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在军事训练相关腰肌损伤中的应用进展
2022-11-21雷永红孙志高
寇 鹏,雷永红,孙志高,单 晨
(1.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中医科,北京 100037;2.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中医科,海南 三亚 572013)
腰肌损伤,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一般的X线等影像学检查通常为阴性;属中医学“腰痛”范畴,也称“腰痹”“肾着”“腿股风”等。外因主要归于风、寒、湿、热及跌仆挫伤等导致气滞血瘀、脉络受阻;内因主要是禀赋不足,肾气不足。本研究主要是探讨外因引起的军事训练相关的腰肌劳损。主要症状是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反复发作,其日积月累,可使肌纤维变性,甚而少量撕裂,形成瘢痕、纤维索条或粘连,遗留长期慢性腰背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如日间劳累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时轻时重,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认为,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劳逸不当,气血筋骨活动失调,可造成组织劳损,或有筋膜松弛,或有瘀血凝滞,或有细微损裂,以致腰痛缠绵难愈[1]。西医治疗多以消炎消肿止痛解痉药物为主,但常常出现消化系统不适等症状,而中医治疗本病有着西医无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中医针灸疗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因其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而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研究就近20年来针灸治疗腰肌损伤的概况阐述如下。
1 主要病因及证型分类
1.1 感受外邪
风、寒、湿、热等外邪均可引起腰痛,其中以寒湿和湿热最为常见。外感风邪,或感受风寒、风热,均可使经脉运行不畅而发生腰痛。若在湿热交蒸之季,感受其邪,阻遏经脉,则能发生腰痛。另外,久坐,久卧湿冷之地,或者涉水冒雨受寒,若出汗后不注意,感受湿寒之邪,引起经脉收紧,气血不顺畅,不通则痛致腰腿经络受阻,因而发生腰痛。军事训练大多在户外,条件艰苦,所以感受外邪比较常见。
1.1.1 寒湿证 一般在感受风寒湿邪后,腰部冷痛重着,难以翻身,病情逐渐加重,有时休息也得不到缓解,遇温则缓,如天气变得寒冷潮湿,则腰痛加剧,舌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1.1.2 湿热证 腰部自觉有温热感,天气炎热或潮湿时,疼痛加剧,自觉烦热,口干,小便黄赤,苔黄腻,脉濡数。
1.2 劳累外伤
过度劳累,跌扑挫伤,损伤腰肌、脊柱、经脉,均可使气血运行不畅;病久肌肉萎缩,也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使淤血留在腰部,而发生疼痛。也有强迫性体位,诱发腰痛。军事训练强度大,时间久,极易因劳累外伤引起腰肌劳损。
1.2.1 瘀血证 此证型一般是外力作用损伤所致,或是长时间劳累引起的劳损。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腰痛比较剧烈,固定不移,活动受限。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象弦涩。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疗法
在针灸学理论“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指导下,针刺腧穴治疗腰肌劳损通常以局部选穴为主,通过疏通病变局部气血,改善微循环,提高痛阈,从而缓解腰肌劳损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周中瑜等[2]治疗腰肌劳损60例,观察组30例采用补肾祛瘀针刺法,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针刺法,2组治疗疗程均每日针刺1次,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1天,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评定疗效。观察组治愈率为43.3%,愈显率为76.7%,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23.3%,愈显率为46.6%,总有效率为93.3%。赵苗等[3]治疗腰肌劳损100例,对照组50例用普通电针治疗,治疗组50例用浮针治疗,2组治疗后腰痛评分均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2组治疗后腰椎关节活动度均增大,治疗组增大更明显;总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贾佳等[4]、赵彦[5]分别以银质针疗法治疗军事训练所致腰肌劳损的官兵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37%、97.62%。费英俊等[6]以银质针松解术治疗军事训练伤致慢性腰肌劳损的疗效分析,将76例已明确诊断的因军事训练所致慢性腰肌劳损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采用银质针松解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推拿、普通针刺及磁疗综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VAS),判断疗效。比较2组治疗后1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研究组为55.26%和97.37%,对照组为52.63%和94.74%;比较2组治疗后3个月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研究组为50.00%和89.47%,对照组为21.05%和65.79%。王宜娅等[7]比较了腕踝针和物理按摩的方法治疗腰肌劳损的效果,结果显示腕踝针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3.3%,明显高于普通组的71.1%。秦玉革等[8]治疗虚证腰肌劳损70例,采用呼吸补法独刺双侧大钟穴,留针40 min,每日或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最多3个疗程,疗程期间休息1 d或不休息。结果痊愈37例,显效20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81.4%。王思佳等[9]采用针刺局部阿是穴在腹部的对应点治疗慢性腰肌劳损32例,隔日治疗1次,6次为1疗程,临床治愈11例,好转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
