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项管理政策下优化学生作业设计的探究实践

2022-11-2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东葛校区

学苑教育 2022年29期
关键词:布置作业学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东葛校区 蔡 倩

无论是哪一门学科,课程设计中都带有评价环节,缺少评价的学科体系是不完整的教学体系。借助于评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再根据评价反馈出的情况及时对教学进行调整。2021年4月8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同时还出台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等五个方面的管理政策,对学生们来说,这是一个福音。通知明确:“坚决扭转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通知指出了当前学生作业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的问题,表明对作业的改革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通知希望,教育要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针对目前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从作业类型、作业载体、作业管理和作业效果四个方面来探讨如何优化作业设计,提质增效,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一、丰富作业类型,彰显学科特色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学校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开设各门课程。这些课程紧扣各自学科的特点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既保持自身学科的独立性,又被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每一门课程而言,它设置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某学科的知识水平,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促使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发展;对于学校课程而言,它融各学科于一炉,协调各学科,以期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所以,对于作业设计,学校教务处要对各学科进行统筹指导,文科类作业、理科类作业、艺术类作业类型要有区分。

受陈旧思想的束缚,也有图方便的思想作祟,大多数教师每天不布置笔头作业就觉得当天学生的学习不完整。但事实上,有些作业并不需要在纸上完成。譬如,在物理试卷上有这样的题目: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接近()A.0.5克B.5克C.50克D.500克。这是一道常识题,没有学过物理的人也许都会做出正确选择,但部分学生甚至到了初三还做不对。教师表示诧异,这类题目在作业中出现了许多次,为什么学生还不会呢?这就体现了此类作业的无效性。对于物理、化学学科中这些常识性的题目,布置一百遍选择题都不如完成一次实验,不如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500克、50克到底分别对应于多大的质量。因此,在设计理化作业时,不妨多布置一些实验性作业,少刷一些无效的题目。

再比如,美术教师经常布置学生画一幅画作为家庭作业。这样的作业大而无当,学生往往应付差事瞎画一通。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美术应该是很感兴趣的。教师应开拓思路,精心设计作业。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的学科,大自然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可以布置类似植物拓印这样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学生寻找拓印的植物的过程就是寻找美、发现美的过程;拓印所用植物的颜色的搭配、铺排的姿态,则培养了学生对色彩和线条的感知能力;拓印时,力量的掌控对颜色晕染效果的影响,则培养了学生的耐心和细心。这样的美术作业既激发了学生对美术这门功课的热爱之情,又能培养学生美术方面的素养。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高分低能的现象,学生能把地理课本上的图默出来,但是在生活中却不会按地图寻找到目的地,甚至辨别不出东西南北;政治考点默写得一字不差,但对社会上的现象却没有正确的看法;英语笔头作业完成得漂亮干净,却害怕与人口语交流。这些现象的存在显示了我们教学中仍存在不足,作业的设计还不完善。因此,教师们要改变传统观念,不能唯书面作业论,要对作业进行精心设计,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多布置根据实景绘制地图、结合考点开展辩论赛、英语情境剧表演等作业,丰富作业的类型,用作业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打破固化思维,扩大作业载体

在今天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学校和教师都要转变观念,打破固化思维,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从古至今,在很漫长的一段时间里,作业的载体大多以纸质为主。纸质作业便于学生答题,教师批阅的结果显示起来也比较直观,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譬如难以按类型进行分类整理,难以永久保存等。在近二十年里,人类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网络的出现使人们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代学生的成长正好伴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时代的巨变在学生身上烙下了深刻的痕迹。因为知识来源的丰富性以及信息渠道的畅通性,跟之前的学生相比,现在的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明显高于之前的学生。学校和教师可以对作业载体进行开拓创新,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做出正确引导。

近几年,公众号作为一个展示平台,深受大众欢迎,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公众号。学校把公众号作为展示学校风采的窗口,家长们可以通过公众号了解学校动态。公众号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使它在家校沟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借助于这一平台,按主题、成系列地展示优秀学生作业,这样做既丰富了学校公众号的内容,同时也是对作业优秀的同学的褒奖,对其余学生的激励引领。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一项内容是“名著阅读”,为了促进和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教师们经常会布置学生完成手抄报这样的作业。学生们对这项作业的兴趣很浓,手抄报往往制作得非常精美,融设计、书写和绘画于一体。在过去,往往是在教室外墙进行粘贴,供全校同学欣赏,时间一到就会被揭下来,扔在角落里被时间遗忘。现在,借助于公众号,这些精美的手抄报就得以永久地保存在学校的宣传窗口里,既便于社会大众欣赏,同时也无异于举办一次小型作品展,为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提供了一种可能。同样是摘录优美词句、写阅读心得,抄写在作业本上和制作手抄报,作业设计的目的其实是一致的,但就作业载体来看,学生更喜欢后者,因为这样的作业载体给了学生更多的展示个性的空间,作业新载体可以培养个性,个性又反作用于作业之中。

