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教师如何运用法治思维育人

2022-11-21周天宏孔华锋

法制博览 2022年6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案例法治

沈 青 周天宏 孔华锋 沈 洁 刘 桢

武汉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建设方针。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1]。

高等学校是推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阵地,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特别是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下,高校教师必须带头学法,树立法治思维,在法律制度框架下教书育人;遵法、守法、用法,在课程中融入法治元素,践行依法治校。

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3]。宣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思维,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非常重要,高校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把法治思维贯穿到育人过程中。

一、带头学法,树立法治思维

高校教师要自觉学法,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4],自觉学习《宪法》《行政诉讼法》《民法典》等,还有本行业、本领域、本专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自身法治意识,形成相对成熟的现代法治理念,自觉树立和养成法治思维方式[5]。通过学法、知法,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促进依法执教,并加强教学设计,深挖课程法治元素,在日常的教育或者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教育和引导学生,使他们通过相关法律知识和案例的学习、思考和实践,能够形成良好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思维。

二、遵法、守法、用法,践行依法治校

(一)树立规则意识,师生践行“契约精神”

法治思维的核心就是坚守规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有师生共同遵守法律和规则,才能给学生一个正面示范。

一是从学校的管理层面,在招生、招聘、招标等过程中,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公正,公开,有法可依,有据可查,避免受到利益和人情因素影响。

二是对于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不论是教师或者学生,都应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违背或违反校规的行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例如某学校教学管理办法中规定,教师和学生上课均不可迟到:“教师无故迟到记为一次教学事故;学生无故迟到,扣除该门课程考勤分,具体分数由任课老师确定。”如果某位老师上课迟到,也未提前说明,影响了课堂教学,违反了规则,却未受到“教学事故”的处分,那么学生会认为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对规则和法治会产生不信任。

三是在涉及学生利益的方面,不仅要依法依规,还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对学生权利的尊重和保护。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评选办法要注重合法性、公开性和学生的参与性,评选过程要依据经充分论证和讨论的评选办法,并且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学生考试作弊处理办法和学生违纪处理条例等,不仅要站在学校管理角度,还应充分考虑教育为主的思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条例中“退学”“开除学籍”的情形要与相关法学专家充分论证,对某个学生给予“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要慎之又慎。

(二)开展法治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法治教育活动,可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引导大学生自觉学法、遵法、守法、用法,增强其法律信仰和法治意识,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高校校园可以组织多种类型的法治教育活动,如邀请有关专家举办法律讲座,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故事情景剧,与大学生有关的法治问题典型案例展览等。题材的选取要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例如解析大学生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的案例,戳穿花样百出的网上诈骗手段。以及在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收集证据的技巧,遇到“刷单”“裸贷”之类的法律困境怎样求助等,都可以成为法治教育的主题。

(三)开展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和行为的重要阵地。可开展思维导图绘法律知识体系培训课,法治问题分析论文比赛,辩论赛,结合时事热点[6]的典型案例课,社会实践课等。例如以某个教学内容为主题,分为正反两个观点,在相互的交流中,启迪求真。例如法治问题分析论文比赛,学生依据自己的想法,搜集整理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进一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阐述。

精心设计的第二课堂,可提升学习兴趣,帮助大学生更快理解法治理论知识。通过不同主题的任务,以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分组合作,案例讨论和分组展示,便于更好地理解、记忆和应用相关法律制度和法条规则。

可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等方式进行法治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法院旁听、监狱走访、社会实践调研等,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过程,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生产实践,在走进法院、走进社区、走进人群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国家司法制度[4],从而对法律产生信仰感。

三、坚持公平正义,采用合理途径维护正当权利

(一)维护自身正当权利

对教师而言,评聘职称、学业进修、报酬提升等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事情,必须事先公示评价标准,执行过程也要民主而且透明。教师在教学与科研等方面也应该平等地享受学校可以提供的各种资源,其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的认定,也应该基于公开、公平、公正的标准和程序,评价标准不一致就会带来随意性。

当工资待遇、养老保险、离职续聘、劳动合同等方面遭遇不公平对待时,要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首先向上级主管部门如实反映情况,进行协商;如仍不能解决,可向当地的劳动部门提起劳动仲裁,协商无果后,再采取民事法律诉讼。

