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背景下主流媒体传播中华体育精神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微博对北京冬奥会报道的分析
2022-11-21王润秋
王润秋
(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中华体育精神的传播与弘扬对增强社会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心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以重大国际赛事为契机,加强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教育,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和传播手段在弘扬体育精神中的推动作用。
北京冬奥会中涌现出了众多优秀运动员,以谷爱凌、苏翊鸣为代表的年轻小将更是展现出了运动员风采,引发网友热议。我国主流媒体作为主要舆论引导者,如何在新媒体舆论场中利用这些素材来丰富、传播中华体育精神,是一项值得探讨的话题。北京冬奥会是后疫情时代中国举办的第一个世界级赛事,大型赛事带来的聚光灯效应为价值观的传播带来了良机。以《人民日报》微博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如何充分发挥中华体育精神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促进作用,也是一项值得关注的议题。故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作为冬奥会东道主国家的主流媒体,如何在新媒体平台的报道中实现中华体育精神的有力诠释及传播。
1 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及传播价值
精神的存在是人类进化特有的产物,是人类现实活动的意识结晶。中华体育精神的形成,也是中华人民在长久的体育活动中意识形态活动所产生的结果,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人为本是中华体育精神的基础[1]。以人为本既强调了作为运动参与主体的人的重要价值,也强调了其在体育活动进行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运动成绩的提升和突破,也要追求意志、品质方面的健康向上。爱国主义是中华体育精神的核心,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动以营生也,此浅言之也;动以卫国也,此大言之也。”[2]报效祖国、为国争光一直是中华体育健儿的坚定信仰,也是一直受人们所歌颂的伟大精神。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精神是中华体育精神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运动员要“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遵守规则,胜不骄、败不馁,以良好的赛风赛纪和文明礼仪,充分展示中国的良好形象”[3]。在赛场上忠于规则公平竞争、与队友和对手都要团结友爱,是中华体育精神所强调的行为准则。
中华体育精神与新时代主流价值观密切呼应,其广泛传播能够促进民心相通,强化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政治认同,使卓越、尊重、友谊的先进价值观深入人心,并进一步为社会环境中主流意识形态的稳定提供力量。
2 《人民日报》微博的北京冬奥会报道对中华体育精神的诠释
框架是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为新闻事件赋予意义,是对新闻事件的选择、强调和排除,使得对事件的某些理解在文本里更加突出,成为受众感知到的社会真实[4],并暗示受众该如何理解新闻事件。刘思雨、季峰在学者臧国仁提出的“新闻框架三层次说”基础上,从“宏观-新闻主题、中观-价值观输出、微观-话语符号”三个方面对《人民日报》微博关于东京奥运会报道进行了分析[5]。笔者认为,其研究视角符合本文的切实需要。基于此,本文选择了《人民日报》微博在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期间发布的682条报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文本分析,并结合肯尼斯·伯克的认同理论,探究中华体育精神诠释与传播的策略。
2.1 宏观层次:以中华体育精神为基本内涵的新闻主题
2.1.1 个人维度
运动员个体作为竞技体育的直接参与者,具体而生动地体现着现代竞技运动的各种功能,不仅是奥林匹克精神的载体,更是诠释中华体育精神的代表性符号[6]。
