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的核心要素
2022-11-21祝莉娅
祝莉娅
(作者单位:广汉市融媒体中心)
1 从“媒介事件”看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重要性
电视直播是基于卫星传输和网络信号传输技术的媒介呈现方式,通过及时对新闻现场的画面传输,使事件更具真实性、时效性、互动性等特点,在传统媒体时代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媒介事件”[1]。何为“媒介事件”?正如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所定义的,媒介事件是“特殊的电视事件”,是“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2]。“媒介事件”包含“3C”类型,即Coronation(庆典)、Conquest(征服)、Contest(竞技),也是当今电视直播中关注的重要新闻热点。虽然媒介事件的概念来自国外,但在当下国内语境中,“媒介事件”也很多,例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即使因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现场活动组织、管理和到场观众的观看都受到明显影响,但冬奥会赛事依然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人们的关注。即使绝大多数观众不能亲自到场观看比赛,但借助电视直播、转播、报道,全世界的人们可以突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共享冰雪体育的魅力。
“媒介事件”的出现是以事件为基础,以媒介技术的发展为必要条件。电视直播之所以能够推动国家级事件成为“媒介事件”,最重要的一点是利用了电视直播的媒介属性,实现了超越时空的“共在”,让所有电视观众能够共享新闻现场正在发生的事件,从而为观众营造出“我在现场”的感受。有学者认为,电视媒介强大的影响力、覆盖力、传播力,让无论身处何地的我们都能成为重大事件、历史事件、媒介事件的“见证人”和“参与者”[1]。电视直播具有重要的政治、文化与社会教育意义,同时也满足了受众对于新闻的基本要求。
也就是在此基础上,新闻的现场直播报道就更突显在事件发生时,以记者现场报道为介质,即时呈现事件发展状态的重要性。现场直播也应用在了媒体日常新闻的制作中,以提高新闻的丰富性、时效性。
2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要求
新闻与生俱来的基本特点有两个:一是真实,二是新鲜[3]25。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是新闻采访报道的形式之一,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一是要确保新闻直播报道的真实性,二是要保证直播报道的时效性。
2.1 新闻直播要遵循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3]46。新闻必须真实毋庸置疑,可是怎样的真实是不含糊的,是经得起推敲的?文字是否可以完整表达真实,关键在于记者的把握,但遗憾的是不少纸媒、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偶尔会出现“标题党”新闻,短视频新闻也较难做到全面真实地反映新闻事件。因此,新闻现场直播是在任何时候,尤其是在发生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的时候,必须要依托的制作形式。新闻直播团队深入新闻前线,以长镜头记录现场,出境记者或主持人现场引导观众,新闻直播让观众以观察者的视角出现在新闻事件现场,去感受真实的环境与真实的人物,从而最大限度接近真实。
2.2 新闻现场直播要注重时效性
现场直播的意义在于“现场”,通过出镜记者、出镜主持人在第一现场的声画同步传播,即时呈现现场,还原事件核心的同时,让观众感同身受地产生具象认知。无论是重大新闻还是突发事件,新闻直播团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新闻价值,及时协调相关采访资源,第一时间在新闻现场架起直播设备。主持人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现场信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述出来。
2.3 新闻直播要有亮点、有看点
新闻直播并非平铺直叙呈现信息,而是要注重整个直播环节的起承转合,这不仅是对导播的考验,更是对出镜记者的考验。出镜记者是一场新闻现场直播报道的关键,更是整场直播的灵魂所在。新闻现场直播需要在长时间的持续播送中,通过镜头与主持人的引导,实现对新闻元素的完整交代、对新闻当事人的采访和记录,甚至是呈现出境主持人作为现场目击者对环境感受的描述。在这个过程中,出镜主持人如何展开故事,如何挖掘细节,如何把控节奏就显得尤为关键。要做到新闻直播有亮点有看点,就需要主持人对新闻现场有较强的掌控力。换句话说,新闻直播主持人既要挖掘出新闻当事人的真情实感,也要通过对现场细节的描述释放出巨大的信息量。
