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山西民间艺术之昔阳拉话的艺术价值
2022-11-22张玉丽
张玉丽
引 言
昔阳拉话起源于明末清初,广泛的流传于昔阳县的周边地区,时至今日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根据有关专家推测,昔阳拉话最初为乞丐艺术,可从“八角鼓”、“钱杆”等表演道具中得到证实。在昔阳拉话发展为百姓艺术后,活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展,表演层面逐步提升,成为家喻户晓的娱乐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昔阳拉话中蕴含的艺术价值逐渐被人们发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中涵盖了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需要被进一步传承与发扬。
一、山西民间艺术之昔阳拉话的表演形式
(一)表演角色
在昔阳拉话的任何节目中,一律以八人作为角色数量标准,花脸、小旦、小生、老生每个角色各两人。从最初的表演形式流传至今,已经构成了特定的演出规程。在昔阳拉话的表演过程中,通常由花脸作为领头角色,小旦、小生按照次序紧随其后,老生排行四为“小场”。在昔阳拉话具有代表性的表演剧目中,《话八仙》为“大场”,其余剧目均为“小场”。通常情况下,在气氛较为严肃的场合表演“大场”节目。在表演过程中,往往采用打击乐的形式伴随角色出场,进而开始正式表演[1]。在昔阳拉话的女性角色中,通常以柔美轻盈作为动作的主要特点,男性角色的动作则给人以刚劲挺拔之感,随着乐曲不断变化动作与队形,构成昔阳拉话表演中独有的艺术美感,蕴含了浓厚的民族色彩。
(二)唱腔与乐器
拉话戏在表演过程中,应用传统唱腔,具备“一剧一曲”的特征。所呈现出的唱腔节奏稳健,委婉中透露着多变性。在曲调设计上,会根据情节和剧词情况做出相应更改,主要是在主题音调基础上进行的。拉话戏演唱时,大多依靠演员齐唱,同时还有伴唱者,唱词中融入很多虚词,让曲调听起来更加丰富,同时也会融入一些生活元素,彰显拉话戏的地方性特点。另外,在唱词之中还加入了很多儿化,让“一剧一曲”形式出现很大变化,更能体现出欢快、活泼之感。在表演时,拉话戏应用了重复和回旋手段,让曲调得到了平衡发展,如主因宫调式与徽调式交替变化等等,呈现出拉话戏的丰富性特征。对于伴奏乐器的选择,常见的有小唢呐、笙、竹笛等等,打击乐器有马锣、板鼓、拍板、小锣等等,对于乐曲的节奏和速度控制,主要通过竹板进行。
(三)表演音乐
昔阳拉话的音乐形式与其他舞蹈音乐存在较大的差别,具有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昔阳拉话通常采用竹笛、笙、唢呐等乐曲进行伴奏,或是以二胡作为辅助乐器。在打击乐器方面,昔阳拉话与中路梆子的武场具有相同的特点,包括小锣板、板鼓、钗等,其中鼓仅仅被用于起板,并无法发挥巨大作用,老生角色采用竹板的形式对音乐进行掌握与控制。昔阳拉话的表演人员跟随雄厚激昂的打击乐器与平稳的音乐节拍,唱响独具昔阳拉话特色的歌声,共同构成舒展顺畅、庄重肃穆的民族特色舞蹈,具有古朴的艺术美感[3]。昔阳拉话的表演音乐具有轻盈活泼与粗狂豪放相结合的风格特点,是山西民间艺术独有的表演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艺术气息,饱含了原汁原味的古典音乐特色。
二、山西民间艺术之昔阳拉话的发展变革
(一)传统昔阳拉话的形态遗存
昔阳拉话是由山西民间世代相传守护的艺术形式。经历上百年的洗礼,昔阳拉话在曲牌、内容、形式等方面仍然维持着传统的艺术风格。传统的昔阳拉话通过歌曲抒发志向,采用舞蹈宣泄情感。《下书》、《崔虎抢亲》等属于蕴含人生哲理的历史故事。在传统的昔阳拉话中,表演节目具有一定的叙事性特点,通过固有的顺利,一气呵成的进行演出,在内容方面通常为百姓对欺压势力的憎恶,并通过祭祀参拜神明的形式,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音乐方面,传统的昔阳拉话采用所有演员伴唱或齐唱的形式,其内容中与节目故事相关,曲风近似于山西晋剧,乐器也大多为晋剧中所使用的[4]。其中,拍板乐器是使用是对乐队的指挥,近似于晋剧武场中乐器的作用。昔阳拉话演员的服饰与妆容方面,与晋剧中任务角色扮相相似,蕴含了大量的戏曲成分。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编作品
