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商德文化建设研究
——以新晋商为例
2022-11-22冀慧珍马永峰梁瑾璐
冀慧珍, 马永峰, 梁瑾璐
(山西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道德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由经济关系所决定, 以善恶评价为标准, 依靠内心信念、 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所维系的一类社会现象。[1]社会规范的种类很多, 道德规范的自律性和非强制性是其区别于其他规范的重要特征。 我国民营经济支撑起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民营企业家既是商业活动的重要主体, 也是社会精英代表, 他们的行为对社会氛围有着强烈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民营经济: “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 不能弱化, 不仅不能‘离场’, 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2]同时, 他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家的发展问题: 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 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并向民营企业家们提出了讲正气、 走正道的要求。[3]2020年 9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 意见提出要引导民营经济人士树立正确的国家观、 法治观、 事业观、 财富观。[4]
道德是行为的内在规范和指引, 我国民营经济要走得更稳更快更远, 除了给予其适宜发展的外部环境, 更需要民营企业家勤练、 狠练“内功”, 这个“内功”首先便是优良的商德文化建设。 研究商德文化, 有利于解读我国几千年来赓续传承的优秀传统商业的基因密码; 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商业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 有利于拓展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树立民族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
2017年,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 高度评价晋商精神:“山西自古就有重商文化传统, 形成了诚实守信, 开拓进取、 和衷共济、 务实经营、 经世济民的晋商精神。”[5]新时代, 新晋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应当有所作为。 挖掘和弘扬新晋商的商德文化, 可以讲好新晋商故事、 传播好新晋商声音、 塑造好新晋商形象。
1 基本概念的厘定
1.1 商德的学理界定
商德, 即商业道德, 是指商业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在市场生产、 交换、 消费等活动中经过长期累积、 选择形成的具有一定约束力的道德规范。 相比于法律, 商德更多体现为自觉性、 引导性、 奖励性等方式, 有时其“约束力”更为深刻和广泛。 实践和理论研究中, 极易将商德与企业的社会责任、 商业伦理、 公民道德、 社会公德混同, 概念边界的模糊, 既造成商德文化研究中的混沌和粗放, 更使实务中商德文化建设被大大忽视。 因此, 我们需要对商德与相关概念进行严肃界分。
1.1.1 商德与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 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 对公司股东和员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同时, 还需承担对消费者、 环境和社会的责任, 做出相应的社会贡献, 包括为政府提供税收、 为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 保护消费者权益、 捐助社会公益、 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等, 作为一种责任, 其本质上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
商德通过道德标准引导商业组织及人员的行为, 虽不一定形成稳定或有约束力的权利义务关系, 但却会对企业形象以及隐含利益带来深远影响, 有时候商德还与法律责任勾连在一起, 如企业秉承诚信的商德也是其对消费者的法律责任的体现。
