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探究——以青海省海东市为例
2022-11-22马国雁
马国雁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探究——以青海省海东市为例
马国雁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西宁810000)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金融领域也取得了诸多成绩,但在同乡村振兴进行衔接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农业保险保障服务需求难以满足、新型农业主体融资困难、信贷投放力度不够等现实问题。文章通过对海东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信贷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激励保险行业、拓宽融资渠道和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一体化路径,以实现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是中国人民银行贯彻落实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开展普惠金融服务,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以小额贷款方式扶持和帮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产经营,以实现脱贫摘帽的重要举措。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
目前,我国正处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发展乡村振兴的历史交汇点,也是我国“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折点,要做好这两者的有效衔接,金融支持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民银行各项货币政策工具和金融服务工作也要做好从支持精准扶贫向服务乡村振兴领域的转变,及时对有效衔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做好研究和规划。
1 海东市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海东市是青海省辖地级市,地处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之间,是青海省开发较早、文化历史悠久的地区。全市下辖两区、四自治县,分别为平安区、乐都区、互助县、民和县、化隆县、循化县。截至2020年,全市总人口172.84万,汇集了汉族和藏、蒙、回、土、撒拉等18个少数民族。近几年来,在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和加快乡村振兴建设的战略背景下,海东市加快推进金融支持“三农”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总体向好[1]。
(1)第一产业保持稳定增长,农业质量效益提高。2016年—2020年间,全市生产总值从422.8亿元增长至514.6亿元,年均增速为5.03%。第一产业在海东经济中的占比稳步增长,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为15%,较2016年增长了2个百分点。
(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平稳增长。2016年—2020年间,海东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 945元增长至12 444元,年均增速为8.6%。同期,海东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为7.08%,低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1.5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对比逐年下降,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3)农村居民消费快速增长。2016年—2020年间,海东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7 989元增长至9 686元,年均增速为4.93%。同期,海东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速为4.25%,低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0.6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对比逐年下降,居民消费差距进一步缩小。
2 海东市金融支持脱贫攻坚的实践及成效
2.1 信贷政策不断优化,涉农贷款稳健增长
近几年,在人民银行多个部门的金融政策支持以及海东市辖各金融机构的共同推进下,全市不断加大“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加快推进改革的同时,持续优化和调整信贷结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积极做好“三农”产品创新服务,推出了符合本地农户需求的小额信用贷款。人民银行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报表数据显示,辖内涉农贷款余额逐年呈线性增长。截至2020年年末,海东市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253.13亿元,同比增长18.99%,占各项贷款余额的52.17%,较2016年年末增长47.15%,五年间年均增速为10.14%。
2.2 金融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覆盖面有效延伸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全市金融机构基本集中在县城,乡镇地区金融服务不足,甚至个别乡镇存在金融服务空白。近几年,人民银行海东市中心支行按照坚持问题导向、补足短板、关注弱势的原则,积极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在地处偏远的脑山地区、金融服务空白乡镇通过下沉网点、设立惠农金融服务点等,有效增加了贫困乡镇的金融供给。截至2020年年末,全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44家、固定网点171个、小额贷款公司8家、融资担保公司13家。全市农村共有惠农取款服务点2 943个、POS机8 771台、ATM机475台、其他自助服务终端43台,逐步形成了以金融机构网点为中心,惠农取款服务点服务基层的多元化、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农村金融基础服务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农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得性得到了持续增强。
2.3 抵质押渠道和融资服务不断创新
人民银行海东中支协同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不断创新融资渠道,针对性解决小微企业长期缺乏合格抵质押物的现实困难,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利用征信中心推出的中征应收账款平台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积极创新抵质押模式。一是运用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平台,创新办理了辖内首笔“乡村振兴活畜贷”,即活体牲畜抵押贷款500万元,为有效盘活涉农企业动产资源进行了有益尝试。二是通过人民银行中征应收账款平台进行质押登记,推出“景区门票收费权质押贷款”业务,发放信贷资金300万元,助力乡村景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大力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累计为海东市两个村集体经济示范点发放贷款2 118万元,为支持乡村振兴做好金融服务。
