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2-11-21吕雪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2022年20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互联网时代教学改革

吕雪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变革与广泛应用,其在未来将会拥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1]。为了使人才培养更符合社会技术更新等各方面的需求,多所院校共同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丰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培养、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从而为后续系统地学习计算机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若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重视计算机基础教育,从基本操作、硬件和软件知识等各方面进行教学,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为国家相关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概述

2.1课程设置目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又被称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其中既包含与计算机相关的理论知识,也包括简单的实践操作。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按照有关专业的教学计划以及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操作[2]。它是学生了解和接触计算机技术的入门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具体工作原理,并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有所了解,如利用Office办公软件处理简单的文字或数据。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可以进一步地学习更加复杂的计算机操作。

2.2课程设置特点

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与其他课程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3]。首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更加精炼,而且要结合具体的操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实际操作向学生展示计算机的基础应用以及原理,这可以使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并通过实践来巩固相关知识。其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更加网络化[4],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可能会利用投影仪来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便于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向教师发出提问,在课堂上即可解决。最后,教师在授课结束之后,还可以进行远程教学,学生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来上传作业,这种线上交互的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在此过程中也可以不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3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基础性的入门学科,对学生的意义重大,但目前的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教学的正常进行。

3.1教材定位不准确

首先面临的就是许多高校应用的教材定位不够准确。计算机技术在不断地更新与发展,但高校使用的教材却没有在内容、方法、原理等方面及时地进行更新,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原理没有与最新技术实现融合与衔接,不少教材里的知识显得比较落后[5]。另外,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学习的时候无法获得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3.2教学方法落后

高校教育正面临改革,而不少学校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落后,在计算机知识的教学上,这将会大大降低教学效率。部分高校的计算机课程主要以课堂面授为主,教师一般占据主导地位,按照课本内容或简单操作来讲授相关知识[6]。而对于学生而言,实际的操作与实践是非常有限的。如此一来,学生实际接触和使用计算机的时间比较少,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没有办法保证学生掌握相关基础操作,

3.3教学理念缺失

对于众多的高职院校而言,应该跟随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从而与时俱进,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但是,目前不少高校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上比较重视理论,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与操作,在考试的时候也只是简单考一些理论知识,忽略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理论与实践没有有效衔接。

3.4学习方法不科学

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不够科学。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之下,很多学生已经习惯在教师的灌输下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尤其是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应用型课程,若只是单方面地听教师照搬课本内容,即使掌握了理论知识,也不能应用到实际中。并且,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并不强,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度也比较低,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教学效果。

3.5目标制定不合理

最后,我国许多院校虽然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但在考核时却以期末考核或具体的分数作为目标,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导致很多学生即使通过了相关考试,也还是没有办法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4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相关概念

4.1高职计算机教学

我国的高职院校非常多,包括普通高等专业学校、技术学校等。其办学理念和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和输出相关技术人才。目前,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也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如今,高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方面投入较多,旨在培养更好的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人才。

4.2“計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

依据高职学校教学的特点,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上,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保证教授的内容能够被学生吸收和利用。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加强实用性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具体而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习惯,建立相关课程体系,教师、学校和学生之间要有效协调,保证学生能够学习充足的计算机知识。

4.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近年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有的理论已经付诸实践。总体而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理论指导,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实践和具体操作转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比较快,这对于学生而言更加有利。

5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创新的重要性

互联网技术在许多行业中都得到了应用并促进了行业的发展,这对相关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技能要求。基于此,高职院校若要培养更多的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应该重视计算机的教学地位,同时要不断创新,从学习内容、模式等方面来提升教学质量。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只有使教学内容跟随时代的步伐,并巧妙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够保证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并学会合理地应用及拓展,进而成为新时期的优秀人才。

6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6.1以学生为中心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应该具备正确的理念。课堂上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来改变其被动学习的状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计算机的基础操作,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每堂课结束之后,可以留下一个小作业,让学生自主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进行搜索和探究,这可以起到巩固的作用,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6.2更新机房配置

在进行计算机教育的过程中,机房的设置以及具体设备的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操作,需要学生结合理论知识与上机体验,才能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在计算机课堂上,应该加强实际操作与理论的结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上机能力。教师也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实际操作。因此,更应该使机房的配置有所保证,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操作。

6.3更新教学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6.3.1理论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理论部分讲述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系统组成、基础技术等知识。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计算机软件以及硬件资源。学生还应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学习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除此之外,学生也要通过“多媒体应用技术基础”课程来学习多媒体的概念、系统组成以及一些简单的操作。通过“数据库管理及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还可以学习对数据集中处理的概念模型。

6.3.2办公软件

在具体的办公软件方面,学生首先要学会利用Word软件对文字进行处理,如撰写文案、计划书等。其中,包括字体、字号、文章段落格式的设置等,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而Excel表格主要是用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将收集到的相关信息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多项函数以及各种类图表的应用都可以让数据表达得更加精准。另外,在办公软件中,PowerPoint也是比较常见的,学生需要掌握统一风格的逻辑表达,且要突出中心思想。掌握这些技能,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同时也会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淺。

6.3.3计算机网络基础

在这一模块的学习当中,除了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基础的计算机知识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学习组建无线网络共享、网络打印机共享等基础操作。

6.3.4多媒体应用技术基础

多媒体应用技术板块主要是学习对图像的处理,如抠图、虚化等操作。另外,在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之下,还可以教会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编辑、发布内容,为后续的创业、就业等提供更多的选择。

6.4创新教学模式

6.4.1任务驱动教学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就是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和主体,结合教师布置的相关任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驱动力。基于所布置的任务,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6.4.2案例教学结合实例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教学大纲更加符合实际,也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实际操作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如在Office的相关知识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综合实训,将实际案例与所学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与转化能力。

6.5不断创新教学手段

6.5.1边讲边练教学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大量应用了多媒体教学,但是学生的学习状态依然是比较被动的,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地创新教学手段。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转向边讲边练教学,依托多媒体设备来完成辅助教学。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大屏幕就能够实时同步显示出整个教学过程,这有助于进行互动教学以及师生交流,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6.5.2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广泛,对教师的技术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应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中包含大量的教学资源及互动模式,学生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完成学习并进一步思考和讨论,教师则可以提供正确的指导,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6.6推行分类、分层次教学改革实践

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相关院校还可以在开学之初组织入学考试。以学生的计算机成绩为准,并参考其具体的学习基础,再将学生划分到不同的班级中,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实现分类、分层次教学[8]。很多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可以根据所划分班级中学生的能力水平的差异来选择具体的教学模块,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内容、方法上进行优化。

6.7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在互联网行业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之下,学校还要不断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更新评价手段与方法,保证评价标准合理、全面,对学生的整体能力及创新水平进行考察。另外,学校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将学生的平时学习表现和日常成绩都纳入整体的考核中。同时,在评价和考核的过程中,还要保证客观性和综合性,进而将学生培养为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

7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学方面需要创新和变革。对学校和教师而言,要在思想观念及具体的教学方法上积极转变,开展教学与实践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互联网时代教学改革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老年类纸媒的创新融合发展策略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