两者的区别在于: 第一, 性质不同, 商德是一种道德规范, 属于规范范畴, 是行为的依据和指引; 社会责任是在某类规范指引下企业应负的责任, 属于责任范畴, 是行为的后果; 第二, 发生作用的范围不同, 商德是对企业及员工的要求, 可以行业规范和企业制度的形式呈现, 具有内在约束力, 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指企业对企业以外的其他社会对象的责任, 它的作用对象和后果是对外的; 第三, 形式不同, 商德除了显性的内部规范, 还有更多则深植于企业家内心土壤之中, 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社会责任则往往是企业为履行承诺等所担负的责任, 有类“义务”特征, 只不过这种责任不同于法律责任, 经常通过企业的自我约束来达成。
1.1.2 商德与商业伦理
商业伦理是人们在商业实践中体现的事与物的群体性价值观及要义。 换言之, 商业伦理精神是指导群体行为并使商业活动合规化的一系列社会性价值观念及伦理规范的总和, 是诸种商业规则精神化和理论化的表现。[6]12可见, 商业伦理是商德规范作用下产生的抽象化、 系统化、 理论化的道德理论, 是商业主体在商德影响下经过归纳、 总结、 提炼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的价值观念。
商德主要依据内在规范约束商业人员的行为活动, 更强调对商业主体行为的规范, 是一种基于商业主体的“自律”规则, 体现了商业主体的主观认知。 商业伦理更多的是在规范企业管理人员及员工与他们所处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是基于共同价值观念的规范和引导, 主要是对互动关系本身的规范, 是社会伦理规范的客观要求。
1.1.3 商德与公民道德
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都应该遵循的公共社会规范的总和, 它包括基本的公民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对公民道德的遵守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稳定。
商德指的是公民在商事活动中所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 它着重强调商业组织及其从业人员的经济身份。 同时, 商德既有进行单个或多个经济活动需遵循的行为准则, 也有在总体公共经济范围内遵循的道德规范, 如服从大局、 为国分忧等。
公民道德是公民在进行社会公共活动时需遵守的基本社会规范, 相对于商德只是存在于经济活动过程中而言, 公民道德不仅涵盖社会、 文化、 生态等范围, 也更强调活动的公共性和社会性。 从这个角度看, 公民道德包括商德在内。 同时, 商德和公民道德互有交叉, 如企业经营者在进行公共经济活动时, 其行为既要遵守商德, 也要遵守公民道德。
1.1.4 商德与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指存在于广大社会群体之间的一种道德, 是在社会中生活的群体为了所有人的共同利益而约定的人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道德行为规范, 涵盖了人与人、 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商德与社会公德都属于道德, 是在社会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不断沉淀、 披沙拣金而形成的一种“公序良俗”, 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与约束力, 在思想上都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有利于特定群体在价值观念等方面达成共识, 换言之, 遵守商德或者社会公德就意味着相应的群体存在高度的认知和认同。 但商德体现的是一种商业精神, 因此商德的存在必须以企业能获得利润为前提, 或者是从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的, 本质上是一种“利己性”的道德。 相比较而言, 社会公德不掺杂经济利益在内, 是为了社会整体秩序的和谐稳定, 具有一定的“利他性”特征。 从这个角度来说, 商德与社会公德又各富有自己的独特性。
可见, 商德就是在具体的商业情境中商业组织及其从业人员所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 商德是对商业活动主体的内部性约束, 是行为主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遵循的规范, 体现了商业从业人员对商业群体规范的认同。
1.2 新晋商的范畴和特征
新晋商是指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 传承了传统晋商的优秀精神, 又富有当代特征和使命的山西商人, 主要由三个群体组成, 一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晋商; 二是生于山西或籍贯是山西, 但在省外经商办企的商人群体; 三是长期在晋经商的外省籍商人。
