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情感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2-11-21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

学苑教育 2022年29期
关键词:课本高中语文情感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 李 瑞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特点,通过优美的语句陶冶情操,通过历史典故了解中国文化,高中语文的学习不应该是应付高考试卷,而是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感情素养,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由此可见,情感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体系中尤为重要,它能够促进学生情商和智商的全面发展。

一、情感教学的概述

情感教学与传统的“唯智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唯智教学”重点是对学生知识文化课程的传授,而情感教学是传递文章思想与情感为主的教学理念。《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新标准》中提出,情感教学缺失对学生发展不利,应该以传授知识和情感教学为双重标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概括来说,情感教学是教师运用语言、文字、肢体、多媒体等方法,挖掘素材中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传递给学生,以刺激、动员等方式满足学生某种情感的教学需求。高中语文素材丰富,记叙文、散文、诗歌、古诗词等文章在文学情境中的表达均有差异,要求教师根据题材运用不同的情感教学方式,使学生真切地理解作者思想和情感。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的价值

1.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国家叫停课外补习服务,对改善我国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具有促进作用。高中语文教学并非一张考卷,而是个人扩大知识面、领略文字语言、体会作者感情及自身情感的输出。课本中既有讲述家国情怀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和《长征胜利万岁》,又有节选《论语》《老子》《孟子》的代表作,还有《赤壁赋》《荷塘月色》《沁园春·长沙》等经典文章,课本通过这些文字向广大青少年传递正能量,让祖国未来的“花朵”知晓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懂得如今的幸福生活是由先烈们拼搏而来,传承这种精神,感受这些思想和感情,并能够提炼、升华和表达出来才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

2.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教学中教师善于用总结和提炼中心思想的方式分析课本,例如一篇文章有多少小节,可分为几个大段,每个大段概述的内容是什么,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快速阅读及提炼中心思想的方法,它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情感教学是提炼文章中心思想的升华版,它要求学生以作者第一人称的视角朗读课文,感同身受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及需要表达的情感。只有真正用心、用感情学习和阅读课本了,才能激发教师和学生对内容无限的思想和感情,才能略微明白中国古人的一些哲学,才能懂先烈们为何用肉体搏命,才能懂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

3.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情感教学是教师通过语言、肢体、多媒体等多种形式授课,遇到文章作者思想激进部分,教师语言会高昂起来,遇到难解的古代词语,教师会借助肢体表达,遇到山川秀美的景色,有时语言无法表达,教师会运用多媒体电子呈现动态画面。情感教学相对传统死板的语文教学更灵活,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生的思想可以更自由地表达出来。情感是人类沟通的基础和纽带,教师与学生之间只要构建了信任的情感,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就会自主地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不断地探索新知识。

4.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

我们成人年的价值体系与读书时代所学知识有直接关系,学生会从书本中了解历史、提取思想、总结经验,这与学生时代他们的发散性有关。例如高二课本中杨成武写的《长征胜利万岁》一文,通过作者和历史背景得知,为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反围剿,红军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学习这篇课文时,相信同学们脑海中会浮现红军长征的影视作品,众人衣衫褴褛,爬雪山过草地,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路。长征胜利堪称奇迹,学习课文时它让同学们脑海中再现了战争时期战士的艰辛和拼搏,这种精神无论到何时都值得被赞扬和学习,现在面临着国际多元化竞争,年轻一代也应继承这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原则

1.创造性原则。

高中生精力旺盛,想象力丰富,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死板的教学模式容易使他们上课“开小差”,所以教师应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进行有必要的创造,使整个课堂互动性更高,在互动中传输思想和知识。情感教学并不是单独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它是文章作者情感的表述,也是教师情感教学和价值体系的传递,以文章为基点向其他方向发散思维教学。

2.兴趣性原则。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根本,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了解这个时期学生思想和情感需求,以书本结合实际的原则,将学生的兴趣融入到情感教学中。互联网时代,学生通过网络检索学习知识,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多采用多媒体动态画面显示教学过程。例如《归园田居(其一)》描写了恬静、优美、舒适的田园风光,它是无数人向往的生活归处,课堂上即可用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形式,展现出我国南北不同特色的田园景色。

3.审美性原则。

美有多种表现方式,如语言美、文字美、情感美、自然美、人造美等。高中语文课本文章都是编辑精挑细选的经典之作,有散文、记叙文、诗歌、古诗词等题材,散文具有文字美,诗歌具有韵律美,古诗具有历史美,记叙文有故事美,每一种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真切表达。教师在情感教学中要多发现语文课本中的美感,将美好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同学们。

四、情感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部分问题

1.教师情感教学观念缺乏。

高中教学面临着高考的检验,取得高分、考取名校。应试教育成为高中生身上的“一座大山”。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把对文章的分析能力看作重中之重,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又好又快地提取文章的中心思想,能够对文章重点词句理解和注释,这些是高考阅读理解的重点。对于诗歌、散文中的经典语句,高考要求会背诵会默写,这也是高考容易得分项,所以对这类文体语文教师会让学生背诵得滚瓜烂熟。这种灌输式的应试教育模式,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教育,缺乏人文关怀,教师和学生都在高考这个“大工厂”中分工协作。

