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士护理科研能力现状及展望

2022-11-21李佳凝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护士护理人员

李佳凝,王 蓓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健康教育科,江苏 南京,210028;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部,江苏 南京,210028)

护理科研是用科学的方法反复探索、回答和解决护理领域中的问题,直接或间接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1]。护理科研是一种用科学方法反复探索、系统观察、有目的地收集数据、严谨、科学地分析护理领域未知事物的认知活动。科研能力在护理领域的体现是护理科研能力。不同的研究对护理科研能力有不同的定义。Moore等[2]认为,护理科研能力是指能够获得研究数据、发现问、分析问题并使用科研工具进行护理科研实际工作的能力。O’byrne等[3]认为,护理科研能力是指护士进行护理科研、评价、分析和实施护理科研成果的能力。Cooke等[4]认为,护理科研能力是护士运用熟练的科研技能进行护理科研的一种实践能力。临床护士是护理工作的执行者,科研能力是影响护理科研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临床护士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科研能力相对低下,导致科研成果和转化质量不高,不仅影响临床护理质量,而且制约着护理学科的整体发展[5-7]。科研能力不足是影响我国临床护士开展科研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8],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临床护理护理科研仍然比较薄弱。本文简要分析我国护理科研发展现状,探讨临床护理科研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因素,提出改进策略,旨在更好地促进我国护理科学的全面发展。

1 我国护理科研发展现状

护理学期刊作为护理科研成果的载体和传播媒介,是圆满完成相关科研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护理科研成果还可以通过学术会议进行交流,以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并在临床工作中应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以“Nursing”为检索词,发表时间从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的研究文献共16820篇,位列前3名的分别是美国4758篇,占28.29%;巴西3029篇,占18.00%;英国1794篇,占10.67%;中国排名第7位,738篇,占4.39%。中国护理科研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张玉华等[8]对我国9种护理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发表论文数量仅占护理队伍的5‰,发表论文数量与护理人员总数不相匹配,护理科研成果率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王冬黎等[9]护理骨干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护理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科研知识,但科研能力薄弱,科研成果少,这一现象也存在于医疗机构的护理队伍中。

2 我国临床护理科研存在问题

2.1 科研信息的传播及掌握

护理学科的发展取决于护理科研的发展和成果的应用,信息的汇总和利用能力是科研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护理人员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信息获取能力培养的基础。随着护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护理信息变化迅速,护理文献日益增多,面对大量的文献信息,护理人员对获取信息的方法尚缺乏足够了解[10-11]。

2.2 缺乏科研意识

临床护士从事着高风险、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由于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技术操作多,再加上护理人员数量的不足,导致临床护士在工作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开展研究相关的临床观察、数据收集和资料分析,在撰写论文时会面临研究方向不明、实施步骤不清楚、研究内容不深入等问题。对于绝大多数医院,临床医生占临床科研处于主导地位,护理人员科研参与意愿较低,撰写论文的动力和不足。科研意识淡薄是护理团队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科研范畴和发展趋势缺乏认识,科研意识淡薄。虽然临床上遇到了许多问题,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在工作中不善于分析和总结,深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较弱。

2.3 科研技能因素

多数临床护士认为缺乏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进行科研是影响护理科研的主要因素。护理科研的最终目的是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难题。如何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临床护士和临床护理本科生都认为选题困难是从事护理科研的主要难点之一,实践经验不足和前沿信息掌握不足是影响选题的主要因素[12-18]。可见,科研选题是科研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最困难的一步,也是许多护士撰写的论文不被采纳的最常见原因。其次,科研设计、资料的收集与统计方法以及科研论文的写作也是影响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发展的因素[19-22]。

2.4 工作负荷

临床护理工作繁重,加上护士人数相对不足,导致临床护士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临床护士工作繁忙,缺乏足够的时间开展科研,无法兼顾护理和科研工作,是影响科研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23-24]。部分临床护士还承担着临床教学、临床实践的任务,相应地减少了用于护理科研的时间。此外,缺乏时间只是阻碍科研工作的一个借口[25],部分护理人员认为护理科研不属于护理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把科研工作作为家庭作业带回家。

3 提高护理科研能力的策略

3.1 提升科研意识

要完善科研管理机制,必须调动护理人员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护理人员在科研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规划、安排和实施护理科研工作。经常参加学术培训和学习的护理人员学习热情高,积极进取心强,科研意识强[26]。护理管理者应重视选派护理人员参与各种学术交流,为外出学习、培训和交流提供更多机会,以不断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整体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3.2 成立科研小组

科研人才是推动护理科研进步和技术发展的基石,护理管理者必须加强科研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开设理论和实践培训课程,提升护士科研知识水平,激发探究欲望。同时,对于这些护理人员,应进行合理的岗位安排,让其能够有时间去规划、准备、开展科研工作。另外,护理管理者应为不同层级的护士开设科研课程,建立“帮助帮带”科研小组,鼓励护士参与科研实践,从实际案例中学会挖掘科研问题,满足临床护理人员的科研需求。

3.3 组织开展护理科研学习活动

护理管理者应了解护理学科发展前沿,定期组织护理科研学习活动,向护士介绍外科护理的最新知识,重视并进行科学研究的系统培训[27-28]。还可以邀请护理专家讲授护理科研知识,分享护理科研活动经验,对临床护士的护理科研工作给予全面、专业的指导,提高护理科研能力。

4 展望

护理科研作为促进护理学科发展的基础,在提高护理理论和实践水平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临床护士是临床护理水平的直接体现,也是护理科研的直接参与者,其科研能力反映了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因此,护理管理者需要重视护理科研教育,加大护理科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提高临床护士的科研意识,运用科学方法研究病人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问题,更好地促进我国护理科学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护士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运城学院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我校召开科研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