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2022-11-21蔡培炎于鸿雁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期刊学术

蔡培炎 于鸿雁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湖南路1号 252000

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对于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1]。作为在创新领域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的两大科技大国,中俄在学术期刊方面的交流合作意义深远、影响重大。尤其是在深入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加强中俄学术期刊的合作交流,对于促进两国学术交流和学术发展、提升两国学术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提高两国学术话语权等具有战略意义。促进中俄学术期刊的交流合作已成为两国政府的共识,并被作为优先事项列入两国签署的《2020—2025年中俄科技创新合作路线图》。然而,目前两国的学术交流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笔者以“中俄+期刊”“俄罗斯+期刊”“Китай+Россия+журнал”“Китай+Россия+периодика”作为检索式,分别在两国最热门的搜索引擎——百度、Yandex、Google上进行检索,只收集到十余则相关信息,这些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学术资源收藏。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已购买了美国East View Information Services提供的俄罗斯数据库(Russian Databases)、德国SpringerLink提供的俄罗斯在线科学图书馆(Russian Library of Science)等数据库,但这些数据库都是欧美国家机构构建的,鲜有国内高校直接引进俄罗斯数据库。俄罗斯方面,由俄罗斯科学院全俄科学和技术信息研究院(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Научной и Техническ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于1953年打造的涵盖自然学科、精确学科、技术学科、医学等领域的检索系统《文摘杂志》(Реферативний Журнал)收录了大量我国学术期刊,2006年其收录的中国学术期刊达705种[2]。但由于购买该系统每年需要10万卢布,被我国一些学者称为世界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文摘杂志》并未在俄罗斯学界得到普及。另外,俄罗斯最为普及的开放性学术平台——科学电子图书馆(Научная Электронная Библиотека)虽收录了1360种中国学术期刊,但并不提供下载权限。可见,中俄两国之间缺乏学术资源交流平台,资源通道有待打通。(2)人员往来。中俄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参观出版社、召开座谈会、开展学术会议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2012年6月“中国世界经济期刊主编代表团”访俄,与俄罗斯科学院旗下多种经济类期刊的主要负责人就期刊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2021年8月,应中国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的邀请,俄学术期刊《体育理论与实践》主编鲁贝舍娃来华交流,并参加了第22届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年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和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于2021年12月24日召开了“中俄学术与期刊评价标准互认机制”工作会议,与会代表就中俄期刊的评价互认、数据库建设与使用、期刊交流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总体来说,两国期刊界的往来活动零星、分散,缺乏持续性、系统性、针对性。(3)俄罗斯期刊重视编委的国际化。除了来自独联体国家和英语母语国家的编委之外,近年来,一些中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的学者也加入了俄罗斯学术期刊的编委会,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安庆艳教授是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 (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A&HCI)收录期刊VoprosyFilosofii的编委会成员,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副院长郑体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杨可教授为《莫斯科大学学报(语言学及跨文化交际版)》编委会成员。而我国的学术期刊很少聘请俄罗斯学者作为编委会成员。

有关俄罗斯期刊发展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以“俄罗斯and期刊”和“中俄 and 期刊”分别作为检索式,来源类别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和CSCD, 于2022年7月26日在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通过阅读,剔除相关性不大的文献,只得到寥寥几篇相关文献,这些文献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1)俄罗斯学术期刊的发展特点,例如:朱涛[3]探讨了俄罗斯大型文学期刊在发展历程中经历的各种生存悖论;勒·伊·鲁贝舍娃等[4]分析了俄罗斯期刊《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办刊特点、专栏设置和热点文章;许华[5]分析了俄罗斯学术文献数据库的特点,在此基础探讨了中俄数据库共建的路径。(2)俄罗斯学术期刊在国际检索系统中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分析。在此类分析中,俄罗斯学术期刊主要作为比较对象,例如:顾东蕾等[6]收集了中、日、俄、韩四国ESI期刊的数据,通过对比发现,中国ESI 期刊的竞争力明显高于俄罗斯;盛丽娜等[7]统计、对比了俄罗斯等11个国家SCIE期刊的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可被引文献数、可被引文献占比、标准特征因子等数据,发现中国SCIE期刊的相关指标优于俄罗斯。总体上看,尽管相关研究数据较旧,已有文献对于被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俄罗斯学术期刊有比较客观的评价和定位,但对于俄罗斯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环境尚未有清晰、全面的探讨,中俄学术期刊合作方面更是有待系统的研究。

由于国情不同,中俄学术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采用文献调研法和网络调查法,调查俄罗斯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俄学术期刊交流合作中存在的障碍,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我国期刊界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借鉴,推动两国学术期刊进一步发展。

1 俄罗斯学术期刊发展概述

1.1 出版情况

俄罗斯学术期刊起步于18世纪的彼得一世时代,在苏联计划经济时代得到稳步发展。随着苏联解体,学术期刊进入无序的急速发展阶段。1980—2000年,俄罗斯每年新增约300种期刊,但其中充斥着大量商业公司创办的低质量期刊,给学界带来很大干扰[8]。因此,在21世纪初,俄罗斯建设了不同级别的评价体系对期刊进行分类、监管。

