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云锦术语英译标准化原则探赜
2022-11-22刘玲
刘 玲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走深、走细、走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推介外译,对我国的形象塑造、文化价值传播、文化软实力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云锦因绚丽似云霞而得名,是古代丝帛织造技术最高水平的代表[1]。南京云锦,始于元而盛于明清,是我国传统丝织工艺中技艺成就较高、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提花丝织锦缎,是公认的“东方瑰宝”“中华一绝”,2006年被列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云锦文化开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发展途径,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俞显珍贵,其外宣与译介需求愈加迫切。
云锦织造工艺复杂、图案样式众多,不同织造手法和纹样都有专属术语,翻译难度较大。然而,“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由于没有明确的术语标准,云锦术语翻译五花八门,仅“妆花”这一工艺术语,就有“Zhuanghua silk”“Zhuanghua fabric”“Zhuanghua silk satin”甚至“make-up flowers”等英译版本,不同标准的译本增加了目标语读者对云锦文化的理解难度,不利于云锦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因此,对云锦文化术语群进行系统整理、标准化处理,对云锦文化的翻译与传播极有必要。本研究根据南京云锦博物馆外宣材料及广泛流通的中英对照版本,在术语标准化理论框架下,分析云锦文化术语翻译策略,提出相应标准化原则,推进准确、系统的云锦文化外宣译介。
1 术语标准化
1.1 术语标准化的内涵
术语是凝集一个学科系统知识的关键词[2],指某一学科领域内概念体系的术语总和。术语的知识属性使术语标准化成为可能和必要。术语标准化是指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制定术语标准,使之达到一定范围内的术语统一,进而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术语标准化共有两个任务:第一,要建立和知识体系相对应的完整术语体系;第二,对陈旧落后、阻碍科技进步的原有术语进行清理、修订,重复的要删除,混乱、交叉的要统一[3]。标准化术语为翻译人员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翻译准确度,促进了信息交流。
1.2 术语翻译标准化原则与策略
为指导术语规范化工作,我国先后成立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布天文学、物理学等学科的标准术语[4],同时发布了《术语工作 原则与方法》(GB/T 10112—2019)及《术语工作 概念和术语的协调》(GB/T 16785—2012)等指导文件,但仍有许多学科、文化的相关术语尚未统一标准。
术语一般为单个词或简单的词组,与术语翻译最为相关的是翻译原则[5],因此,尚未统一的术语翻译要严格遵循术语翻译原则,不得随意翻译。学界提出了不少术语标准化、规范化原则[5-10],如系统性、简洁性、单义性、理据性、准确性、可读性、透明性、能产性、客观性、稳定性、正确性、规范性、可辨性、通顺性等,为术语翻译标准化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2 云锦术语群翻译现状
云锦文化术语群作为中国思想文化术语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云锦图案的历史与意义及其传承与应用在徐忠杰[11]的《南京云锦史》、王宝林[12]的《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梁白泉[13]的《南京云锦》等文献中有详尽阐述。云锦文化术语既包含云锦织造的工艺介绍,又涉及图案花型中蕴藏的中国文化元素,具有科技性与文化性相互交融的特征,在外宣翻译的过程中给译者造成了障碍。
2.1 云锦文化语义理据系统碎片化
中国42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共有两项技艺代表了中国丝绸发展的辉煌历史,榜上有名的除“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之外,南京云锦赫然在列。与其他丝织品相比,南京云锦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科技内涵被公认为“东方瑰宝”,图案纹样造型精美,种类繁多,寓意隽永,生产工序复杂,工艺独特。