除去学校公众号这样的公共平台可以作为作业的载体,校园广播也可以成为学生作业展示的载体。英语考试分为笔试和听力两部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读能力,因此英语作业除了书面作业,还有口语练习。直到今天,仍有很多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没有自信大声朗读。对于口语朗读作业,教师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录制朗读音频,利用校园广播在本年级中做出示范,用同龄人的学习成果来引领学困生。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学生可能会以查看学校公众号、听录音这样的理由,取得手机的使用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加强教育引导。教师要与学生和家长明确,更换作业载体,是为了更好地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不能作为学生长时间使用手机的借口。

三、加强作业管理,提质增效

一直以来,在学生作业这个问题上,有一个最不容回避的问题,那就是作业数量多、难度大,侵占了学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2021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学校对各年级学生作业应做好统筹安排,从作业的设计到作业的批改,每个环节都需要各学科备课组、年级组协同配合。长期以来,不同学科的教师习惯于单打独斗,每天根据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布置一定难度一定量的作业,基本不考虑别的学科作业的情况。这样做的后果是,许多学生在某一门功课作业上所花时间太长,因而对另外几门功课的作业敷衍了事。从某一学科的角度来说,学生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似乎收到了一些效果,但从学生综合发展的角度来看,顾此失彼显然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在学校教育中,看上去似乎是教师个体在面对学生,其实是一个教师团队在面对学生,高度专业化、协同性地施加教育教学影响。”因此,教师应具有全局观念,这样学生的作业时长、作业难度大等才会得到有效控制。

作业管理通知的颁发,引起了各级教育部门对学生作业的广泛关注,很多学校都对作业的安排布置进行了改革,笔者所在的学校对此也进行了行之有效的实践探索。第一步,加强集体备课,制定计划。每周三为各学科集体备课时间,教师们以学科为单位进行集体教研,对上一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制定下一周的教学计划和进行下周作业设计。第二步,明确分工,落实到人。备课组内教师轮流完成教学案的设计、作业的设计,交备课组长审阅。第三步,教师实测,考察作业质量。备课组长带领教师完成作业,记录完成作业的时长,对作业的难易度做出评估。第四步,二次备课,完善设计。对教师在完成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做到比学生先行一步。第五步,上榜公示,接受审阅。公示的作业即为当天学生所要完成的作业,避免了个别教师私下里搞题海战术,在作业上标明教师完成时长(激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同时显示预计学生完成所需时长(促使一部分作业拖拉的学生注意提速)。第六步,分层作业,因材施教。为了使各个学生都能认真对待作业,作业分层布置,A类作业最为简单,人人都必须完成,B类作业80%的学生需完成,C类作业难度最大,允许一部分学生放弃。第七步,全批全讲,引导教学。作业具有反馈功能,它反映了学生对功课的掌握情况,通过批改,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对教师后一阶段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作业管理通知中明确初中生的作业时长平均每日不超过90分钟,睡眠管理通知中明确初中生睡眠时长为9小时。所以对作业的管理除了考虑作业时长的问题,还要考虑如何高效完成作业的问题。教师要结合学生大脑的兴奋度、专注度,来更科学地安排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劳动作业以及体育作业等,使各门作业穿插进行,更符合动静结合劳逸结合的要求,一张一弛,发挥作业的最大功效。这些都是在作业管理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需要教师们认真地对待。

四、动态监测作业实施效果,优化作业品质

一个完善的作业体系,除了要有丰富的作业形式,经常更换的作业载体以及对作业设计的强化管理,还需要对作业完成的效果进行检测,并且检测应贯穿于作业布置的始终,呈现出动态的特征。作业存在的最终目标还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作业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同时,作业中反馈出的信息也可促进教师改善教学。

虽然在作业设计时,教师已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进行了科学细致地安排,但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在教学中,教材在变,教师的观念在更新,学生的学情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教师绝不能用老眼光来约束学生,不能期望将预设的作业原封不动地要求学生完成到位。对于实施效果不好的作业要及时整改,不要让这些无效作业无意义地耗费学生的精力。

仍以初中语文教学“名著阅读”为例,每册语文课本都推荐学生阅读两本名著,部分语文教师通过布置摘抄作业来督促学生阅读,作业以摘抄好词好句或者概括文章大意为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布置这种作业的教师大有人在。应该说,布置这种作业的初衷是好的。但实际情况是,如果教师一直以这样的作业来配合名著阅读教学,很多学生就会慢慢懈怠。因为这种作业没有任何挑战性,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教师对这种作业的批阅也很简单,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很微弱。时间久了,学生开始应付差事,作业看上去是完成了,但很有可能连名著都没看,直接抄几个句子了事。这样的作业效果可想而知,但如果教师随时注意监测作业效果,优化作业设计,那么,这种现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在对作业效果进行监测的同时,教师应加大对学生错题的重视力度。对于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如果学生在作业中大面积地反复出现错误,教师就要反省自身的教学。在完善教学的同时,教师应教会学生整理错题,对于大范围的具有共性的错误,教师应将之编排到新的作业中,再次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对于个体学生个别的错题,教师要在个别辅导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做好个人错题整理工作。错题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发现问题,精准解疑,长久坚持,必然会有收获。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实践,各学科要互相协调,学校要统筹安排,不断优化作业设计,加强对作业的管理,最大化地实现作业的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布置作业学校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特别号都有了
作业
学校推介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