1.1.1 俄罗斯科学引文索引

2005年起,俄罗斯科学电子图书馆开始建设俄罗斯科学引文索引(Российский Индекс Научного Цитирования),其目的之一便是将低质量的期刊剥离出来。截至2021年底,俄罗斯科学引文索引收录了6200余种学术期刊,共8700万篇文献,仅2021年便增加了35万篇文献。通过俄罗斯科学引文索引(https://elibrary.ru/),读者不仅可免费下载到大部分文献,还能获得期刊及其文献的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在线分析。该数据库还收录了大量独联体国家的文献,吸引了大批独联体国家用户,是独联体国家最完善、最有影响力、功能最齐全的数据库。另外,俄罗斯科学引文索引的收录范围逐步扩大,提供中国、美国及欧洲国家的开放性文献的查询和下载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的条件比较低,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是期刊采用同行评议。而实际上,俄罗斯科学电子图书馆并没有对每一种期刊进行严格审查:大量已收录期刊只要求作者自行提供同领域副教授及以上出具的评审意见信;一些商业性期刊为了谋取更高的利润,更是可以直接替作者出具评审意见信。2017年,俄罗斯科学引文索引一次性剔除了300种“垃圾”期刊,可见,被收录期刊的质量参差不齐。但由于俄罗斯科学引文索引提供了量化传播指标,进入该数据库依然被视为俄罗斯学术期刊的入门门槛[9]。

1.1.2 高等认证委员会同行评议期刊目录

除了俄罗斯科学引文索引之外,鉴于低质量学术期刊给学位鉴定工作带来的干扰,负责职称(副教授和教授)和学位(副博士和博士)认证工作的俄罗斯教育和科学部直属机构——高等认证委员会于2004年首次制定了同行评议期刊目录(Перечень Рецензируемых Журналов ВАК),并规定申请副博士和博士鉴定者必须在该目录包含的期刊上发布相关学术成果。同行评议期刊目录成为高校评价科研成果的重要依据。高等认证委员会每年对同行评议期刊目录进行修订,其涵盖的期刊数量也逐渐增加,从一开始的640种期刊增加到2022年的2651种,其中除了俄罗斯期刊外,还包括大量英文期刊。目前,同行评议期刊目录的收录条件分为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即期刊被Web of Science、Scopus、PubMed、MathSciNet、ChemicalAbstracts、Springer、GeoRef等国际数据库收录,便可以被自动列入同行评议期刊目录。必要条件则是未满足充分条件的期刊的申请收录条件,主要包括:所有文章必须通过同行评议;必须被俄罗斯科学引文索引收录;定期出版且2年内至少出版8期;编委会至少由8名专家组成;面向博士或副博士免收版面费;文章符合高等认证委员会制定的文章形式标准;拒稿需要给予作者足够的理由等。由此可见,高等认证委员会同行评议期刊目录的收录要求也不高,主要采用同行评议把控期刊质量。但相较于俄罗斯科学引文索引,同行评议期刊目录对期刊同行评议的要求比较严格,要求出版社及时提交文章和评审意见,并保存5年。

1.1.3 俄罗斯科学引文索引核心期刊数据库

2014年,科睿唯安与俄罗斯科学电子图书馆达成协议,从俄罗斯科学引文索引中挑选出1000种最好的俄文期刊,组成俄罗斯科学引文索引核心期刊数据库(Russian Science Citation Index, RSCI),集成到Web of Science 平台上,类似的数据库包括我国的CSCD和韩国的Korea Citation Index等。RSCI期刊的评审摒弃世界上常用的单独文献计量指标法或同行评议法,采用集标准检查法、文献计量指标法、公开评审和同行评议于一体的综合方法。

RSCI评审者首先按照国际期刊的论文格式标准,将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期刊排除在外。其次,评估符合要求期刊的文献计量指标。文献计量指标主要将近5年的影响因子作为基础指标,为了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还对期刊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被引文献列表的结构、引用时间分布、期刊自引频次进行单独评估,并对各因子进行标准化处理。该方法可以识别出通过提高自引和他引频次来提升影响因子的期刊。再次,分组开展同行评议,同行评议的任务是评估期刊的学术水平,主要标准包括:过去5年在期刊上发表的文章的学术水平;不符合出版伦理的文章数量;发表在期刊上的文章的相关性;期刊在业界的知名度及其可信度;期刊在该学科领域的地位(俄罗斯国内和世界范围内)。最后,开展大范围的同行评议。由超过3万名俄罗斯学者通过elibrary.ru 网站对期刊进行评审,评审员对自己熟悉的期刊进行四级评价,具体分级为国际级期刊(可纳入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国家级期刊(可纳入 RSCI)、中级期刊(可作为RSCI 的候选期刊)、低级期刊(不值得纳入 RSCI的期刊)。经过评审员严格的评审,只有 110 种期刊被列为世界级期刊。最终,评审委员会通过综合以上所有数据评选出652种期刊,其数量远未到达预期的1000种。

