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研究
2022-11-22林春成陈向荣黄章明
林春成 陈向荣 黄章明
(泉州开放大学,福建泉州,362000)
一、引言
社区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其所具有的社区与教育属性,使其成为了社区中最具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的资源要素,在推进社区的有效治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优化社区治理、提升治理水平的重要助力。教育部等九部门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推动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1]但是社区教育要如何才能有效融入社区治理?
本课题组通过梳理出社区治理面临的最根本最现实的困境和难题,以问题为导对社区教育解决社区治理困境和难题的意义进行分析,并结合泉州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案例,提出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路径。
二、我国城乡社区治理面临的困境和难题
党的十九届四中会全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2]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在基层,根本在社区。然而,从目前我国城乡社区治理的实践来看,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面临着不少困境和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不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就开始提出并倡导基层社区治理理念,创新基层社区的治理方式和手段,由行政管控转向行政指导,实现了权力下移、社区(村居)居民自治,社区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之一。然而我国社区治理是随着“单位体制”的解体转化而来的,从一开始实行的便是行政管控的管理模式,具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有着很强的工具性倾向,这一管理模式至今依然对社区治理产生着很大的影响,致使在社区治理过程中,政府职能“越位”,社区居委会依然依靠行政手段来进行社区治理,这就给城乡社区居民造成一种错觉,认为城乡社区治理主要靠政府,由城乡社区居委会来具体执行落实,导致城乡社区居民社区治理主体意识薄弱,参与意愿不强、积极性不够,绝大多数的城乡社区居民都怀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不会更不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二)对个体利益的追求加剧社区治理难度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个体获得的资源差异性进一步加剧,这也导致城乡社区居民的追求个体利益的行为越来越严重,其对社区治理的影响表现在:一是多样化的需求加剧,加重社区治理压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对社区治理需求的差异性,城乡社区提供的某一项服务或者治理举措很难同时满足社区不同居民的利益需求,无法取得一个社区治理的最大公约数,从而获得他们的一致满意。二是出现“搭便车”的现象,弱化共建城乡社区的积极性。为积极追求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以期实现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导致部分城乡社区居民存在着期待从其他成员那里共享公共产品,而不愿参与公共产品的提供或生产,进而产生破窗效应,弱化其他成员的社区共建积极性,减少或不参与共建的行为,最终导致所有的社区居民都不参与社区治理。三是出现零和博弈,无法实现城乡社区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当城乡社区居民都只从自身利益和诉求出发时,难免会出现居民与居民之间、居民与城乡社区之间的利益冲突,为了争取实现个体的利益,利益的双方就会进行竞争而不是有效的合作,致使无法实现社区治理“帕累托最优”状态。
(三)城乡社区居民治理能力与治理需求不匹配
在实现社区治理现化化过程中,公民参与能力是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必备的前提,[4]参与能力的强弱将决定参与的层次与深度。[5,6]然而,当前城乡社区居民因为自身素质、工作经历、参与治理水平等参差不齐的原因,使得他们的参与治理能力如法治意识、民主协商能力、现代化技术运用能力等与社区治理需求匹配度较低,影响了他们参与社区治理的广度与深度。
三、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意义
虽然社区治理面临着困境和难题,但是并非无法解决。社区教育作为一种在社区的教育,他与社区治理有着紧密联系,通过将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可以有效地激发城乡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以及形塑社区共同意识,形成公共理性,达到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有效解决社区治理的困境和难题,助力社区治理。
(一)社区教育可以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