2.2 艾灸疗法
艾灸或雷火灸温暖透达,药物渗透力较强,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散寒祛瘀功效,通过刺激腰部穴位,可改善局部供血情况,从而达到一定的疗效。苪飞龙等[10]对80例患者随机分成神阙温灸组40例与对照组(物理疗法组)40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神阙温灸组疗效明显好于物理疗法组,2组治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叶兵云等[11]选取80例腰肌劳损肾阳亏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督灸组与温和灸组,每组40例,治疗3周后督灸组愈显率为80%,温和灸组的愈显率为45.0%。李刚等[12]对48例寒湿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进行改良火龙灸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26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向黎明等[13]对62例腰肌劳损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取穴肾俞(双)、命门、腰眼(双)、委中(双)、阿是穴。委中(双)采用针刺泻法,其余穴位平补平泻;肾俞(双)配合艾条施灸(施灸30 min)。对照组针刺手法同治疗组,肾俞(双)不加灸。治疗时间均为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3 d。治疗组痊愈20例,显效1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
2.3 针刀疗法
针刀疗法是中医“针”的针灸效应与外科手术“刀”的切割作用的结合体。针刀作用于患者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松解结筋点和痉挛组织,相较于传统针灸具有起效快、效果明显的特点。刘飞宇[14]选取63例腰肌劳损患者,应用单盲法分成2组,33例行小针刀筋膜切开法治疗(观察组),剩余30例行痛点封闭治疗(对照组),观察组的优良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吴晓刚等[15]采用针刀松解术治疗腰肌劳损患者124例,5 d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患者腰椎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加,治愈21例,好转78例、无效25例。赵振海等[16]将腰肌劳损15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72例,2组分别采用针刀疗法和醋酸氢化可的松局部注射疗法,并配合手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69例(80.2%),总有效率97.7%;对照组治愈38例(52.8%),总有效率84.7%。吴晓刚等[17]采用针刀松解术治疗腰肌劳损患者124例,男58例、女66例。年龄22~50岁,中位数35岁。病程1~7年,中位数3年。5 d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治愈21例,好转78例,无效25例。刘飞宇[18]将63例腰肌劳损患者,应用单盲法分成2组,33例患者行小针刀筋膜切开法治疗(观察组),剩余30例患者行痛点封闭治疗(对照组),察组的优良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
2.4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是一种选用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通过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充分发挥综合疗效以调整机体的功能状态,达到治疗腰肌劳损的目的。陈升见等[19]以当归、维生素B12、利多卡因注射液,肾俞、白环俞穴位注射治疗腰肌劳损154例,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共7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7 d。1个疗程治愈64例,2个疗程治愈36例,3个疗程治愈25例,好转2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5.45%。贾忠民[20]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51例,取双侧大肠俞、肾俞,每穴1 mL,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3~10次(平均5.2次)治疗后,总有效率96.1%。
2.5 温针疗法
温针疗法集针刺和艾灸效应于一体,在患部形成了一个高温区域并循经传导,在形成的循经高温线上能促使血管扩张等一系列良性反应,使组织能量代谢旺盛。佟秋芬等[21]将42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以温针合谷刺法治疗此病,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3 d,痊愈18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李章洋等[22]取84例随机分为2组各42例,2组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加用温针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64.29%。
