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研究:以宁波大学为例
2022-11-22王雁红缪旭峰
王雁红,缪旭峰
(1. 南京审计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5;2.宁波大学 人文社科处,浙江 宁波 315211)
一、引言
数字信息时代科技创新已经成为驱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高等院校凭借其所拥有的雄厚的科研实力,成为驱动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们与实践者们提出了“政产学协同创新”概念,强调新兴产业的兴起、信息技术的发展日益要求将高等院校、企业、政府三者结合起来,以实现国家创新,并涌现出诸如三元模式(Triangle)[1]、知识生产模式2(Mode2)[2]、三螺旋理论(Triple Helix)[3]等一系列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三螺旋理论。三螺旋这一概念最早源于生物学,即基因、组织和环境之间的三螺旋关系。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后,美国学者埃茨科威兹和荷兰学者雷德斯多夫将“三螺旋”概念引入社会学,提出大学、企业、政府三者之间是交叉互动关系,是知识经济时代驱动区域创新发展的三大要素[3]。三螺旋理论关注大学、企业与政府三条螺线在保持其传统、独立身份时的交叉与互动,强调三条螺线间的交叉互动并呈现出螺旋上升趋势,协同推进科技创新活动。本文以宁波大学协同创新实践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追踪和剖析宁波大学在协同创新实践中的创新平台、行为策略与措施、面临困境等问题,继而为推动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二、地方高等院校的协同创新实践研究:以宁波大学为例
(一)宁波大学推动政产学协同创新的主要举措
1.整合学科链与区域产业链,培育本校的科研特色与优势
一是从区域的产业特点出发,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学科体系。宁波大学从宁波市的地方海洋、信息、港口物流等产业特色出发,逐步设置与调整专业设置,建立学科—专业—产业互动发展机制,创新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2012年宁波大学新增微电子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专业。目前宁波大学拥有的40个学科中应用性学科占近70%,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学科体系。
二是以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吸收跨地区、跨组织的科研资源来构建跨学科协同创新平台。例如,2013 年宁波大学、上海海洋大学、集美大学等三所高校发起,并联合科研院所、国际创新机构和企业等,组建“东海海水养殖产业升级”协同创新中心,旨在解决“东海无鱼”“东海污染”两大制约东海沿海城市带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通过创新驱动和协同创新,实现传统海水养殖业的产业升级。
三是在政府支持之下,构建高层次学科创新平台。宁波大学将地方产业发展与本校的博士点申请相结合,整合科研资源与经费投入,积极争取构建高层次的创新平台。目前宁波大学建立了国家、部省级以上的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25 个,包括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成果推广机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而这些科研创新平台直接面向区域产业经济,推动了与宁波市高新技术产业直接相关的信息工程、海洋工程、材料工程、区域经济等学科的发展,为开展协同创新提供有力的知识支撑。
2.构建大学与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平台
一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工程技术中心。近年来宁波大学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利用其自身的学科与研究人员优势,与高新企业合作,构建了一批工程技术中心。如宁波大学与奥克斯集团、宁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宁波伟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海和森食品有限公司等十多家地方性高新企业合作,构建了工程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以作为科技创新和智力转化的平台。
二是建立校企互动的合作机制。自2003 年起宁波大学就启动了“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行动计划,先后有900 批次科技人员深入近1 000家企业开展校企科技合作工作。同时,宁波大学还推出了“百名优秀企业家、高级管理人才进校园”行动计划,将企业对技术和人才的要求直接传递给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缩短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的距离。此外,宁波大学联合宁波地方行业龙头企业,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牵头组建了“宁波智能家电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海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船舶与海洋工程大学联盟”等政产研联盟,以推动区域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升级。
3.强化政府与大学间的交叉、互动与合作
一是以政府政策为依据,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宁波大学积极按照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13〕106 号)、《宁波市委关于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决定》(甬党发〔2013〕4 号)等政策,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园、协同创新中心与技术成果转化工程建设。例如,2014 年宁波大学牵头,协同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宁波市气象台、宁波乐歌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组建了“非线性海洋和大气灾害系统”协同创新中心等单位,试图实现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协同创新。
