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志书成果转化方式的探索
——以“京华通览”为例

2022-11-21董拯民

广西地方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京华志书方志

董拯民

(北京出版集团,北京 100120)

地方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存的古籍总数为8万至10万种,其中历代旧方志有8500种左右,11万多卷,约占总数的1/10。所谓“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这些存世志书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当时各行政区域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是现今人们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基础性资料。在倡导“文化自信”的今天,整理和出版志书更有着特殊意义。

但是志书作为资料性图书,出版后大多被各类图书馆和研究机构收藏,很难进入普通读者中。而且志书的体量大、定价高,加上受到编纂体例的限制,可读性较差,因此难以作为通俗读物推广。如何推动志书成果转化,使之惠及广大受众,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京华通览”丛书为例就其转化方式谈几点个人思考。

一、纸质书转化

以志书资料为基础,出版面向大众的通俗纸质读物,是当前志书转化的一个重要方向。以“京华通览”为例,该丛书共计62本,以北京规划志书、特色志书、古籍文献为基础资料,又邀请一批研究北京历史文化的专家补充空白,目的就是将“大而全”的志书分解成“小而美”的册子。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严格控制每本书的体量。“京华通览”采用32开的小开本,字数控制在10万字左右,通过“化整为零”,便于人们携带阅读。与志书大16开、平均50万字的规模相比,成功实现了瘦身。

第二,重新设计封面和版式。如果说封面是书的脸,那么版式就如同书的身材,二者是打动读者的首要元素。设计师选用最能体现“京华通览”内容特色的线条图设计封面,采用烫黑工艺,显得庄重素雅。正文则在志书的基础上重新配图,并采用四色印刷,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京华通览”展示了北京的历史沿革和文化风貌,详细介绍了北京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以及城市建设规划等情况,填补了相关文化研究的空白。

第三,突出北京特色。按照北京文化的内涵和特色,丛书被分为“一城三带”4个系列——“北京历史文化名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作者大多是北京志书编纂的实力派人物和在北京史志领域著述颇丰的知名专家。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套丛书的不少作品也可被称为“大家小书”。

第四,让读者了解志书编纂背后的故事。以“海陀山”这个地名的考证为例。该地因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高山滑雪场所在地而名扬世界,但在目前的出版物中,既有写作“海陀山”又有写作“海坨山”的,编纂人员在整理大量基础资料时发现,延庆自明代以来,修志相沿不断。从明代成化年间首次创编,到中华民国编纂的10部志书,均使用“海陀山”三个字。此外,《(光绪)畿辅通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以及2020年出版的《北京市地名志》,仍采用“海陀山”的写法,至此“陀”“坨”之争有了定论。

正是遵从了以上编纂意图,“京华通览”自2018年出版至今,已经加印两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电子书转化

电子书是纸质图书进入数字化时代后转化而成的第一个产品。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书克服了版权保护,图片、公式等内容的完全展示等技术难题。目前电子书最常用的epub格式,有着很好的兼容性,且能精确还原纸质书的版面。对于读者而言,电子书方便检索和存储,便于携带,用手机等终端进行阅读非常方便。此外,电子书的定价更灵活,与纸质书是两条并行的产品线。据近年来的销售统计,电子书的销量与纸质书的销量紧密相关,如果一本书畅销,其纸质书和电子书的销量都会不错,并不会出现电子书冲击纸质书的情况。

“京华通览”的电子书完全保留了纸质书图文并茂的特点,给读者提供了良好的阅读体验。同时我们将每本电子书的制作成本控制在300元左右,较传统印刷成本更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有声书与影像转化

有声书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图书数字化产品,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非常迅速。据艾媒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有声书行业市场销售规模为23.7亿元,历经3年高速发展,在2019年达到63.6亿元,持续增速高于30%。2019年,中国有声书用户数量为4.78亿,同比2018年上升19.0%,2020年用户数量达5.62亿。2020年,因新冠疫情原因,线上消费持续增强,有声书行业发展进一步增速,行业销售规模达到95亿元。2021年,用户数量达6.4亿,在线音频市场销售规模达到220.0亿元,同比增长67.9%。预计到2022年,在线音频用户规模将达到6.9亿人,市场销售规模将会超过312亿元。

德勤咨询公司甚至预测,有声书销售收入有望在2023年超过电子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出现电子书和有声书两强并立的数字出版局面。目前各行业巨头积极布局,抢占市场,音频平台也发力数字营销,培养用户的听书习惯。

为了跟上融媒体时代读者市场进一步细分的现状,“京华通览”丛书出版后,我们也对其进行了有声书转化。首先由编辑选取书中可读性强的故事,之后再对故事内容尽量进行口语化处理,使之符合听众的收听习惯,然后聘请专业人员录制音频并将每个故事的长度控制在5分钟左右,以期达到最佳收听效果。

此外,影像化也是志书转化的一个方向。2017年,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登陆央视科教频道,取文字方志之精华,开影像方志之先河。在灵动的光影之间,中华大地上的古老县志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中国影像方志》从全局着眼,自细微处落笔,用时代眼光在贯通古今的详实史料中精选最接地气的中国故事,用国家视角审视思考那些跨越时空、具有永恒价值的精神力量,让大家从全新视角看到了一个从历史深处走来、走进新时代、走向伟大复兴的完整的中国。2021年,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北京志·中国共产党志》的承编单位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以慕课的形式推出了党史课程,其中大量珍贵影像资料被首次呈现给观众,极具震撼力,激发了群众学习党史的热情。“北京党史”慕课在地铁站、写字楼办公区等公共场所连续播放,获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猜你喜欢

京华志书方志
河北省档案馆馆(省方志办)藏《永壁村保甲册》鉴赏
红色京华
试论地方志书质量与市场的关系
“雅集京华·诗会百家”全国第二届百家诗会征稿启事
京华清明记忆
情系志书藏古今
志书图片的放置原则
设置方志学专业硕士学位探讨
第二轮志书编纂应避免年鉴化倾向
张京华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