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现代技术风险与《老子》对技术的批判

2022-11-21吴洪珍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老子人类

吴洪珍

如今科学技术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代高峰,人们确实能感受到科学技术在生活方面带来的极大便捷,假若科学技术骤然离开了我们的生活,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无所适应,不知所措。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家只需要动动手指,点一份外卖,就能解决吃饭问题;躺在床上打开手机搜搜电影,浏览一下新闻,足不出户就可以知天下事。可见,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的确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便利。当然我们在认可技术、承认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技术风险的存在和技术伦理的滞后。

一、现代技术对人类生存造成的风险

技术是人创造出来的人之器官的延伸,是对象化的知识力量。所谓技术,“是那些人类借以改造与利用自然以满足其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包括物质装置、技艺与知识在内的操作系统”。[1]技术不仅可以改造自然,也可以用来改造社会。技术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是治国生民之策和修德求道之技,技术运行的健康与否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其实,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技术的发展方向直接受人类需求与需要的决定和影响,正如爱因斯坦的经典之言:“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2]技术发展得越快,技术成果被应用得就越快,技术存在的安全问题就越多,带给人类的风险就越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的ISO31000:2009《风险管理—原则与指南》标准明确指出“风险”是“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这是人类对“风险”概念的最新认识和概括,这一理解具有一定的权威性。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风险的本质在于不确定性。凡事都有双重性,风险的正面影响就是机会,有积极的一面;其负面影响就是威胁,有消极的一面。关键在于如何看待风险,如何利用风险,转危为安。“风险是现在和未来的将要发生的,它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使人们总是处在一种危险的状态下,并对人们的精神和心理带来一定的创伤,同时也会对日常生活、公共实践与社会秩序产生严重的影响”。[3]技术风险是技术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风险作为现代性的后果之一,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现代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最大的风险源,技术风险的本质是一种人为的不确定性。技术风险是影响技术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没有技术目标就不存在技术风险。技术风险与技术目标相伴终生,形影不离。因而,技术利用需要合理的技术目标和人的正确引导。技术进步给人类带来了生活的便利,扩大了人类的野心,同时也伴随着很大的技术风险,大量人造风险、多元风险逐渐出现。因为人们在应用技术过程中,由于受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技术的目的偏离人们的初衷,导致技术异化,破坏了人类生存环境,也危及到了人类自身。当前,各种技术风险不断产生、扩散和积累,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重大危害。

(一)现代技术导致生态危机

技术风险“是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不可避免的存在,主观上,没有谁愿意撞上危机,但客观上危机却又时时存在。大多数突发性灾难事件发生迅速,矛盾激烈,且容易出现不被控制的风险,进而迅速地转化成危机,并与不可控变量合而形成新的风险”。[4]技术垄断和霸权主义的变态思想致使技术成为人满足自身欲望的利器,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疯狂滥用,激化了人类对自然资源攫取的无穷欲望,进一步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引发了灾难性后果,导致天人关系的紧张。

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其生产资料都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的,并不像现在一样通过高科技加工创造出来。实践证明,科学技术越来越决定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科学技术追求的是高效率运作,而对应的风险性也随之扩大。原先由很多人几个月干成的事,如今用大型机械几天就可以完成,从而造成很多的闲散劳动力,失业性问题越来越严重。而现在,对人类破坏最大的恰恰是人们自己造就的技术,人类通过对技术手段的多方面应用使自己获得想要的利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巨大破坏,尤其是那些致命杀伤性武器的产生或游戏软件的开发究竟意味着人类的退化还是科技的进步,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和质疑。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到相对论时所认为的那样:原子裂变改变了整个世界,但并没有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人类正走向空前的灾难。

今天,技术已经异化为一头怪兽,牵引着人们掠夺性地将触角伸向任何一个可能的角落。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农业上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造成粮食、生物的破坏,水土污染严重;工业上化学物品造成大气污染,橡胶、塑料等垃圾随处丢放,汽车尾气大量排放,臭氧层空洞出现,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雾霾危害凶猛,核武器泄露造成大量辐射,人们各种怪病频发。自然资源日渐匮乏,矿物、石油被过度开采,能源枯竭;海洋鱼类、野生动物被肆意捕杀;森林被过度砍伐,物种濒临灭绝,植被破坏,土地沙化,气候变异,等等。技术文明带来了生态危机,“引起的全球变暖毫无疑问正在发生,人类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影响气候变化的可能性占90%以上”。[5]可悲的是,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类的贪婪欲望和过分陶醉技术而造成的。