RSCI收录期刊的学科分布比较均匀,覆盖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医学等学科,而我国的CSCD以基础学科期刊为收录重点,基本不含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期刊。每年RSCI评审委员会会对收录的期刊进行调整,目前RSCI已涵盖700多种期刊,可见RSCI对期刊质量的要求非常高[8]。

1.2 传播体系

俄罗斯学术期刊纸刊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邮局订阅。俄罗斯庞大的邮政体系是学术期刊传播的重要渠道,读者可以在任何一家邮局订购几乎任何一种期刊。邮局将订单转发给由11家大型出版社联合创办的合作企业进行配送。(2)报刊亭订购。俄罗斯各城市的街头至今还保留着大量报刊亭,报刊亭是俄罗斯书籍、刊物的重要集散地。但报刊亭提供的学术期刊品种有限,而且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报刊亭数量急剧萎缩,2020年一年内减少了11%,只剩14900个[10]。(3)图书馆借阅。俄罗斯大部分图书馆每年将大量资金用于收藏学术期刊,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统一图书馆基金(Сибирское Отделение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收藏的学术期刊量占所有文献藏量的40%,每年大约新收藏2000本学术期刊。相对而言,在学科领域内或行业内知名的期刊更容易被收藏。但图书馆通常只提供馆内免费阅读,期刊不能外借,给读者带来一些不便。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术期刊开通了直接订阅模式,完善的支付和物流系统使得这种直销模式越来越便捷。近年来市面上出现的大型期刊订购网站也成为读者常用的购买渠道,其中比较有名的是订阅出版社(Пресса По Подписке)、俄罗斯出版社联合目录(Объединенный Каталог Пресса России),它们提供4000余种学术期刊的纸质版和电子版。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学术资源数据库发展缓慢,文献数字化滞后,图书馆馆藏编目的标准化和自动化程度不高。经历了无序发展阶段后,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刺激下,俄罗斯学术资源数据库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俄罗斯学术资源数据库有三大代表,都免费向用户开放,在发展定位、组织架构、运作方式等方面各有特色。国家电子图书馆(Национальная электронная библиотека)具有公共性,是由俄罗斯文化部创办的国家级信息系统和电子资讯空间,主要建设者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出版商和其他有版权的个人或单位,其收录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书籍、期刊、博士论文、专利、艺术出版物等,大部分资源都是版权人上交的复印版本,在经过版权人同意并签订合同后向用户免费开放。科学电子图书馆是一个集文献数据、科学评价研究和引文数据库于一体的集成化数据库,既能提供文献查询、下载服务,也能对文章、期刊、作者开展量化分析和学术评价研究。另外,科学电子图书馆还制定了以俄罗斯科学引文索引为代表的本土科研评价体系。可见,科学电子图书馆更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赛博列图数据库(КиберЛенинка)的特点是开放获取,利用国际学术界新兴的开放科学(Open Science)理念解决知识产权问题。许多俄罗斯期刊为促进期刊传播、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主动定期将电子版内容提交到该数据库。由于不需要注册且获取便捷,赛博列图数据库受到许多用户的青睐,短时间内从一个不知名网站成长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献数据库。鲜有俄罗斯期刊利用社交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进行精准化传播,俄罗斯期刊缺乏与作者和读者互动的渠道和习惯。

1.3 作者群体

俄罗斯研究大学高等经济学院出版的《科学·技术·创新:2021统计纲要》[11]显示,俄罗斯从事科研创新的机构主要包括专业科研机构、规划机构、设计机构、专业工厂、高等教育机构、工业生产机构和其他机构。总体来说,俄罗斯的科研机构数量呈现下降趋势,从1990 年的4646家减少到2019年的4051家,其中专业科研机构从2000年的2686家减少至2019 年的1618家,而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却不断增加,从2000年的390家增至2019年的951家。

俄罗斯的研发人员主要分为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科研辅助人员和其他人员。同样地,俄罗斯的研发人员数量也大幅度减少。2000年,俄罗斯的研发人员有887729人,到2019年只剩下582464人(其中自然学科79270人、技术学科213942人、医学学科14416人、农学学科9459人、人文学科11668人)。同时,研发人员的结构得到优化,比如39岁以下的研发人员占比从2010年的19.7%提升到2019年的44.4%,拥有副博士学位的研发人员占比从2000年的19.7%提升到2019年的21.6%,拥有博士学位的研发人员占比则从2000年的5.2%升至2019年的7.1%。