《人民日报》微博精准聚焦比赛中杰出运动员所带有的特性与优秀品质,以“团结”“家国”“突破”“坚强”等角度为主题,对其人物形象进行了描绘。例如,2月10日以“更团结!#中国冬奥健儿的格局#”为题发布报道,提到谷爱凌赛后安慰对手、金博洋高度赞赏挑战极限的羽生结弦、冰壶混双组合为对手送上“冰墩墩”徽章等情节,诠释了中华体育精神所倡导的团结竞争精神;2月12日在报道钢架雪车选手闫文港获得铜牌的成绩时,突出强调了他凭借高度专注的意志力不断锤炼自我,达到了能够享受速度的高水平竞技状态;2月13日以“范可新说亲吻冰面是为了感谢”为题,报道了范可新赛后亲吻冰面是为了表达对祖国和短道速滑项目的爱,与爱国主义精神相呼应。
除了中国运动健儿,《人民日报》微博同样关注着国外优秀运动员。例如,年近50岁的德国运动员佩希施泰因第8次征战冬奥,《人民日报》微博在报道中聚焦于她年轻的心态与锲而不舍的体育精神;在哥哥因训练不幸去世的12年后,格鲁吉亚雪橇选手萨巴走上了北京冬奥会赛场,《人民日报》微博以“战胜恐惧”为要点,赞颂了他坚强的意志。这些报道与“一起向未来”的冬奥口号高度契合,诠释了高尚的体育精神不分国界,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产,进一步升华了中华体育精神中以人为本的内涵。
2.1.2 集体与国家维度
家国同构的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向来为社会的主导舆论所强调。体育中的“集体”串联着个人的思想与情感,彰显着共同的精神信仰,与家国之情高度共鸣。《人民日报》微博在报道中也多从集体与国家的维度设置报道主题,例如在2月11日短道速滑接力比赛中,李文龙不慎摔倒、任子威接棒后奋起直追的一幕受到广大网友热议。《人民日报》微博在报道中以“勇于争先的队伍”“坚韧笃定的铁军”来描绘短道速滑队集体的形象,展现出其团结、坚韧不拔的竞技精神。
同时,《人民日报》微博也多以“时代传承”为话题,在国家层面上表现中国队不断追求突破的精神传承。例如,2月16日在报道中国队的成绩已实现多个项目上的突破时,提到20年前的今天中国实现了奥运首金突破;在2月19日关于花样滑冰选手隋文静、韩聪夺金的报道中,提到他们的教练于12年前为中国夺得了第一枚花样滑冰金牌,用“中国花样滑冰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的报道语句表现了中国队优秀精神与成绩的传承。
2.2 中观框架:运动员形象建构过程中基于中华体育精神内涵的价值观输出
以里约奥运会为转折点,新一代优秀中国运动员的媒介形象开始变得更加多面、立体[7]。北京冬奥会中,多位富含个人魅力的运动员同样成为大众热议的中心,于是《人民日报》微博紧跟舆论热点,提炼运动员身上带有的中华体育精神特质,在报道中有力传达给受众。
2.2.1 基于健康自信的乐观精神的叙事内容
树立健康自信的乐观精神是中华体育精神对人格发展的积极要求。本次冬奥会中,两位新生代运动员——谷爱凌和苏翊鸣,凭借优异的成绩与充满感染力的个人特征迅速成为流量中心。一些网友既对两位小将充分赞扬,也以“编造出来的完美人生”“别人家的18岁”为话题对自己进行戏谑式“嘲讽”,表达羡慕之情。《人民日报》微博抓住受众的心理特点,在相关舆论场中进行了价值观引导。
在正常的观念中,获得成功意味着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痛苦会伴随着瓶颈与伤病一同降临,成功最终也是通过“苦大仇深”式的“战斗”换来的。但以谷爱凌和苏翊鸣为代表的新生代运动员展现出来的特质颠覆了这种旧观念:成功应当是凭借着对所从事事业的热爱,以及健康自信、积极乐观的奋斗心态获取的。
《人民日报》微博强调了谷爱凌与苏翊鸣面对困难时自信乐观的态度,以及二人对比赛之外的多样人生的热爱。例如,2月12日《人民日报》微博在“#谷爱凌说滑雪很难#”的话题讨论中发布的一个短视频中提到,谷爱凌对“滑雪难”“努力拼搏”感到高兴而并非痛苦。同时也提及谷爱凌认为滑雪不是生活的全部,她以后还要去体验更丰富的人生。在2月18日的报道中,《人民日报》微博写到谷爱凌和苏翊鸣“阳光自信、享受比赛的精神状态令人难忘”“这样的青春偶像值得追”。在2月19日,《人民日报》微博以“18岁这天,苏翊鸣说生日愿望已经实现”为题发布专访报道,提到了苏翊鸣说的很多话,如“只能用热爱这个词形容单板滑雪”“站在雪板上最开心”“最爱吃冰淇淋,吃到甜的东西会更开心,然后就能把自己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2.2.2 基于超越自我的英雄主义精神的叙事内容
中国体育界曾因“唯金牌论”观念而饱受诟病。《人民日报》在对并未获得奖牌的运动员的报道中,改变了“唯金牌论”思想,着重发掘其身上坚强刚毅的意志品质,宣扬“超越自我即为成功”的观念。花滑选手金博洋在平昌冬奥会获第四名,创下中国队在该项目中的最好成绩之后,状态一直波动起伏,导致失误频发。在北京冬奥会比赛中,金博洋发挥出色并获得第九名,对于金博洋此次表现,《人民日报》微博不吝赞美之词,以“金博洋滑出了自己”“金博洋战胜了金博洋”为话题标签发表多条报道。例如,2月11日《人民日报》微博以“金博洋:战胜困难 突破自我”为题的报道中对金博洋不懈努力、勇于突破自我的意志品质给予了高度认同。
同时,“遭遇苦难并顽强克服”的情节也是塑造英雄主义精神的重要叙事方式之一。古希腊人用“Arete”(德性)来描述个体生命发展的目标,奥运神话人物重要代表赫拉克勒斯维护的人生模式是历经磨难来获得德性[8]。竞技体育运动员在职业生涯中难免会遇到伤病侵袭,对竞技能力造成影响,他们努力克服伤病的意志与经历更是对超越自我精神的有力注解。
