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建党精神之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实现

2022-11-22张军成

关键词:建党弘扬思政

张军成,周 竞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怀揣着崇高理想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创建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伟大建党精神于此孕育而生。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推动下不改初心,始终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大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交出了令人民满意的答卷。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庆典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作了详细阐释,并强调:“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1]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弘扬好、传承好伟大建党精神,并以此为契机加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更多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对于进一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稳步向前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意义深远。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蕴意所指

伟大建党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在党的百年华诞庆祝大会上,总书记明确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彻底解决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源头的问题,为厘清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脉络关系提供了基本遵循,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的精神动能。

1.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将伟大建党精神概括为四个方面,每一方面都各自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同时,各个方面又相互联结、相互贯通,构成一个统一整体。要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思维深入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蕴,把握各个方面所强调的不同具体内容,也要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整体性意义。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就是在真理的武装下、理想的指引下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并且一直坚持真理,将之体现在为理想奋斗的实践当中。这里的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它以其科学性和真理性为自己赢得了信仰者、传播者和实践者,最终在中华大地上得以开花结果。理想指的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是全人类最壮丽的事业,也是每一位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人自建党以来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身最高奋斗目标,一百年的奋斗历程就是最好的证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要求我们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这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奋斗主题,也是今后接续奋斗的方向。一百年前,中国人民正饱受苦难,民族危机严重,解救人民,振兴中华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初心与使命。在践初心、担使命的一百年中,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打倒内外敌对势力,迎来新中国诞生,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一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不论是坚守理想还是担当使命,都需要发扬斗争精神,要同一切损害人民利益、党的利益、国家利益的人、事、物进行坚决的斗争。这种精神体现在党的各个历史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人代代相传的精神基因。中国共产党在这一百年里取得的任何成绩,都是代代共产党人牺牲自我、不断斗争的结果。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舍命斗争,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如今的历史成绩和历史地位。新时代,斗争精神将继续发挥作用,推动党和人民一步步朝着预定目标迈进。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坚守理想,担当使命,英勇斗争的归宿就是不负党和人民。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忠党爱民是根本要求,要自觉树立“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听从党的指挥与安排,永不叛党;同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爱民、亲民,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凑成一团,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坚决不辜负人民的期望。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辈们在过去一百年的奋斗中做到了,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也将身体力行,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代的任务。

2.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意义

彻底解决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源头的问题,为厘清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脉络关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树高千尺必有根,江河万里总有源。源头问题是关系重大的问题,有源才有流,有源才有根,才有魂。无根无源,树必倒,江终竭。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让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有了根,有了魂,有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养料。一百年来,伟大建党精神在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衍生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伟大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西迁精神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铸就了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女排精神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产生了脱贫攻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科学家精神、丝路精神等。这一座座精神丰碑一脉相承,同根同源,都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滋养下发展起来的,同时也不断反哺伟大建党精神,使伟大建党精神根更深,叶更茂。

为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注入了新的精神动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仅是党在人民面前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的战略安排。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就是党的初心使命的再一次宣示,时刻提醒着我们为什么出发,要往哪去,推动我们不断检视初心,滋养初心。在顺利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我们距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又更近了一步,越是这样的关键时期,越是容易骄傲自满,迷失自我,不进一步表明初心,强化自身使命意识,难免步入歧途,偏离轨道。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也吹响了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冲锋的号角,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它以其丰富深刻的蕴意提供给我们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激励着全党全国人民戮力同心朝着新目标奋勇前进。

二、伟大建党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所在

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传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攻克了无数难关,越过了道道阻碍。时至今日,伟大建党精神历久弥新,依然散发着伟大光芒,照耀中华。在新的历史时期,利用好革命先驱留下的这笔宝贵精神财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养、服务人民帮助巨大。

1.帮助大学生筑牢理想信念的人生根基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3]核心问题解决不好,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难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各个场合频频寄语广大青年大学生要胸怀理想,志存高远,做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做一个能为理想坚持,不懈怠的新时代青年。无论从个人发展角度看还是从自身历史使命上讲,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都应该坚定理想信念,并为之努力拼搏。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奋斗史就是坚持理想信念的生动体现,无论在革命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有信仰、守理想的人。正是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支撑下,中国共产党人一路走来才能意志坚定,愈挫愈勇,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因此,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能够让青年大学生更充分了解中国共产党人一百年来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深刻领会理想信念对于人生发展的重大意义,不断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养分,充实精神力量,从而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赋予的责任,奋发图强,无愧青春。

