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语·反抗·觉醒
——女性主义批评视角下的《钢琴课》
2022-11-22谢晓兰
□谢晓兰
(谢晓兰/贵州师范大学)
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执导的电影《钢琴课》是现代女权主义的经典作品,电影以钢琴为线索,围绕哑女艾达在爱情本能的召唤下走向追寻自我与自由觉醒的道路这一故事展开讲述。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来看,艾达从最初的暴力下的失语到正视女性性欲问题的觉醒以及追求新生活的反抗,最终完成了对肉体与灵魂、女性与男性、个人与社会二元对立关系的消解,成为一个真正完整的人。
一、《钢琴课》的研究现状
《钢琴课》作为一部经典的女性主义的代表作,有很多研究先例,如种族、阶级、文化对立问题研究,配乐审美研究,女性主义研究等。笔者认为,其中展现的女性以“第二性”或者“边缘人”的状态被推到了社会的边缘,她们的遭遇引人深思,女性主义批评在这个时代仍值得研究。
二、失语——暴力下的沉默
暴力指强制力量。在《钢琴课》这部剧中,暴力可以划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有形的伤害肉体的暴力行为,如囚禁艾达母女、砍断艾达的手指;第二种是无形的压制精神的暴力行为,如艾达的“失语”。这两种暴力下艾达的失语是暴力行为背后隐藏着的放纵这些行为的令人窒息的父权压制。伍尔夫说过:“有形的困难令人生畏,无形的苦难让人难堪。济慈与福楼拜以及其他的天才发现了世人的冷漠,并对此难以忍受。轮到女性时,就不仅仅是冷漠,还有敌意。”波伏娃在《第二性》也说:“她选择参与男性之世界,甚而利用它。她的强烈性感不畏惧男性暴力。”影片中的艾达由于失语的先天限制,便以沉默对抗种种暴力。
(一)有形的伤害肉体的暴力举动下的沉默
第一是影片中限制艾达肉体和精神的行为——囚禁。囚禁的目的是对人身自由的限制,从而达到精神控制。影片中的囚禁发生在艾达的丈夫斯图尔特发现艾达出轨情人贝恩斯后,他将艾达和女儿一起封锁在屋中。而影片中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女儿弗洛拉作为艾达最亲近的人却帮助斯图尔特将自己和母亲封闭起来,艾达在精神打压和人身自由限制的双重打压中被迫选择了沉默。
第二是影片中最残忍、最血腥的行为——断指。“断指”即切断手指。影片中断指的前因是:艾达在斯图尔特的授意下去教授贝恩斯钢琴,可是在弹奏时贝恩斯却提出以艾达展示身体换回钢琴的要求,从最开始接受贝恩斯的接触行为到最终同意与贝恩斯发生关系,这种由性而产生的强烈的感情使她陷入家庭伦理与自我内心的纠结中,最终她选择感情,并拆下一个琴键让女儿送给贝恩斯,而象征着她内心传统家庭伦理羁绊的女儿却将琴键给了斯图尔特,斯图尔特在极怒之下砍断了艾达的手指。断指后的艾达忍受剧痛,没有发出一声哀号并在泥泞中挣扎着走向贝恩斯的方向。斯图尔特用残忍的行为使艾达成为“被阉割的女人”,他以为艾达的精神会屈服于身体的残缺,但是艾达却靠着强大的毅力和坚持默默完成了精神上的成长。
(二)无形的精神压制下的沉默
第一个精神压制下的沉默——钢琴被弃。电影中,出生于殷实家庭的艾达六岁后拒绝与人沟通而失语,实际上象征着她在家庭和父权制社会中没有话语权,正如艾达的女儿所说:“我妈妈说大部分人说的都是废话,听了也没意思。”她选择了隐晦的表达方式——钢琴。电影开始是由艾达一半的背影做前景,镜头远处是被压迫到角落里的钢琴,镜头向前推进,画面中只剩下远处被留在海边的钢琴。能弹奏心事、传达感情的钢琴却从一开始就被丢弃在海边,可见在男权压制下的沉默。波伏娃的《第二性》中提出:“是整个文明设计出这种介于男性和被去势者之间的被称为女性的中介产物。唯有另一个人作为中介,才能使一个人确立为他者。”在这部影片中,不仅艾达是失语的,连同可以弹奏心事、传达感情的钢琴也一开始就被丢弃在海边,父权强力精神压制下的艾达开始是彻底失语及彻底沉默的。