(二)维护学生正当权利

学生是教育法律关系的重要主体,享有特定的权利,如平等的受教育权、申请奖助学金权利、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的权利、对处分进行申诉的权利等[7]。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法律和法规规定的各项权利,维护受教育的公平。在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优秀学生等的评选方面,维护学生合法权利不受侵犯。当有学生权利受到侵害时,引导学生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四、在课程中融入法治思想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育人的本质要求,实践立德树人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努力实现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8]。法治思维的培养和教学是高校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课程是进行法治思维培养和塑造的载体。

大学生的思想是一个变化的系统,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不同,可以针对各年级大学生的思想水平以及法治素养层次的不同进行阶梯式教育[4]。

大一阶段,学生处于过渡适应阶段,思想单纯,可塑性和可变性强,以普法教育为主,主要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掌握一定量的法治知识,为培养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奠定基础[4]。

大二和大三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基本定型,这个阶段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主要是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需要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法治元素,并配合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和塑造他们的法治思维和能力。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形成,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有很大提高,这个阶段重在配合校园、求职企业、家庭、社会、网络来引导他们树立理性、成熟的法治观[4],为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专业课课堂教学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播知识和能力培养主要依靠专业课的课程教学,法治思维的培养需要渗透到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中,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法治观。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法治元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挖掘法治元素,二是结合知识点来融入法治元素,三是加强违法事件的警示教育。

五、以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融入法治思想

高校教师需要教育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认识到守法和违法只是一念之差[9]。在教学过程中将普法教育、法制思想传递和违法案例警示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观,教会学生如何在网络上尊重他人隐私,不能利用技术制造并散播计算机病毒或非法牟利。

在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把法治元素与知识点结合,并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时加强对违法事件的剖析,进行警示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在案例教学中融入法治教育内容,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自觉地进行法制思维的塑造[10]。

在授课过程中渗透相关法律法规的介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若干规定》《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并对非法获取计算机系统数据罪、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进行介绍,并分析典型违法案例,引导学生引以为戒,知法懂法,树立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不逾越法律红线。引导学生树立维护隐私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的意识。

案例1:使用爬虫软件非法牟利。2017年至2019年间,陈某为牟取非法利益,编写“爬虫”软件用于在“XX网”平台上抢票,并以人民币1888元到6888元不等的价格向他人出售该软件,非法获利人民币12万余元。2019年7月11日,陈某被公安机关抓获。法院认为:陈某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情节特别严重,依法应予惩处,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案例分析:讲授Python爬虫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时,不仅要讲授Python网络爬虫的基本原理与编写方法,还要介绍利用爬虫技术获取数据这一行为是具有违法甚至是犯罪的风险的。不仅要分析采集站点的要求和声明,还需关注Robots协议(网络爬虫排除标准)。案例中的XX网明确声明了Robots协议,表明了不可爬取。而陈某编写“爬虫”软件以非常规的方式构造和发送网络请求,模拟用户手动下单和购买商品,模拟用户识别和输入图形验证码,绕过XX网平台的人机识别验证机制,以非常规方式访问XX网平台的资源,并以此牟取非法利益,已受到法律的制裁。

案例2:个人隐私数据抓取与贩卖案例。2019年10月XX公司因为在8个月内日均传输公民个人信息1.3亿多条,被法院宣判。该公司成为大数据行业爬虫公司受到刑事制裁的首个案例。

案例分析:某科技公司利用用户数据来进行牟利,帮助付费企业监测员工,偷窥员工信息。该公司利用大数据技术,未经授权擅自抓取用户简历数据,涉嫌盗取公民隐私。在未经用户明确同意情况下,共享给第三方,并以此牟取非法利益,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如《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六、结束语

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根本职责,依法执教,在教书过程中融入法治思想,给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校教师只有带头学法,树立法治思维,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在学法的基础上遵法、守法、用法,践行依法治校,坚持公平正义,维护自身和学生合法权益,并在课程中融入法治思想,培育学生法治思维,进行全过程的育人。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案例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