2.促使大学生坚定爱党忠党的政治立场

爱党忠党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最基本的政治要求,也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应有的政治觉悟和意识。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悉心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做青年群众的引路人。”[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爱党忠党,始终听党话、跟党走。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必须政治立场正确且坚定,必须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服从党的一切安排,绝不能培养出政治上不认同,思想上不坚定,品行上有问题的社会主义破坏者。青年大学生也只有做到了爱党忠党,才能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所作为,才能更好施展自身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伟大建党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能够激发大学生爱党忠党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党忠党事迹完整地体现在党的一百年奋斗史当中,爱党忠党是中国共产党人身上可贵的品质。如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就是信仰坚定,对党忠诚的表率,在不幸被捕后,面对敌人的各种酷刑,依然严守党的所有秘密,他的从容就义表现出了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通过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能够让青年大学生知道党的英雄人物和光辉事迹,从而更好地理解党的性质宗旨,弄明白中华民族能够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让大学生在知党中爱党,在爱党中做到对党忠诚,使其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更加坚定政治立场。

3.推动大学生践行为民服务的价值旨归

伟大建党精神中蕴涵着人民至上的深刻道理。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为了解放人民、造福人民、奉献人民而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产生了伟大建党精神。可以说,伟大建党精神的现实指向就在于不负人民。同时,“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生命线和重要传家宝。”[5]要判断一个政党是否能够长期执政,经久不衰,就看这个政党是否能够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创建之时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身根本宗旨,并一以贯之。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关系始终是鱼与水的关系,党获得领导地位离不开人民的支持,人民要过上美好生活也离不开党的领导,双方利益一体,荣辱与共。青年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自觉传承发扬党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可以有效推动青年学生确立正确的人民观,充分认识到党和人民的鱼水关系,认真领会伟大建党精神中不负人民的深刻意蕴。从而推动大学生向老一辈革命家看齐,学习他们愿为人民牺牲一切的高尚情怀,激励大学生积极主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把为民服务体现在实际行动之中。

三、以伟大建党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所向

伟大建党精神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珍贵资源。弘扬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依靠思政课主渠道、抢占网络舆论阵地、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以及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等各种途径,以伟大建党精神“育人”“引人”“化人”“塑人”。

1.依托思政课主渠道,以伟大建党精神“育人”

一是要把弘扬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作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教学目标。高校思政课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进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设计的依据,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归宿。要实现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功能,发挥伟大建党精神的育人价值,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弘扬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作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教学目标,并围绕弘扬传承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高校思政课教师通过执行、完成教学计划来达到教学目标。如此,伟大建党精神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爱党爱国教育等方面的价值意义才能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学得以实现,也能起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帮助大学生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作用。

二是要将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与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奋斗史是密切相关的,不可分割的,要从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各个历史时期来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从不同维度实现伟大建党精神科学内涵与不同思政课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机结合,要综合考虑二者的理论契合度、内容契合度以及价值契合度,做到教学内容讲授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相统一。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高校思政课教师应重点从哲学视角解析和阐释伟大建党精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着重把伟大建党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脉络讲清楚、道明白;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高校思政课教师重点要将伟大建党精神的支撑作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结合起来,要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及必要性;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上,高校思政课教师则应通过挖掘伟大建党精神的德育价值,价值观引领方面的作用,来与本课程内容有效结合;在形势与政策课上,高校思政课教师就要从伟大建党精神的现实意义方面进行阐释,突出伟大建党精神与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间内在联系。真正做到依托高校思政课主渠道,让伟大建党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使大学生理想信念、品德观念和精神风貌等焕然一新。

2.抢占网络舆论阵地,以伟大建党精神“引人”

一是要借助微信、微博等传播媒介,让伟大建党精神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在当今的全网民时代,网络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活动社交空间,还是人们思想、舆论、意识的汇集地和发散地。”[6]现今许多重大舆情都是在各大网络平台首先发布,网络传播媒介在舆情传播、引导方面的作用越发凸显,不论大事小事,好事坏事,通过网络传播媒介的信息传递作用,很快就会被大家所熟知热议。在众多网络传播媒介中,微博、微信等平台是青少年群体日常关注度最高、使用最广泛的社交媒体,这类平台传递出什么样的信息,青少年对应的就会接受到怎样的信息,并在网络空间形成一股风气,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要利用好微博、微信等网络信息传播平台,让伟大建党精神占领网络空间,引领网络新风尚,借此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把伟大建党精神用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形式,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社区等平台详细具体地呈现在大学生眼前,融入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使青年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受到伟大建党精神的洗礼与教育。

