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美学中音乐本源问题之探微
——以《乐记》与《声无哀乐论》为个案研究
2022-11-21周旸辰
周旸辰
一、背景
从西周晚期到春秋末期,是中国从奴隶制到封建制度的大转变,在意识形态方面,这一变化反映了神灵的地位下降,而人的地位提高,这个时代的音乐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变化。自《大夏》以来,六代乐舞多以歌天颂、歌颂神灵、歌颂人为主要内容,“郑卫之音”的出现和流传,给雅颂旧乐和旧美学思想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此期间,虢文公、史伯等十余位学者在《国语》《左传》中留下了深刻的审美观念,其中的主要内容包括:“乐从和”(音乐的特点是“和”)、“六律以耳聋”(许多乐声组合的乐章更好听)、“乐声能使山河之风”(音乐可以使山河之风),虢文公、史伯在礼乐体系的影响下,不仅注重音乐与自然的联系,而且还强调了“礼乐为礼”、“和谐”与“和平”。同时,也对“中”与“德”、“乐”和“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对整个中国美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晚期到战国末期,由于社会和经济体制的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与之对应的是,这一时期的音乐审美思潮也是前所未有的活跃,儒家、道家、墨、法、杂家等都相继提出了各自的音乐审美理念。孔子的音乐审美观念有:“乐而不淫,悲而不伤”、“以乐而不以乐”、“以乐而不以乐”、“以礼而贱”。“音声相和”、“大音希声”、“法天贵真”、崇尚自然等是道教的审美理念,其基本原则是清净、宁静。墨家提倡“非乐”,韩非(法家)主张以乐曲歌颂君王的功绩,以加强新兴的封建制。
二、前世影响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郑国子伯伯引用了“子产”的话,说到了“乐道”、“礼乐”、“六气”、“五行”、“子产”、“阴阳”、“五”等概念的结合,阐述了“天地”、“天地”、“天地”,它的理念是“天人合一”,它的音乐和一切事物都应该符合美,而不是善、善、喜、悲、悲、乐。
和“礼”、“乐”、“天”、“人”、“气”等都是独立的概念,它们的著作和话语中,并不仅仅局限于“阴阳”,“五行”则是指天地、人、音乐,包含着“人天合一”的理念。况且,正如子产所言,“天地之明,六气之源,以五行之力。”
伶州鸠鸟也提出了人与天的一对关系。“六气”是一种创造一切的“六种能量”,是一种阴阳二气,是一种音乐的源头。古人相信“气”能让乐声与天地相连,一种是“省风作乐”,一种是“人能唱歌、弹琴等,另一种是音乐能感染人类的精神。“气”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指人心中的“阴阳”“五脏”的理念和“天地一体”的理念。
三、《乐记》中音乐的本源
凡事皆有源头,要掌握事物的整体面貌,认识事物的性质与性质,必须从源头入手。在音乐的起源上,人类从劳动、爱情、图腾、神灵和各种巫术活动中,都有不同的解释。这些故事都是从民间流传下来的,虽然没有被理论上的文献所证实,但从一些细节上可以看出,这首歌是从劳动而来的:“昔年伏羲氏兴盛,教民牧渔,天下统一,时有《网络歌》。”根据《<乐记>作者问题辨证》《<乐记>再辨证(三题)》,《乐记》是西汉武帝时期写成的,作者是刘德毛苌。《乐记》的本源问说则主要体现在:“知其所动,以其声”。《乐记》中的音乐审美观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探究音乐的起源,二是讨论音乐的特性,二是“天人合一”。而《乐记》中的音乐起源,则是本论文的重点。《乐记》等著作均有论述音乐章句,但大都将五音五色与五味五色联系起来。他们都相信,“音”是由数位圣人所创造,是先王教化了人们。他们没有从实践性的角度来研究音乐的来源,也没有超越神权主义的范畴,更没有从科学的角度来理解音乐的源头。《乐记》是一部集百家之长、百家争鸣、乐学为一体的作品,它既突破了旧有的世俗、狭隘的音律,也大胆地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桎梏,以一种新颖的、符合时代精神的音乐理论,提出了“以物为本”的著名学说。
所谓“由心而动”,指的是与外部事物的接触,使人的感觉和智慧得以活跃,或显现,这是人的天性所具备的。正是因为“物”的作用,主体的感觉才能被激发出来,从而产生了音乐(“故形于声”)。而如果仅仅是“物”,而没有“心”的感觉,那么,即使“物”在外界存在了数千年,也不会被发现,也不会在认知的过程中散发和扩散,它是人的意识,是人类的感觉和意识。正是因为“事物”的作用,主体的感觉才会被激发出来,从而形成了音乐。而若仅有一种“物”,则无主“心”的知觉,即使“物”在外面已有数千年,亦无人知晓,亦无艺术、无意识。可见,音乐是人的精神活动,是人们在对外部世界的互动过程中,对某些经验的传递和传递。
《乐记》中所说的“物”,其范畴很广,不仅是指事物,更是具有很高的抽象含义。从金属、石头、社会、政治、伦理、风俗、天地万物,乃至整个宇宙,都是“物”。《乐记》中的“物”在与受试者的审美关系的时候,就会对受试者起到一定的作用和影响。“情动,故形于音。”音乐的源头是人对外在事物的感知,从而激发内在的情绪,从而表现出来。人的天性不但是与生俱来的,更是天赐的,所以被称为“天理”。因此《乐记》认为,“心”并非音乐之根本,而在于“天”。