在2月14日的报道中,《人民日报》微博提到运动员汉娜曾遭遇严重车祸,运动生涯险些提前结束,但她并未放弃,重新学习走路和跑步,并最终步入了冬奥会的舞台;2月20日在报道中提到武大靖饱受伤病困扰,年龄的增长也对竞技状态造成影响,但挫折并未将他击垮,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最终在2月5日弥补了平昌冬奥会的遗憾,与队友夺得接力金牌。
2.3 微观框架:基于共情认同目标的话语表达方式
“认同”的获得,是中华体育精神能够有效传播的必要条件之一。微博平台具有覆盖范围广、信息碎片化的特点,用户之间多以“弱关系”的模式进行意见交流,能与受众产生共鸣的信息内容通常更易在这种弱关系场中传播。肯尼斯·伯克认为在内容修辞上,传播者可以通过采用对立认同、共情认同、模糊认同三种方式与受众达成“同一”。《人民日报》微博在冬奥会微博报道的文本表达和细节呈现上也注重激发受众的认同感,从模糊认同与共情认同两个方面出发,增强了中华体育精神的传播效果。
2.3.1 基于模糊认同的报道主语转换
伯克的“模糊认同”策略是寻找模糊、含混的一致之处,达到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认同[9]。言者可以使用包括听众在内的词语或手段,如“我们”“大家”等,使受众无意识或潜意识地认同传播者[10]。
虚拟空间的匿名性令用户之间在现实中的差别被很大程度地抹除,“网友”成为众多用户共同的昵称。《人民日报》微博多次在报道中转换主语,为报道增添了亲切感与贴近性。例如在2月9日的报道中,以“网友暖心鼓励任子威:赢得干净输得体面,任子威辛苦了”为题,将“网友”作为句子主语,表达了对公平竞争精神的推崇和拼搏无关胜负的价值观念;在2月18日的报道中以“看完妈妈写给苏翊鸣的信,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他是冠军了”为标题,“我”的使用给予了受众第一人称的代入感。
2.3.2 基于共情认同的语言修辞
共情认同是指传播者以与受众共同的特性为基础,构筑共同情感,促使双方在情感、思想、价值等方面取向“同一”[11]。在微博平台中,其语言相对更为口头化,用户的情绪表达意愿更强烈,带有抒情性修辞的内容更易获得受众的共情。北京冬奥会举办时,众多网友就中国运动员的优秀表现抒发了激动之情。《人民日报》微博基于微博平台的特点,调整了内容表达的语气和修辞方式。例如在2月18日的报道中,以“嗷嗷喊”的夸张修辞,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武大靖看到苏翊鸣夺冠时的反应,既展现出苏翊鸣精彩至极的表现,也体现出了中国奥运健儿之间的友爱精神。由于文字表达存在情绪传递效果较弱的特点,《人民日报》微博也在冬奥会报道中多用“好样的!”“为你们骄傲!”此类“短平快”式的短句,结合感叹号的使用,在情绪上与受众达成统一,吸引受众注意力。
3 结语
大型体育赛事是影响力广泛而深远的媒介事件,在其过程中事件组织者和电视台合作,通过仪式化符号的建构和传播以期达成共识性历史记忆的效果,从而使某种“神圣价值”得到强调[12]。作为主流媒体的《人民日报》微博在新媒体场域中扮演着“电视台”的角色,在冬奥会报道中强调且传播有着“神圣价值”的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起到了良好的范例作用。
国际性的尤其是中国作为举办方的赛事,是较为稀缺的体育媒介事件资源。2022北京冬奥会之后即将迎来杭州亚运会,我国媒体也当抓住机遇,向世界传达中国新时代体育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笔者通过对《人民日报》微博诠释中华体育精神的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策略:
第一,坚持报道角度的多元化。中华体育精神包含多种积极观念,内容涵盖多面,因此,从不同角度出发的报道大量而生动的故事细节,既能从横向上拓展新闻内容中包含的价值观广度,也能够从纵向上充分展现中华体育精神的价值内涵,从而有利于中华体育精神的诠释。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体育新闻价值发掘原则。体育精神诞生于人类的体育活动实践,并影响着人的发展。一项大型体育赛事的人文价值基础来源于所有参与到其中的人物,赛场上的运动员与教练,赛场下的亲属、观众与工作人员等人物,他们都应作为报道线索被关注。同时,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微观层面受众的角度对新闻文本和结构进行调整,促使受众获得认同感。
第三,创新可视化叙事方式。视觉文化符号正在成为受众获取的信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13]。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相对抽象,将其转化为更易吸引受众注意力的视觉符号,并与动漫等流行视觉文化元素结合,或者与听觉、文字结合形成视听一体化的传播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年轻受众认同感的产生,这是令中华体育精神具象化并得以有效传播的一项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