研发人员数量减少的原因,除了科研机构数量被压缩之外,还包括人才外流。俄罗斯科学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约有12000名高学历人才前往欧美国家工作,而这个数字在2021年已经达到7万左右。许多人才离开的直接原因是在俄罗斯工作的收入不高。虽然2012年普京签署的“五月法令”明确规定研发人员的工资应达到国家平均工资的两倍,即大约80000卢布,但由于经济不景气,科研资金投入的缺口巨大,2020年研发人员的平均工资仅为60359卢布。而2021年2月,一位来自新西伯利亚的科学家在座谈会上向普京抱怨其薪水只有25000卢布,连同津贴,实际只拿到32000卢布[12]。

尽管科研现状不够乐观,俄罗斯学者对学界的巨大贡献依旧有目共睹。俄罗斯研究大学高等经济学院发布的《2021年科学指标》[13]显示, Scopus收录的俄罗斯作者论文数量从2012年的45263篇增加到2019年115939篇,占Scopus数据库总论文数的比例从1.64%增加到3.48%,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12位。收录论文中,自然与精确科学、技术学科论文的占比最高。在2019年俄罗斯作者发表的论文中,自然与精确科学论文占78.5%,技术学科论文占34.2%,医学论文占14.4%,农学论文占3.4%,人文学科论文占4.9%,社会学科论文占11.2%。能够在Web of Science检索到的俄罗斯作者论文数量也从2012年的44471篇增加到2019年86706篇,占Web of Science数据库总论文数的比例从1.71%增加到2.68%,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14位;其中自然与精确科学论文、技术学科论文的占比分别为57.5%和28.5%,占据重要份量。2019年Web of Science统计的俄罗斯学者发文量排在世界前10位的学科包括物理(第4)、数学(第7)、机械(第6)、材料学(第8)、跨学科研究(第4)、教育科学(第8)、社会科学(第7)、法律科学(第7)、媒体与传播学(第8)、历史和考古(第3)、语言与文学(第4)。虽然论文数量有了大幅增加,但是论文质量不容乐观。Scopus收录的俄罗斯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从2012年的0.69次减少到2019年的0.54次,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学科排名前1%的论文)的数量从149篇增加到320篇,发表在JCR Q1区期刊上的论文比例从23.2%降低到17.9%。而在Web of Science检索到的俄罗斯论文篇均被引频次从2012年的0.76次下降到2019年的0.69次,高被引论文的数量从149篇增加到320篇,发表在JCR Q1区期刊上的论文比例从22.3%提升到25.2%。

俄罗斯学者发表的论文,无论是在数量方面还是篇均被引频次方面,都要比中国学者的论文逊色很多。以2015—2019年发表的论文为例,在Scopus收录期刊上,俄罗斯学者发表了447780篇论文,篇均被引频次为3.53次,而中国学者发表了2733927篇论文,篇均被引频次为7.33次。在Web of science收录期刊上,俄罗斯学者发表了362347篇论文,篇均被引频次为3.80次,而中国学者发表了2270190篇论文,篇均被引频次为8.17次。同时,中俄两国学者合作密切。2019年,有24882篇Scopus收录的俄罗斯论文由国外学者与俄罗斯学者合著而成,合作学者来自美国、德国、法国、中国、英国,分别占21.1%、20.7%、12.3%、12.3%、11.7%。有21963篇Web of Science收录的俄罗斯论文由国外学者与俄罗斯学者合著而成,主要合作者同样来自美国(5169篇)、德国(4991篇)、中国(3074篇)、法国(3051篇)、英国(2903篇)。

1.4 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俄罗斯没有关于学术期刊出版活动的专门法律规定。学术期刊领域的法律由出版主体、出版过程、出版标准、版权、税收和资金监管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组成。

(1) 出版主体管理。在俄罗斯,创办新期刊的手续非常简单。相较于苏联时期严格的审查制度,现行的注册手续更像是一种“声明”。1991年颁发的《关于媒体》规定,学术期刊属于媒介,在俄罗斯创办新学术期刊,首先需要根据期刊的营利性质注册商业性企业或非商业性企业;其次,需要根据发行范围在俄罗斯联邦通信、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监督局(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по Надзору в Сфере Связи,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х Технологий и Массовых Коммуникаций,以下简称“监督局”)注册。在俄罗斯境内、境外或网络上发行的学术期刊需要在监督局总办注册,在某个地区发行的学术期刊则可以在当地分办注册。根据2019年12月17日颁发的《关于批准俄罗斯联邦通信、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监管局颁发外国印刷期刊在俄罗斯联邦境内发行许可证的管理条例》,在俄罗斯发行外国期刊需要向监督局提交申请。俄罗斯严控境外势力介入本国的传媒系统,根据2016 年 1 月 1 日生效的俄罗斯联邦法律第305号《大众传媒法》修正案:外国公民和拥有双重国籍的俄罗斯公民不能成为俄联邦境内大众传媒的创办者;外资在俄罗斯大众传媒中的占比不能超过 20%。近期俄罗斯也出现了反对现有规定的声音,宪法法院法官康斯坦丁认为《大众传媒法》修正案与宪法相违背。监督局也曾在2019年提议对该法律进行修改,但尚未有实质性进展[14]。