二是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大学、企业间合作活动。为了促进企业与大学间的合作与创新,宁波市政府连续召开了10 届大学校长与企业家论坛,以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促进高等教育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宁波市政府还组织了四届“百校千企”合作洽谈会,加强校企间人才、技术、资源和信息的流动和对接。通过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组织的校企合作活动,宁波大学的领导与教师们走出了科研领域,将自身的科研知识与企业的产业发展需求相对接,促成了科学研究从象牙塔教授向实践应用的转变。
三是积极争取政府对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支持。协同创新平台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最终目标,平台建设发展应以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因此在平台建设初期应由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大力支持。例如,根据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需要,宁波大学提出集聚学科专业、人才团队、科研平台等各类创新要素,全面对接国家海洋战略。2015 年,由宁波市人民政府、北仑区人民政府、宁波大学等共建“宁波大学梅山海洋科教园”,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空间保障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
(二)宁波大学开展协同创新实践的主要成效
1.全面提升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宁波大学从区域发展需求出发,积极组织跨学院、跨学科、跨单位的科研力量,共同进行协同创新、联合攻关。目前宁波大学已经成功获得了一些国家级、地方级的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如2016 年况敏副教授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硫和微粒排放双达标的船舶尾气梯级洗涤装置关键技术研究”,同时,学校在国家重大奖项屡屡取得新突破,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 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 项,实现了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项的全面突破,同时,2020 年获教育部第八届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 项。
2.积极促成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宁波大学在重视科技成果培育的同时,坚持以企业转型和技术升级为导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2015 年度全国高校发明专利授权量前50 名”以及“至2015 年底全国高校有效发明专利量前50 名”两项排名,宁波大学分列第42 名和第49 名。此外,在开展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中,宁波大学近5 年横向科研经费达3 亿元,支撑服务企事业单位2 000 余家,80%专利技术得到应用,100 余项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和示范推广。例如,宁波大学在2015-2018年把“质谱离子源”“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2 项成果成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作价金额达2 730万元。
3.着力孵化与培育科研团队。宁波大学以区域的产业发展为导向,加强学科建设与科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孵化了一批优秀的科研团体。截至目前,宁波大学已构建了“高效海水养殖与灾害响应机制”教育部创新团队、浙江省科技与文化创新团队、宁波市“3315”科技创新团队等多个科研团队。例如,宁波大学依托宁波市高等技术研究院平台建立了四个协同创新团队:“红外硫系玻璃和光功能晶体材料”“科学仪器”“生物芯片”“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接入网关键技术及组件研发”。
(三)宁波大学开展协同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1.关于协同创新政策分布零散、缺乏整合性。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执行协同创新战略,宁波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方案或办法,主要包括《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意见》《关于引进共建研究院所的若干意见》《宁波市工业科技特派员专项行动方案》《宁波市科技信贷代偿补偿暂行办法》等一批政策文件。上述的政策文件尽管都涉及产学研协同创新问题,但是由于其零散地分布在各项政策中,无法从根本上统一、集中地解决政产学协同创新问题,特别是大学与企业合作的形式、税收、利益分配、管理等诸多问题。
2.现有的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忽略科研项目应用与转化。在创新过程中,宁波大学尽管建立了以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学科体系、跨学科合作平台,但是由于受传统的条块分割的学科体系的影响,仍然存在各学科无法共享仪器、设备、经费与人员等资源,导致部分的跨学科团体蜕变成虚设组织,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同时,传统的科研评价制度侧重纵向项目、轻视横向项目,重视论文、专利产出而轻视成果转化,重视项目申报而轻视服务企业等倾向导致教师注重基础性研究,相对忽略应用研究与科研成果转化。例如,在教师职称评审方面,宁波大学每年教师职称评聘职数设置为技术推广型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数仅为2 名,仅占全校高级职称评聘数的3%。另外,在教师考核与职称评审中,与多数高校一样,宁波大学主要以承担项目、论文、成果、著作的级别和数量作为职称晋升和岗位聘任的评价指标;在科研项目评价方式主要以验收、结题、科技查新、成果评价作为项目完成的依据,对于科研项目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评价较少。
3.科研技术转移平台的成果孵化与技术转移能力不足。技术市场与信息平台是促成技术转移的重要因素,而目前专业的技术转移平台的缺失或不完善是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4]。尽管目前政府构建了网上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但是上述这些平台或机构仅局限于提供一些高校科研成果、仪器、企业技术难题与科技洽谈会信息,缺乏专业的高新技术认定、科技项目评估等功能。对高校而言,尽管宁波大学建立了地方服务与合作办公室,但是这一机构是一个非独立机构,且与科技处合署办公,其职责主要是从事日常横向项目统计、教师下企业服务、参加政府组织的科技洽谈会等日常性工作,无法有效履行科技成果专业性评估、科技成果孵化、为企业提供综合性中介服务的功能。