新晋商的“新”, 有三层含义: 一是“新”的外部环境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 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发生转变; 经济发展进入“三期叠加”, 即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 结构调整阵痛期、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同时出现的时期; 国际上“一带一路”、 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也带来重大历史机遇和挑战。 二是“新”行业、 “新”发展思路。 新晋商在行业和发展思路上多从“破坏性、 消耗性”转向“科学性、 均衡性”。 三是晋商自身也面临转型发展、 更新换代。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 “40后、 50后、 60后”的第一代新晋商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在此新旧动能交替以及政商关系重构的关键时期, “70后、 80后”甚至“90后”新晋商已经或者即将接过接力棒, 意味着新晋商团体的变革和新生。
目前, 新晋商第三产业的比重远超第二产业, 同时, “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快于规上工业, 非煤工业、 制造业增速快于煤炭工业”[7]。 新晋商的更新换代是中国民营企业更新换代的缩影, 可以说此次更迭对于我国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和影响。 因而, 研究商德文化建设, 擘画高尚的商德规范、 开展相关文化建设刻不容缓。
2 新时代商德文化的内容: 以新晋商为例
2.1 与国同强、 与时俱进是新时代商德文化的精神底色
新晋商敏锐感知政策走向、 捕捉机遇动向, 是时代的“听风者”, 如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从长治地区的第一座个体加油站发展成为中国除主流渠道外最大的民营石油连锁企业, 在国家政策调整后又应时而变, 转型进入制药企业并成功打造成为山西省首个医药类上市企业的经历就是新晋商在转型发展中的缩影。
面对环境污染、 资源浪费的生态危机, 新晋商坚持绿色发展, 成为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重要力量。 根据山西省工商联发布的《山西省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9)》, 44.6%的新晋商设立专业部门负责环保管理工作, 51.8%的新晋商采用节能环保材料, 34.5%的企业淘汰了高耗能、 高污染的产品, 50.7%的企业资源和能耗的使用符合国家规定, 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山西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力量。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 新晋商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战略。 依托于山西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交通的综合布局, 山西中德集团产品行销美洲、 欧洲、 东南亚和非洲等地, 形成了“立足山西、 辐射全国、 跨出国门”的营销格局。[8]这也是新晋商总结传统晋商衰败教训并破解第一代新晋商从资源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的时代难题而交出的时代“答卷”。
总体来说, 新晋商的发展继承了改革开放后第一代新晋商发展积累的物质和经验, 依托于我国进入新时代的宏大历史背景, 深刻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 搭乘宏观政策导向的“顺风车”, 形成了“与国同强、 与时俱进”的商德品质。
2.2 以家为业、 造福乡梓是新时代商德文化的乡土情结
“悠悠赤子心,反哺报桑梓”, 新晋商“以家为业, 造福乡梓”, 并以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和企业制度的形式加以落实, 如潞宝集团把“发展企业, 奉献社会”奉为建厂宗旨, 集团董事长韩长安得到了习总书记的表扬:“好做好事, 善做善事, 大爱无疆。 ”振东集团专设扶贫办, 设立了“扶贫济困日”“冬助日”“敬老日”及“仁爱天使基金”, 连续十几年开展各类公益捐赠。
新晋商“以家为业, 造福乡梓”的特点在其参与脱贫攻坚战略的过程中尤为突出, 许多民营企业勇挑重担、 主动作为。 截至目前, 山西全省2 502家企业投入38.27亿元, 实施帮扶项目9 783个, 精准帮扶5 848个村的43.8万贫困人口。
新晋商尤其注重利用家乡独特优势, 充分发挥本土经济特色, 造福家乡百姓。 新晋商在社会责任的履行方面更倾向于以周边社区、 村镇的发展为先, 在2019年的《山西省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 “社区责任”的比例达到了62.4%。
在外的山西籍新晋商有着回馈乡里的强烈愿望。 2007年, 山西省在广州举办“山西珠三角(广州)投资合作洽谈会”, 山西省广东商会动员广东200余名企业家参会; 2019年, “新时代新晋商助推山西转型发展山西商会负责人座谈会”在太原召开, 60多家异地山西商会负责人借着返乡祭祖的机会与政府共话乡情、 共谋发展, 正是这种“回家”的情怀, 使得晋籍商人成为山西发展的推广者和助力者。
2.3 以义为利、 以诚致信是新时代商德文化的行业指向
进入新时代, 现代管理经营理念和传统经商文化的碰撞丰富了新晋商“以义为利、 以诚致信”的商德内涵。