(2) 出版过程管理。关于学术期刊出版管理的法律法规包括《关于媒体》《义务上缴文献样本法》《关于俄罗斯联邦对媒体和图书出版的国家支持》《关于信息、信息化和信息保护》《关于参与国际信息交流》等。根据1994年12月29日批准的《义务上缴文献样本法》,出版社需向俄罗斯联邦图书局(Российская Книжная Палата)、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等单位提交学术期刊纸质和电子样本。《关于出版物的国际标准编号》(2014)确定了出版物的ISSN号由俄罗斯信息电报局(Information Telegraphic Agency of Russia-TASS,ITAR-TASS)统一颁发、管理。出版社可通过俄罗斯ISSN国家中心网站提交申请资料,在10天内便可免费获取ISSN号。2004年12月31日俄罗斯颁发了《关于批准俄罗斯印刷组织统计监测出版物方法》,规范了书籍、杂志等出版物的报备信息。1999年10月16日通过的法规《关于出版》规范了出版商、印刷商、分销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义务和权利。此外,俄罗斯教育和科学部还单独针对高校出版活动出台了一些法规,其中《关于批准高等教育机构编辑和出版部门的规章制度》确定了高等教育机构组织编辑和出版部门的相关制度。《关于批准高等教育机构编辑出版委员会的规章制度》规范了高等教育机构编辑出版委员会的构成。

(3) 出版标准管理。俄罗斯执行的出版标准包括两种,一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发布的国际出版标准,主要适用于国际期刊的出版;另一种是在 ISO标准基础上制定的俄罗斯国家标准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Стандарт)中的《信息、图书馆和出版标准系统》,该标准主要规范了出版物各种要素的设计规则。另外,俄罗斯还制定了其他行业标准,以规范出版物编制、出版物卫生要求等。

(4) 版权管理。一直以来,俄罗斯非常重视版权保护,相关的法规《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四部分》 《关于版权和相关权》《独联体国家版权及相关权领域合作协定》《日内瓦世界版权公约》等对作者和出版社的版权作了清晰的界定。

(5) 税收和资金监管政策。目前,俄罗斯对学术期刊征收10%的增值税;对于外国期刊免征进口关税,增值税同样为10%。与大多国家一样,俄罗斯出版业也受到了电子化浪潮的巨大冲击,俄政府给予期刊很大的政策扶持力度:2015年下半年,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对《俄罗斯联邦税法》第411条进行修订,规定图书零售企业一年内出版物的销售所得超过总收入的70%,即可免税;2016年5月,欧亚经济联盟全体负责人决议,将用于出版业的纸张、印刷材料的进口关税降低到5%。这些政策在某种意义上大大降低了学术期刊的发行成本。

对于有外资注入的出版社,俄罗斯给予重点监管。根据2016年1月10日颁布的《大众传媒法》修正案,出版社每季度需向监督局报送外资的流动情况;如未按时报送,监督局将对出版社主管人员罚款3万~5万卢布,并对法人处两倍于外资金额的罚款;如再次违反,罚款将增加到6万~8万卢布,法人最高罚款金额为外资金额的4倍。

1.5 国际化历程

1.5.1 国际化缘起

俄罗斯于2012年颁布“五月法令”,大力推进期刊国际化。为振兴已被排除在国际一流大学阵营之外的俄罗斯高校,普京签署的第 599 号俄罗斯联邦总统令《关于在教育和科学领域实施国家政策的措施》提出在5年内实现5所俄罗斯大学进入世界百强大学,并针对该目标启动卓越项目“5-100”,从全俄挑选21所高校进行重点培育。由于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等权威高校评估体系都将在国际知名期刊上的发文数量列为重点评价指标,倡导学者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和推动本校学术期刊国际化成为入选“5-100”项目高校的重要任务。随后,Web of Science和Scopus收录的俄罗斯期刊数量和俄罗斯学者发表的论文数成为“2014—2021年俄罗斯科技综合体优先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和“2014—2020年俄罗斯创新科学和科学人才教育”等联邦计划的主要成果考核指标。根据2018年5月7日发布的第204号俄罗斯联邦总统令《关于俄罗斯联邦到2024年发展的国家目标和战略目标》,俄罗斯教育和科学部制定了国家“科学”项目,该项目更是设定了具体的目标:到2024年,Web of Science和Scopus收录的俄罗斯学术期刊数量增加到500种,俄罗斯学者发表的论文总数在全球论文总数中所占份额的排名从第11位提升到第5位。自此,推动学术期刊进入世界数据库不再仅是入选“5-100”项目的高校的目标,而是成为俄罗斯学术期刊界谋求发展的途径,也是俄罗斯重建科技大国、重获认可的重要方式。