城乡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不高,除了社区治理主体意识薄弱的原因外,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他们没有参与的平台和渠道。社区教育通过需求调研,充分挖掘出城乡社区居民的兴趣、爱好等要素,并根据这些要素,设置开设满足居民需求的教育课程、活动等,建立起相应的社区教育学习团体,激发起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把城乡社区居民从独立的个人空间“喊”出来,聚到一起,形成一个紧密的联系体。这些社区教育学习集体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渠道,一个可以参与到社区治理过程中的渠道,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夯实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群众基础。
(二)社区教育可以培育城乡社区居民的公共意识
社区教育在满足社区居民能力素质提升的过程中,根据社区居民的兴趣爱好、技能提升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等组建培育一批社区教育学习团体,这些学习团体可以助推社区公共意识的培育。第一,开设公民意识课程,引导城乡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价值观是影响人们态度、行为以及意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社区教育通过开展德育等内容的课程,有助于引导城乡社区居民正确的价值观的树立,更好地处理个人与社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社区治理。第二,在这一个个学习团体中,成员与成员之间通过活动以及活动之余的联系沟通,可以消除成员之间的“陌生感”,建立起成员相互之间的友谊,增进成员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公共意识的培养,减少个体利益的追求行为,从而构建成员不同利益诉求的交集,实现成员之间的共赢,形成一种邻里相亲、互帮互助、和谐友善的社区治理服务模式。第三,学习团体成员之间因为是以“趣”为缘而自愿联系到一起,所以成员之间更容易产生共同的目标,更容易培养形成社区公共精神,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责任感以及归属感,进而塑造社区共同体意识,培育参与社区治理意识。
(三)社区教育可以整合社区治理资源
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不同,他要求实现各方参与,需要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实现社区自治。社区教育可视作一种隐性的社会公共空间,天然具有促进社会交往、联结社会主体、提供交流平台、汇集社情民意等社会功能。[7]社区教育具有的整合链接资源的功能,能积极整合链接社区内外的一切资源,建立起政府、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各类培训构共同以及社会组织合作和协商平台,构建政府、社会、城镇社区、居民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能够利用社区教育的互联网技术,打造议事服务的指上平台,让社区居民在平台上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等,引导社区居民开展互助等,将指上平台建成为居民群众议事协商平台和互帮互助平台,推进社区治理。能够编织以“公”联“私”的社区治理大平台。通过社区教育这个“公家”平台,将社区中的一些社区组织、兴趣团体等“私人组织”吸纳进来,通过这些“私人组织”加强对领头人物的挖掘,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构建以“大”联“小”、以“点”构“面”的社区治理“大体系”。
(四)社区教育可以提升城乡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
有效的社区治理的实现需要城乡社区居民具备一定沟通协调、合作协商、利益表达以及治理管理的能力。社区教育可以开设相应的技术以及文化课程,举办相应的体验学习、团队学习、参观学习等活动,通过聘请行业精英、政府部门的专家、高校教授、乡贤达人等,发挥他们在政策、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针对社区居民开展政策法规解读、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培训、指导制定相应的自治公约以及外出参观社区治理示范区等,提升他们的治理意识、技能和水平,更有效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更好地服务社区治理。
四、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泉州案例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泉州市社区教育形成了以泉州社区大学为龙头,市社区大学——县(市区)社区学院——街道办事处(乡镇)社区学校——社区(村)学习点的四级社区教育网络,依托社区教育网络探索并走出了一条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特色之路。
(一)需求引导与引导需求相结合,提升城乡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
