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研究
2022-11-22李守华许福兰
李守华 许福兰
(浙江海洋大学 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对包括大学英语课程在内的非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 年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又提出了“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进一步强调推进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
2007 年发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3]强调大学英语作为大学外语教育的最主要内容,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0 年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4]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工具性而言,大学英语课程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通过学习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就人文性而言,学生要了解国内外的社会与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增强对中外文化异同的认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基于大学英语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如何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将英语教学与思政育人完美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希望通过研究能使大学英语这一学科内容更具深度、让课堂氛围更有温度、让思政教育更添力度,真正做到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和跨文化知识。
一、大学英语思政教学之重
大学英语教学除了具有英语语言工具性目的外,还涵盖了中外历史发展、经济兴衰、文明更迭、社会变迁、自然演进、科技创新、文化交融等内容,如此丰富的人文内涵组成了“课程思政”的资源宝库,为德育的渗透和思想的浸润提供了丰富又鲜活的素材,促成德育与智育的顺畅融合。大学英语属于公共基础必修课程,课时比其他课程都要长,学生覆盖面最广,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有着独特的优势,能保证思想教育的持续性和广泛度。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一方面为思政教育拓宽了渠道,另一方面也是英语教学本身的诉求。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施行,要求深挖思政教育内涵,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德育材料,重点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规划环节,将德育目标纳入教学资料准备之中,并在教学环节加以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坚持教材为根基,知识文化、思想道德、职业能力三者融合培养为目标,培育学生积极、负责、感恩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5]启迪学生守护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与精神命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二、大学英语思政教学之惑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客观上要求将英语教学与思政育人进行有机融合,在凝练教学内容、调节课堂气氛的同时,加强思政教育,真正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如下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政治术语运用过多
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不一定非要依赖学术用语,教师如果真正掌握了科学的观点与方法,在实践中完全可以将稍显晦涩的理论用语转化为容易理解的句子,从而传递其中的内涵。教师如果过多使用术语,反而会破坏课堂气氛。这种情况最常见于思政理论的过多解读与直接引用上。
(二)思政素材生搬硬套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与其他课程的思政教育一样,都主张在教学中运用隐形的方式融合价值观的培育塑造,将道德教育融于教学之中。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割裂了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目标,生硬地套用思政素材,则会偏离“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与初衷。有的教师机械地将课程思政素材简单化,直接将其生硬地嫁接到大学英语课堂环节之中,把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教育弄成了“盖浇饭”,[6]将大学英语课变成了政治英语课。
(三)思政内容过量掺入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将语言教学与“课程思政”育人相结合,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讲授都必须渗透思政内容,只有在合适语境下融入思政内容才能发挥思政育人的作用;如果过度加入思政素材,效果只会适得其反。不少教师不深挖课堂内容,没有做好课堂设计,为了思政而思政,把思政内容突兀地累加到大学英语课堂中,使思政内容喧宾夺主,挤占了英语语言部分应有的空间。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增强课程思政意识,提高课程思政能力和教学能力,积聚思想政治底蕴,合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内容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最终实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目标。
三、大学英语思政教育之路
大学英语思政教育内容丰富而多姿,认真阅读《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系列教材,可以发现其各个单元主题映射的思政方向互相渗透,互有关联,大致可概括如下。
(一)世界观的形成
第三册第三单元Cultural Differences(文化差异)引导学生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文化差异,尊重不同文化,摒弃偏见与误解,加强沟通与交流,积极推动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第三册第四单元Emerging Adulthood(长大成人)则引导学生在成年形成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个人的爱国、独立、责任、敬业、诚信修养,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年轻人正确的世界观。
(二)人生观的建构
第一册第二单元Freshman Year(大一新生)引导学生搜索资料并展开讨论,了解和学习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以及当今社会的时代英雄比如抗疫英雄,重觅自己的人生导师;第三册第一单元Working Holiday Abroad(假日海外打工)关注语言学习与主题劳动实践和健康成长的联系,鼓励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在实践磨炼中自我认同。激励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自我实践及努力奋斗,跳出舒适圈,实现人生价值。
