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下数字音乐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22-11-21

黄河之声 2022年7期
关键词:京津冀数字人才

王 宇

随着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推进,促进了该区域数字音乐的产业效益,也加快了数字音乐人才的培养。在此背景下,基于京津冀地区的区域优势和产业优势,对数字音乐人才的培养探究,能够在与时俱进的产业发展中发挥人才动力,助力京津冀数字音乐文化发展,提供全面的音乐人才保障。在下面的研究中,就京津冀地区数字音乐发展背景、动态、人才需求,以及相关数字音乐人才培养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总结。

一、京津冀数字音乐发展的背景分析

何为数字音乐?简而言之,数字音乐就是将数字化技术手段运用到音乐作品的创作、编辑和存储过程中,通过互联网进行广泛的传播。目前,数字音乐主要包括在线音乐和移动音乐两大类。其中,在线音乐是音乐平台通过线上形式为用户提供音乐服务;移动音乐是用户用手机、平板和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获取音乐资源。其中,所涉及的服务项目很多,包括音乐电台、音乐播放器等。而数字音乐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是将传统的音乐产业内容,包括音像产品、音乐演出等,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后形成的新型产业种类。而且,通过不断创新发展,数字音乐已经成为当前音乐产业的核心支撑。

当今数字音乐的传播形式有MP3和WMA,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数字化音乐市场也面临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已经为京津冀地区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吸引了众多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因而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潜力。数字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娱乐形式,随着数字音乐产业的迅速发展,也成为了年轻人的重要文化消费方式。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移动音乐用户超过5亿人次,通过移动音乐客户端欣赏音乐,进行社交活动,也早已成为青年一代的主要娱乐方式。研究部门在对酷狗、QQ等音乐APP的用户分布研究中发现,25岁以下的年轻人群对音乐非常的喜欢,在整体的用户群体中的占据很高的比例,而且该群体成为付费音乐板块的主要消费群体。

通过以上数据的分析和讨论,不难看出京津冀地区的数字音乐产业化具有非常好的前景。在此背景下,也催发了京津冀地区数字音乐相关事物的发展。尤其是对数字音乐产业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也进一步促进了数字音乐人才的培养工作。京津冀地区作为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数字音乐产业发展带来了非常丰厚的经济回报。尤其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娱乐文化和信息技术资源丰富而集中,数字音乐产业人才发挥出了卓越的潜能,以京津冀一体化音乐文化发展为导向,才更能满足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的前景需求。

二、京津冀数字音乐发展动态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以传统的音乐文化传播形式和载体为主的音乐文化产业经济收入呈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虽然,当前移动音乐和在线音乐的经济效益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但是全球的文化娱乐形式整体向数字化转化和发展,这一产业发展势头已势不可挡。京津冀地区的在线音乐和移动音乐齐头并进,经济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庞大,相关的产业收入也逐年的增加。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互联网终端的广泛普及,这些因素都为京津冀地区的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硬件支持。

与此同时,京津冀地区的数字音乐产业也带动了一些衍生行业的兴起。比如,数字音乐播放器、播放机、网络信息平台等,也随之发展起来。近年来,我国的数字音乐产业规模呈稳步上升趋势,随着5G网络的诞生,众多数字音乐平台的付费用户人数也更多了。而且,电信音乐增值业务不断增加,数字音乐平台多元化盈利模式成为数字音乐产业获取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京津冀地区很多演职人员,都通过线上直播演唱会的形式进行文艺演出,代替了传统演唱会的门票盈利模式,通过网络用户打赏、赠送虚拟礼物等方式付费开辟了数字音乐发展的崭新模式,也推动了数字音乐版权的规范化发展,各项著作、版权法规和条例都进行修正,对互联网音乐版权,数字音乐作品版权的保护推动了数字音乐的创作,也保护了数字音乐产业的经济效益,为数字音乐产业提供了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保证了数字音乐产业的经济发展形势稳定快速地增长。

三、京津冀数字音乐人才的需求分析

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背景下,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发展前景。同时,京津冀三地的文化产业联动发展,也为数字音乐产业的相关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所以,在这样的局面之下,必定会带动新一轮的音乐产业人才结构的调整,也为更多的数字信息技术和数字音乐编创、管理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随着数字音乐产业的逐渐发展,需要各个层面的专业人才的支持,为数字音乐创新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目前,我国的音乐人才培养除了院校模式,还有多种专业培养模式。从国家到地方的专业音乐学院是主要的人才输出阵地,承担高水准音乐人才的打造;另外,就是综合大学开设了音乐专业课程,进行人才专业技能拓展,全方位的进行音乐人才的培养;其次,在各地的高职院校也开设有音乐专业,注重音乐人才的技能性和实用性培养。在不同的院校音乐人才培养中,教学模式仍然遵照传统的音乐专业课程设置,如音乐表演、音乐理论等等。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音乐人才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所以音乐人才的培养也要遵从人才市场和行业需求,满足数字音乐产业发展所需的音乐人才资源。所以,在当前京津冀地区数字音乐产业盈利模式下,各个领域都需要音乐人才的参与和建设。数字音乐产业所需人才大多为复合型音乐人才,所以对音乐人才的综合能力水平要求是非常高的。例如,数字音乐技术的开发、营销等需要IT人才,音乐产业的发展又离不开优秀的音乐专业人才的参与,音乐文化创作是综合能力的体现,所以那些接受过信息化和音乐专业培训的人才,又有着在综合型大学接受全面音乐专业塑造的复合型人才,将会成为京津冀地区数字音乐产业发展所需人才的重点。