第二个精神压制下的沉默——内心幼稚。影片中的艾达的女儿弗洛拉是个表达无声的暴力的重要角色,因为她是艾达内心软弱沉默的显化。影片中弗洛拉从穿着到长相都与艾达神似,也懂艾达的手语。她是艾达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艾达的延续,还可以理解为在父权制社会的压制下,艾达的内心深处就是一个单纯无知、幼稚懵懂的小女孩。比如,在谁教授钢琴这个问题上,弗洛拉和艾达都兴致勃勃地表示想教授,也就是弗洛拉和艾达意见一致时,艾达总会去执行,这也是遵从内心最直接的表现。又如,艾达让弗洛拉将写有话语的琴键送给贝恩斯,背着天使翅膀的弗洛拉却蹦蹦跳跳地拿给了斯图尔特,这个看似不合理的设定恰好说明在艾达内心深处仍然是被看似美好的传统家庭观念束缚的,也就是沉默的、无法发出独立声音的。
总之,影片的前半段中艾达在父权制社会的精神压制下是沉默的,首先是艾达可以发声的钢琴被丢弃导致她自身的沉默,其次是艾达内心幼稚的想法是软弱的。
三、反抗——正视性欲问题
关于性欲问题,西方文学和研究早有探究——原罪问题,是西方文学源头《圣经》给世人的提问——人与生俱来的是理智、道德还是欲望、罪恶?《创世纪》第三章记载:上帝创造出亚当并抽出他的一根肋骨幻化为夏娃陪伴他,撒旦引诱夏娃偷吃了禁果,夏娃又让亚当吃了禁果,从而违背了上帝的意愿。人类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且受到惩罚。人类从始祖那里继承了罪恶,这种罪恶是“与生俱来的”,是“我们里面固有的”。原罪论揭示了人类内心理性与欲望的冲突,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夏娃不仅只是由男人肋骨幻化而成,而且是她没有抗住诱惑先偷食禁果的。女性一开始仿佛就是性欲的奴隶,就是原罪的源头。
《钢琴课》抛弃了西方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偏见,从“双性同体”及“女性观看”两个方面阐释艾达的独立。
第一个方面,“双性同体”的气质从她的外貌及自主选择所爱展现出来。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屋子》末章写道:“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股力量支配一切,一股是男性的力量,一股是女性的力量。最正常、最适宜的境况就是当这两个力量和谐地生活,在一起精神合作的时候。若是男人,它脑子里女性那部分一定也有影响,而一个女人也一定和她头脑里的男性有来往。”“双性同体”的真实内涵是对包括男女两性元素的情感范畴的充分平衡和控制,也只有消除对立的社会性别特征,拆解强加在两性身上的性格架构,才能实现两性的融合,使人类得到思想、意识上的全面发展。从艾达的外貌上看:棱角分明,眼神凛冽而清澈,身形却又瘦弱娇小。在艾达身上完全没有温柔、平和的“女性气质”,而是神奇地融合着男性与女性的气质。首先,在斯图尔特拒绝将艾达的钢琴带回后,艾达对他就心生戒备与抵触,而不像一般的女性那样轻易选择原谅与服从丈夫。其次,艾达深知自己对丈夫是没有爱的,她拒绝丈夫的接触,无视丈夫的示好与关心。而对野蛮粗犷的贝恩斯的态度,在前几次的接触时,她都是抗拒的,在她感受到贝恩斯对她炽热的爱时,她选择追随内心的欲望,“在彼此相等的取予中,各自既是人、亦是物,既是主、亦是仆,‘双重’变成了‘相互’。”她接受贝恩斯并且发现自己也离不开贝恩斯时,决心与他在一起。贝恩斯是英国人,但是他却与毛利人生活在一起,他粗犷、野蛮,身上带有象征原始欲望与生命力的刺青,选择与他在一起,艾达是选择了自由与独立。“在男人与女人之间,爱是一种行动;双方撕离自我而变做对方。”艾达渴望成为像贝恩斯那样敢于表达的人,这直接表现在对丈夫与情人态度的明显差异,她跟随内心最真实的感情,她是自己的主人。
第二个方面,在影片中艾达一直处于“观看者”的位置。首先是她大胆而直接地凝视贝恩斯的身体,其次她自身强大的主体精神震慑着斯图尔特。
首先,根据电影理论家劳拉·穆尔维的观点,“在一个由性的不平等所安排的世界中,看的快感分裂为主动的(男性)和被动的(女性)。起决定作用的男人的眼光把他的幻想投射到照此风格化的女人形体上。”但在电影《钢琴课》中,艾达身为女主人公却成了“看”的那个人,她不小心拉开布帘看到贝恩斯的裸体并仔细打量,她成了观看的主动者,而贝恩斯成了视线的承担者。