但是,人类是离不开大自然的,自然如母亲般孕育造化了人类,人类要怀有感恩自然的敬畏之心,与自然和谐共处,互利共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是不可能脱离天地万物而独立存在的。马克思说:“人本身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6]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忧心忡忡地指出:“一种不停顿地杀戮生机勃勃事物的行为最终将导致全面性的破坏。”[7]有限的地球资源永远无法满足人类无限的物质欲望的膨胀与消费需求的增长,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环境污染及大自然的无情报复等悲剧现象最终还是让人类如困兽般在自己精心炮制的技术樊笼里作茧自缚。

(二)现代技术导致社会危机

技术的发展使当代社会处在全面繁荣的假象之下,并内生出社会危机和价值系统崩溃的细菌。技术进步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导致人口膨胀,危机严重,风险不断。由于现代技术自动化代替了大量人工劳动力,社会失业现象比较严重,社会闲散人员较多,就业质量不断下降,失业问题不断加剧,社会稳定受到极大威胁。在高消费、提前消费观念的驱使下,人们对各种物质的消费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的疯狂和痴迷,甚至甘愿做房奴、车奴。同样,由于技术的利用,人造食品大量产生,食品安全问题也危害了许多人的身体健康,让人胆战心惊。

一些高新技术一直存在争议,例如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生殖技术等等,都是“非自然”生产,有违人类的道德伦理价值准则和自然秩序的进化规律,使技术与社会的矛盾趋于激化,让人们对技术产生了怀疑、忧虑和恐惧,诸多高新技术引起社会危机,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当今,一些国家利用现代技术制造毁灭性武器,如原子弹、核武器、化学武器、氢弹等,用来防卫别国的威胁和侵犯,也有个别国家企图用来作为掠夺别国的一种手段。战争是威胁社会稳定与安全的最大危机,有战争必有风险。目前,现代化的高科技战争已在局部开展,高科技军事武器一经投放使用,其远距离的杀伤力和准确率足以毁灭地球数次,很可能导致整个人类的毁灭。技术自身的失控难以把握,例如核泄漏一旦发生,将带来难以想象的可怕后果。

还有互联网技术作为一种便捷的即时工具,让人既爱又恨。一些媒体由于缺乏媒介的诚信素养,故意报道不实,制造事端,迷惑民众,引发社会混乱。青少年作为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很多年轻人却喜欢宅在家里,过于沉迷虚拟世界而忽视现实世界,甚至变得孤僻焦躁,逃离社会群体,不愿与外界接触,就连最基本的人际交往也变得很困难,例如出去跟同学、朋友一起进电影院,一起去饭馆聊聊天,都做不到。正是由于他们一味追求新奇事物,过度依赖网络技术的使用,一旦关闭手机、电脑等通讯工具,他们会顿感失去了什么,甚至觉得自己与整个世界脱轨了一般。很多人整天沉溺网络的漩涡不能自拔,接触暴力游戏,生活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醉生梦死。网络游戏残害了很多青少年,虚假广告、色情传播等垃圾网站也不断毒害着他们,网络犯罪、网络诱骗事件时有发生。网恋交友已成为新常态,甚至一些成年人也寻求网恋刺激,导致家庭婚姻破裂。

(三)现代技术导致人性危机

利益与风险共生。技术现代化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也衍生出虚假繁荣,人日渐沦为技术的奴隶和物质的附庸。技术化时代的生产方式使人不得不在流水线上作业,大量生活产品一个模子出来,千篇一律,更新换代极快,消费者也毫不珍惜,淘汰率高。人们已成了机器的附庸,为了服务机器而成为服务的“机器”,面对空洞机械的工作,逐渐失去自我。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好像越加不自由,在现代技术面前变得更加被动,对工作也失去了热情和激情。人在机器世界中是得不到满足的,因为冰冷的机器并不能为人类提供有价值、有尊严的东西,人们的价值观似乎出现了问题。