1.5.2 业界反应

在上述政策的引导下,一些知名俄罗斯学术期刊也开始寻求被Web of Science和Scopus收录,他们主要采取的策略包括以下几方面:(1)重组出版社。一些大学以联合创始人的形式与已被收录的期刊合作,从而提升自身的学术影响力。(2)根据数据库的要求改造现有期刊,如更改期刊名称、为每篇文章添加DOI、规范排版格式、推动编委国际化、提升文章质量要求、加强作者培训等。(3)改造出版模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俄罗斯研究大学高等经济学院所采用的6种模式。①在同一种期刊中发表本国作者和外国作者的原创英文文章;②在同一种期刊中发表本国作者俄文文章的英文翻译版本或外国作者的英文文章;③同时出版内容不同的俄文期刊和英文期刊;④同一种期刊既发表俄文文章,也发表英文文章;⑤同一种期刊既发表俄文文章,又发表英文文章,俄文文章同时附上英文翻译,英文文章附上俄文翻译;⑥“4+1模式”,即“4期俄文版+1期英文版”,使用俄文与英文穿插出版。采用这些模式成功推动了俄罗斯研究大学高等经济学院出版的15种期刊被Web of Science和Scopus数据库收录[15]。(4)培育大型国际出版社。俄罗斯最大型的出版公司为“科学”(Наука),在俄罗斯被引频次最高的100种期刊中,42种期刊由该出版公司出版发行,而该公司已被美国公司Pleiades Publishing, Inc.收购。Pleiades Publishing, Inc与Springer Nature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是俄罗斯科学院大多数英文期刊的出版商[16]。

1.5.3 国际化效果

在政府的主导下,俄罗斯学术期刊国际化得到了快速推进。被Scopus收录的俄罗斯期刊数量从2012年的304种增加到2021年的695种,其中高校主办的期刊数量也从2012年的17种增加到2021年的81种。2009年,只有150种俄罗斯期刊进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而2021年,这个数量已经增加到365种(表1)。有8种俄罗斯期刊进入A&HCI,其中有4种文学学科期刊、2种历史学科期刊、1种心理学科期刊、1种哲学学科期刊;5种期刊是俄文期刊,2种期刊是英文期刊,1种期刊是英俄双语期刊。《国际图书》出版社旗下的3种俄文期刊进入了SSCI,分别为PsikhologicheskiiZhurnal、SotsiologicheskieIssledovaniya、VoprosyPsikhologii。SCIE 收录了149种俄罗斯期刊(包括142种英文期刊和7种俄文期刊),Maik Nauka、Interperiodica和Springer Nature 3家出版社出版了其中的114种期刊;Allerton Press出版了其中的7种期刊;Turpion出版社出版了其中的6种期刊。JCR共收录了170种俄罗斯期刊,其中Q1区、Q2区、Q3区、Q4区期刊数量分别为3种、6种、27种、134种[15]。科睿唯安网站(https://mjl.clarivate.com/search-results)显示,2022年SCIE、SSCI、A&HCI收录了共284种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期刊(274种SCIE期刊、13种SSCI期刊、5种A&HCI期刊)。JCR收录的我国期刊中,Q1区期刊占45%,Q2区期刊占26%,Q3区期刊占17%,Q4期刊占12%。可见,整体上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比俄罗斯科技期刊强,但在人文社科类期刊方面,中俄差距并不大。

表1 2021年俄罗斯学术期刊被Web of Science收录的情况

由于俄罗斯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2022年3月11日,科睿唯安停止在俄罗斯的所有商业活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onseil Européen pour la Recherche Nucléaire,CERN)也切断了与俄罗斯研究机构的联系,这必将给俄罗斯学术国际化带来巨大阻力。俄罗斯对此的态度并没有过于悲观,俄罗斯副总理德米特里表示,联邦政府已经在考虑取消参与国家科研项目的团队必须在外国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要求,并将指示教育和科学部迅速实施自建的科学成果评价系统,这也成为中俄两国期刊合作的一个重要契机。

2 中俄学术期刊合作交流的障碍

全面促进中俄学术期刊合作交流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但其可行性却得不到保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障碍:

(1) 政策障碍。目前中俄之间缺乏学术成果互认协议和通用的评价体系。对于境外期刊,俄罗斯学界更加认可被Web of Science、Scopus收录的期刊, 而我国大多数机构较认可SCI、SSCI、A&HCI收录期刊。由于缺乏相应的认可和激励机制,在其他期刊发表的学术成果水平无法得到客观体现,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两国学者的积极性。

(2) 语言障碍。大部分的中国学者不懂俄文,大部分俄罗斯学者不懂中文,这给两国学者的交流和合作造成很大障碍。尽管随着学术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可以利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但能熟练使用英语的学者占比微乎其微。

(3) 获取性障碍。俄罗斯的大部分期刊都免费向读者开放,读者可以通过期刊官网或第三方平台获取期刊内容,而我国支持完全免费获取的期刊并不多,读者往往需要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期刊网和龙源期刊网四大期刊数据平台付费获取期刊。

(4) 写作障碍。俄罗斯人文社科类论文的写作形式与国际通用的形式有较大区别,很多俄罗斯学者采用的写作方式更加自由,其论文往往没有明确的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部分,写作规范有待提升。也正因此,很少有俄罗斯人文社科类期刊被Web of Science收录。