(三)价值观的涵养
第一册第一单元Pursuit of Dreams(追逐梦想)引导学生融合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主动将小我融入大我,助力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第一册第六单元Going Offline(线下成长)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思如何善用网络。了解中国网络发展的历史成就,让学生明白网络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科学工作者的劳动创造,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自信心。
(四)道德观的培育
主要体现在社会公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上。第二册第一单元Living Green(绿色生活)帮助学生树立热爱自然的人文情怀,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和谐是不同事物之间互助合作、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并积极参与全球行动,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三册第二单元Conspicuous Consumption(炫耀性消费)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消费观,并将其内化为精神指导,将不攀比不炫富外化为自觉行动,重塑学生的自尊、自信、勤俭意识,达到“绿色消费”,“勤俭节约消费”和满足感的统一,激励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道德。
(五)时代观的树立
第三册第五单元Digital Age(数字时代)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科技强国和建设网络强国的意识,激励学生赓续中华文脉,饱含中国情、富有中国心、满溢中国味,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第四册第二单元China in Transition(中国转型期)紧扣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题,让学生了解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性,树立把个人的家国情怀与国家的和谐富强以及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的自觉意识,增强学生的时代责任感。
四、大学英语思政教育之例
以《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第三册第三单元课文“How My Mother-in-law Replaced My Husband”作为教学范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剖析解读。
(一)教学思路与原则
以《大学英语》学科特点为基础,认真研读教材,充分挖掘课程中隐含的文化属性和精神属性,将思想政治教育自然地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教学环节,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思辨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知识目标是掌握重点词汇、短语,弄懂长难句,理解修辞和写作手法并尝试运用;能力目标是能用对比法辩证看待事物之间异同,具备跨文化意识,包容多元文化;价值目标是理解“孝道”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传统美德,认同、传承并发扬这一美德。
(三)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
(四)教学流程
1.导入(任务驱动法,讨论法)
在这个环节,通过预留学习任务和课堂讨论,教师自然引出课文主题,让学生掌握用对比的方式描述事物的方法,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首先,为学生预留两个课前作业:(1)查找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资料;(2)预习课文。
在课堂讨论中结合教材第63 页的图片,让学生描述中西方看待孩子、家庭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学会用对比的方式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如“compared with…” “in contrast…” “on the contrary…”等。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是什么造成了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以这个问题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和跨文化意识。
2.讲解语言点(讲授法)
在这个环节,通过词汇和语法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点,也要让学生了解隐含在词汇背后的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笔者以课文中的例子来进行简要说明:
例1:“At times, this level of generosity made me look over my shoulder, waiting for the other shoe to drop.” (第五段第一句话)
在这个句子中,“wait for the other shoe to drop” 是一个习语,来源于一个英语小故事,教师通过这个小故事来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文化内涵。同时,在讲授过程中,教师通过“the other shoe”这个词来引导学生思考“where is one shoe?”进而思考这个短语的深层意思“惴惴不安地等待不好的事情发生”。
例2:“I was incensed at his laziness when it came to washing diapers…”(第六段第三句话)
在这个句子中,“when it came to”可以作为一个短语来记忆,表示“当……”,教师通过例子来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句式。同时,教师着重强调“it”在英语中类似的用法,作者在“when”后边用的不是某个人称代词而是“it”,背后隐含的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的思维方式更加直观、注重经验,而西方的思维方式偏于理性、注重思辨。
3.理解课文(讨论法)
在这个环节,教师通过提前设计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引导学生思考文本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差异;通过讨论与课文直接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的“孝”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笔者以课文中的例子来进行简要说明:
例1:“When would I be presented with a bill? How could I ever repay this kindness? Was I being grateful? What was the catch?”(第五段第二到第五句话)