2.4 货币政策正向激励机制不断完善,拓宽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
为推动辖区金融机构加大扶贫领域贷款投放力度,海东中支通过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支持,有效发挥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结构性作用,稳固辖内地方法人支持“三农”主体地位。一是引导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对个体经营、普惠型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近5年来,人民银行海东辖区累计发放各项再贷款69.25亿元,其中,支农再贷款(含扶贫再贷款)63.35亿元,支小再贷款5.9亿元;累计办理再贴现7.6亿元,有效发挥人民银行的“杠杆作用”,撬动了金融机构资金流向脱贫攻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二是充分利用人民银行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宏观审慎管理等多种手段,督促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保持信贷稳健增长的同时,不断调整信贷结构,大力支持国民经济发展。
2.5 持续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海东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农村居民金融素养稳步提升。一是深入开展“金惠工程”项目。积极成立了由人民银行牵头、辖内金融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参与的“金惠工程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辖内6个县区的金融知识宣传和普及教育工作。二是注重工作创新发展。充分利用地方金融机构的“双基联动”合作办公室,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基层银行信贷经理互相挂职,金融知识进村入户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大,有效缓解了银行和农户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三是积极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创建良好的农村信贷环境。全市目前共创建省级信用县2个、信用乡(镇)56个、信用村927个、信用户13.96万户。在确保农村地区信用创评率的基础上,已在全省率先开展信用社区和信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共创评信用社区11个,评定“信用居民”1.56万户。校园诚信教育基地建设也在积极推进,目前共建立诚信教育基地51所,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的诚信文化辐射模式。
3 海东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产业结构单一,规模化发展困难
农村产业的发展壮大,既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策略,也是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金融扶贫产业能否与产业振兴相衔接,取决于产业是否具有长效的扶贫机制,即扶贫机制能否保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但是海东市地处偏远,农业生产受到自然、政策以及市场因素的影响,农产品种类单一,大部分仍以传统种植业为主,抗风险能力较差,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缺乏有效支撑,农村企业数量有限且规模较小,能够吸纳的就业人数少。同时,随着农村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逐步推进,传统的农业产业收入已无法满足当下农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人才外流致使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凸显,农村产业发展失去原动力。
3.2 农业保险保障服务需求问题仍需优化
一是农业风险较大,赔付率较高。虽然目前海东市疫情已经基本上得到控制,但海东市部分农村地处脑山,对于种植业来说,耽误农时和生产资料供应不足随时会成为疫情影响下的潜在风险。同时,由于境外疫情的不断变化以及新冠变异毒株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无法明确判断出疫情的结束时间,也难以估量疫情可能会对农事造成的影响。二是宣传不到位及保险意识偏差,农民参保意识不强。虽然政府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给予了大量的保费补贴,大部分农民还是存在“靠天吃饭”的侥幸心理,产生损失大都是自己承担。三是农业勘察定损难度大、理赔周期长。农业灾害最显著的特点是时间集中、覆盖面广,对于保险机构来说,勘察定损存在一定难度。另外,参与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成员单位之间配合度和协调度不够高,导致审批过程烦琐,理赔时间过长,影响了理赔效率,致使一些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期待不高。
3.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
近几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成为发展农业、带动农村经济的重要主体,其发展趋势向好。但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最重要的一步,其中绕不过的主题就是融资困难。一是海东市大部分新农业经营主体地处农村,且大部分为家族式经营,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透明度较低等问题。金融机构在贷前调查时,对经营主体的成本、市场、产销、盈利和风险方面难以做到全面获取和掌握,在贷后监管时也难以对经营主体的信用评估及还款能力做到全程监测,存在银企信息瓶颈。二是新型主体缺乏抵押担保品。当前,海东市农村产权抵质押的实施面临诸多困难,难以充分发挥产权对融资提信增额的支撑作用,且农村产权价值总体偏低,无法覆盖大额信贷资金。
3.4 乡村振兴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一是金融资源配置问题亟须优化。根据涉农贷款专项统计贷款数据,海东市涉农贷款中有62%的贷款投向了农林牧渔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较为传统的领域,而对于农产品加工、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生产资料制造等发展产业领域,涉农金融资源流入较少,仅为13%。二是辖内涉农金融机构之间没有形成合理有效的竞争机制。在农村地区,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用其扎根“三农”的优势,占领了大部分农村资源,贷款投向乡村振兴领域相对较多;而国有商业银行业务虽然扩展到农村涉农领域,但受到营业网点少、信贷管理集中、贷款审批烦琐等条件限制,支农功能发挥得还不够充分。三是银行内部的信贷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合理,影响了基层银行的贷款积极性。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压降不良贷款,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存在“惜贷”“惧贷”心理,抑制了乡村振兴领域的信贷投放。