首先, 遵纪守法, 诚信经营。 平遥牛肉集团在巨额损失面前仍然坚持召回瑕疵产品, 用信誉擦亮“中华老字号”招牌。 沁新集团、 汇丰兴业集团、 志远集团等企业也被认定为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对诚信和信誉的提升有助于吸引投资, 促进更广泛的社会信任, 为新晋商的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
其次, 培育品牌, 树立形象。 山西38.8%的民营企业培育有自主品牌, 34.6%的企业制定了品牌发展战略与发展规划。[9]产品质量和标准是打造品牌的关键环节, 新晋商中有41.5%建立了质量检测体系。 企业的外在形象有赖于内部严格的企业制度, 华岳集团推行供应链合作公平竞争机制, 形成了高效、 规范、 科学、 有序的治企模式。 此外, 新晋商还努力树立整体形象。 如沁新集团参与国家及山西省的行业标准制定, 不仅提升了单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更起到了“排头兵”的示范作用, 规范了行业秩序, 使得新晋商的整体风貌得到了提升。
最后, 以心换心, 合作共赢。 企业勇于承担市场风险, 以诚相交, 实现了产业链上生产经营者的共同发展。 吉利晋中公司的零部件供应与山西本土的多家公司都有长期合作, 公司优先考虑选用山西本土产品, 拉动了相关上下游企业的发展。 面对农户等缺乏经济活动经验的群体, 新晋商也能够以心换心, 获得其信任和长期合作的机会。 振东集团在平顺等各县建设药材种植基地和中药饮片加工企业, 为农户种植中药材提供免费技术指导、 免费技术培训、 价格保护承诺, 市场风险由企业承担, 解除了农户的后顾之忧。
2.4 以人为本、 开拓创新是新时代商德文化的管理文化
新时代的晋商在人才吸纳和培养上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在员工保障方面, 其坚持以员工需求为出发点。 振东集团开展“周周有活动”丰富外地职工的娱乐生活, 实行“敬孝金”制度, 按月按户寄发给在外地工作员工的父母, 满足职工家庭实际的生活需要。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延续到企业和工作之外, 员工忠诚度提高, 企业的文化和形象进一步优化, 实现了员工和企业的和谐共赢。
在员工的培养方面, 新晋商形成了“学院模式”。 仅2019年一年, 山西省工商联就先后举办晋商大讲堂11期, 培训企业家3 200余名, 带动全省新晋商走向精英化、 学院化。 在此基础上, 2020年7月, 山西省首个由民营企业家提出、 出资、 兴办的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培训机构——晋商培训学院揭牌成立, 更是表明新晋商在提升人才队伍素质, 培养现代企业人才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新晋商中除了有第二代晋商的“后起之秀”, 还有第一代晋商的“华丽转身”, 保持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是两代新晋商的共同追求。 “配煤大王”孔祥生与汾阳 24 家被兼并的煤企联合组成“汾阳市煤炭企业转型发展联合协会”, 重新创业重建汾州府文庙, 创建了孔子研究会, 将昔日煤灰漫天的县城打造成历史沉淀的文化之地。 总体来说, 新晋商在产品创新、 技术创新、 市场创新、 资源配置创新和组织创新方面都显示出强劲的动力和活力。 这也使得新晋商在人才培养和创新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和风格, 奠定了新时代新晋商以人为本、 开拓创新的商德管理文化。
3 新时代商德文化的培养路径
3.1 吸纳既有精神财富, 拓展商德教育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提到的“吕梁精神”是山西人永不言败的脊梁, “太行精神”“右玉精神”更是三晋儿女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正是在这些精神财富的加持下, 山西和新晋商才能行稳致远, 进而有为。
晋商传统精神则是新晋商商德的重要来源。 中国是一个具有旧文明秩序的空间。[10]晋商自古以诚立信, 新晋商的发展仍然需要延续晋商传统精神, 以诚致信、 以义为利, 从消费者需求出发, 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和产品。 我省的“中国驰名商标”较少, 要继续加强品牌建设, 将新晋商诚信的良好形象转化为品牌资源, 实现诚信建设和品牌建设的双向互动。 更要严格遵守政策法规、 市场规则, 在行业内建立诚信体系和良好的市场诚信秩序, 打造新晋商诚信经营和山西诚信的金字招牌。
新晋商要发扬传统晋商的商帮文化, 抱团取暖, 互助互利。 国家应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11]新晋商要发挥好工商联合会和各地商会的作用, 借助商会搭建交流、 学习、 进步的广阔平台。 继续发挥山西晋商大会的号召作用, 为省内外、 国内外新晋商的互联互通打通渠道。
重视“晋商培训学院”的培养教育功能, 使其成为新晋商挖掘、 传承、 发扬商德文化的精神阵地。 同时借助互联网、 新媒体等信息渠道, 下大力气讲好“新晋商故事”, 积极宣传新晋商在脱贫攻坚、 转型发展中的突出表现, 为发扬新晋商商德精神提供助力。
3.2 评选企业商德模范, 加强商德文化传播
