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黑山羊饲养技术与常见疫病防治
2022-11-21张政轩
张政轩,屈 雷
(榆林学院 陕西省绒山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 榆林 719000)
有着悠久的黑山羊养殖历史,黑山羊是陕北地区优势种资源之一,是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增收的重要产业。为保障陕北地区黑山羊养殖业的稳健发展,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做好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黑山羊饲养关键技术分析
1.1 羊舍选址与建造
黑山羊养殖中,选址建舍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养殖场户,应结合当地发展规划,选择地势高、水电资源充足的适养区内建造羊舍,尽可能的远离污染源,合理控制羊舍建造面积,结合性别、日龄进行分群管理,种公黑山羊每只占地1.2 m2,种母黑山羊每只占地1 m2,哺乳母黑山羊每只占地2 m2,幼龄黑山羊每只山地0.6 m2。羊场应设置运动场,结合羊舍面积控制运动场面积,一般是羊舍面积的3~4倍,四周设置围栏,防止羊逃窜,并在运动场内设置饮水装置、草架、食槽。此外,搭建羊舍时,应控制好高度,保证空气流通,冬暖夏凉,可在羊场四周种植高大树木,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
1.2 科学选择品种
黑山羊养殖时,品种选择,是影响生产性能及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用途、需求等因素,选择具备较强适应性和抗病力的优质黑山羊品种。羊群繁殖时,选用生产性能高、遗传基因稳定的种公羊和种母羊配种繁殖,禁止近亲交配。选择种公羊应保证其体高身长、额头宽、嘴稍长、前胸宽深、背腰宽而平直、四肢粗壮、两侧睾丸发育匀称且大小适中、无隐睾;选择种母羊、应保证其被毛光滑、皮肤有弹性、外表清秀、鼻直嘴大、身材高挑、胸宽且深、腹大但不下垂、乳房发育良好及母性好。
1.3 重视品种改良
传统黑山羊品种,虽耐粗饲,便于管理,但是其生长发育缓慢,繁殖性能一般,肉质不理想,所以要做好品种改良工作。养殖场户可利用肉用优良品种公黑山羊和本地母黑山羊进行二元、三元杂交,生产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杂种羔黑山羊、育肥生产商品肉黑山羊。其生长发育快、肉质好,售价高,饲料报酬率高,具备更高的经济效益。此外,品种改良时,要重视对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传统本交方式配种方式,极易造成生殖系统系统的交叉感染,威胁种公羊和种母羊的健康。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可显著提升种黑山羊利用率,并节约饲养费用和优良种公黑山羊购买费用,降低生殖系统疾病的传播概率。人工授精作业时,应重点做好采精管理、精液质量检查、精液保存稀释、母羊发情鉴定、输精管理等工作,保证授精成功率。
1.4 种公羊饲养管理
黑山羊种公羊饲养时,要始终保持其良好的膘情,以中上等膘情为宜,保证体质结实,性欲旺盛,精液质量高。尤其是精液质量,是影响繁殖性能及受胎率的重要因素,精液质量主要是由饲料营养价值所决定的,因此养殖人员在日常养殖时,应加强营养补充,保证饲料营养均衡,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要合理搭配粗饲料和精饲料,粗饲料以干牧草等为主,如:花生秧、紫花苜宿等,精饲料包括豆粕、玉米等,同时搭配一些在南瓜、胡萝卜更为适宜。黑山羊种公羊配种期,需额外增加动物蛋白,如:牛奶、生鸡蛋等,满足其采精质量、数量需求。种公羊应单独拴养、运动、补饲,禁止和母羊混养。配种时每天采精次数控制在1~3次,每次采精后应让公羊休息2 h再采精。要定期做好对种公羊的健康检疫、免疫接种、驱虫等工作,确保种公羊健康生长。
1.5 母羊饲养管理
1.5.1 配种前
母羊在配种前,需做好抓膘复壮工作,满足后期配种妊娠营养需求。日粮需满足母羊每日正常新陈代谢,如母羊瘦弱,则需增加营养补充,达到复膘的目的。母羊配种前,舍饲时可喂食花生秸秆及玉米秸秆等干粗饲料,牧草资源丰富时可每天放牧3 h,同时每天补充由玉米、豆饼粕、糠麸组成的混合精饲料0.3 kg,满足母羊日常营养需求[1]。
1.5.2 妊娠期
妊娠前期,母羊腹中胎儿发育缓慢,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大,其营养需求和空怀期保持相同即可。妊娠中后期,母羊腹中胎儿快速发育,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加,此时要增加营养补充,应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A、D,钙磷元素,保证营养均衡,同时每日补充混合精料0.8 kg 及骨粉5 g。产前1~2周,需补充多汁饲料,同时做好日常防护工作,避免出现抽打现象,防止受到惊吓,禁止喂食发霉变质及冰冻饲料,降低母羊流产的概率。