(5) 投稿障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期刊都采用国产在线采编系统处理稿件,采编系统缺乏外语版本,在系统上填写稿件信息对于不懂中文的外国学者来说实属不易。俄罗斯期刊对于新出版技术和出版工具并不敏感,相当大比例的期刊仍使用邮件,甚至邮寄的方式接收稿件,其中不乏一些行业顶级期刊,比如SCI期刊《量子电子》便通过电子邮箱接收稿件、与作者沟通。另外,俄罗斯大部分非营利性学术期刊不收版面费;一些营利性期刊虽然收费,但与我国期刊动辄几千元的版面费相比,其收费要低很多。俄罗斯版面费最贵的期刊是A&HCI检索期刊Вопросы Истории,其版面费为4000~5000卢布。

3 对未来中俄学术期刊交流合作的建议

3.1 制定统一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

学术评价体系是各学科发展的风向标,是两国学术交流的“指挥棒”。中俄两国科学院和社科院可牵头成立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加快建立统一的学术成果评价标准,包括学术成果互认标准和学术成果统一评价标准。现有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和CSCD等评价体系在中国具有较高权威性,RSCI数据库则在俄罗斯和国际上都具有比较高的知名度,签订互认协议对促进两国学术成果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关部门可以出台相应政策对科研机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进行合理引导,对将论文发表在两国优秀期刊上的作者给予适当的科研奖励。

目前中俄两国期刊在以西方评价体系为主导的学界表现出影响力弱、学术话语权小的特征,远远无法达到引领全球学术方向和用学术话语传播、塑造民族文化的目标。从长远看,坚持“学术共同体”的理念,建立起中俄两国之间有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统一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将两国的科技实力形成合力,提升两国学术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打破两国学术过度倒向西方评价体系和人文社科期刊被“掐脖子”的局面。由于各个学科存在较大差异性,且两国科技发展方向和水平各不相同,笔者认为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是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由专业评价机构和两国各学科专业组织或协会组成评价委员会,制定并试行本学科统一的期刊评价体系,避免“一刀切”式的评价标准。

理想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必要秉承以下原则:(1)适用性。有必要组织专家进行全面调研,对中俄和国际上现有的多个评价体系进行深入比较,结合两国各学科发展现状、建设需求等,构建起体现中俄特色、符合中俄国情、适于中俄学术发展,具有评估、判断、鞭策、淘汰功能的期刊评价体系。(2)学术价值性。我国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以定量评价为主,缺乏全面性,中俄学术评价体系应该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在深入调研分析与论证的基础上,建立以学术价值为核心,能够达到评出质量、评出学术、评出导向、评出方向、评出国际学术竞争力目标的更为科学、合理、公正的学术期刊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3)包容性。评价体系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独立思考、肯定创新精神,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避免“话语霸权”现象和学术歧视,秉承开放、平等、协商的原则接受其他国家期刊的加入,以不断扩大影响力。

3.2 打造品牌化学术期刊交流平台

打造多功能、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数字交流平台是打通中俄学术交流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整合中俄科技实力、树立特色品牌的重要渠道。对于单刊而言,自建数字平台和拓展数字服务的能力往往有限。可由政府牵头,号召中国知网、俄罗斯科学电子图书馆等有数据库建设经验和资源的机构参与,建立统一的,集期刊查询、获取、评价、投稿、查重、审稿、编辑、发布、发行、宣传、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层次、集约性网络交流平台。此举可突破单刊建设各自为政,单刊影响力低、品牌建设难等问题。

平台的建设有必要考虑以下几点:(1)平台语言包含中、俄、英三语,可考虑搭载智能翻译系统,以便两国科研人员快速收集、阅读、判断文献资源,实现平台应用功能和应用效率的最大化。同时,鼓励用户对智能翻译结果进行修正,从而持续优化智能翻译系统的功能。(2)平台的建设以充分调研两国用户使用习惯和特点为基础,借鉴中俄及国际上现有的知名数据库、在线稿件处理系统的技术优势和特征,进行全方位的设计,以满足出版社、读者、作者、审稿专家、协会、管理部门等的不同需求。相对于我国期刊动辄几个月的审稿周期,俄罗斯期刊在快速发布学术成果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因此,充分利用新技术实现稿件处理流程透明化、编校排版自动化以提升出版速度,这对于提高作者投稿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3)中俄学术平台不应该成为学术孤岛,或仅成为一个“大型论文数据库+投稿系统”,而应该成为有利于期刊进行品牌建设的科研信息汇集平台和科技人才聚集平台,更好地发挥学术期刊在两国科研工作中的“龙尾”和“龙头”作用。具体而言,学术平台除了提供个性化的页面和专栏设置、最新学术成果的汇集和发布功能、同类期刊结盟设置、与其他数据库的链接通道,以及即时更新文献资源的端口等功能或模块之外,还应该创建作者社群、搭建便捷的交流平台,充分发挥期刊的智库功能,帮助作者解决投稿和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另外,还可以考虑添加融媒体发布平台,以便学术期刊第一时间向各个媒体、网站、社交网络推送最新科研成果,提升期刊的学术辐射力。