2.学生缺乏情感学习经验。

高中生从小没有脱离过校园生活,他们在社会、学校、家长多方保护下成长,孩子们的内心是单纯的、健康的、干净的。虽然学校中也有男孩女孩两小无猜的感情,但也仅是发个短信、留张字条的问候,未涉及任何利益关系,校园中更多的还是纯洁的友谊,所以高中生又怎么会有那么复杂的情感呢?高中语文课本摘录的都是经典之作,每个作品的创作背景不同,高中生生长在繁华盛世之下,他们很难理解古人的怀才不遇,很难想象炮火连天的战争,同学们或许在文章中能读懂作者的悲愤、欢喜、洒脱、自由与革命,但是很难感同身受。

五、情感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策略

1.运用丰富的语言进行情感教学。

说话是一门艺术,不同的语言表达能带来不同的效果,语文教学更应该在语言表达上下功夫。首先,课本内容不允许教师照本宣读,它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无法使作者的思想与学生产生共鸣。其次,授课模式不要单一,传统以叙述和板书的教学模式过于死板,学生注意力是在笔记而非思考上。语文教学本应该是生动的、风趣的、活泼的,根据课本的内容设定课堂氛围,以阅读、对话、提问、互动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加深思想的表达。

例如《窦娥冤》的文体是戏剧剧本,这种文体形式较为少见,而且都是比较久远的故事,所以学生对这种文体还是比较陌生的。但剧本的优势在于可分角色对话,教师在运用情感教学时,注重从每个人物出发分析它的不同之处,用语言区别不同角色的性格,通过情境模拟方式,在角色扮演中使学生理解人物情感,从而加深对整篇课文的理解。

2.运用肢体语言加深对文字理解。

运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是丰富学生感官体验的重要途径。有些文字精彩飞扬,有些文字感情高昂,它可以用语言大声地朗诵出来,若此时加上肢体语言,那么它的情感表达更突出。例如李白有首抒情诗《将进酒》,诗中有他的豪迈、自信、放荡不羁,也有他的“但愿长醉不复醒”和“与尔同销万古愁”。因为《将进酒》是首古诗,若只是从字面普通的朗读中并不能感受到作者的洒脱和狂放,对它的理解要结合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同时要简译成现代文后才能完整明白诗中意思。但若教师在朗诵中运用了激昂的语言及丰富的肢体语言,那么就可以“还原”作者古诗中的状态,微醉又清醒,矛盾又浪漫,乐观又彷徨,借酒浇愁愁更愁。

3.借助多媒体教学创造情境教学。

当前,多媒体教学已非常普遍,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可进一步推进高中语文情感教学的实施。多媒体课件一般是教师提前准备好的,它可以PPT(演示文稿)形式展示,也可以是为丰富教学内容,随机从网络中截取的图片、影视片段或动画,它的优势是可以直观地以图像形式展现给学生,更能激发学生的思想,或愤怒或欣喜或悲喜交加。笔者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情感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最直接和最简单的方法,它通过多媒体创设一个符合课本内容的情境教学环境,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

例如《祝福》一文中,讲述了封建吃人礼教下,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因为我们与祥林嫂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所以在长篇文字中学生很难与祥林嫂达到感情上的共鸣,但可以运用电子技术,将同名电影片段在课堂上播出,让学生们看后再结合课本内容理解文章思想。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只是情感教学的一种方式,不能为减轻教学任务,频繁运用多媒体播放影视片段占用课堂时间。

4.实践与挖掘教学情感相互结合。

高中生年龄一般在15~18周岁,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或多或少经历过离别、乡愁、奋斗、无助等情感,他们细腻的感情容易被激发出来。我们学过历史,知道五四运动的先锋力量就是学生群体,他们生长在华夏这片沃土上,每个人心中都有份信仰,所以不要小觑了高中生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他们将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新生力量。课文编排中有家国情怀的文章,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散文,也有古代诗人洋洋洒洒的文笔,透过文字让学生们了解历史和文化,也让同学们联系现实找到奋斗的力量。

例如《喜看稻菽千重浪》一文讲述了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科研背后的故事,袁隆平以实事求是、重视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进行着一次次的“绿色革命”,使我国杂交水稻产量年年提高,解决了中国这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我们每个人从小吃着大米长大,内心对袁老有种特殊的感情,在教学活动中将这种情感融入其中,同学们也会为之感动。特别是提到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老先生逝世消息时,所有人都为之悲痛,这是教师和学生在同一个时代共同经历的事情,鼓励教师在授课中善于挖掘这类情感。

5.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情感交流。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情感表达的纽带,教师不仅要授业,还应该帮助同学解惑,塑造学生的心灵,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高中生是情感逐步丰富的阶段,也是个人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在此时应主动掌握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如果高中语文任课老师比较开朗活泼,与学生能够玩到一起,那么学生有问题时会愿意主动与其沟通交流,反之则不会。

情感教学并非智力教学,但它却影响着每位学生智力的发展。因为每个人的情感是丰富的,只有内心足够充实后,才能真正意义上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教师日常生活中应该善于与学生多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感情诉求,探究学生的内心世界,抓住每位同学的性格特点,在讲课中以课文联系实际的形式,让学生多表达多发言,在学习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实施情感教学的目的是注重学生个人发展,完善学生的人格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国家培养积极向上、三观端正、德才兼备的优质人才。应试教育将成为过去式,在新教改的要求下,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关心学生内心体验和情感,以课文联系实际的方式激发学生心中的正能量,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情感和态度。

猜你喜欢

课本高中语文情感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台上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