3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中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准社会交往”(Para-Social Interaction,PSI)是由心理学家霍顿和沃尔于1956年在《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出的。“准社会交往”一般用来描述“受众与媒介人物建立起一种类似与现实中面对面交往的人际关系”[4]。由此可见,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主持人在新闻现场与观众两者之间架起了桥梁,承担着现场体验、内容把控与情绪引导的中介作用。
3.1 出镜主持人扮演“定位器”角色
与演播室新闻主持人不同,新闻直播的出镜主持人需要前往新闻事件现场,遵循“第一现场”原则,带领观众近距离观察与体验。
3.2 出镜主持人扮演“把关人”角色
出镜主持人要养成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对现场信息进行筛选和把关,收集并了解事件现场有价值的内容,从事件现场观察者和信息传递者的角度,从新闻从业者的专业视角去剖析事件,从而形成完整流畅的新闻直播报道。
3.3 出镜主持人扮演“引导者”角色
出镜主持人在现场报道中要突出“我见、我闻、我感、我想”,从“我”的视角出发,引导观众逐步了解事件。
4 把握核心要素,做好新闻现场直播报道
一个好的现场出镜记者或现场报道者,需要具备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口语组织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协调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要想做好一场直播,首先需要了解直播核心三要素。
何为直播核心三要素?笔者在这里总结为在哪儿说、说什么、怎么说。三个核心要素互为依托,层层关联。
4.1 在哪儿说——现场细节内容统合的关键
“在哪儿说”是直播或者现场报道中呈现亮点最关键的部分,在直播开始前选择一个合适的直播现场非常重要,这个现场可以是唯一的,也可以是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动态变化的,基于现场的承载内容而提供更丰富、生动、全面的内容和信息。现场报道的主持人需要有立体化呈现事件现场的能力,而直播地点需要具备丰富的现场画面,能让受众了解事件进行状态,或者是能统合各种细节的一个地方,因为这样的现场能直接为报道者提供报道描述所需要的有效内容(信息),也给报道者提供了一个表述的空间逻辑,不至于杂乱而无序。
那么,什么样的直播地点是合适的呢?在直播地点的选择这个问题上,可以参考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不断地问“我为什么要选择站在这里,这里有什么我必须呈现的事件信息和要素?”如果能明确而自信地回答出这些问题,那么在哪里直播的问题就解决了,现场报道者也就找到了自己要在现场表述的主要内容和逻辑顺序。
比如,2012年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地震,四川电视台卫星直播团队在震后两天终于挺进震中,作为艰难挺入震中的第一场直播,应该传递哪些内容?在哪里直播更合适呢?根据直播时间的要求,最终出境主持人将直播点选在了进入震中洛泽河村所在的洛泽河镇场镇路口的位置,因为这里前接入村省道,后接洛泽河镇场镇,可以看见运送到震中的物资车辆和路两边被大石砸坏的房屋、汽车,还有山石顺山塌落的痕迹等。同时,还可以通过沿路画面展现挺进震中的过程和道路状况,后期还能够通过这个地点进入震中,更加深入地进行采访报道。在这场直播中出境主持人虽然没有到达洛泽河村,但可为下一场直播内容做准备,也可通过采访沟通,向观众传递震中所需的物资等信息,或做道路、救援的相关提醒,等等。在这个直播点串接了3个核心部分内容,并提供了有效的现场画面,完成了一场完备、可看性强、信息量丰富的现场直播。我们可以发现,当直播点选对了,基于这个直播点所能呈现的内容自然也就架构起来了。
4.2 说什么——现场内容的展开和有效信息的传递
在寻找“说什么”的答案之前,首先需要反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做这个报道?为什么要选择关注这个事件?我需要从中找到的报道的主题是什么?”这其实是在要求报道者,一定要先站在受众的角度,揣摩他们想看到、想听到、想知道什么,从而选择报道内容和方式。但有些现场主持人或者现场直播的出镜记者都会忽略这些问题,在做一场直播的过程中,先关注自己要说什么,说的话顺不顺,说的样子好不好等,而忽略了受众的需求。实际上,报道者要以受众的角度对事件信息进行分析思考,在现场通过发现与观察,收集和了解事件现场有价值的内容,以一个事件现场的观察者和信息传递者的角度,建立事件和观众之间的连接,这也是一个现场直播报道者在新闻传播中的独特价值所在。那么,在“说什么”的内容里应该有什么呢?