社区教育要激发城乡社区居民的参与兴趣,开展调查,了解城乡社区居民的创业需求、提升需求、身心愉悦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并综合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精心设计社区教育的内容、过程、形式,制定独具特色的“菜单式”课程,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进城农民工职业培训、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农村农民致富创业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等课程。如南安社区学院开展了霞美的花卉培育种植培训、石井的水产养殖等多项教育培训等。同时,站在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高度,创新服务的手段和形式,通过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化的社区教育课程,以及通过对富有正向积极意义的“乡土”特色文化的研学,积极引导城乡社区居民的需求,引领城乡社区居民体会“乡土”的人文、生态之美,帮助城乡居民陶冶“乡土”情怀,培养城乡社区居民的兴趣爱好,让社区居民爱上社区教育,更加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社区教育中来,达到教育育人效果,助力社区治理。如泉州社区大学与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等单位联合开展的“十佳阳光老人”评选宣传活动,参与《风华百年 奋进新时代》等庆祝建党百年文艺汇演,有利于城乡社区居民塑造公民意识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如泉州社区大学充分挖掘泉州本地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系列宣讲活动,与东南早报、泉州非遗艺术馆等单位合作开展“艺揽闽台——大师与您面对面”即“非遗”宣传推广活动,举办了非遗石雕工艺、纸刻画等讲座进清正社区、百源社区展演活动;建设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组织拍摄了“非遗”网络课程,举办泉州市第二届闽南文化知识竞赛,组织编撰社区居民学习手册,开展“清源山上的宋元泉州”“聚宝城南——泉州人的江湖”等“直播带学”活动。南安社区学院开展的精彩纷呈的乡村文明、移风易俗、文化传承的教育活动等,润物无声地将传统文化中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元素,如“家文化”“善文化”等传播给城乡社区居民,培育养成文明待人、和谐相处等道德文化和精神修养,唤醒城乡社区居民的公共精神,培育社区“公共人”。
(二)整合链接资源,搭建参与平台
泉州社区大学充分发挥其社区学校遍布城乡社区的优势,以城乡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建立起以社区学院或学习中心为主的学习阵地,搭起城乡社区居委会与居民、居民与居民之间沟通的平台。首先是培育壮大城乡社区内的各种自组织。如在丰泽新村教学点开设音乐、木兰扇等面授教学班,这些社会自组织的建设,成为社区居民自身价值实现以及相互交流的平台,同时通过活动中关键人物的示范带动,参与社区治理。其次是以社区(乡镇)单位组建的原有项目为基础,进行提升,形成品牌项目,孕育沟通交流的平台。如南安社区学院实施“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特色品牌创建,创建了“石井岑兜高甲戏”和“贵峰诗村”等国家级和省级社区教育品牌,营造了一种寄托情感的社区意象,让人有一种“家”的感觉。第三是以社区大学为载体,有效引进城乡社区外部资源共同参与服务社区治理,如泉州社区大学与文体局、老年人协会、妇联等组织合作,开展“刺桐花讲座”“职工文化大讲堂”等活动,集聚起共同推进、有效服务社区治理,提升优化社区治理的强大合力。
(三)运用“互联网+”,提升参与治理的效能
城乡社区居民可以分为中青年群体、少年儿童群体和老年群体,各个群体因工作及其他原因,学习时间、地点等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加之我国幅员辽阔,乡镇社区居民较为分散,集中到一地一起学习的难度较大。社区教育充分利用社区大学的互联网资源优势,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将各类学习资源纳入到学习平台,为城乡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天候、一体化的学习服务,实现了“处处可学、时时能学”。如泉州社区大学就搭建起了“泉州市终身学习大数据平台”,将社区教育相关课程发布到平台上,解决了城乡社区居民工学时间冲突以及乡镇村民较偏远无法集中学习的矛盾,营造起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模式,把课堂搬到了家门口,延伸到了田间地头。
(四)开展专业技能业务培训,提升服务城乡社区居民参与能力
泉州社区大学开设现代化信息课程如手机摄影、动车票购票等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课程,提升了社区居民(乡镇村民)特别是银龄群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南安社区学院联合南安市委组织部、南安市委党校开展各级各类干部中短培训,有效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泉州社区教育针对社区工作者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利用“9·28终身教育活动日”等时间节点通过讲座、案例宣讲等手段针对社区居民开展法律法规、社区治理能力等的宣传培训。有效提升了社区参与的沟通协调、合作协商、利益表达以及治理管理的能力,更有效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为实现理想的社区治理奠定能力基础。
五、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
通过泉州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实践案例来看,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不是简单的将社区教育“嫁接”或者是“嵌入”到社区治理中,而是要以社区教育网络为依托,通过坚持党建引领,培育社区学习团体,营造学习空间等,从而实现社区教育有效融入。