云锦术语译名往往只传递了源词的部分含义,例如云锦文化中的“妆花”一词,特指一种云锦织造技法,并衍生为由这种技艺织造的锦缎。蜀锦、苏绣等其他类似织造技艺,一般不称作妆花,某些译文按字面译为“flower pattern”(花的纹样)或“make-up flower”(补花),均将“花”(flower)字译出,但事实上,“妆花”是一系列纹样的总称,包括除花朵以外的许多其他纹样,如貔貅、麒麟、豹子等,直接译为“flower pattern(花的纹样)”不能完全概括其整体含义,缺失了原术语中部分纹样内容,容易让目标语读者产生误解;对于术语标准化而言,也缺少了稳定的语义理据系统。因此,在云锦文化术语的概念传递中,首先要保证准确清晰、与实际情况相称,其次要保证系统完整、有能产性,才能实现标准化的翻译转换。
2.2 目标语表达混杂无序
在翻译过程中,一些译者缺乏足够的英语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无法准确、简洁地翻译术语[14];为了让外国人理解原语的字面意思而任意改变表达方式,或者多种翻译技巧混杂叠加,导致译文冗长烦琐,甚至与原语的意思大不相同;许多翻译软件不分词义、逐字翻译的问题更为严重。
例如“蓝地至善大慈法王大圆通佛唐卡”译为“Blue Ground Supreme Goodness Daci Dharma King Dayuantong Buddha Thangka”,将织物的颜色、人物头衔、织物品类分别使用音译、直译、意译等手法逐字翻译,翻译手段混杂而无序,对读者来说很难读懂。这幅唐卡建议译成“Brocade Tangka of Compassion and Mercy Prince of Dharma—‘Da Yuan Tong’ Buddha on Blue Ground, Qing Dynasty”,通过确立术语重心、改变词序、找到相对对等的“Compassion and Mercy Prince of Dharma(至善大慈法王)”,在词序上按照翻译技巧的要求进行调整,方便读者理解,保证译文的可接受性。
2.3 缺乏相关术语语料库和结构翻译标准
由于客观上没有统一制定的术语标准,主观上个体认知水平和能力不统一,研究者头脑中时常产生概念漂移,在术语的译介过程中会造成概念的倾轧混淆[15]。近年来,云锦的翻译研究较少,云锦术语翻译标准化的工作尚待优化。因此,中英文语料库、术语库不完善,也没有针对性的英文翻译标准指导。例如,术语“片金绞边”译成“pieces of gold ground edge(金边片)”或“flake gold selvedge(金布边)”,意义并不一致。多种不统一甚至误译的翻译版本造成云锦文化对外传播困难,没有具体的翻译原则、规范和术语库,这种粗译数量不少,云锦术语语料库和术语标准规范的建立与研究势在必行。
3 云锦术语翻译标准化原则
3.1 语义理据标准按知识体系系统化
德国学者Studer[16]提出:“知识本体的本质是对概念系统进行的规范化描述,这种规范化描述具有明确、形式化及可共享的特点。”概念应具备概念与特征、特性之间的关系,即本体知识体系中的属性。作为一种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云锦是中国古老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其工艺表达细腻而复杂,术语群的概念体系较为庞杂繁复。云锦标准化术语翻译在尊重约定俗成的基础上,要按照知识体系要求、针对工艺进行细分和系统安排。
首先,需要准确认识云锦术语的语义内涵,如“妆花缎”译为“Zhuanghua satin”“Zhuanghua damask”似乎都没有问题,但实物并非如此,“satin”(缎)通常指单一素色的缎子,由普通织机制成,而“damask”是一种有图案的缎子,颜色鲜艳,织成提花图案。云锦中的“妆花缎”光滑、亮泽、柔软、多彩,在细节上,“damask”(锦缎)更符合原文意思,表现出云锦才有的织物特征。
其次,云锦文化术语可按照面料、图饰、工艺、织造流程、制造技巧等分类构造术语群,比如类似“妆花缎”的云锦面料,还有“妆花罗”“妆花纱”“妆花绸”等,根据工艺和实物特点进行细致区分,形成按工艺分类的规范术语群,再进一步翻译。从中国丝绸博物馆官网解说词的14种丝绸术语译名—缎“satin”(duan)、锦“brocade”(jin)、罗“gauze”(luo)、绫“ghatpot”(ling)、呢“matelasse”(ni)、葛“bengaline”(ge, silkcotton goods)、绨“crepons”(ti)、绉“crepe”(zhou)、纺“Habotai”(fang)、绸“chou”(chou)、绢“plain silk”(juan)、纱“sha”(sha)、绡“chiffon”(xiao)、绒“velvet”(rong)的汉语拼音部分可以看出,中国正在努力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在世界舞台发出中国声音[17]。中国丝绸文化的知识体系正在逐渐完善,云锦面料外译应根据中国丝绸博物馆统一译名完善相关术语规范体系,与中国丝绸文化走出去策略统一步调。
3.2 文化策略标准按传播取向规范化
文化术语代表文化身份,承载着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内涵,根植于特定文化的词汇体系中,体现出“生活世界”的特定符号,反映了特定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核心价值观[18]。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概念在翻译中常需要“二次构造”,对固化为词或短语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用英语的单词或短语简明扼要地表达其含义,构造出中华思想文化在英语世界中的概念术语[19],使西方读者了解中华思想文化的核心内涵。