4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建议
4.1 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一是发展农村产业要面向市场、围绕需求[2]。借助海东市丰富的市场资源和市场需求优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保障传统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扩大有效供给。在发展模式上,既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又要加强农业技术创新,积极推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聚集整合生产、仓储、加工、运输等环节,不断延伸种养殖产业链。二是完善落实重大项目统筹推进机制,将脱贫攻坚实施过程中需要延续升级和巩固拓展的农村基础设施、乡村旅游等项目纳入乡村振兴重点规划。尤其是结合海东市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民居民俗、特色小镇等新兴产业,拓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渠道。三是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运用“农村淘宝”、电商等互联网模式,提高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能力和效益,打通农产品运输的“最后一公里”,让农民增产增收。
4.2 整合多方资源,激励保险业为群众保驾护航
保险行业注重扶危济困,具有精准性特征,农业政策性保险产品的研发和保险业务的拓展,能够有效促进乡村振兴。首先,要加大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增强贫困群众的保险意识,通过收集和整理一些地区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成功经验,改变农民根深蒂固的旧观念,让农民意识到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其次,加强政府和保险公司的沟通协作,推动“政府投保+公司让利”农业保险模式,在保证政策性保险公司合理收入的同时,将保险业对“三农”领域的扶持作用最大化。对于刚脱贫摘帽的农户,保险公司可以尽量降低投保门槛,尽可能加大投保覆盖面,防止因灾返贫。最后,对于不同地区的不同人群,应有针对、有层次地制定特色保险产品,并且可以推行质押保单的融资渠道,解决地方特色产业的融资难题。
4.3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切实为新型主体纾困解难
一是积极顺应农业产业化、市场专业化、需求多元化的特点,督促辖内金融机构深入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和业务发展困难,依托“青信融”平台,从信息归集、融资增信、政策支持、融资对接和融资评价五个方面,有效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困境[3]。同时,聚合融资担保、信用保证保险和财政风险补偿等各类资源,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的同时,减轻金融机构风险防控压力,切实提升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全面推广应收账款质押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平台,组织金融机构对新型主体开展统一登记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做好公众咨询和辅导,灵活运用信贷政策,开展差异化金融服务,进一步提高动产和权利担保融资效率,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金融助企纾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4.4 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大力支持乡村振兴
一是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体系,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将贷款投放领域逐步从传统的涉农贷款领域转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首贷”、无还本续贷业务。二是加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考核力度,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情况纳入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强化评估结果运用,督促辖内金融机构自上而下加强社会责任。三是合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激励工具,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借款人资信状况和偿债能力、项目建设进度、投资回报周期等,适当延长贷款期限,积极发放中长期贷款。
5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海东市近五年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信贷情况,认为海东市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具体体现在涉农贷款稳健增长、金融服务覆盖面有效延伸、抵质押渠道和融资服务不断创新、政策正向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效改善。为更好地推动产业兴旺,促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海东市金融机构需要紧密围绕广大农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因此,通过分析目前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笔者提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激励保险行业、拓宽融资渠道和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一体化路径,以实现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谢琳.基于功能视角下广西农村金融服务农村经济发展路径分析[J].西部金融,2020(2):73-76.
[2]中共贵州省委党校第六十一期中青班课题组,杨胜卫,李莹,等.农村产业发展路径和动力实证探析——7个样板村产业发展模式调查[J].理论与当代,2020(9):57-60.
[3]马骏.把握机遇,乘势而上,以金融业改革创新助推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J].青海党的生活,2021(3):16-19.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3.49
F323.8;F832
A
2095-1205(2022)03-151-03
马国雁(1995- ),女,回族,青海互助人,硕士在读,初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