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美育视阈下高职院校戏剧教育的实践摸索
—— 兼评小剧场黄梅戏《香如故》
2022-11-21周蕴灵
□ 周蕴灵
戏剧教学是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可让受众通过观看舞台上的生动表演,去体察剧情呈现出来的生活真意,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充分调动人的感观,使审美能力得到强化。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戏剧教学,极大地丰富了美育工作的教学形式,有效地拓展了美育课程的教学模块,是把戏剧艺术融入美育教育的重要实践途径,从而立德树人。下面,结合对黄梅戏《香如故》的赏析,粗浅谈下笔者对高职院校戏剧教学实践的思考。
一、现代与传统:传统戏剧的现代化叙述
(一)剧情梗概
黄梅戏《香如故》由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排演,故事中所表达内容及其文化精神内涵是非常民族的。该剧以社会新闻为蓝本,讲述了出租车司机在义务接送卖花姑娘时所发生的故事。这名司机叫常小凡,她在接送时因为倒车不小心将卖花姑娘撞倒,小姑娘当时无碍却在几天之后因脾脏破裂离世。常小凡怀疑小姑娘的离世与自己有关,因此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她痛苦不已。最终通过查找到相应的证据找到了目击证人,从而自寻罪证将自己告上法庭的故事。
(二)舞台形式
《香如故》在演出宣传时打出了黄梅戏与话剧、音乐剧相结合,融入rap(说唱)、儿歌等元素的标语,有效吸引了一批年轻观众进入剧场。演出服装采取现代服装与传统水袖相结合。道具以三面不同方向的镜子和镜子中央的婚纱为主。镜子不仅拓展了舞台空间,增强整场戏的叙事功能,更延伸了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模糊真实与虚幻的界限。婚纱既代表着幸福和纯洁、还代表着另一种人生选择,他们共同呈现出了中国式舞台意象的现代化表达。小剧场的形式,使观演关系骤然拉近;灵活使用传统唱腔,并辅以西洋乐器,却不失黄梅戏特色,旋律简单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香如故》是地方戏曲与现代题材有机结合的一次大胆尝试,达到了“程式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
(三)对校园戏剧创作的启迪
如何设计美育课程,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是一个需要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我们现开设部分艺术俱乐部课程,旨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校精神更好地融入到美育教学之中,但往往选题不宽、立意不深、表演不活,缺乏吸引力,没有很好地把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要求体现出来。而《香如故》的创作和艺术再现过程,对高校戏剧教育有着较高的参考学习价值。
《香如故》讲述的故事很简单,但选材视角独特,足够令人震撼。用明快质朴的黄梅戏演绎现代故事,学生来到校园剧场,大家共同面对同一个舞台,共同去分享剧情,去感受人物的命运变化,学生情绪随着舞台上剧情的发展不断地跌宕起伏,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提升,心灵得到净化。这就启发我们如何通过戏剧活动让学生创造戏剧表演、探索文本及其内涵,利用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从而形成独有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创作之中,让我们能够立足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美育教学。
二、面具与灵魂:具象化的人物塑造
(一)情节戏与心理戏的合体呈现
《香如故》中的人物形象,可以粗略地分为戴面具的和不戴面具的两种。纵观全剧,它不仅是情节戏,更多的是心理戏。女主角要自证有罪,但全剧没有把她写成一个纯粹的老好人,而是制造对立面。其中,就通过虚构故事来进行表达,在故事中就是未婚夫律师与一个在交通台录制节目的记者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当中,也有一群配角,这些人都是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中所遇见的。这些“面具人”在开场就与常小凡一同亮相,他们躲在后面,无处不在,通过这些“面具人”的窃窃私语:“莫要伸手管闲事,看到这事当没事;莫要惹上烦心事,不要没事自找事”。面具人的一句“幸福有的时候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就将常小凡在男友安慰下刚刚收拾好的心情重新拉入了低谷;在常小凡自我拉扯时,躲在门后的面具人再次出现,“心里有污点的人,是自欺欺人的幸福”,让常小凡深感自己不配得到幸福,这就更加巧妙地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矛盾、心理活动展现在了观众的面前。
(二 )面具对人物塑造的艺术作用