3.3 组建专业化编委团队

我国学术期刊众多,要求全部期刊开展对俄交流是不现实的。政府应通过不同层次的评估,整合资源、突出重点、集中力量,逐步扶持一批实力强的学术期刊根据自身的优势、定位积极开展不同层次的对俄交流与合作,设立期刊专项资金,在经费、人员配备等方面重点扶持此类期刊。

期刊的推广和稿件的筛选离不开专业化的编委团队,其组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通过参加学术会议、阅读俄罗斯同类期刊、浏览相关专业机构网站等方式发掘一批俄罗斯高水平领域专家,尤其是有担任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编委经历的专家,邀请其加入编委会或担任审稿专家。同时,在正视两国人员在工作习惯、收入水平、工作经验等方面差异的基础上,建立审稿专家库,完善激励制度和质量监管机制,充分发挥俄罗斯专家在期刊审稿、编辑、推广等方面的作用。(2)组建一支通晓中、俄文的编辑队伍,形成一个跨国语言加工网络化体系,全面提高期刊的出版质量。期刊可直接引进具有编辑岗位工作经历的留学人员或懂中文的俄语母语国家公民,也可以引进有相关学科背景的翻译人员,通过系统的培训培养高水平的编辑人员。(3)重视期刊编辑的综合技能培训。期刊编辑除了应当具有相当程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深厚的学术功底、数字化出版技能、敏锐的稿件甄别能力之外,还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要了解中俄两国领域专家的研究动态,善于预判研究趋势,以提高选题策划的先进性。编辑需要通过长期、有计划地参加各类学术讲座、研讨会、业务培训等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此外,编辑还应该重视与俄罗斯同类期刊编辑的交流,相互学习在期刊定位、选题策划、稿件审理、稿件编校、版面编排等方面的经验,提升我国期刊在俄罗斯的显示度。

3.4 探索多元化交流方式

提升期刊显示度可使俄方科研人员了解我国期刊,进而向我国期刊投稿,提高我国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除了通过上述方式进行交流外,我国学术期刊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升交流效果:(1)可借鉴1.5.2节中提到的俄罗斯研究大学高等经济学院在期刊国际化过程中采取的6种出版模式,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多种模式进行出版,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2)同类学术期刊可采取集约化的出版方式,联合起来、共同经营,此举既能使期刊各自受益,又可使集体受益。(3)与俄罗斯同类期刊合作,通过主题互动、稿件转移、相互宣传、经验交流等方式不断拓展彼此的学术空间。(4)寻求与俄罗斯大型出版社合作,借助其成熟的出版渠道和庞大的读者群体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合作的模式可以是合办期刊、代理出版、代理宣传和销售等。(5)及时向俄罗斯机构邮寄纸质期刊或发送电子版期刊,以供收藏,许多俄罗斯图书馆设置有专门接收文献的部门和渠道。该工作也可以由政府部门完成,或由期刊行业协会完成。(6)学术会议是俄罗斯高校和科研部门的常规活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术会议也逐步形成了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模式。我国学术期刊可积极参与一些相关的高端学术会议,主动宣传期刊、结识作者,吸引更多稿件。(7)通过邀请俄罗斯专家担任审稿人等方式加强与俄罗斯相关科研单位的合作关系。密切关注本领域的重点单位、重点科研团队、重点基金项目的研究动态,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题、专栏。如有可能,安排专业编辑跟进重点稿源、主动约稿、加强沟通、保持互动。对重要成果及时开通绿色审稿、发表通道,并给予奖励,以吸引更多优秀作者。(8)组建作者群,公布明确的中、俄文论文写作规范,定期开展写作培训讲座,加强与作者的互动。由精通俄语的编辑人员及时解答作者的疑问,同时鼓励作者之间的相互学习,帮助其提升写作水准,以打破写作障碍。

4 结语

本研究从出版情况、传播体系、作者群体、相关法律法规、国际化历程方面概述了俄罗斯学术期刊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指出中俄学术期刊合作交流存在的障碍,针对障碍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为我国期刊界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借鉴,以进一步推动中俄学术期刊合作交流。

在中俄两国关系达到新高度的当下,加强两国学术期刊的共享、共建、交流,不仅有利于促进学术交流和学术发展,还可以打破在国际学术评价标准和话语体系建设中,中俄两国影响力较低的困局,推动科学生态良性发展。但是期刊跨国合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基于单一的学科视角或研究方法无法全面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还需要更多学者、专家采用多角度、多学科的方法参与研究,就期刊合作机制、交流平台共享共建、学术期刊互认机制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才能推动两国学术期刊的合作不断深入。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期刊学术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动态
以学术期刊为桥梁促进科研与科普结合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期刊审稿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