技术发展带来物质财富的丰裕,却使人们的精神世界逐渐匮乏。由于过分注重物质享受,物质生活占据了人生存的全部,消费欲望空前膨胀,重物质轻精神的异化消费成为一种潮流。弗洛姆说:“消费过程应该是一种有意义的、有人性的、有创造性的体验。”[8]但由技术异化带来的异化消费代替了适度消费,人们在消费中体验不到真正的快乐,反而加重了名利之欲和取巧之心,忽略了道德修养和精神进取,导致有些人迷失于物欲横流而不自知,思想和行为偏离正常轨道,精神被物质世界绑架,找不到回家的路。

裹挟着人类欲望的现代技术“座驾”正牵引着人类疯狂前行。技术时代的人们盲目追求物质占有和物质消费,技术的发展加深了人对物质的依赖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主体性发展。交通工具的快捷,使人不愿意徒步而行;通讯工具的便捷,使人放弃了传统的书信交流;暖气空调的家居设备,让人不愿走出狭小的空间去感受真正的大自然。人的体能下降、精神空虚、人性异化是现代高新技术带给人类的非人道的负面效应。现代高新技术让人拥有便捷的通讯设施和传播媒介,使社会对个体的统治和支配空前加强。技术传播媒介热衷于制造“追星”事件和消费热点,人们盲目追逐庸俗的时尚潮流,大众文化泛滥成灾,个体独立意识下降,这一切加重了当代人的精神迷失,出现了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

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人的精神危机状况越来越严重。由于受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技术正逐渐背离它的终极目的——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日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日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9]至此,人类有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和对技术风险的恐惧。技术革命导致“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风险也越来越复杂”。“风险往往是相互影响的,且越来越呈现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态势”。“环境破坏、科技污染等生态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的健康与寿命。新式武器的杀伤力使任何国家都不敢轻言战争,也使潜在的伤残死亡威胁更甚。机械化增加了就业压力和教育压力”。[10]总之,由于人类技术主义和工具至上的片面思想,导致技术误用及人的道德滑坡,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灾难性风险。在这个各种灾难风险频发的技术时代,人类不得不静下心来深刻反省时下的技术风险问题,这也是人类学灾难研究的一项重要使命。

二、《老子》对技术风险的批判与应对

今天日益凸显的技术风险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技术风险的加剧,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源于人偏离了“道”和“德”的运行机制,严重地背离了《老子》所提倡的“道”与“德”的坐标,这就需要人们重温中国传统文化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道家始祖老子的《老子》又称《道德经》,是中国传统道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哲学思想丰富深邃,超越时空,让后人不断回首驻足,从中得到智慧的因子。清代著名思想家魏源在《老子本义》中说:“盖《老子》之书,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11]可见,《老子》是广义上的宏观医术,对于今天的“病态社会”,老子有着自己的医治药方,能够为其刮骨疗毒。老子哲学要旨里蕴含着丰富的忧患意识和深刻的防御风险的理念,对人的生命安全进行了终极关照,警惕和批判人们对技术的不合理使用,从根本上劝诫人们杜绝私欲扩张、缓解社会冲突和拯救人性危机,这对今天的技术风险教育有着独特的参考价值。冯友兰认为:“道家的中心问题本来是全生避害,躲开人世的危险。”[12]陈鼓应也指出,老子“所关心的是如何消解人类社会的纷争,如何使人们的生活幸福安宁”。[13]老子主张道技合一,强调重道求德,对技术风险有很强的防范意识。“在老子看来,由于人的强行妄为、恣意造作破坏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然之道,也殃及了人类个体的心与身之间的协和”。[14]反思当今人类所面临的技术风险和自身生存的困境,就会发现圣贤先师老子的睿智思想,对于治理当代可持续发展所遭遇的风险危机以及控制人类自以为是的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从《老子》的自然生态思想来看