在新中国成立后,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传统的昔阳拉话的舞蹈、音乐、戏剧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整理与挖掘,实现了巨大的革新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昔阳拉话,属于发展的繁荣阶段。在舞步方面,由最初以激昂、热烈为主的双腿蹲颤步转变为单腿颤跳步,由对舞弓箭步转变为单双腿弹跳步交替运用。传统的昔阳拉话具有呆板、缓慢的特点,为了与当代精神风貌向结合,增强了舞步的节奏感与幅度,整体转变为活泼、喜庆的舞蹈风格,并创新研发了排跳的舞蹈形式,通过这种形式能够引发舞蹈演员间的情感交流,达到心灵沟通的效果。调整后的昔阳拉话舞蹈动作实现了延续发展,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包括《绣花灯》、《送闺女》、《十朵花》等。在作品题材方面,减少了祭祀涵义的节目,具有宽泛的表演范围,将现实生活作为主要内容。
(三)昔阳拉话的发展现状
昔阳拉话在上世纪80年代后,一度陷入发展沉寂阶段,部分新编的作品逐渐消沉。随着对传统民间艺术传承重视程度的提高,在政府部门的要求下,山西陆续开展了昔阳拉话的表演节目。其中,《乐太平》为这一阶段的创作代表。作为百人汇聚的舞蹈形式,《乐太平》将“小生”的道具与“小旦”的步伐相结合,借鉴了京剧《俏花旦》中的服饰装束特点,采用野鸡翎冠作为主要装饰,提高了视觉艺术美感。在《秧歌舞春》的舞蹈中,将向日葵作为服饰中的主要元素,上百人与花车的游行,构成声势浩大的画面,给予舞蹈大气磅礴的美感。在《昔阳拉话》的舞蹈中,改革了原本的道具形式,将小旦的道具改为老生,女演员手持小生道具,并在传统舞步的基础上,汲取山西民间舞蹈元素,创新了一系列舞蹈动作,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编。在音乐方面,运用录音带的形式进行舞蹈伴奏,改变了唱词与旋律,使整体具有流畅、活泼的美感。
三、山西民间艺术之昔阳拉话的艺术价值
(一)音乐艺术
昔阳拉话的音乐中蕴含了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饱含了丰富的艺术价值。昔阳拉话的音乐具有婉转多变、节奏稳健、古典韵味十足的特点,闭眼静听仿佛置身仙境。昔阳拉话的曲调可更加具体节目进行适当变化,与舞蹈动作相适应,可以进行适当的缩短或延长。在昔阳拉话的唱腔中,虚词、衬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使整个曲调具有丰富的音符变换,蕴含了一定的生活气息,构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艺术价值。在虚词的运用中,具有地方乡土韵味[5]。在昔阳拉话的唱词中,通常会在后缀中使用儿化,这也是当代戏曲中普遍采用的形式,与前面音节构成独特的音节。唱词中所采用的儿化,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一剧一曲唱法,还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昔阳拉话唱法形式,蕴含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对现代音乐艺术形式产生一定影响。通过乐曲唱法的改变,使唱词更加完整,展现了活泼俏皮、生动有趣的昔阳拉话形式。昔阳拉话在艺术表达上,采用了回旋、重复的方式,发展了原本的乐曲曲调,使昔阳拉话音乐艺术实现了平衡发展,构成了具有山西民间艺术特色的音乐表演形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艺术价值。
(二)表演艺术
