,掌握国家科学战略,追踪学术热点,为会议的可持续性奠定了基础。会议的核心主题只有一个,每届会议可以围绕核心主题,根据科学研究的热点和科学环境的变化适当调整分会主题,达到学术争鸣的目的。会议主题热点化一方面可以实现对最新学术研究的交流,为期刊吸引热点文章;另一方面,也吸引到更多科研和行业人员关注和参加会议。

2.2 会议管理精品化

会议的管理和服务直接关系到参会人员对会议的直观体验,精品化的会议管理包括便捷的会议投稿和注册、实时的会议通知和交流、科学的会议日程和安排、细致的会议服务和保障等。精品化规范化的会议管理提升代表良好参会体验的同时,还提高了编辑部人员的综合素质,学术期刊的编辑很多时候都忙于案前工作,思维桎梏于仅有的稿件之中,学术会议的举办过程不仅可以提高编辑的思维和组织能力,而且可以调动编辑工作的热情,激发编辑的潜在能力,进而提高其综合实力,在运营期刊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会议的精品化管理在推动学术会议持续举办的同时,也推动了期刊的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

2.3 会议推广媒体化

会议的媒体推广包括会前发布会议通知、征稿通知,会中在线直播与录制学术报告,会后报道及宣传会议内容。会议官网和公众号,与科技期刊的公众号共同组成学术会议的媒体矩阵,将会议的宣传推广渗透到从会议筹备到结束的每个流程。利用官网和微信公众号以及朋友圈及时发布会议通知和征稿通知,吸引更多代表参会和投稿;会议期间可采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模式,将报告在线直播,同时录制精彩报告,征得报告人同意后在公众号宣传报告视频,为期刊吸引新用户;会后及时报道会议举办情况,在公众号、相关合作媒体平台宣传以扩大会议的影响。将新媒体运用到会议推广中,提高了会议组织效率,扩大了会议规模和影响,为会议的连续性举办提供支持,也极大提升了期刊的影响力。

2.4 会后服务常态化

会议结束后,编辑部应当联系参会人员,及时进行会议专刊约稿,利用会议的热度激发作者对期刊的投稿积极性,吸引新的期刊作者。编辑部还可以利用会议交流群宣传期刊的会议专刊出版情况及优质文章,充分了解作者读者专家的需求和疑问,得到用户对期刊发展与会议的反馈意见。此外,科技期刊举办会议为学科和行业提供了交流沟通的渠道,会议结束后可以根据企业单位提出的问题需求,召开学科专家和企业的对接交流,组织专家团队向企业推介研究成果,同时请专家对企业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判。会后服务的常态化不仅可以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还可以与科研及企业人员建立更深入的信任情感,加强他们对科技期刊以及会议的品牌认同感,为会议的连续举办提供保障。

3 创新与提升——产学研平台搭建

科技期刊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是学科和行业的纽带,科技期刊举办学术会议提高期刊影响的同时,也为学科以及行业搭建了桥梁,通过学术争鸣、行业展示,促进了学科和行业的进步,真正实现期刊、学科、行业的融合发展。

3.1 举办学术会议,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

学术会议是科学成果展示交流的平台,科技期刊通过学术会议可以征集优质稿件,集中报道会议相关研究内容,组织高质量专刊专辑,利用会议热度提升专刊专辑关注度,提高期刊的文章质量。稳定连续的会议助力期刊挖掘潜在的作者读者用户,增加期刊老用户的黏性,强化科技期刊的作者读者建设。学术会议还可以促进科技期刊人才队伍建设,会议聚集了学科领域各个方向的专家,通过与专家面对面探讨学科发展和期刊现状,加深专家对期刊的印象,凝聚期刊的专家团队;学术会议的举办也可以提升编辑部人员的统筹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而促进期刊健康发展。科技期刊的宣传推广是期刊提升影响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编辑部可以通过制作期刊宣传资料、设计期刊展台、宣讲期刊等举措,将期刊元素融入学术会议的各个角落,让更多的用户了解期刊,提高期刊的关注度。打造优秀的会议平台可以扩大期刊的知名度,带来期刊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优质稿件和人才队伍,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

3.2 举办学术会议,推动学科的进步与建设

科技期刊举办学术会议可以推动学科的发展。首先,学术会议助力学科交流传播:科技期刊举办学术会议为学科发展提供学术资源,科技期刊基于审核论文的严谨性,应当坚持学术会议报告研究内容的原创性和创新性,根据实时前沿热点微调会议的主题以展示最新的学科科研成果。其次,学术会议可以加速学科成果的交流和传播:集中的思维碰撞,促进学科方向新思想新理念的产生,进而起到引领学科发展的作用。再次,学术会议可以促进学科的人才培养:学术会议为学科科研人员提供展示科研成果的机会,锻炼科研工作者的表达能力和综合实力;学术会议为科研人员提供交流的平台,学报近期举办的会议通过在报告阶段增加专家点评环节,加强了学科科研人员之间学术交流的深度;为学科优秀科研人员设立奖项,提高了学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以及竞争力,多种举措助力学科科研人员的学术成长,为学科人才的培育添砖加瓦。科技期刊举办学术会议通过促进学术交流的传播以及学科人才的培养,进而推动了学科的进步与建设,为期刊和学科的协同共进提供了可行途径。

3.3 举办学术会议,助力行业的推广与创新

学术会议不仅是学术成果展示的平台,也是呈现行业领域关键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舞台。产业企业可以利用学术会议的平台,以展商的角色宣传推广产品,包括展台产品展示、企业视频宣传等,在学术会议上传播新技术和新产品,可以提高企业市场的占比,提升产业的发展壮大。科技期刊可以邀请有特色的企业在学术会议上分享企业概况与技术实践,介绍行业一线的发展现状,一方面,让更多的科研人员了解一线的发展与困境,为科学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与会专家也能对企业提供专业性的学术指导,推动行业的技术创新,为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学术会议的交流平台也将为产业单位的技术人员提供理论学习的机会,提高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因此科技期刊举办学术会议通过产业展示与交流、人才培养进而提升了企业的革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助力行业的推广和创新。

4 结束语

科技期刊举办学术会议为期刊人、学科科研人、行业生产人提供了一个交流科学研究以及成果实践的平台,期刊是引领学科发展的重要媒介,行业是学科发展的实践载体,学科则是期刊和行业发展的核心基础,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科技期刊作为学术传播的载体,有义务通过举办连续性的学术会议活动,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为期刊、学科和行业提供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相互发展的机会,真正实现科技期刊服务国家科技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

猜你喜欢

学术会议科技期刊期刊
期刊简介
数字化出版对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的影响探究
第五届世界科技期刊论坛在长沙举办
《心理学报》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1版
《防爆电机》期刊
学术会议质量评价方法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
CCF第37届中国计算机应用大会(CCF NCCA 2022)暨2022年互联网+智能应用学术会议征文通知M
第六届陕西省科技期刊评优结果揭晓《西北园艺》荣获特色科技期刊奖
第22届苏轼全国学术会议暨第3届东坡居儋文化思想研讨会综述
期刊审稿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