二是要通过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引领。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许多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了种种新的风险挑战,不少有害社会思潮通过网络空间广泛传播,对网络主流文化产生巨大冲击,对大学生群体的信息分析、甄别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网络亚文化通过‘丧文化’‘佛系文化’‘流行话语’等不同的文化样态,刻意制造娱乐消遣、时尚潮流的文化产品吸引部分大学生效仿参与。”[7]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不同程度地受到此类网络亚文化的影响。在这样的形势下,借助网络主流传播媒介弘扬红色主流文化确有必要。要通过让伟大建党精神占领网络思想阵地,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引导大学生对复杂的网络信息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而促使其自觉抵制在网络空间泛滥的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思潮,提高自身价值判断能力,增强“四个自信”。

3.重视校园文化环境,以伟大建党精神“化人”

一是要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到校园显性文化环境建设之中,起到环境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环境是无声而又时时显效的特殊课堂,是一种影响人、塑造人的综合教育力量。”[8]一个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有莫大的帮助;反之,则会影响到学生未来发展。校园显性文化环境是直接显现在学生眼前的事物,也是高校传播精神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主要包括校园标语、横幅、电子屏、人物雕像等,它们对高校学生的影响更广泛、更直观具体。“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必然受到文化环境的深刻影响。”[9]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然离不开校园文化环境的浸染作用。要把伟大建党精神四方面的科学内涵以校园标语、横幅的形式完整地展现出来,通过耳濡目染在青年大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校园电子屏和人物雕像可以很好帮助高校学生了解伟大建党精神产生背景、形成历程,如利用电子屏播放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影片,通过观影方式让大学生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建党时刻的热血豪情,从中深受启发和教育。通过打造革命先驱的人物雕像,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先辈们的光辉事迹和精神品格。

二是要在校园隐性文化环境构建中突出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要义,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地。校园显性文化环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个性与魅力,它凭借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较为直观具体。而校园隐性文化环境则看不见、摸不着,主要由高校的办学理念、宗旨、校训、校风、学风等构成,其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也更为深沉持久。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校园显性文化环境建设,也要意识到校园隐性文化环境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校训展现着学校的精神传统和文化气质,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和时代性。在新时代不断赋予校训文化新的价值内涵,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10]要让伟大建党精神中所包含的坚守、担当、斗争、忠诚等价值要义在校训中有所体现,使之能够内化于学生内心,外化于日常拼搏奋斗之中。

4.丰富校内校外实践,以伟大建党精神“塑人”

一是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实践活动,推动大学生切实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知所不豫,行且通焉。伟大建党精神源于实践,最终的归宿也应当是实践。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更重要的是促使青年大学生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学会担当使命责任,砥砺前行,用理想信念的光,照亮前行的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强调知行合一,育人效果始终是在大学生实践活动中得到体现与反馈的,只有注重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成效显著。校园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锻炼提升能力的重要平台,能够帮助大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增长才干。同时,校园实践活动具有参与度高、形式多样、体验感强等特点,能够更好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活泼有趣,增强实效性。要通过开展以弘扬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的演讲赛、主题团日活动、知识竞赛等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教育,加深青年大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和感悟,让伟大建党精神能够入脑入心,见行见效,人人都能争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

二是要不失时机地抓好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奋进向上的精神力量服务社会。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学会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贡献社会,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国情、社情、民情,从而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立下鸿鹄之志,追青云之梦,这同样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要明白“脱离社会实践去探究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11]所以,实践育人的理念要坚持贯彻下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塑造。如利用寒暑假等空余时间不失时机地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山区支教、红色之旅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服务奉献意识,增进社会责任感,推动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出彩,敢拼敢闯,认真接好时代的接力棒,以奋斗者的姿态笃定前行。

四、结语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伟大建党精神伴随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而形成,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先驱们的理念信念、初心使命、无畏斗争、赤胆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正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和激励下,中国共产党人才能于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百年。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要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挖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筑牢理想信念,做到爱党忠党,为民服务,通过思政课主渠道,抢占网络舆论阵地,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等途径,让伟大建党精神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挥其“育人”“引人”“化人”“塑人”作用,确保红色血脉能够永续相传,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

猜你喜欢

建党弘扬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临江仙·庆祝建党百年
建党百年颂
百年建党路上的“科学巨人”
小画家
弘扬传统文化 “粽”下美好心愿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弘扬会师精神 不忘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