其次,斯图尔特意欲侵犯艾达时,艾达都用带着威慑力的眼神仇视斯图尔特以此表达强烈的反抗。在这部电影中,男女性的身份地位完全颠覆了以往,艾达成为这场感情的主导者。影片最后,在两个男人中她选择了成就了她并爱她的贝恩斯,她审视着自己的人生方向,同时她成为自己身体和灵魂的主人。总之,艾达“双性同体”的气质、主动处于“观看者”的角度、强大的主体精神与个人意识消解了男性与女性二元对立的社会性别特征,使其真正地成为一个人。
四、觉醒——追寻生的希望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指出,死和爱是人类的诸多本能中最基本的两种形式。“一切生命的死亡都源自其内在的潜意识需求,即重新回归无机物的形态。这种有机生物要求回到最初的无机状态的本能被称为死亡本能。死亡也一直是影视作品关注的主题。”影片中艾达对生死问题做了一个回答。
首先,肉体与精神对死亡的绝地反击——对殉琴坠海的反抗。艾达与贝恩斯最终一起乘船离开了殖民地,由于载着过于沉重的钢琴,小船有沉船的风险,艾达毅然决定将钢琴推入大海,然而突然摆脱一切压制后的艾达陷入了片刻的迷茫与虚无。她把脚伸进绳子中与钢琴一齐坠入深海,在深海中她犹豫片刻后立刻用力挣脱,这便是她对死亡的反抗。她的“死亡本能”将她带入深海而她强烈的求生欲挽救了她。生的意义就在于努力地活着,就如她的画外音说道:“我感到惊喜,我的意志战胜了命运!这种感觉怪怪的!”死亡在女性面前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女性承担孕育新生命与养育新生命的责任,选择死亡就意味着与自己的骨肉血亲永远分离,但影片的结尾并没有另外的镜头表现她对女儿的不舍。艾达在最后战胜了对女儿的依赖和血亲的牵绊和束缚,最终完成了精神与肉体统一,成为独立自强的人。
其次,对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消逝的对抗——学着说话、经济独立。从影片结尾也可以看出,艾达在最后尝试开口,学会了说话,另外她带上了铁手指,选择将钢琴作为职业,获得了经济来源。波伏娃在《第二性》说道:“就经济而论,男人和女人是两个不同的阶级;就职业来说,男人拥有较好的职位,赚较多的薪水,比女人有更多成功的机会。”正如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子》中说的:“一个女人如果打算写小说的话,那她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伍尔夫的这句话点明了经济独立对于女性的重要性,女性想要获得平等的前提是经济独立。总之,艾达在最后抛弃了封闭的自我,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从宏观上的女性主义视角看待《钢琴课》:宏观的女性主义是在注重地域的基础上分析女性经济独立的重要性。艾达被放逐到属于边缘地域的殖民地,却并未屈从当地的殖民者丈夫,而是选择与他人一起出走到中心地域寻找经济独立的机会。这可以看出,女性一旦拥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就可以推翻男性的压迫而实现地域与阶级的跨越。
从微观上的女性主义视角看待《钢琴课》:女性主义的交换理论假设人是相互联结的、利他的、有感情的,如电影中艾达放弃了理性自私的丈夫选择了感性无私的情人;女性主义的符号互动理论认为,女性往往在社会教化的过程中接受了社会对男尊女卑的定义,于是遇事常常会自责,取悦和讨好男性以避免惩罚,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两性之间的巨大差别。
总的来说,艾达的女性意识觉醒体现在从面对殖民地丈夫的囚禁时的默默承受、正视性欲问题的激烈反抗,到追寻自我价值的经济独立的这个过程中。伴随着跨越中心地域与边缘地域的隔离最终完成了肉体与灵魂、女性与男性、个人与社会二元对立关系的消解而成为独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