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表现论下汪榕培《石钟山记》英译研究
2022-11-21马菊芳
马菊芳
(广西外国语学院, 广西 南宁 530222)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英文翻译,是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基于各自语言逻辑体系呈现出文学作品原本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石钟山记》是中国古典文化之精华,在艺术上具有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等特色。但是其英译本并未得到世界文坛的认可,根源在于文学翻译本制约了中国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没有深刻翻译出古典散文的内涵、精神等。
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跨视角翻译障碍分析
1.文化环境翻译障碍
地理差异、生态条件、人们生活习惯等会形成特定、鲜明的不同文化环境,不同区域的人所使用的词汇、语句、说话的方式等也因此都呈现出地域性特点。使用英文的西方国家更加注重个体价值,以个人利益为先,缺少集体意识,他们认可的是通过个人努力奋斗而获得成功的个人价值,所以,从很多英文单词和英文表达习惯上可以看出西方国家的自我意识;而对于中国来说,往往在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洗礼下,人们更加注重集体主义价值观,会为了集体而牺牲个人利益,西方人往往无法理解这一点。所以,不同环境会形成不同的文化风格,以及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生活习惯、文化信仰。以表示“颜色”的词语为例,如“红”在中文中除了表示红色,也象征红火、美好愿望、吉祥等。而且红色是我国文化的代表色,一般用红色形容革命事业成功和人文情怀,反映出中国革命者鲜活的生命力和思想精神。而在英文翻译中,红色并非单指积极意义,相反还具有负面含义。如“go into red”表示经济发展中出现亏损、赤字的情况。所以在翻译时,需要立足于语言背后的国家文化内涵,基于英汉文化翻译技巧和方法,结合语境和内容,弱化两种语言和民族文化的隔阂感,展现出鲜明的文化色彩。
2.语言文学艺术障碍
结合《石钟山记》的第三段进行分析,这一段主要写的是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作者经过探究、论证,阐明了写作意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所表达的语气比较强烈,是以反问的形式表示肯定的观点。这一句也表明了文章的主旨,是作者经过探究后,确定了石钟山得名由来。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但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而得名的。由此,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第二,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二是士大夫不作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第三,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先“叹郦元之简”,肯定其观点,然后“笑李渤之陋”,否定其观点,从前两方面的铺垫来宣扬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一方面补充和肯定郦道元的观点,另一方面否定李渤的观点,纠正其观点中的问题。
二、汪榕培《石钟山记》译文与原文对比思考
1.词句翻译
汪榕培是我国著名翻译大家,尤其在古典文学英译上,汪榕培攻读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并通过长期的翻译实践经验和翻译方法,为我国古典文学作品翻译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英译《石钟山记》时,想要不失美感、能够体现思想内涵,同时又能英译准确,将中国古典文学价值体现出来,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但是汪榕培以求真求实的精神,对于英译本字斟句酌,秉持着忠实传达原文内容的翻译理念,注重译文的形式与音韵,既体现出了散文音形结合的特点,又能如实传达散文的精神主旨。[1]苏轼这篇《石钟山记》从散文艺术美感角度分析,主要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散文的声响与节奏。通过朗读这篇散文,可以感受到这篇山水游记读起来朗朗上口,文中描写鸟叫声、水击声的内容,给人以感官上的冲击和体验,而且文章对于声音相关的词语、句子的表达也十分到位,运用大量的拟声词,通过摹状自然的声音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作者恰如其分地使用这种拟声词,呈现出事物的特点、人的情绪和状态等。如敲击石头发出的“铿然”声、“硿硿”声,形容鸟叫的“磔磔”声、“咳笑”声等。其中一句:“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现代汉语译文: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汪榕培译为:When the bonze told a boy to strike at a couple of stones in the rabbles to emit thumping sounds,I frankly laughed it away.从中英译文对比分析,中文中的拟声词“硿硿”,如果按照字义对应,是无法在英文单词中找到相应的单词的,而汪榕培以形象化的翻译表达,从声音产生巨大声响的效果切入,翻译为thumping,在英文释义中表示的是发出的重击声。
2.意境翻译
《石钟山记》艺术美感的第二个层面是意境与氛围。这是这篇游记类散文最大的艺术特点,让人读之有身临其境之感。对于意境翻译,需要了解散文的行文特点,以及关于意境描写的语句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情感的表达往往是借助景象描写,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运用这些方法呈现出“意境”。所以,意境描写是实际景物与作者内心情感的统一,是外物与内情的融合,是通过抒发作者情感所呈现出的艺术画面。正是这种情与景的统一、意和境的统一,才让我们从景、物、事中体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作品意境之高、情趣之雅。在翻译和理解方面,需要译者和读者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体会与阅读感受相结合,并充分发挥想象力,精心围绕文本细节进行阅读和品鉴,理解“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理清文章的线索和思路,抓住文章的主线内容,这样翻译才能呈现出层次感,继而针对细节进行补充,开拓文章意境。[2]比如:“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现代汉语译文: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大石壁在旁边斜立着,高达千尺,像凶猛的野兽、奇怪的鬼物,阴森森想要扑过来抓人似的。这句话营造出恐怖的意境氛围,从单句理解上,结构比较松散,但是中国人能够鲜明地体会到中文的意境表达,并且体会到作者的描写手法。但是英文与中文有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英文十分注重句子结构的完整。结合汪榕培对这句翻译来看:In the bright moonlight after dusk,I took a small boat with Su Mai and came under the cliff. By my side towered a thousand-foot rock,as if a wild beast or exotic demon were threatening to jump at us.结合英文结构分析,句子需要保证结构的完整,表示时间、地点、状态等成分作句子状语,并由as if引导虚拟语气,谓语动词用一般过去时。所以,英译时需要严格遵守英文的表达习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游记散文意境特点进行翻译。
