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服装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分析
2022-11-22孔祥玲
孔祥玲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0)
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体系中非常有效的一种创新教学方法,通常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将所讲解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为社会培养大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可以很快融入社会,不会出现只懂理论、不会实践的情况。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社会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加。但是现今许多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导致许多学生毕业后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绝大部分技工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时没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技工院校没有有效推行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且缺乏应变能力。
1 传统服装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的发展,技工院校的服装设计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服装相关企业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要求有所改变,服装设计专业在教学中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这些问题主要是服装设计教学活动中每个环节都各不相连,服装设计相关课程之间脱节严重,导致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无法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有效应用,学生的个性设计及创新意识无法充分体现[1]。
1.1 服装设计各主干课程教学的脱节
“服装设计”课程主要包括“服装外观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设计”三大块内容。在技工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活动中,这三大块内容采用的是分段式教学,也就是不同的课程在不同的阶段让多位专业教师分别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课程内容之间的连接性不强,如果学生不愿与教师沟通,就会出现教师在讲解课程内容时只注重本门课程的讲解且只与学生强调本门课程对服装设计的重要性的问题,忽视各个课程之间的联系及其重要性,进而产生教师在讲解课程时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丧失兴趣以及在学习中出现知识点遗漏情况,课程与课程之间脱节断联,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加大。
1.2 服装设计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具有实践性,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学生会出现“服装设计主要就是设计出好看优秀的作品、其理论知识作用不大”的错觉,导致服装设计专业中一些学生只重实践而轻理论知识。服装设计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很难完全理解理论对实践的实际指导作用,导致学生对服装设计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将学习重点和兴趣都放在了对服装设计技能的实践上。因此,学生往往在单项技能方面比较突出,但理论知识比较薄弱。
1.3 学校服装设计技能训练与社会企业需求的脱节
在传统的服装设计教学模式中,学校在组织服装设计技能训练时,基本按照教学大纲或书本要求进行,这与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社会企业不符,教学训练存在滞后性且创新性不足。另外,服装设计技能训练受技工院校中设备、场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学生所掌握的技能无法满足企业要求的情况,导致学生的服装设计作品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尽管学校会安排学生到服装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导致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无法找到与专业相符的工作。
2 服装设计一体化教学的内容与特点
2.1 内容
服装设计一体化教学的内容包括服装外观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设计三大模块,这三大块内容贯穿了服装产品开发与生产设计各关键环节,并将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能知识通过整合连接起来,属于一种综合性教学模式,是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依据,按照企业对服装设计类技术人才的要求和标准,将服装设计理论与技能内容按照模块连接起来,并建立仿真企业设计技能训练工作室,模拟企业服装产品开发与生产设计的操作内容、方法与要求,以项目或案例的形式确定一体化教学计划和目标,全体学生组成若干个虚拟开发小团队,分别由专业教师带领,团队内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应任务进行协作性专业技能学习与训练[2]。
2.2 特点
(1)服装设计一体化教学具有直观性,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融合,有效提升学生对服装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搜集一些服装企业的案例,将实际案例与课程内容相融合,模拟企业工作,学生通过扮演相应的角色,把自己代入服装企业员工的角色,学生在仿真训练中,会收获真实的体验,了解服装企业员工需要具备的知识及条件。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在仿真现场操作中可以学到更专业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通过进一步训练掌握专业操作技能,进而更直观地了解服装企业产品开发与生产需要用到的知识,增加实践技能和经验。
(2)服装设计一体化教学具有灵活性,需要将服装设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使服装设计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连贯性,学生也可根据自身优势及兴趣灵活选择适合的模块进行学习,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形成实用、系统的综合技能体系。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的讲解,可以依据现实情况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这样学生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3)服装设计一体化教学具有团队协作性。服装设计一体化教学的任务是以一个总体的教学案例为纽带,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小模块,由多名学生组成一个团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每个学生在团队内有独立的任务,但任务之间具有关联性,学生可以在此模式下培养自己独立的创新能力与系统的思考能力,同时培养与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合作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学生之间的知识结构也具有互补性。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在一体化教学活动中既可以增强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又可以在活动中取长补短,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秀技能,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企业生产活动的开展是团队合作的成果,因此,学生在一体化教学活动中学会了团结协作,为学生进入社会作好了铺垫,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快地融入社会[3]。
3 技工院校服装设计一体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3.1 制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在技工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定非常重要,其合理性与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成效有直接关系。现如今,技工院校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会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重视,但这种教学形式不太适合技工学院,技工学院在知识教育中对实践的重视度远高于理论知识。因此,服装设计专业的任课老师要依据一体化教学观念来改变自己固有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将服装设计的实践活动引入教学活动中,同时将实践操作作为教学任务的重点。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了解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某项技能的熟练程度。服装设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这两部分的教学目标缺一不可,但还需要注意二者的教学比例,要让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宝贵的经验及知识。
3.2 创设情境与任务,理论知识巧运用
技工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师在教学时对学生技能的掌握非常重视,因为服装设计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任课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应用。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师在实施一体化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设具有可操作性的情境及任务,让学生应用相应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应用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4]。
具体而言,服装设计专业的任课老师可以根据课堂讲解的相关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比如,任课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组设计服装作品,随后进行评比,小组成员要说出设计这个作品使用了哪些知识以及设计的意义,最后选出最好的作品。这样学生可以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在依照图纸制作服装时,在考虑颜色搭配、材质布料等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服装设计相关知识的掌握。总而言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理论知识,同时,任课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应用理论知识。此外,还可以组织服装设计大赛,促使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将自身学到的知识或者在网络和生活并得到的灵感应用于服装设计大赛中,不仅可以加强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能力,还可以增强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3.3 注重课外实践,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技工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任课教师在服装设计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指引下,加强了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但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任课教师还需要关注大环境的要求,国家对技工院校的重视程度相较于普通院校还比较欠缺,技工院校的一些实践设施较为落后,不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而且企业中服装设计相关工作更为复杂多变。因此,除了课堂一体化教学,任课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创造课外实践的机会,包括校内锻炼和校外实习,使他们能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提升自己的应用能力。
具体来说,就是在校内多举办与服装设计专业知识相关的比赛,比如设定主题绘画图纸、根据要求快速选出适合的布料、色彩搭配大比拼等,充分利用校内的实践机会与平台,培养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常有突发状况,这时就需要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积累的经验灵活应变。因此,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资源,定期选择一些学生去服装企业进行实习,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3.4 构建服装设计一体化教学评估体系
技工院校服装设计专业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其中,教学评估体系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师要与学生相互配合,促进一体化教学的改进,这不仅是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基础,更是提高一体化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师应该在服装设计一体化教学中进行多元化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更加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可以把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作为终结性评价,然后将学生在日常学习或者实践活动中的学习探究态度、完成情况、合作态度、自主探究意识等作为过程性评价标准[5]。服装设计专业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开展学情分析,针对自己设计的教学大纲、教学模式等进行反思,以此促进一体化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这样学生对服装设计相关知识的掌握才会更加牢固,学生也会根据评价对自身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4 结语
服装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不断创新,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在实施一体化教学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并且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让一体化教学在服装设计专业中增光添彩,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养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