1.5.3 哺乳期
母羊生产后2个月内,需满足羔羊哺乳需求,是羔羊维持良好体质的重要营养物质来源,所以养殖人员要高度重视母羊哺乳期的饲养管理工作,喂食全价日粮,哺乳后期可逐渐减少饲料补充。需注意,产后3 d 内禁止喂食母羊大量的精饲料,防止诱发乳房疾病。羔羊断奶前,需减少多汁饲料、精饲料补充量,逐渐减少泌乳量,为完全断奶奠定基础。
1.6 羔羊护理培育
1.6.1 初乳期
母羊产后5 d 内,所分泌的乳汁为初乳,初乳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免疫球蛋白等物质,因此羔羊出生后应在2 h 内及早吃上初乳,起到增强体质,提升抗病力的作用,同时也加快胎粪的排出,提高羔羊的成活率。
1.6.2 常乳期
常乳期,乳汁作为羔羊生长发育的主要食物,同时可搭配适量的草料。羔羊初生后到75日龄时,是羔羊体质量快速增长的关键时期,因此保证营养充足至关重要,在吃足母乳的同时,需训练其开食吃料,在增加营养来源的同时,促进羔羊前胃的发育。一般情况下,羔羊2 周龄时即可训练其吃嫩草,3周龄时即可训练其吃饲料,养殖人员可将饲料加水湿润后放置于饲槽内并引导小羊采食,增加饲料补充量。
1.6.3 奶、草过渡期
羔羊45日龄时,即可逐渐减少哺乳频率、哺乳量,增加饲草料补充量,应保证饲草料多样化,结合羔羊发育情况,灵活调整饲料供给,满足羔羊日常发育需求。与此同时,要保证每日有适量的运动,提升羔羊抗病力。此外,可跟随母羊外出放牧,自由采食牧草,达到快速育肥的目的。
1.7 羔羊断奶方法
在过去,羔羊断奶大多是在2~3月龄时断奶的,如通过提早训练采食。补饲的方式饲养羔羊,能够在羔羊1.5月龄时安全断奶,加快羔羊的生长发育速度,缩短母羊繁殖周期,实现一年多胎多产,创造更高的养殖效益。目前,可采用30~45日龄断奶法,在羔羊2 周龄时训练其采食嫩牧草,刺激唾液分泌,提升其胃肠消化水平;羔羊3 周龄时补充精饲料,控制好精饲料当中的粗纤维含量,蛋白质含量控制在20%,并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骨粉、食盐。一般情况下,羔羊每日精饲料喂食量控制在20 g 左右,将其加水调制成黏糊状让其自由采食,并在食槽内放置一些青草饲喂;羔羊4周龄时精饲料喂食量控制在40 g左右,5~6周龄时控制在80 g左右,日常喂食时要做到少喂勤添,随着喂食量的不断增加,羔羊采食能力的不断增长,要逐渐减少哺乳频率,在5~6 周龄时即可完全断奶,断奶后的羔羊需单独饲养并补料,促使羔羊快速育肥[2]。
1.8 适时出栏
羔羊的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整体呈慢—快—慢—停的规律,一般情况下,陕北黑山羊在达到12月龄时,其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减缓,到16~18月龄时基本停止生长,然后脂肪开始沉积,如继续饲养,则会导致饲料的浪费,增加养殖成本,降低养殖效益。所以在黑山羊达到12~18月龄且体质量达到30~40 kg 时出栏最为适宜,肉质最佳,效益最高。如过早出栏,则会影响屠宰率,肉质虽嫩,但肉香味差,如过晚出栏,则肉中膻味成份含量增加,肉质口感下降,同时也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影响养殖效益[3]。
2 黑山羊常见疫病综合防治要点探讨
2.1 常见疫病类型
2.1.1 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是黑山羊养殖常见病,如:吸虫病、线虫病、球虫病等,会对黑山羊生长发育造成极大的影响,影响养殖效益。治疗时,养殖人员需查明虫源使用广谱有效的药物予以治疗,如:吸虫病优选丙硫苯咪唑;绦虫病优选硝硫氰胺;线虫病优选伊维菌素;体外疥癣病优选敌百虫;球虫病优选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喹恶啉等药物。
2.1.2 炭疽病
黑山羊炭疽病,属急性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为炭疽杆菌,该病发病急,病羊突然倒地抽搐颤抖,高烧至40℃以上,头向后仰,四肢呈划水状,倒地后鼻腔口腔流出黑色血液并死亡。该病不仅危害羊,同时也会影响人的健康。治疗时,可肌注抗炭疽血清50 mL,并注射青霉素20 万IU+链霉素20 万IU,连续用药3~5 d。
2.1.3 肺炎
黑山羊肺炎,是常见呼吸道疾病,其病因复杂,如:卫生差、感冒等,该病具体可分为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化脓性肺炎等,其病原不同,发病缓慢,食欲下降,呼吸频率加快,高烧至40℃~42℃,干咳,后期呼吸困难,喘息。治疗时,可注射青霉素60万IU,早晚各1次,或注射磺胺嘧啶钠3 mL,早晚各1 次,或注射卡那霉素100 万IU,早晚各1 次。高烧的病羊,可肌注安乃近2 mL,干咳的病羊,可服用氯化铵2 g[4]。