《乐本》中的“感”,是指内在的悲伤或喜悦。《乐记》一词的本义,就是指人的内心对外界事物的感知,从而激发内在的情绪,从而表现出来。音乐的源头并非来自于外在的生命,而是来自于内心。
总之,《乐记》在阐述上述音乐审美观念的同时,也着重探讨了其社会功能。武帝以后,汉代长期推行“革除百家、独尊儒家”的《乐记》,对中国美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也有其局限性,过分强调音乐与伦理、社会、政治的关系。
四、《声无哀乐论》中音乐的本源
《声无哀乐论》是一部具有思想史和审美意义的伟大作品,它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深刻内涵的伟大作品,也是嵇康的作品。《声无哀乐论》一书共7000余言,嵇康在其“声无悲”说之初便曾提出:“人与自然相融,生机勃勃,四季更替,五脏俱全,琴音虽有,却有难闻的味道。善与恶,虽然受污秽,但身却安然而不动,爱与恨,又怎能改变?“……”
关于音乐的起源,嵇康提出:“天造万物,而乐乃一切事物中的一种,亦是从自然中生成,因此,其与自然相分离。
首先,“名”“实”的悲歌。稚康《声无哀乐论》说:「声乃以善与恶,故不与悲;悲歌是由情绪所决定的,不是由声决定的。虚名已灭,一切都显露无疑。“也就是说,它有它自己的本性,而不是人类的悲歌。悲伤是人心中的悲伤,在听到音乐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悲伤的情绪,而悲伤为什么会出现,这和音乐没有任何关系。因此,音乐中没有“真”的悲歌,也没有“名”的悲歌。
然后,嵇康根据音乐美学所特有的现象,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音韵的变化”。他说:「人各有志,歌者有泪。用之以误,或闻泣而喜,或听曲而戚,则其悲愤之心也。今日以平等之心,发出千百种不同的声音,斯非音声也。”不同的民族和地域,由于不同的地域习俗和不同的美学心态,导致了不同的情绪表达。由此可以看出,声音和情绪表达并没有一定的联系。
嵇康说,音乐是从大自然中诞生出来的,他主张,音乐是一种与人没有联系、不受人的影响的、不受人的影响,他相信,音乐的主体就是大自然,其实质不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是在于音乐本身。《声无哀乐论》认为,“声以平静为身”,而“平和”则是指没有悲歌的存在。嵇康把“道”与“不悲不悲”相结合,“道”又与人的天性相适应。寂静,声音的作用,就是当人听到“声”之后,才会响起“悲”,这是一种“声”,是一种悲伤,一种感觉,一种感觉,就是“悲”。“音”可以让人“纵纵而纵”,这表明嵇康否定了“声”可以引起人们的悲恸,但也充分地认为“声”可以带来愉悦和美。
嵇康《声无哀乐论》作为中国的一部重要的作品,与孔子的《乐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主张将“音乐”彻底归顺于民众,并将其作为统治民众的一种方式。《声无哀乐论》在美学与乐坛上也证实了嵇康的“越明教,随性而为”的主张,既是对音乐的“异化”,又是对“音乐自由”的诉求。
《声无哀乐论》在其历史上具有重大的价值:对传统的质疑;主要的、带有反叛意味的、革命性的音乐观念。《乐记》与《乐记》的区别是:重视乐府的内容,重视乐府的社会功能,而《乐府》则致力于政治;《声无哀乐论》着重于音乐的形态、音乐的美感、娱乐和养生功能。与之相比,《声无哀乐论》对乐理的研究要深入得多,对音律的研究也要多得多,它的思想性和审美意义也要大得多,而且自从《声无哀乐论》之后,中国的古典音乐审美研究也就不限于它的社交功能了,它的研究也就多了起来。
结 语
《乐记》与《声无哀乐论》是汉代与魏晋乐府的一部乐学专著,它们关于乐原的论述有共同之处,如《乐记》所言:“乐者,由心而发。”它既认识到了客观存在,也重视了它的主观能动性。嵇康《声无哀乐论》则认为:“以音为先,以形为先,以形为先。我们的感情不是从音乐里发起来的,而是从别的方面引起的,只有在与它的和声的音乐的作用下,它才会出现的。”这一点已经证明,在很久以前,它就已经被证明过了。
无论是《乐记》还是《声无哀乐论》,都提出了“中正平和”的音乐观念,并吸收了道教“自然无为”的理念,最终发展成为“淡和”的审美观念。
《史记》中,除《乐记》和《声无哀乐论》外,还论述了乐学与自然学、乐学与社会学、“天人感应”等问题。《礼记》中说,“礼乐之于天,而曲于地,而知于阴,而知之于鬼,知之于高,则知其深,而以大之始,以礼之于万物”,这是汉朝“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特点。
宋元、明两代,宋代的周敦颐把“淡和”的审美观念写进了《通书,乐上》,徐上瀛在《溪山琴况》里也有“和、、、、、”等二十四个条件,总之,尽管中国的音乐审美在春秋时代就已经有了许多的审美论断和哲理,而且在战国时代,各种流派都有百家争鸣的局面,然而,封建社会的等级体系,在许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然而,这些不同的学人所特有的审美理念,仍然闪耀着耀眼的光芒,给我们以深刻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