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汉绣文化创生机理与路径研究

2022-11-22行,刘

纺织报告 2022年9期
关键词:创新性中华数字化

刘 行,刘 艳

(武汉纺织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关问题,数次在重大场合对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阐释。汉绣在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曾经作为汉绣重镇的绣花街在抗战时期被烧毁后,汉绣技艺几近失传,经历过“特殊历史阶段”以及现代文化的冲击之后,汉绣更是濒临灭绝,发展情况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汉绣的传承和保护。但在具体推进汉绣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在实践中如何展开、怎样进一步深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汉绣进行简要概述,剖析其在工艺和传承方面的独特性,帮助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汉绣的全貌,并基于现实、着眼未来,就汉绣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出相关举措。

1 汉绣的概述

2014年,由武汉标准化协会和武汉汉绣艺术研究院共同完成的“汉绣标准”中明确提出:“汉绣是在楚文化的历史背景下,于明清时期形成与兴起的,以荆州、武汉、洪湖地区为主的一种独有的地域性绣种。”[1]这一定义不光界定了汉绣的范围和概念,有利于大众了解汉绣,还指明了汉绣是不同于其他刺绣的地域性绣种,而这种地域性主要体现在工艺和传承方面。汉绣与其他绣种最大的不同就体现在工艺手法上,即针法运用的不同,“汉绣融合南北两派技艺之长……突出了汉绣以齐针为主、阶梯式分层破色的特点”[2]。除了针法,汉绣还用线粗犷,不用劈线,精致程度虽不及其他绣种,但远观效果甚佳。汉绣还是以楚文化作为依托,在楚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汉绣的特点,如色彩富丽、层次分明等,正是继承了春秋、战国南方楚地波澜壮阔、感情奔放和想象奇特的文化特质,可以说汉绣的文化价值与早期楚人文化具有内在的逻辑性,所以传承和保护汉绣技艺不仅是对汉绣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也对人们认识、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粹有着深远的意义。

2 基于现实:实现汉绣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实物、文字等汉绣表现形式不能完全与现代社会相协调,需要秉持科学、客观、礼敬的态度,对其中陈旧的内容加以扬弃并进行改造。这种改造既不是复古泥古,也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旧瓶装新酒”,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要想实现汉绣的创造性转化,需要挖掘汉绣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路径,把汉绣之美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让大众更容易获取、接近和了解汉绣文化。对汉绣进行多维度美的创造,用汉绣之美融塑人们的审美情趣,让大众在接触汉绣文化的过程中加强自身对美的审视和理解。将汉绣所蕴含的对个人人生理想的追求通过新的形式呈现出来,将汉绣之美融入人们的人生境界,让大众在深入理解汉绣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从汉绣中积淀下来的精神追求和精神标识与人们自我价值的有机结合。这些并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层层递进的统一整体,只有先认识和了解汉绣文化以及人们的审美能力得到相应提升后,才可能将其中的价值追求上升为人生境界,具有内在逻辑性。

2.1 将汉绣之美融入生活方式

文化从来都不是一种空洞抽象的概念,只有与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才能焕发生机。康德认为美是一种不带有任何利害关系并能产生愉悦性的客观对象,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这样的愉悦对象就叫作美[3-4]。汉绣所具有的美感不是作为物质载体呈现,也不是作为一种静态景观登场,而是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相融合,达到“日用而不知”的境界,进而唤醒其“内在美”。

(1)用好、用活各种文博场馆和红色文化遗址,是承载汉绣文化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人们精神体验的有机部分。比如,以武汉名胜黄鹤楼作为背景,为现场的游客讲解汉绣的历史渊源、展示汉绣的服饰作品等,不仅能为游客带来独特的精神体验,还能为文博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通过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旅游的方式为汉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文化资本,采用新的形式持续为汉绣文化创造吸引力。

(2)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再现,将汉绣的文化基因印刻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日益成为人们的价值坐标和思维方法。比如汉绣代表性传承人王子怡创作的《楚天战疫》,以楚凤图像与疫情期间身着防护服的“白衣天使”并置,隐喻做出伟大贡献的医护人员,讲述感人肺腑的当代故事,将汉绣作品与当下时事结合,让大众对汉绣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让汉绣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2.2 用汉绣之美融塑审美情趣

现实中不乏一些歪曲审美观的思想,这些思想不仅玷污了社会风气,对人们尤其是正处于青春期、三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群体更是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如何培育和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是当代审美中的一种重要取向,汉绣则可以作为培育和提高人们审美情趣的一种有效方式,汉绣文化要想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需要对汉绣进行多维度美的创造,给人美的享受,可以校园、社区为基础,塑造现代生活中汉绣之美的审美情趣。