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戏剧活动中,面具都作为主要的元素出现在戏剧舞台上。古希腊面具的历史与悲剧的诞生一样久远;具有千年历史的傩戏至今也保留着佩戴面具的传统,他们以不同的面具形象直观地表现戏剧人物的丰富性和内心世界。随着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在艺术上有了更高境界的追求,面具逐渐被其他戏剧造型表现手段所替代。当然并不意味着面具在戏剧活动中的消失。美国的戏剧学家也指出,面具在进行表演时就是戏剧性的,运用得恰到好处的话,能够在整体的表演过程中更具有一定的戏剧性并能够体现出对人们的美育教育。
面具这个意象在《香如故》中代表着多种含义。它可以是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阴暗、邪恶的一面,也可以是置身事外、沉默的大多数,并试图拉人共沉沦。只要戴上面具,人物身份就发生了改变,便成为了面具所象征的替身。《香如故》用极具艺术性和象征性的表现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灵魂与面具”的动人寓言,体现出对一个悲剧人物命运的真实观照,也希望引发广大观众对这类人性、本心的理性思考和哲学探讨。这个表现当下的现代艺术题材,揭示的其实是每个人都可能会遭遇到的、关于“灵魂与面具”的一个人性心理难题。
(二)剧情心灵拷问发出的人性思考
《香如故》塑造了出租车司机常小凡、律师男友、记者、流浪汉、蕾蕾母亲、目击群众等多个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物形象,运用多重阶层视角进行全方位凝视,用极具代表性的个体勾画出整个现代社会的景观。辛记者最开始慷慨陈词、谴责没有道德的肇事者;而最后当她得知是常小凡撞了蕾蕾时,却拒绝了常小凡的请求。如此一来,辛记者这个人物形象便开始生动,虽然她谴责肇事者,但也不愿看到一个善良的人因为意外而赔上后半生的幸福,辛记者这样的人物在呈现时有着自己的行为逻辑和处世准则,虽不完美但更为真实。流浪汉作为《香如故》中的线索性人物,他的形象塑造不仅仅是填补常小凡人物形象上的细节,更是充分利用流浪汉的角色设定,达到了“言常人不敢言”的效果,将流浪汉的戏份安排得入情入理,不仅活跃了剧场气氛,化解观众疲劳的同时常常一语惊醒梦中人。“干净的幸福”是常小凡所追求的,故而她自我拉扯,这种干净的幸福,与当今社会芸芸众生的自私、麻木与冷漠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观众对人性的思考。
三、生存与死亡:人生道路上的道德选择
戏剧教育作为美育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方式把观众代入到戏剧情境中。戏剧就像一面独特的镜子映射人类自身。学生一旦被一部戏剧所吸引,自然而然会被代入其中,并会在某个特定人物身上或情感上寻求共鸣。共鸣一旦产生后,则会通过戏剧反观自我,这种形式的自我反思就是自我思辨的开始,由个别情感点辐散至家庭亲情、学习状态、为人处世等社会生活的多方面,从而感受自我、了解自我、挖掘自我潜能、认识自我不足。
《香如故》中常小凡也遇到了选择的难题:一是带上面具,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和未婚夫走向婚姻的殿堂;二是搜集证据将自己送上法庭。最终常小凡还是选择将真相告诉蕾蕾母亲,告诉她是自己导致蕾蕾去世的。最后的结局,因蕾蕾母亲撤诉,常小凡最终无罪。常小凡这样的决定让众多人认为她是“最美女司机”,而常小凡却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幸福。有光的地方就黑暗,这二者相互对立却又相互依存,在当今社会能够坚守本心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人在面对选择时就被内心的、周围的“面具人”说服戴上面具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常小凡却在大爱中完成了自我救赎,做出了一条向死而生的选择,才使得拾荒者道出“美,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
“人生如戏”,剧本是剧作家对于社会生活的浓缩反映。戏剧演出是对社会生活、人物成长的模拟和再现;戏剧观摩是欣赏剧作、感悟生活、理解人物的过程。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们有时会感到迷茫、感到焦虑,有受到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各种压力。如何排解这些压力?方法除了多读书之外,观摩戏剧也是不错的解决方法。在戏剧作品面前,观众都是独立的个体,观众可以批评剧中人的行为、可以质疑剧中人的判断。戏剧的意义之一就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具有独立思考和思辨能力的人。《香如故》这部剧最为珍贵的是,常小凡把矛盾和挣扎都坦然地摆在了观众面前,引导观众去思考如何选择人生的道路,观众是沉浸式与“常小凡”一同选择与成长的。
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戏剧都还承担着教育的功能。在戏剧创作中,各种艺术手段层出不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观者的审美能力,滋养灵魂,陶冶情操,推动美育教育的发展。同时戏剧教育也是弘扬革命精神、赞颂传统美德的最佳方式之一,有利于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以,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能够看懂戏剧作品,也要让学生在戏剧观摩中感悟、在美育实践中进行创造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