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路径分析

2022-11-22贾智丰袁红黄新冯洪恩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思政目标体育

贾智丰 袁红 黄新 冯洪恩

(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大庆 163318)

高校体育课程中进行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探索一定的路径,创新型的组合教学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课程教育达到一定的目标。高校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政教学内容,也是一种教育教学的重要渠道,本着“立德育人”的教学目标,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如果融入思政内容,将会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品质,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立德树人。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体育课程的意义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前所接受的最后教育阶段,大学时期,学生人格精神和道德的培养也十分关键,作为逐步定型的关键时期,大学生要想顺利进入社会,并且进一步融入社会,尤为重要。大学生体育课程作为更高层次的体育锻炼学科,体育教育也肩负着学生健康发展的关键使命,肩负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化使命。因此,大学体育课程中融入一些思政内容,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强化思想,强化思想的引领,才能使课程教学更加易于融入学生,将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机融合,能够让学生同向同行发展,确保学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1]。

大学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政课程,能够给予其思想化的引领,特别是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使得两者同向同行并实现协调发展。在强健体质和健全人格上,都是高校教育工作必然的育人效果。大学体育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具有强劲的体魄,还要求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积极地融入社会,体现自身价值。体育课程中蕴含的一些思政内容,可以起到价值的引导作用,可以促进学生弘扬体育精神,在增进学生体育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的树立,最终为社会主义全面建设贡献力量。

大学阶段是学生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关键时期,学生的集体主义和协作意识也尤为重要,只有让学生在高尚的思想政治指引下,培养一定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 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

高校的体育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将思政功能作为实现教育的基础,全面促进体育教育课程的改革,在思政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才能将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优越性充分展现。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育目标具有较高的契合性

高校体育教育不仅要重视教学目标,还要注重学生掌握相应体育运动技巧,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尤为重要。大学生的正确生活方式和积极的价值观也尤为重要,这两者与教育目标也有着一定的契合性。教学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一致,也与高校体育教学的方向相一致。例如,体育运动中要求的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以及团结协作和公平竞争的作风,都让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增强。实践中,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与思政教育的目标也有着一定的契合性,与高校体育教育也有着高度的契合性。

2.2 教育教学过程是有效载体

高校体育教学中有一些有效的载体,例如,教学内容和多元化的教学形式,都会使得教学过程更加具有趣味性。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思政教育,不仅让学生在身体上,更让学生在思想上武装头脑,增强思政教育工作和体育课程的吸引力,巩固思政教育的核心地位,从而通过有效的载体,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

2.3 与隐性教育途径相契合

高校体育在隐性教育属性方面,也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进行有机契合。特别是根据2002年8月发表《求是》杂志,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提出了辩证的态度,指出要“兼顾好显性与隐性教育的辩证关系”。因此,从理论教育的显性教育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高校体育教育的契合,使得两者的优势得到充分显现。高校体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实现的隐性教育途径契合,能够承载着隐性教育的功能,能够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实现大学生人格素养的全面提升[2]。

3 思政教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路径

3.1 创新性设计选择高校体育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教学中应根据项目课程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思政教育,通过体育教学项目的运动形式以及学生素质性差异的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根据体育项目挖掘出不同的思政教育内容,还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适合学生自身的思政教育内容。例如,田径项目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忍耐和坚持的意志品质;在球类项目中,只有克服自我,才能学到包容与鼓励,只有服从集体,才能以集体为重。另外,高校在参与国际赛事中要注重主题教育,通过赛事的总结和引导,逐渐提升大学生在体育竞赛中的爱国主义意识和民族情感。

3.2 构建完善的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将思政教育进行融合,但在教学评价中也应给予积极的关注。实践中必须构建完善的公共体育课程,以及思政教学评价体系,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才能实现思政融入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就当下大多数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来看,大学生要想树立高尚的人格情操,必须由教师进行正确的教育教学指导,教师方面也应通过正确的思想评价体系进行考核[3]。

教育工作者也要重视教育策略,积极构建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育评价体系,不断完善体系中与制度相结合的内容,不断地设置评价标准,进行有效的课程评价,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体育技能的提升。当下根据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融入的实践目标来看,通过全面的考核和评价,学生也能够通过体育竞技知识进行身体锻炼,通过竞技活动得到全面观察和分析的能力,通过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和行为规范,这样来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3.3 思政教学价值观全面贯彻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肩负着国家的使命,它为社会培养了具有高政治素质的人才,为社会培养了可靠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尤为重要,教学过程中应转变思路,不断地贯彻创新策略,建立“大课程思政”的理念,将专业课和各类课程与思想教育进行融合,全面挖掘思政课程资源,才能更好地促进各学科进行推进。体育课程是高校大学生必修的公共课之一,该课程虽然受到广大大学生的充分喜爱,但是教学过程中,企业能够促进学生身体体魄的强健,因此融入一些思政内容,培养他们坚韧的意志和团队协作精神,让其在全面深化改革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提升价值观念,逐渐转变思维方式,才能让体育育人的目标达到一定的高度[4]。

大学生思政融入公共体育课程,首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主导,确定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再根据“体育目标”和“德育目标”,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素质能力的同时,掌握运动技能,让学生在学习理论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价值。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能够培养学生强健的意志、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提升运动技能,因此,积极挖掘德育资源有利于大学生更快、更好发展[5]。

3.4 转变教师的教学思维模式

公共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能够提升教学课堂的效率和质量,特别是在正确的思想指引下,教师要转变思维观念,高度认识思政育人的目标,明确公共体育思政教学的目标,使其达到一定预期水平才是教学的方向。例如,学校要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提升体育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和水平,在体育教学和德育教学进行共同贯彻的同时提升教学效率,才更有助于教学环节设计内容的丰富。

教师在公开进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也要转变教学思维模式,逐步实现科学有效的评价,如将教学量和体育德育方面的业绩进行融合,全面考察和分析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上的手段,通过先进的技术实现创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合理性的评价,才能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积极提升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最终推动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全面开展[6]。

公共体育教师还要注重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定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全面实现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的融合,例如,线上网络自主学习和线下参与专业知识培训,这样通过专业的训练和培养能够提升其教学质量。思政教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公共体育课程的优势,进行充分的融合,实现全面教学路径的开拓才是关键。当下教师更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转变思维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例如,不断实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才能使得教学工作达到一定的目标。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全面开展,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还能让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领下,大学生通过德育的渗透,还能实现全面素质化能力的发展。实践中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也是教育发展中的一种必然趋势,通过有机融合能够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感,能够培养学生较强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让学生在道德品质修养的锻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结语

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使得高校成为重要的教育载体和阵地,教学过程中必须探索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逐渐认识到大学生思政内容的真正价值,才能让其在实践中落实一定的任务和职责。实践中课程思政的融入,有助于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实现,有助于挖掘体育精神和优化育人的环境,有助于高校体育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未来更应探索教学融入策略,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思政目标体育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我们的“体育梦”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