在表演艺术方面,昔阳拉话的节目通常为八名角色参与,扮成四种行当。昔阳拉话发展至今,这种表演方式已经构成了固定的模式。昔阳拉话在表演动作方面具有坚实稳重的步伐,整体动作采用“斜长”等基本步伐构成。并利用道具或打击乐器发出音响,构成浑然天成的艺术表演形式。其中。由打击乐器中的竹板对整体表演节奏进行掌控,通过钱杆上悬挂的红绸来回飘摇,对表演气氛进行烘托渲染[6]。利用舞蹈动作与打击乐器的融合,形成了轻盈活泼与雄壮豪放相互交错的表演艺术形式,从现阶段的戏曲舞蹈表演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表演艺术借鉴价值。昔阳拉话的动作采用蹲当、走小台步、转杆儿与互相、对面、前后的走位相配合的形式,共同构成了具有当地民间特色的动律方式,是传统戏曲中特有的舞蹈动律方式,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色彩,具有一定的表演艺术特色。在昔阳拉话的表演中,打击乐是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传统的打击乐器,能够渲染独具特色的表演氛围,伴随舒展流畅、刚柔结合的乐曲,营造出古朴的诗情美感。从昔阳拉话的表演形式角度来看,涵盖了独特的地区文化色彩,具有一定的表演艺术价值。
(三)舞台艺术
昔阳拉话的舞台艺术,主要包括人物造型与景物造型。在昔阳拉话舞台装扮方面,不同角色具有较大的装扮差异。脸谱是昔阳拉话舞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戏曲的传承发展具有一定的艺术借鉴价值。传统的昔阳拉话脸谱需要进行精细的描画,以便于对角色进行辨认,花脸为红白色与黑白色的画法,老生具有白眉、额头一道红的特点,小生需在红底的基础上画黑眉,额头同样有一道红,小旦则是黑色眉毛、上脸颊红。通过昔阳拉话舞台艺术中对脸谱的精细描画,有利于在诸多表演形式中对昔阳拉话进行辨别,蕴含了浓郁的舞台艺术特点,具有一定的民间艺术色彩。在昔阳拉话的舞台道具方面,仍然延续传统的道具形式,只在做工与材质上进行了改变,具有典型的传统民间艺术特色,是昔阳拉话独有的舞台道具风格,从舞台艺术形式角度来看,传统的昔阳拉话道具展现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艺术文化风格,彰显了昔阳拉话的舞台艺术价值。
(四)演出艺术
传统的昔阳拉话演出活动,通常在参神、重大节日、庙会时进行表演。昔阳拉话的演出艺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能够在舞台上进行表演,还能在广场等四面环绕的环境中进行演出。昔阳拉话演出通常具有较大的规模,表演氛围极其红火热闹,通常由上百人进行集体表演,具有地区性的特色文化风格,属于传统的民间演出艺术,饱含了独具特色的演出艺术价值。随着现代时代的发展,在现代文化冲击的作用下,昔阳拉话只在元宵等重大节日中于本村广场进行表演,渲染热闹的春节气氛。通过政府的扶持,昔阳拉话的演出范围实现了进一步扩展,逐渐成为文艺晚会中的传统节目。传统的昔阳拉话演出活动中,展现了对神明敬畏与崇拜,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祈盼与向往,包含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山西民间艺术特色的主要表现方式,具有一定的地区性艺术风格,昔阳拉话的演出形式应在现代化文艺晚会的基础上,实现对传统昔阳拉话演出形式的继承,实现对昔阳拉话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扬,彰显昔阳拉话的演出艺术价值。
结 语
综上所述,作为山西民间艺术的文化瑰宝,昔阳拉话中凝聚了古人的智慧。经历世世代代的不懈努力,昔阳拉话得以传承至今,其中蕴含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与艺术价值,创新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助于促进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对于昔阳拉话艺术的发展而言,应在现代化理念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对昔阳拉话艺术价值的深度挖掘,探索传统民间艺术独有的风格特色,彰显昔阳拉话的艺术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昔阳拉话将在人民群众的共同支持下,实现进一步的传承与发扬,绽放出绚丽多姿的民间艺术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