四、京津冀数字音乐人才培养策略分析

(一)夯实数字音乐人才专业基本功

京津冀地区数字音乐经营形式多样化对音乐、信息等各方面知识的综合需求度更高,但这并不等于对音乐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降低了。数字音乐产业的高度综合化发展反而对相关从业人员自身专业度的要求和标准提高了。音乐人才专业的理论和技能掌握,是数字音乐创作能够融合新的音乐文化元素的根基,也是数字音乐创作能够发挥出巨大潜力的前提。所以,数字音乐产业人才培养仍然不能放松对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要全面的掌握各种类型的音乐理论、音乐表演、音乐演奏、音乐创作等基础能力。

此外,音乐人才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推动京津冀地区音乐艺术文化发展的基础。所以,在对音乐人才基础能力的塑造中,音乐人才独立学习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强,再结合思想和情感上的认知提升,这样才能为优秀的音乐作品创作提供基础,也成为推动京津冀地区数字音乐创作的重要动力。京津冀地区的数字音乐的全方位发展,需要各方面杰出人才的鼎力支撑,所以,京津冀地区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是众多专业人才的智慧和创造的集合,这样的发展模式对每种专业人才的基础知识技能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加强对某一专业人才的理论基础深造是保证音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根本,也是保证相关音乐人才能够将自身的文化积淀与所学专业知识融合起来,共同满足京津冀地区数字音乐产业市场需求的根本。

(二)联合打造京津冀数字音乐人才

京津冀区域在地理、文化、经济等方面具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因而京津冀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也具有整体性。京津冀地区作为先进的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为其他地区的数字音乐发展提供了学习和借鉴平台。尤其是在数字音乐人才的应用上,也具有针对性和特殊性。所以,数字音乐产业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京津冀产业联合人才培养机制打造,通过音乐产业运营的实践探索进行综合性音乐人才的培养。众所周知,数字音乐的产生无论从音乐内容、信息技术,还是市场营销等方面,都需要契合社会文化发展趋势,以及群众的音乐文化审美的需求。所以,与时俱进的数字音乐产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在数字音乐产业实践中进行不断的历练。数字音乐人才只有在产业实践过程中进行训练,相关专业的人才才能将所学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运用于解决数字音乐产业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对数字音乐文化产业的认识,提出新的想法和策略来检验自身所学的专业技能,并在不断的验证中作出新的调整和创新。在此背景下,加强数字音乐产业人才培养与京津冀音乐产业的联合发展,将音乐人才的培养放到音乐创作和产业运营的实践中来,才能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音乐文化产业发展需求,了解全国、甚至全球的数字音乐市场发展动向的综合性数字音乐人才。

(三)发挥高校数字音乐人才培养作用

无论是音乐专业院校,还是开设音乐专业院系的综合性大学,都是数字音乐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所以,高校在文化内涵和专业知识培训等方面,对数字音乐人才的培养仍然占有绝对的资源优势。因而,不断优化高校数字音乐人才的培养方案,通过多元渠道进行音乐人才的塑造,对京津冀地区的数字音乐产业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在数字音乐产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从长远的职业需求对音乐人才培养进行计划和实施。首先,要制定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将音乐艺术和科技信息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具备音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对音乐程序、软件等方面的应用和操作有所把握。除此之外,高校也要对学生在艺术修养和职业素养的提升,进行深入的教学拓展,为京津冀地区数字音乐产业培养全能的人才。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在音乐作品创作中的不断应用,有人会认为音乐基础技能的学习对于音乐创作已经不重要了。这样的想法对于数字音乐人才培养是一种误导,因而要修正这种思想。高校在数字音乐人才的培养方面,仍然要以音乐教学为主导,数字技术作为载体,将音乐、动画、计算机等学科进行交叉教学,这样才能使数字技术在音乐作品创新方面展现出新意,并且能够紧贴社会音乐艺术发展趋势,符合大众音乐文化审美。此外,高校对学生进行数字媒体理论和技能的教学,主要是将网络设备的应用、数字视频、音频的制作和编辑技巧等,从而实现音乐视听效果,进行更丰富创意策划。高校还可以为了满足数字音乐产业发展人才培养需求,单独设置数字音乐专业,在音乐专业的基础上设置电子音乐制作、音乐产业营销等相关的专业课程。能够结合音乐基础理论,将产业创意、信息技术、市场营销等内容融为一体,形成涵盖性广的音乐教材内容,以京津冀的数字音乐产业发展为导向对相关音乐人才进行高效培养。

结 语

总而言之,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背景下,对数字音乐人才的需求将更高,对于数字音乐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水平将提出更全面的要求。京津冀文化的协同发展,为数字音乐创造了良好的平台,也为更多的音乐人才提供了就业渠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数字音乐人才的培养和塑造,能够借助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全面的推进数字音乐人才的高质培养,为数字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同时,也能够在与时俱进的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中,彰显京津冀地区数字音乐人才的卓越价值,推进三地数字音乐产业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京津冀数字人才
人才云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答数字
京津冀协同发展
数字看G20
毛遂自荐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