新时代涌现出了许多新晋商的典型代表, 政府应定期组织全省晋商评选商德建设优秀企业及商德模范。 首先, 明确评选标准, 可从政策响应、 行业价值、 社会贡献、 诚信经营、 人才培养、 创新发展等多个领域开展综合性的评比。 其次, 在评选过程中既要重视企业综合发展的纵向对比, 也要关注企业商德建设的深入拓展。 再次, 为了突出新晋商发展的行业特征, 也可分领域和行业进行专项评选, 促进行业内的良性竞争。 通过对商德模范的评选使一些企业认识到自身发展的不足, 吸取优秀商德企业的先进经验, 达到以评促进的效果。
商德模范的评选和宣传能够推动企业商德建设常态化。 首先, 明确商德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 应不断更新深化新晋商商德内涵, 使新晋商商德更具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 其次发挥商德模范的带动作用。 通过多种平台对商德模范的宣传和经验推广, 使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商德氛围。 再次建立企业与企业之间、 企业家与企业家之间互相学习借鉴的平台, 以先进带后进, 发挥商德模范的带头示范作用, 才能让更多的企业在竞争中对话、 在合作中共赢。
3.3 完善企业内部制度, 建立商德文化机制
新时代新晋商的商德文化建设是既是企业文化建设, 更应体现为企业制度建设。 完善企业内部制度, 首先,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为员工行为提供基准, 引导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相统一, 减少员工因价值观不同而造成的“失职”行为。 其次, 建立明确的企业制度, 通过法规、 合同、 员工守则等使员工认同并遵循特定的行为规范。 再次是将组织制度有效传达给员工, 可以由制度制定者和管理人员进行解读推广, 保证员工充分理解制度。 最后, 明确制度预期, 实施奖惩。
小微企业往往缺乏宏观的制度构架和对商德建设的主动诉求, 但小微企业体量小、 人员少, 在制度反馈和外部互动上有更强的敏感性, 因此, 不应忽视小微企业的商德培养。
3.4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塑造良好商德氛围
中华文化的核心“和”思想, 为个人、 家庭、 社会以及国家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基本准则, 影响着当前中国人民的行为。[12]优化营商环境首先要重视民营企业的重要作用, 积极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对诚实守信、 守法经营、 热心公益的民营企业减负, 在国家的大政方针、 税收、 重点项目的投资以及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营商环境的优化, 有赖于政府的积极作为, 更是对政商关系的“考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中, 社会多元化、 多样性和差异性特征也日益凸显, 新的社会阶层大量涌现, 社会群体不断分化, 异质化的社会思潮与民众诉求与日俱增,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3]优化营商环境并不是对企业大开“方便之门”, 而是要在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之下理清政府和企业的关系, 既要保证商业生态开放、 高效, 又要保证政治生态清廉、 公正。 因此, 以促进企业和社会发展为共同目标, 强化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关系, 明确双方的地位和职责, 界定两者的行为边界, “公权不能谋私利, 私利不能损公权”。 最根本的是要使政商之间的互动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则和法律规范, 既要为企业发展和良性竞争提供必要的制度环境, 也要为企业作大做活经济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14]强化商德的规范功能, 在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树立正确的“政商观念”, 强调企业以提升自身素质为根本支撑, 自觉接受政府和社会监督。
4 结 语
综上可知, 商德虽与企业的社会责任、 商业伦理、 公民道德和社会公德有一定的联系, 但作为一种道德规范, 自有其特征和发挥作用的机制机理。 当代商德文化建设应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突出新时代的机遇和要求,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山西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应把商德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家队伍建设和培训的重要学习内容, 充分发挥统战部、 政协、 工商联等政府组织与企业家的沟通和引导作用, 将商德文化建设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 推动企业家群体和社会经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