当译者的翻译结果进入大众传播领域,大众对其译名的接受与否取决于大众对该术语不同翻译结果的选择性认同[20]。比如,大众舍弃对于计算机术语“menu”的标准化译名“选单”,代之以“菜单”。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是概念传播的过程[6]。传播过程与传播接受者的期待也是文化翻译策略选择的重要依据。
《清会典》记载:“凡上用缎匹,内织染局及江宁局织造;赏赐缎匹,苏、杭织造。”可见,江宁织造署督造的云锦为皇室专用,因此,云锦文化特别是纹样中涉及很多中国文化,使云锦术语不同于其他科技术语,兼具文化术语的特征。云锦术语在翻译选词时要有一定的文化策略标准,云锦术语文化传播策略标准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和规范性,使目标语读者在认知习惯上便于适应。如“补子”“补服”这一术语的翻译,“补子”简称为“补”,亦可称“胸背”或“官补”,是明清时期官服胸前或后背上织缀的一块圆形或方形织物,官位不同,纹样形式亦不同,文官的补子图案用飞禽,武将的补子用猛兽。如果按照织物的工艺理解,译为“patches”(补布)、“sub pattern”(补丁、子纹)不无道理,“patch”意为“用来装饰或修补或覆盖洞的布”,该词的语义准确地描述了云锦补子实物特征,若采用此描述性的异化译法,目标语读者可领会云锦服饰与众不同的样式设计,但对云锦文化意境与地位的解释不够充分。比较合适的术语译法是采取文化归化策略,译为“insignia for officials”(官员徽章),选取译入语文化中相应的“insignia”,原指职位、等级、会员或国籍的证章,较为准确地反映了“补子”作为文化标签的功能。许多译者选择“patches”,译出织物特征,但未着重考虑文化传播因素。
关于云锦独特工艺的词,可通过音译组合创造译文,竭力突出云锦的独特专业体系,保持术语的异化色彩,如妆花“Zhuanghua”、脚子丝“Jiaozi silk”、耳子线“Erzi thread”、花楼织机“Hualou jacquard”等。
综上,在文化层面,译者在云锦文化术语翻译过程中应遵循相对统一的文化转换策略,以便整体性、统一性的文化传播,具体来说,即针对文化属性偏高的术语,趋向归化策略传播,考虑目标语受众的接受期待,借助目标语对应语域,类似文化加深源语文化的接受印象,体现云锦的文化意蕴,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文化概念的有效传递;针对科技属性偏高的云锦独特工艺术语,则趋向异化法传递,传递云锦术语系统中的异域色彩,提高目标语读者对云锦工艺的认可度和距离美感。
3.3 术语结构标准按翻译要求专业化
很多术语专家指出,术语标准化是建立术语库的基础,如果不对术语翻译进行标准化处理,术语库的功能和价值都会大打折扣[4,21]。依据翻译技巧要求,在翻译云锦文化术语时,对一些术语结构翻译技巧进行专业化的规范也非常必要。
如“大云龙妆花缎”,若直接音译为“Dayunlong Zhuanghua Satin”,目标语读者无法充分理解面料的云锦织造特征,建议根据织物的特点,译为“Zhuanghua damask with cloud and dragon pattern”。这一术语描述了织物的种类及图案,是大多数云锦织造作品的通用构词模式。“云”“龙”有直接的英语对应词,可按字面意思翻译,而“妆花缎”描述了云锦的独特工艺,可采用音译。云锦术语群中很多类似术语都由图样与锦类组合而成,可用“面料+with+颜色+纹样”的翻译方法统一术语结构,这样标准化的术语结构形式统一、内容清晰、体系明确、不易出错、易于传播。
再如“牵经”的翻译。牵经是将已卷绕在簇子上的丝线按织物规格要求,如经丝总头份、门幅、长度等,均匀地卷绕到经轴上,如果解释性译为“wrap the silk around a warp axis”,虽然没有错误,但其与工艺术语的风格不同,略显冗长。基于大多数云锦工艺过程术语翻译采用“动词+宾语”的简单结构,可考虑翻译为“prepare the warps”(经轴准备工作),简化具体操作过程,如此在术语结构的翻译上基本统一,标准化程度高,便于目标语读者理解和系统化接受,同时也有利于开发、整理云锦文化术语库。
4 结语
云锦术语翻译的标准化工作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云锦文化术语翻译中的困难及问题,译者在处理云锦术语翻译标准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云锦织造工艺与云锦文化的独特性、云锦术语自身科技特征与文化特征兼具的双重属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遵循语义理据标准,按知识体系系统化和文化策略标准、按传播取向规范化和术语结构标准、按翻译要求专业化的术语翻译原则,系统了解云锦文化的内涵概念与文化传播时的转换标准,依据不同的语境(如工艺工序、文化图腾、文案接受等)需要选择标准化的术语,提高翻译标准化程度,优化翻译效果,使云锦文化在世界舞台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