这句话是作者目睹了中国婆婆在她的小家里为孩子和家人所作的牺牲之后的想法。在理解“bill” 和“catch”这两个词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作者,你的婆婆(或丈母娘)为你和你的孩子做了那么多,你会怎么想?你是心存感激,等她需要你的时候报答她还是会像作者(嫁给中国人的加拿大媳妇)一样觉得这种付出和牺牲背后有什么‘陷阱’”?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婆婆(或丈母娘),中西方人的想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这一现象背后所隐含的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中国更重情,西方更讲理。
例2:“After getting away with not changing very many for his daughter, when the time comes to change my mother-in-law’s diapers, it will most definitely be her son’s job!”(第十六段第三句话)
这是作者在文章结尾说的一句话,她认为,既然现在婆婆是取代她的儿子来照顾孩子的,那么等到婆婆年老需要照顾时,毫无疑问,照顾婆婆绝对是她儿子的责任。在这里,教师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你认同作者的想法吗?为什么?”在聆听完学生的观点后,教师引入中国的“孝”文化,让学生认识到“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意识到中国人的家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在历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包容多元文化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生活中践行孝道。
4.梳理文章结构,习得修辞手法 (讲授法)
在这一环节,通过梳理文章结构,学习文中的修辞,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写作手法的同时,增强跨文化意识,并在跨文化交流和写作中自如运用。
从文章结构方面进行分析,本篇文章是记叙文,采用倒叙和插叙的写作手法。文章以过年和爱人回家乡时和一群中国中年夫妇聚餐聊天开始;然后以倒叙的方式回忆婆婆离开家乡到北京照顾刚出生的婴儿、帮助儿媳妇料理家务,以及在养育新生儿过程中作者和她丈夫之间的争吵;最后又回到餐桌,插叙餐后中年妻子们的吐槽以及作者的想法。整篇文章,无论是叙述还是发表自己的看法,作者都是直接陈述、直抒胸臆。这也是很多西方作者的共同特点,相比中国人的含蓄内敛,西方人更喜欢开门见山。教师在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在跨文化交流和写作中以更加开放和直接的方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含混模糊,造成误解。
在修辞方面,作者通过赋予一些小词比喻意义来表达更深刻的含义,比如用 “triangle”(位于第二段最后一句话)来比喻家庭的平衡,用“bonus”(位于第四段第二句话)来表达婆婆的到来给她带来的惊喜和幸福,用”the other shoe”和“catch”(位于第五段)来比喻自己惴惴不安的心情。另外,在“Our fights seemed to get us nowhere, however. We were clearly two people looking at the same wall and each declaring it different colors.”(第七段第三、第四句话)中,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将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看待问题角度不同的人比喻为看着同一面墙却说它的颜色不一样的两个人。更具体地说,作者将他们面对的共同问题比喻为“墙”,将文化差异比喻为不同的颜色,形象地表达了文化差异造成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认识。
无论是在口语交际和写作中,比喻都是非常好的修辞手法,它一方面体现了说话者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另一方面,它能让对方更加清楚地领会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核心要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细心体会文中比喻的用法,养成勤于思考、见微知著的好习惯,最终实现顺畅的跨文化交流。
(五)结语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要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在传授知识点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
五、大学英语思政教育之举
促成大学英语思政教育需要高校多措并举,教师培育、教材建设、素材挖掘和制度建设缺一不可。
(一)教师培育是关键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效果与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息息相关,教师须时时树立育人意识,处处落实育人职责。要明白“思政教育不仅不会干扰课程自身的教学活动和减弱教学效果,相反还会提升教学的思想性、人文性,深化教学的内涵,提升教学的效能”[7];教师要做“经师”亦做“人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修身立德,做好垂范,言传身教,还要不断拓展教学思维,提升认知维度,培养综合运用教学手段和调节教学氛围的能力。[8]
(二)教材建设是抓手
教材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依托,其内容体现了课程的价值目标,反映了国家意志。要做好大学英语教材研究,深入探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要集中优质师资,统筹优势资源,建设高水平教材。高校在教材选用上要把好关,要加强教材建设,创新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
(三)素材挖掘是前提
大学英语教师要深入挖掘本课程中蕴含的育人价值观,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指南,提炼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各个环节渗透思政教育内容,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综合能力,成为具有人文情感和高洁情趣的大写的“人”。
(四)制度建设是保障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要注重制度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增强全校一盘棋意识,建立相应的领导、管理、运行与评价机制。人事主管部门须出台一定的激励政策,鼓励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相关的师资培训、人才引进和职称评审等。教务管理部门要做好课程建设规范和思政课程评价标准建设,整合优质资源,鼓励建设示范课程,孵化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项目,协助做好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括而言之,作为育人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应像其他教学改革一样,在理论上需不断地进行探索论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绝非一日之功,更应久久为功。蓝图已擘画,笃行正当时;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教师需携手奋进,守护好大学英语这块责任田,帮助学生扣好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共同助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