4.协同创新投融资体系的渠道单一,融资能力不足。科技创新绝非一蹴而就,是一件持续的、长期的、高投入、高风险的活动,研发过程中常常需要依靠风投资金、研究基金、政府资金等的大力支持。例如,美国硅谷地区的风投公司的投资额占全国风投总额的70%以上。目前,宁波在创新投融资体系建设方面,尚未形成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机结合的科技金融创新体系,且社会的风投机构也尚处于初创期。对于大多数的中小科技型企业和学校而言,存在着融资渠道少、政府资助力度弱、社会资金缺乏等困境,而这一状况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
三、提升大学创新能力,推进政产学协同创新的思考
(一)构建政产学协同创新平台,增强主体间的互动与信任
政产学创新平台是集聚政府、企业与大学三个主体进行沟通与合作的平台,是驱动协同创新的核心单元,表现为协同创新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器、技术转移平台、战略联盟等不同形式[5]。对大学而言,第一步且最重要的一步是依据自身的学科优势与区域产业特点来建设多样化的协同创新平台,并搜索与寻找适当的企业、地方政府或政府机构来加盟协同创新平台。一旦大学寻找的协同对象的能力、协同强度与协同需求相匹配时,就能够充分发挥其资源整合、沟通与协调、互动与反馈等功能,从而集聚大量的创新人才、资金与风险投资。其次,培育不同主体间的协同关系,增强彼此间的沟通、信任、尊重与承诺。协同创新关系不仅仅是一种正式契约关系,更多的是一种非正式的信任关系。鉴于科技创新活动所具有的复杂性、不确定性、风险性等特点,大学除了明确协同创新平台的内部管理制度之外,还需要积极运用研讨会、高层互访、对话等方式来强化彼此间的沟通,培育良好的信任关系,共同应对科技创新风险。刘宇等人指出,创新主体间的反复的互相试探与摸底、不断地信任磨合将最终形成一定的信任模式,从而有助于实现创新目标[6]。
(二)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制度,促成科研成果的转让与产业化
在政产学协同创新中,科研成果转化困难是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方炜等人指出,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20%,产业化不到5%,而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率达到40-50%[7]。大学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应该明确科研成果转化制度,积极引导教师或科研团队采用合作、企业孵化、作价出售等多种方式来转移科研成果,促成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生产。一是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100 号)和《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大授权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通知》(财资〔2019〕57 号)等政策文件,大学积极制定专门的科研成果转化制度,明确科研成果转让形式、作价投资、管理机构、股权分配等内容[8],引导教师以自身的科研成果积极入股企业,促成科研成果的转让与产业化。二是积极融入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促成大学科研成果的交易与转化。例如,2014 年宁波市知识产权转化交易平台“天一生水网”正式开通,该平台集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融资及产业化等服务于一体,并吸收了高校、企业、银行、资产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等不同主体的入驻。三是积极运用科研成果转化基金、风险投资等金融工具来孵化大学的科研成果。例如,2021 年7 月浙江省宁波市政府支持设立宁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据了解,该基金先期规模为10 亿元,后续将吸引社会资本,最终达到50 亿元的规模。
(三)深化大学内部管理制度改革,提升科研队伍的创新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为了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重点在用好、吸收、培育上下功夫。”[9]一是在管理理念上,大学要改革传统的分割化、单一管理、各自为政的管理理念,树立与协同创新相适应的新的开放性、包容性、竞争性与效益性的管理理念。二是在学科建设方面,就内部协同而言,大学需要继续加强校内各学院、各学科、各部门间的合作与协同,明确跨学科团体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工作职责与岗位考核等内容,确保跨学科团体的实际合作与创新;就外部协同而言,大学要不断增强其与企业、其他的大学间的合作,构建一批强势的、有特色的“学科群”,如大学与企业联合申报“863”“973”、国家科技计划等科技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来推动主体间的协同创新。三是在教师聘用方面,要改革传统的事业聘任、长期聘任制,采用专项聘用、人才借用、双职聘用等多种聘用方式,以引进科研团队所需要的紧缺的重量级人才。四是在教师科研评价方面,大学必须重塑现有的科研评价制度,在保留传统指标的同时,积极引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团体协作、社会影响力等应用性研究指标。
(四)积极赢得政府支持,促成协同创新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在三螺旋模型中,政府是创新政策的制定者、创新活动的参与者。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协同创新环境,作为创新系统的主导机构之一的大学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资金等支持。一是加强大学与政府间的沟通与反馈,为政府制定协同创新政策出谋划策。在创新过程中,政府不仅仅是规制者,也是服务者。为了促成协同创新系统的持续、稳定与规范运行,大学常常需要向政府反馈信息、表达利益诉求、寻求政府的政策支持,甚至是资金支持。譬如,大学向本区域内的地方政府呼吁设立区域创新项目基金,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创新项目、向大学下放科研成果管理权、实施税收优惠与资金补贴政策等。宁波市政府为构建多元化的风投体系,出台了《关于加快天使投资发展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12〕115 号),设立了5 亿元的创投引导基金,鼓励具备资质的社会创投机构投资科技创新型公司,解决创新型公司在科技创新中研发资金短缺的难题。二是制定专门的协同创新政策执行方案。国家协同创新战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大量的政府部门、机构或公共组织,因而协同创新政策可以散布于不同的政策文件中。在这一情况下,大学需要在理解各类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综合性的协同创新政策执行方案,确保用好、用足政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