2.6 穴位埋线
现代医学表明,穴位埋线是将传统针灸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通过线体对穴位的刺激,使神经与组织液发挥一系列的调节作用,从而激发人体的免疫调节能力,加快局部组织细胞的代谢,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加速炎症产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吸收,使肌肉柔韧度、弹性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患者肌肉紧张痉挛状态的目的。董倩等[23]共纳入12篇文献,病例数777例。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为:与其他干预措施相比,穴位埋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OR= 2.87,95%CI[1.77,4.65],Z = 4.27,P< 0.01)、降低 VAS评 分(WMD = -1.14,95%CI[-1.14,-0.47],Z = 4.68,P<0.01)、降低PPI评分(WMD = -0.22,95%CI[-0.40,-0.04],Z = 2.36,P= 0.02)、对远期疗效也具优势(WMD = -0.57,95%CI[-0.75,-0.39],Z=6.14,P=0.01)。覃梅丽等[24]将60 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肾俞(双)、大肠俞(双)、阿是穴等进行穴位埋线,每周1次:对照组外贴复方南星止痛膏,选局部压痛处,每次24 h,隔日1次。2组均3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具体疗效,并在停止治疗满3个月后随访其远期疗效。结果表明,采用穴位埋线的方法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近期有效率达86.6%,通过远期随访,疗效能持续稳定,没有出现复发的现象。周振坤等[25]将符合标准的8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疗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77.5%,
2.7 综合疗法
2.7.1 针灸结合推拿疗法 推拿按摩直接作用于腰部,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血液循环加快,并可缓解肌肉痉挛、松解粘连,具有很好的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作用。李斯[26]选取67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 33),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推拿联合足弓矫正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93%,高于对照组的82.35%(P<0.05);治疗后2组RMDQ评分、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临床压痛、酸麻、腰部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腰椎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3.03%,低于对照组的11.76%(P<0.05)。王德亚等[27]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慢性腰肌劳损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推拿结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2组均以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经过治疗2组患者均有疗效,观察组治愈8例,好转21例,总有效率85.29%;对照组治愈6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70.59%;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4.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的85.3%。张方涛等[28]随机选取腰肌劳损患者81例,并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 40)与观察组(n= 41),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结合推拿疗法给予治疗,观察组患者治愈11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24%;对照组患者治愈7例,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7.5%。刘翠平[29]将160 例腰肌劳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用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用针刺疗法联合推拿疗法进行治疗,共治 3 个疗程,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其VAS评分较低(P<0.05)。
