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危孕产妇心理健康及护理研究进展

2022-11-21兰佩玉

今日健康 2022年5期
关键词:孕产孕产妇学者

兰佩玉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中医医院 广西 河池 546400

近年来受到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高危妊娠的发生率逐渐呈现上升趋势。高危孕产妇指孕产期间机体合并高危妊娠因素,包括孕妇年龄≥35岁或≤18岁﹑体重指数>25或<18.5﹑身高≤145cm﹑不良孕产史﹑多胎妊娠﹑胎位不正﹑瘢痕子宫﹑妊娠糖尿病﹑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心脏病﹑胎盘早剥﹑贫血﹑胎儿发育异常﹑产道异常等,受相关高危因素的影响,高危妊娠的孕产妇生产风险会较正常产妇高,且可能危及母婴生命安全[1]。另一方面受高危因素影响,孕产妇担心胎儿及自身生命安全,导致心理负担增加,易形成过度忧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甚至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对其健康与胎儿生长产生影响[2]。因此应对高危孕产妇的心理健康加强关注,并增加相应的孕产期间心理干预,以减轻孕产妇的心理压力,心理护理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影响高危孕产妇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3]。本文围绕高危孕产妇的心理特点﹑心理护理方面展开讨论,并做出以下分析。

1.高危孕产妇的心理特点

妊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孕期妇女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活力明显处于低水平,同时由于身体健康问题引起功能受限,使得孕妇焦虑和抑郁明显高于正常人。蒋桔莲等[4]调查426例孕妇的心理状况发现,56.3%孕妇存在一定心理健康问题,SAS量表评定60.3%孕妇存在焦虑情绪,SDS量表评定43.2%孕妇存在抑郁情绪。

妊娠与分娩会对身体﹑心理造成强烈的应激反应,普通孕妇的心理压力会较健康人群高,而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高危孕产妇,受到来自高龄﹑合并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产妇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烦躁甚至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母婴健康。刘小麦等[5]调查发现,70例高危妊娠产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忧郁。吴笑淘[6]学者调查142例高龄孕妇的心理健康。不良心理状态率57.04%,其中以焦虑﹑抑郁为主要表现,同时高龄孕妇在受到睡眠质量差﹑存在妊娠合并症等情况可增加孕妇不良情绪的发生率。卢丽燕等[7]学者研究也调查分析得出焦虑﹑抑郁在高龄孕妇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是最常见的不良情绪,且存在孕晚期﹑流产史等情况孕妇形成不良心理状态的风险性更高。另外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可以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

2.高危孕产妇的心理健康研究

孕产妇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增高会表现出相应的早孕反应,高危孕产妇由于心理负担较重,因此早孕反应会更加明显。有关研究表明,但精神压力增大而导致的过度紧张较容易诱发妊娠呕吐,孕产妇的不安﹑焦虑等一系列心理因素也会引起妊娠呕吐[8]。蒋袁园等[9]学者研究中对2092例产妇进行产后心理状况调查,发生产后抑郁的共319例,发生率为15.25%,分析结果可知学历﹑人际关系﹑睡眠质量﹑经济收入﹑居住条件﹑社会支持为产后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增加产后发生抑郁的风险。杨蕾等[10]学者调查93例高危妊娠孕产妇,结果焦虑及抑郁的发生为均为18.28%,分析发生危险因素包含年龄≥35岁﹑夫妻关系较差﹑担心胎儿健康﹑家庭年均收入较少等。瞿雪燕等[11]学者对156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调查得出,该类高危孕妇的心理健康较差,发生率为39.10%,且焦虑﹑抑郁﹑躯体化等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分析发现,乙型肝炎感染孕妇心理状况较差主要与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是否计划怀孕及肝功能情况有关。

高危妊娠因危险系数高,孕产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情绪改变,导致其生理及心理健康均明显下降,而不同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存在一定差异。胡海滨等[12]学者通过研究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调查结果显示,高危妊娠产妇在产前对于妊娠的相关理论知识关注度较高,孕产妇对相关知识关注度高主要是由于产前对相关知识了解不够,且产前易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会增加临床治疗的难度。