(一)坚持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得出的一条基本结论,是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宝贵经验。在社区教育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城乡社区内外各种组织进入社区后,不能把社区教育置于社区治理的核心地位,把城乡社区居委会边缘化。而是要坚持党建引领,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以城乡社区居委会为中心来塑造各种社会组织、学习团体之间的关系形态,这样既可以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又可以避免各种社会组织之间互不沟通,造成资源重复建设,真正达到多元参与、协同共治的社区治理的目标实现。
(二)培育社区学习团体
社区教育一方面通过学习团体以及社区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可以让每一位城乡社区居民都能学习到社区教育的课程,实现了“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这些学习团体及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又是有效承接政府的行政职能的媒介以及进行自治的载体,有利于社区治理。以城乡社区居民的“趣缘”为导向而培育壮大起来的兴趣小组、职业技业培训班等,以及通过整合社区内外各类资源,创建成立的学习团体(平台)。如非遗课程学习团体、传统手工技艺学习团体等,可以将城乡社区居民聚拢在一起,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提供了一个阵地,搭建起政府与居民、居民与居民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
(三)营造社区意象
社区意象连接时间、空间与情感,承载着居民对社区事物的记忆与特殊情感,这样的情感标识可以呈现为社区广场、道路、动植物、公共服务设施、历史建筑等物质载体,也可以呈现为传统节日、特色活动等文化载体,与社区居民的行为、感情交织,对居民具有独特性和标识性。通过这些社区意象,居民心目中“家”的范围从空间层面扩大到社区。[8]因此,社区教育除了通过开设相应的课程,来培养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等,还应将学习团体(学习物理空间)营造成社区意象,成为城乡社区居民心中的“家”,彼此间的团结感、亲密感、共荣感等正向情感得到提升和再生产,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个团体,参与团体活动,积极为团体贡献力量。如南安社区学院实施“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
(四)塑造正向积极的价值观
学习共同体构建有利于把法律法规、思想意识以及价值观念等以一种更易于接受或者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授给城乡社区居民,培育社区公共精神。同时,社区教育在开设满足城乡社区居民需求的娱乐类、技能提升类课程之外,还应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公民道德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地方特色的蕴含优秀正向价值观的“乡土文化课程”来教育引导居民,帮助他们塑造形成一种公平、正义以及尊重多样性追求的正向价值观,利于社区治理过程中不同利益个体的利益协调和社区集体行动的形成,使得社区共同意志和个体理性达成一种社区生态平衡。
(五)积极引导社区学习团体向治理型组织转化
积极公民是指有意愿、有能力、有热情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关心社区发展的公民。积极公民资格被定义为投身于思考、设计、影响公共部门的决策制定,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满腔热情地考虑公共利益。[9]居民参与格局往往形成以关键群众为中心的“邻里差序格局”,越靠近中心,参与程度越高,人情和面子的作用也越大,反之越倾向于理性算计个人利益。[10]社区教育就是要充分激发社区学习团体中成员的参与热情和责任意识,将他们培育成积极公民,促使骨干学员以及乡贤达人等向社区草根领袖以及关键群众转化,发挥这些关键人物的示范标杆作用,成功推动学习团体积极互动,有效地参与到社区治理过程中,逐步引导社区学习团体转化为治理型组织,让社区治理型组织由无到有,由弱到强,帮助城乡社区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使社区学习团体成为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让社区居民了解社区的各项工作,社区了解居民的各种诉求,将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之间的种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打造邻里相亲、互帮互助、和谐友善的社区生活圈,促使社区居民对社区产生归属感、信任感等,形成社区意识,成为社区治理赖以倚重的重要力量。
(六)提升城乡居民的社区治理能力
社区的有效治理,还需要参与者具备相应的治理能力。因此,社区教育还应邀请高校教师、专家学者以及社区治理方面的行家里手开设相应的课程,提升居民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协商议事能力等,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六、结语
当然,由于社区教育本身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的地方社区教育网络还没有构建完成等,影响了当地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但是,我们也应该有信心,通过社区教育能有效地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参与能力以及培育社区共同意识等,助力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