2.7.2 针灸结合拔过罐、拔罐放血疗法 宋春华等[30]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针灸后拔罐放血,对照组仅采用针灸治疗,每日1次,12次为1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83.23%。李琰琴等[31]采用针刺结合走罐方法治疗腰肌劳损42例,治愈9例,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4%。莫凯祺[32]收集37例慢性腰肌劳损症患者,予针刺(选穴:委中,肾俞,大肠俞,腰夹脊,阿是穴)配合放血疗法治疗,治愈15例,显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6%。张菊阳等[33]对35例腰肌劳损病例的针刺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治愈28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100%。郭彦军等[34]采用针刺配合走罐治疗官兵腰肌劳损297例,治愈162例,占54.5% ;显效79例,占26.6%;有效42例,占14.1%;无效14例,占4.7%。治愈、显效和有效计为总有效,总有效率95.3%。罗姣等[35]将152例慢性的腰肌劳损患者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选择电脑中频配合超短波实行医治,研究组选择针刺配合火罐实行医治,研究组好转率为96.05%,明显比好转率为 84.21% 的对照组高。
2.7.3 针刺、艾灸、拔罐联合治疗 吴霞平[36]选取腰肌劳损患者192例,按不同症候随机均分为针刺组和三联组各96例,针刺组采用单纯毫针针刺治疗,三联组采用针刺、艾灸、拔罐联合治疗,每日1次,7次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三联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8.96%和97.92%,高于针刺组的25.0%和81.25%,且三联组的疼痛缓解作用强于针刺组。
2.7.4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 叶坪等[37]将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用针刺联合三痹汤治法,对照组口服复方氯唑沙宗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VAS评分减少治疗组大于对照组(P<0.05)。李妍回顾性分析6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中药,对照组只采用针刺治疗,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黄冬梅等[38]将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中药内服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80.0%(P<0.05)。
3 机制研究
经络学说是中医针灸治疗腰肌劳损的理论基础,其依据就是十二经络与腰部的关系。经络是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腧穴则是脏腑气血离入出合于体表的部位。针灸治疗疾病的关键是通过刺激腧穴沿经脉循行使相应的脏腑官窍与体表结构产生特殊的功能联系,从而达到特殊的治疗目的。针刺是现代应用较为广泛的中医疗法,具有调理气血,疏经活络,引导经络气血滋养于患部的作用。
4 小结
腰肌劳损即腰部肌肉积劳成疾导致的综合性疾病,因不同职业及劳动习惯的影响,导致多数患者即使体力活动与劳动强度虽然不大,因运动姿势的不合理,致使脊柱处于半弯状态,从而造成腰背肌肉长期处于紧绷状态,从而产生劳损,一旦控制不及,将导致其进一步发展形成无菌性炎症,从而刺激神经末梢,引发不同程度的疼痛,造成多种腰痛症状[39]。部队官兵因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对身体的损伤相对较大,因此军人的腰肌劳损症状相较于常人更加严重。其致病因素复杂多样,长期处于超负荷状的军人,其腰部组织结构损伤较为严重,作为人体上半身支柱的脊柱的活动动力主要依靠其周围的肌群,劳损好发于支配多动或负重关节的肌肉或维系这些关节的韧带,尤其是肌肉或韧带在骨质上的附着点[40]。同时包括外伤、运动动作不合理、气候、环境、慢性腰肌劳损与气候、环境条件关联密切,另外,综合积累性损伤,无论慢性累积性损伤,还是由急性损伤遗留为慢性腰痛,其主要病理是肌肉纤维充血、水肿及肌纤维间或肌肉、筋膜纤维间发生粘连、炎细胞浸润,使腰肌正常滑动受到影响[41]。
中医认为该病肾虚是内因,劳伤及风寒湿邪为外因,劳累过度所致筋脉失养,骨骼失充,无以维系腰部的活动,风寒湿邪侵袭,流注经络,瘀血内停,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病。在治疗上都以通则不痛为治疗原则,本病病位在腰部。故无论是针刺、艾灸、推拿、拔罐、放血,取穴多以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为主针刺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灸法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的作用。综合疗法如运用针刺加走罐治疗,能够疏通督脉和膀胱经经气,从而达到消除疼痛和强身健体的作用。针灸疗法对军事训练伤引起的腰肌劳损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表现为起效快,疗效显著,镇痛、镇静,并能够激发机体的自愈与抗病能力;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副作用少,受到军人患者青睐。随着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与强军目标的努力实现,部队医疗体系实现不断完善。针灸因“简便廉验”的特点比较适应于部队的需要并得到应用与认可,值得临床实践中应用与推广。但纵观已发表的文献,仍有很大的局限性及亟待解决的问题:1)研究方法设计上运用随机对照试验、远期随访较少,没有具体交代试验设计过程,且缺乏盲法设计。2)从以上报道中可以看出,针刺深度、角度、刺激量、留针时间及治疗周期都存在差异,缺乏统一的规范化操作标准和最佳治疗方案。3)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系统研究,使得最终的研究结论具有片面性。4)多数临床疗效观察与评价选择主观性强的症状指标,缺乏相应的客观指标,另外临床研究的疗效评价方法较多,但不规范、不客观、不统一,相互间疗效可比性差。5)大量文献只着眼于针刺复合疗法与其他疗法的纵向对比,横向对比研究相对不足。6)有关针刺治疗腰肌劳损的基础研究仍然不足,机制探索不深,大部分报道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