(1)将汉绣之美通过素质教育深入校园课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有学者指出:“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人类的整个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构成的。”[5]因此,在实现汉绣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对汉绣人才的培育和支持,比如打造汉绣非遗基地、建设工作坊、邀请汉绣传承人到校园宣讲,切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设汉绣选修课程、社团等,让学生对古典美的精神追求在知识化的过程中成为学生追求美的民族基因,培育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2)将汉绣之美通过社区营造带入人们的生活家园。比如,高校牵头,将汉绣技艺带入社区,教会居民传统手工艺,让居民制成实用的礼品和文创产品,并在制作汉绣手工艺品的过程中感受汉绣中传递的美。这种方式不仅为社区居民带来了收入,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将汉绣所传达的和谐和睦之美融塑到家庭和邻里关系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居民的审美水平。

2.3 将汉绣之美融入人生境界

马克思、恩格斯在著作中虽然都没有明确提及“美好生活”的概念,但是仔细阅读他们的著作不难找到很多关于“美好生活”的论断,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汉绣文化中所体现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美好生活思想不谋而合,具有内在的逻辑性。汉绣文化要想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需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将汉绣文化中的价值追求植入对社会理想的追求中,并与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从汉绣中积淀下来的精神追求和精神标识与人生自我价值的有机结合。

(1)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将汉绣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等教育环节中,渗入教育的各个领域。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机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对国家文化的认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植入学生心目中、脑海里,充分发挥美育的作用,让学生将汉绣所体现的精神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自己的人生目标。

(2)打造与汉绣相关的文艺精品,滋养文艺创作。文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就是创造出最优质的文艺作品,但千篇一律、抄袭模仿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因此,打造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艺作品不仅在数量方面要多,在质量方面更要精,要以文学精品中强烈的文学艺术感染力陶冶人生,彰显美好的人生意境,不但要引领社区成员的集体精神追求,更要丰富社会主义文学。

3 着眼未来:实现汉绣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汉绣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发展中的价值沉淀,经历了长期实践的检验,穿越时代而充满生机。如果说在实现汉绣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过程中不必过于强调表现形式的更新,那么这里恰恰要表达的就是形式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汉绣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可以从技术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3个方面着手推进。

3.1 构建信息化平台,创建汉绣文化氛围

信息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引向了新的阶段,只有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信息化大势,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才能占得先机。在线上建设汉绣文化保护专网,构建从汉绣数据采集、存储到数据标注、关联,再到数据解构和重构全链条服务的新型基础设施,负责汉绣标本库、素材库的数据存储、传输和安全保障;线下则是通过与公共文化机构进行链接,比如文化体验园、文化体验馆或者商业综合楼、学校、社区等,打造互动有序、内容可控的汉绣文化圈。建设线上汉绣文化保护专网是构建汉绣信息化平台的“活水之源”,在线下实现汉绣文化的传播同样重要,要用好、用活线下公共设施,打通线上与线下之间的链接,创建和保护良好的汉绣文化氛围,实现汉绣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3.2 打造数字化平台,创新汉绣表现形式

数字化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只有积极主动地结合和采用数字化手段,才能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技术可以将汉绣中许多复杂的信息转化为更加简单的数据,并建立相关存储和管理模式,便于日后资源利用,通过数字化手段设计和修改汉绣纹样的操作将变得更加简单,因此,数字化设计是汉绣文化再发展的重要方式。此外,还要加强汉绣的数字化沉淀、创新汉绣遗产的展现方式、用心打造数字化文化产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优秀汉绣文化的时代化表达、艺术化呈现方式,运用数字化技术推进汉绣文化的保护、传播、转化和创新;鼓励数字文化企业发挥优势,挖掘汉绣文化资源,创作出展现汉绣文化、民间技艺、生活生产等方面优势的数字化文化产品,规划开发相关体验项目,创新汉绣的表现形式,实现汉绣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3.3 用好网络平台,拓宽汉绣传播路径

网络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只有更好地利用和活用网络化方式,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才能先声夺人。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将共通感(sensus communis)视为先验价值,共通感不仅在主体层面被视为主观合目的性的结果,在主体间层面也表现为保证鉴赏判断的必然性和普遍性的规范性原则[6]。古风动画近年来受到许多年轻人的追捧,可以将汉绣嵌入古风动画中,不仅能给观者带来良好的观看体验,还能迎合年轻人的品位,扩大汉绣的受众基础。设计者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汉绣相关内容,引起大众共情;可以录制、剪辑汉绣视频,配上具有古典韵味的音乐,上传到受众广泛的视频平台,引发观者共鸣。此外,还可以将汉绣与游戏相结合,比如现在比较热门的虚拟现实(VR)游戏,通过虚拟手段设计游戏场景,加入汉绣文化元素,为体验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游戏体验,使其对汉绣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效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可以拓展汉绣的传播路径,实现汉绣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4 结语

汉绣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内涵价值十分丰富,目前对其文化价值的挖掘程度还不够,亦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汉绣的发展举步维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后疫情时代下,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汉绣应该牢牢抓住这个历史契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注入强大的精神动能,实现新时代下汉绣文化的创生。

猜你喜欢

创新性中华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建筑设计中色彩对外立面的创新性应用思考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科学“立制”,促进干部“自愈”——陕西省委党校教授岳东峰谈凤翔做法的创新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