2.1.4 传染性脓胞
黑山羊传染性脓胞病,也被称之为羊口疮,其病原为羊口疮病毒,多发于幼龄羊,病羊口唇等部位皮肤出现丘疹、水疱,然后转化为脓疱、溃疡,最后结痂。治疗时,先用水杨酸软膏软化痂垢,将痂垢去除之后用0.1% 高锰酸钾溶液对创面进行冲洗,并涂抹土霉素软膏,早晚各1 次。如是蹄部患病,可用5% 福尔玛森林溶液浸泡蹄部,然后再涂抹土霉素软膏并包扎,防止蹄部被污染。
2.2 综合防治措施
2.2.1 加强饲养管理
黑山羊养殖时,要认真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完善饲养管理制度,改变过去粗放化的养殖模式,树立精细化、标准化的养殖理念。要科学配置日粮,结合羊的日粮,控制饲料中精饲料和粗饲料的配比,保证配比合理,营养均衡,并添加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提高饲料营养价值,满足山羊生长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提升抗病力。要妥善储存饲料牧草,防止其发霉变质,腐败及冰冻的饲料,禁止喂食羊群。要保证圈舍光照通风良好,保持圈舍干燥,及时清理粪便和污物,堆积发酵杀灭粪便中的病原微生物,制成有机肥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要保证饮水清洁卫生,禁止饮用污水,冬季气温低,需将水加温后再让羊群饮用,降低对胃肠系统的刺激。此外,要做好防蚊蝇、驱鼠驱鸟等工作,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扩散。
2.2.2 定期清洁消毒
为防控疫病的发生,养殖人员要定期做好圈舍卫生清洁消毒工作,营造健康无菌的圈舍环境。养殖场户应制定完善的消毒计划,消毒前需将粪便污水等清理干净,避免影响消毒效果。要从正规途径采购消毒药剂,常并结合不同的位置,合理选用消毒药剂,确保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圈舍消毒时,可使用硫酸氢钾;地面土壤消毒时,可使用20% 石灰乳、10% 氢氧化钠溶液;粪便消毒时,可采用生物热发酵法,杀灭粪便中的虫卵,消毒后的粪便可用作有机肥;污水消毒时,可在污水池当中加入漂白粉。要控制好消毒频率,一般每周消毒1次,疫病高发期需每周消毒3~5次,为黑山羊的健康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5]。
2.2.3 定期进行驱虫
黑山羊寄生虫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因此做好预防工作至关重要。养殖人员应制定驱虫计划,一般在春季和秋季各驱虫1次,驱虫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用驱虫药物。如:体内驱虫时,线虫可使用左旋咪唑;吸虫和绦虫可使用吡喹酮;蠕虫可使用阿苯达唑。又如:体外驱虫时,可采用药浴法,使用0.2%杀虫脒水溶液,可有效驱除多种体外寄生虫。药浴驱虫前,需让羊群饮足水,避免在驱虫时因饥渴误饮药液中毒。药浴驱虫后羊群所排出的粪便,需统一进行发酵处理,杀灭粪便中潜藏的寄生虫及虫卵,防止寄生虫病的传播。
2.2.4 重视免疫接种
接种疫苗,是预防羊病最为有效的手段,所以养殖场户要充分意识到免疫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当地羊病流行特点和发病规律,制定健全完善的免疫接种方案和程序,及时接种山羊痘、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羊三联四防、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疫苗,降低疫病的发生概率。要从正规途径采购疫苗,合理控制疫苗接种时间、方法、剂量,保证免疫效果。接种疫苗前后2 周,禁止服用抗生素类药物,避免导致免疫失效。要定期落实免疫监测工作,如发现免疫失效,要及时复免,保证免疫接种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实现对羊病的有效防控。
3 结语
综上所述,陕北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黑山羊养殖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带动作用。黑山羊养殖时,要高度重视饲养管理工作,掌握饲养技术要点,并提升疫病防治意识,结合陕北黑山羊疫病流行特点、规律,制定科学可行的防治措施,降低疫病的发生概率,确保黑山羊健康生长,提升养殖效益,推动陕北地区黑山羊养殖业稳定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