第一,强调现场报道者要突出“我感、我想、我见、我闻”的元素,这其中,始终强调一个“我”字。虽然以往对新闻报道者的要求中,总会强调要客观,所以尽可能削弱“我”的视角,但这其实是片面的说法。在实际的新闻报道工作中,为了突出“我在现场”的价值和独特性,恰恰需要通过报道者的自我感受,来向观众进行感官的传递,当然这些传递的内容首先是真实客观的,才能让观众有代入感。
第二,要做好报道前的内容准备。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要建立在深入的了解和充分的准备上,比如,在出发前先对重要信息和事件脉络有一定的认知,再进入现场了解具体信息,走访目击者或附近群众,还原事件的经过,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做到了然于胸。这样在进行报道时就能自信从容,给观众提供准确、生动的细节描述,增强新闻的可看性和感染力。
第三,要突出个人语言风格和强大的逻辑思维。个人语言风格可以从语言方式、语言逻辑、语言表述,甚至表情、节奏、形体、动作等体现出来。报道者有个人独特的语言风格,就具有更高的辨识度,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使观众认可这个节目。除了个人语言风格,报道者的逻辑思维也很重要,逻辑思维清晰,说话有条理,观众就很容易通过报道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不会一头雾水。
第四,报道者要做“四有”表达,即有评议、有主张、有观点、有温度。所以,在“说什么”的内容组织上可以从“四有”要求上去寻找和提炼新闻点,这也是形成个人语言风格和特色的方法。
4.3 怎么说——报道逻辑的梳理与现场环境的把控
第一,要进行逻辑梳理,以提纲为架构,细节为支撑,展现丰富的现场。第二,动起来。也就是依托空间的移动,在直播和报道之前,走动在完整的现场中,寻找2~3个现场描述的依托点,以便于能更好地、有逻辑顺序地呈现看点,并且走访相关人群和特别的对象,以了解到与事件相关的重要内容和细节,以及其他媒体报道该新闻时没有说到的有效信息。这些内容需要现场报道者有较强的观察能力,以及感知和理解能力。
第三,在报道中适时引入采访。在报道中,只由报道者本身来完成整体的事件讲述和观点表达会显得不够客观,也会让受众觉得单调乏味。所以,在报道中要适时引入采访,由采访对象讲述更丰富的内容、更生动的细节。现场报道者需要注意,在采访过程中,要巧妙运用采访技巧,让采访显得自然、流畅。另外,采访也绝非只是传统的一问一答,而是以交流沟通的方式,营造轻松的氛围,让采访对象敞开心扉。
第四,现场控场。现场报道者是一个集现场策划设计、情景描述、各环节人物与事件的衔接及把控直播时间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任何一个现场报道或直播都是以客观内容为主,但是受时间约束,所以就需要把控好各个环节的节奏,做到节奏不拖沓,内容清晰,环环相扣。与此同时,现场报道也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比如,来自演播间的干扰和现场的突发情况等,这就需要现场报道者随时做好心理准备,做到思路清晰、即兴发挥、临场不乱、心中有数,控制好节奏,把握好现场。
5 结语
新闻现场直播报道实际上与日常新闻报道没有太大的差别,都需要遵循新闻的基本原则,但是直播报道之所以是直播报道,在于其不可替代的时效性与临场感,更需要直播团队的精心策划执行与现场严密的配合。在新闻现场直播报道中,报道者应该专业、精准、生动地表述事件内容,让观众想看,看得明白,看得下去。这就对报道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报道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