3.修辞翻译
修辞是《石钟山记》艺术美感体现的第三个层面,是作者的个性化表达。这篇游记中,作者以简洁明快、奔腾倾注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文章热情洋溢、充满哲理的特点。这篇游记体现出很强的苏轼个人艺术风格和意境表达,想要在英译中很好地传达出原文修辞的表达特色,需要体会语言表达中的情感,而非仅仅是语言字面上的词义转换。[3]还是以“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这句为例,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前面汪榕培对此句的翻译,主要是运用了as if 引导的虚拟语气,通过形象化的翻译技巧,将英译与原文内容契合。此外,林语堂也曾对此文本进行过翻译:That night,however,there was a bright moon,and I took a boat with Mai to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The river here was flanked by a high cliff almost a thousand feet high. As seen in the moonlight, the rocks looked very much like some weird monsters or dark spirits in frightening postures.从二者的翻译方式来看,体现出不同翻译者的风格,汪榕培的英译方式既注重散文意境、修辞、情感的表达,又注重英文的音韵、结构、思维等;而林语堂的翻译更倾向于译文的直接表达。不同译者对文本有不同的解读和翻译方法,所呈现的译文也有很大的差异。
三、文化翻译表现论下英文翻译的技巧
文化翻译表现论是20世纪后期翻译界为了摆脱语言体系的束缚而兴起的文化转向,对文化翻译有着深入研究的刘宓庆先生认为,文化翻译表现论立足于整体的翻译思想,是从认识到实践,围绕文化的主体性表现的翻译手段,是结合文本内语言文化意义与文化心理、审美等文本因素进行文化信息处理与表现的整体性翻译观。这一观点受到翻译界一致好评,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1.语义替换
语义替换是重要的翻译技巧,需要译者在充分了解文化理念的基础上,对文本词语进行语义论证,能够让英译文本兼具意义和情感,体现出原有文化的内涵。在《石钟山记》中,作者并未直接阐明主旨,句子表达也运用了修辞手法,但是从中文转化为英文,在语言体系结构中无法找到完全一一对应的词、句。[4]因此,这篇散文极其考验译者的翻译技巧和翻译经验,需要对中国古典文学不同内容、不同体裁、不同艺术风格、不同思想感情等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认知与理解,并且需要了解受众意识。因为文学作品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地区的行为,本身就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译者需要了解翻译的目的和目标,这关系着其所翻译的文本是否能够得到认可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一般语义替代与省略联系紧密。替代是用替代词去替代某个成分,以避免重复,并衔接上下文,或者补充句子成分。中文表达中,只要能够让听者理解句子的意思即可,但是英文不同,英文需要避免使用重复性的单词、句式,常常在英文表达中使用替代的方法来避免重复,保证句子衔接的流畅和表达的准确性。比如:文言文中以“者也”“者”等词作为名词性替代,在英文表达中相当于“one”。比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汪榕培翻译为:Can we draw groundless conclusions without seeing or hearing by ourselves?补足了名词性助语“we”。
2.语用补偿
语用补偿是文化翻译表现论的一个重要原则,解决了“文化适应性”的问题,通过语用补偿实现了两个分析方法:阐释和淡化。
(1)阐释。阐释是根据受众的意识和语言习惯,结合其需求,使用恰当的修辞资源,以此顺应受众主体的阅读习惯,得到受众的认可。阐释是翻译中比较常见的技巧,阐明、疏解原文本的文化信息,站在英文表达视野,结合英文语言结构、句子衔接程度等方面,尽可能以接近原文的思想情感、修辞手法、意境氛围进行翻译。[5]比如:“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现代汉语译文: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的深浅,微微的水波进入里面,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英文翻译需要补充主语“我”,汪榕培在翻译中也注意到了这种情况:As I looked closely, I detected nooks and crannies around the hill-base. I did not know the depth,but the noise surely came from the lapping and swirling of waters in them.
(2)淡化。淡化也是重要的翻译技巧。在中文表达中,为了形象化地凸显事物的生动性及中文特有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多使用四字词语以及拟声词,还有一些俗语等,但是英文表达中并没有与之对应的词、句,因此只能淡化文化意义,突出形式化的表达,即进行淡化处理。
3.审美优化
审美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的考量标准,将审美应用于翻译中可以更好地保障英译本的传播效果。尤其在当今文化多元化发展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凸显文化宣传的效果,需要从文化审美角度进行英译中。因为从文化翻译表现论来看,两种语言的交汇不仅仅是字面上的转换,也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向国外输出的也是文化理念和审美思想。所以,为了补足文化差异,实现不同语言文化的有效转换,需要针对文本审美,总结对应的翻译策略。比如:“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这句描写的是苏轼经过细心观察之后,发现山下原来存在许多洞穴,但深浅不得而知,当微波流入时,水流振荡,波涛奔涌,发出了巨大的声响。文言文中的“澹”是用来表示水声、形容水波摇动的样子;“澎湃”则指声势浩大、气势雄伟的样子。在英文中有许多形容水流动形态的单词,如“roaring”“surging”“scourging”“crashed”“lapping”“swirling”等,这些单词虽然都表现水流动的形态,但是想要进一步传达出苏轼对于水的描写,体现出古文中“水流澹澹”的形态,需要在充分理解原文含义和思想感情之后,进一步了解英文语义的细微差别。比如“roaring”“surging”“scourging”“crashed”更凸显水流的气势,而“lapping”“swirling”则注重水流在不同阶段的样子。“lapping”表示的是水流轻柔和有规律的拍打,“swirling”表现水流的湍急,是对“lapping”的补充说明。由此可以看出汪榕培对原文中“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这句的完美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