3.高危孕产妇的心理护理研究

心理护理在高危孕产妇护理中占据重要地位,不良心理情绪会对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等方面产生影响,严重情况下激发形成心理疾病,威胁孕产妇自身安全,因此针对高危孕产妇应积极实施心理护理。

区少珍等[13]学者认为应通过加强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来降低并发症以保证良好的妊娠结局,研究通过对108例高危妊娠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具体了解其护理需求内容,针对调查结果实施护理,可通过加强心理护理指导消除孕妇分娩的压力,为其提供成功治疗案例,保持放松的心情,为孕妇答疑解惑,消除孕妇的疑虑,提高自信心,能够有效改善孕妇的心理状态。李铁丽[14]学者认为,高危妊娠产妇心理状况受到影响会出现抑郁及焦虑等现象,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厌食﹑失眠等症状,影响其身心健康,研究中通过实施心理干预,在分娩时全程陪伴产妇,给予其心理支持,使其能够充分了解到分娩时正常的生理现象,减轻其心理压力。在分娩后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因生产而出现产后抑郁现象,同时给予心理护理能够消除产妇疑虑,从而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研究中通过对高危妊娠产妇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升产妇满意度,促进其身心健康。刘欢[15]学者提出,对高危妊娠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应首先采用量表等方式对其性格及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再给予患者环境干预,并通过举例正面妊娠案例﹑讲解新生宝宝的可爱之处来调节患者心理状态,另外给予患者全程陪伴及心理安慰,能够改善其负面情绪。尹煌秀等[16]学者提出对高危妊娠孕妇实施聚焦解决模式,以积极心理学作为基础,尊重孕妇的想法和意愿,激发起自身的潜能,聚焦于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有效调动孕妇的主观能动性及积极性,达到改善其负面情绪的目的。

除对高危妊娠孕产妇实施心理干预外,有学者认为同时应加强对产妇配偶心理健康的关注,使其能够为高危孕妇提供良好的关怀,从而保障孕妇平安度过孕产期。冯萍等[17]学者表明,孕妇自身的不良心理会通过情感磁场潜移默化地传递给配偶,从而增加配偶的心理压力,若夫妻间均出现不良心理会导致形成愈演愈烈的恶性循环,因此应加强对其配偶的心理干预,可通过了解配偶心理变化及需求,鼓励其积极参加孕妇学校培训,重视孕妇配偶的心理监测及风险评估,以便及时发现不良情绪先兆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另外也可为其提供心理咨询和干预服务,帮助其减轻心理压力。赵琦等[18]学者提出高危妊娠孕妇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增加集体心理干预,首先组建干预团队,其次进行共6次的心理干预课程,包含妊娠期焦虑和抑郁的识别﹑高危妊娠的相关知识﹑产后抑郁病因及其危险因素﹑心理防御机制和方法﹑分娩期心理调适及配偶课程,对于无法参加的孕妇给予课外一对一心理疏导或健康指导,对孕妇及其配偶共同干预,因此对不良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较优。

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士是主要陪伴人员,积极发挥助产士的作用能使患者生理﹑心理处于最佳状态。侯英英等[19]学者对高危妊娠初孕产妇提供助产士门诊咨询,给予孕产妇相关的指导并解答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降低焦虑程度﹑剖宫产率,提高门诊满意度等。于亚晶等[20]学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助产士心理护理,分娩过程中给予患者鼓励﹑安心,帮助提升其自信心,使初产妇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地缓解,对分娩安全及术后恢复均有重要作用。

4.总结

近年来随着高危妊娠孕产妇的不断增加,临床中有关心理护理干预的内容也不断完善,一方面加强对孕产妇自身心理状况的干预,通过环境﹑情绪支持等方面调节其负面情绪,使其维持良好的状态,另一方面关注孕产妇配偶心理情况,共同干预下为孕产妇提供优质的孕产环境,能够有效避免负面情绪的形成。综上所述,心理状态对高危孕产妇的影响较深,因此应积极实施正确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

猜你喜欢

孕产孕产妇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学者介绍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孕产问答
孕产问答
学者介绍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孕产·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