《老子》一书中出现了73个“道”字,“道”是老子思想中无处不在、玄之又玄的最为本质的东西,是内在于天地万物之中的自我规定性。老子崇尚“道”,“道”有着深邃的内涵,“道”是无形的,是通过万物体现出来的。“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道”亦是世界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道”还是人类的行为依据和社会道德的最高准则。“道家所说的‘道’……乃是宇宙运行的天道;换言之,即自然的法则”。[15]老子认为万物有“道”,遵“道”能促进万物的和谐发展。不管机械技术还是非机械技术的运作都离不开“道”,“道”也是高超技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人应效法天地之道,按天地的本来状态生存。现代技术作为人重要的生存方式和手段,作用于万物,却违反了“道”,即违反了自然、社会和人性的发展规律。上善若水,顺道而行,以人合天而非以天合人,这才是老子始终坚持的观点。

“道”是宇宙万物最终的根据,万物是道的现象,天地万物由道而来。老子极其重“道”,老子之“道”蕴含着丰富的技术伦理精神和现代价值。老子作为圣贤之人,有着悲天悯人的大情怀,技术之道必然引起老子的重视,其内心深处尤其关注人类社会的技术风险问题。所以,老子强调技术的使用与工艺产品的制造要合乎“自然之道”,以自然本性为指归,回归人类生命的本真状态。对道家有着深度研究的李约瑟曾经指出:“道家的心理状态在根本上就是科学的。”[15]老子作为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也从根本上肯定科学,科学与技术藕断丝连,关系密切,老子不可能忽视技术问题,对技术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带有神秘主义色彩。

首先,道法自然。自然之道一直占据着老子思维的中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对于“道法自然”,王弼注解:“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在这里,王弼认为道法自然就是顺应自然。“道法自然”是老子防止技术异化和规避技术风险的形上依据,老子对技术的理性反思是以“自然”为逻辑前提的。从目前来看,有的学者认为“自然”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本质状态和运行法则,二是指现在的包含宇宙万物的自然界。老子反对技术破坏自然本性,反对技术带来的各种灾祸。其原因在于老子清楚地认识到人们在使用技术时,缺乏顺其自然的技术精神,没有合理地掌握技术使用之道。所以,老子说:“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这里面蕴含着老子对于防范技术风险小心谨慎的态度。

老子提倡尊道贵德。“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老子》第五十一章)。缔造万物而不占有,成就作为而不居持,作为领袖而不宰制,这才称为玄妙之德。在这里,“德”表现为遵“道”的一种精神。“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老子》第二十一章)。即是说,最大德之表现就是遵循规律,服从于道。“德”的作用,也是“道”的显现。管子曾曰:“德者,得也。”[16]“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老子》第五十五章)。老子强调任何事物都有其普遍的发展规律,物极必反,事物过于强壮则趋向衰败,如果不顺应自然之道,就会遭受灭亡之灾。同样,对于现代技术来说也不例外,如果发展太猛,人们跟不上节奏,对技术本性理解不够,忽视技术风险问题,不能合理使用技术,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与技术使用的初衷背道而驰。所以,对于技术的创新和使用要慎重再慎重,技术使用要道法自然,遵循技术之道,讲求技术伦理准则,不仅要把技术作为谋生的手段,更要利用技术来达到通向真善美的人性之路。

老子提倡无为而无不为之道。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第二十九章)。人类如果狂妄自大,肆无忌惮地执着于技术,只是一味地为了技术而技术,而不考虑技术应用的客体,用不当的技术手段破坏生态环境,不主动地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就会自掘坟墓,造成物极必反的后果,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由此可见,老子所持的待物态度就是顺其自然,不强加人的主观意志,坚持中道,让一切自然而然地自行发展。老子强调“无为”,就是避免背离事物的天性,避免反自然的行为,避免把人类的意志强加给任何他物。无为不是不为,而是最大的为,是不妄为,是顺物之性而为之。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正是人们使用技术所要遵循的自然法则。

其次,道技合一。老子的技术危机意识里蕴藏着道技合一的技术伦理思想。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器合二为一,才是老子主张技术使用的自然法则。“道”是万物之母,“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老子》第五十二章)。因此,老子认为只有遵守技术之道,才能避免风险和灾祸。正是在老子道法自然的基础上,才有后来庄子提出的“道进乎技”、“技”中有“道”、以“道”驭“技”、“道”“技”交融等技术之道的延伸。

技术是人类用来沟通人与自然的中介,而不是人类用来掠夺自然的工具。技术作用于自然界,一旦违背了“道”,即违反了自然规律,就打破了自然的生态平衡,破坏了自然的应然状态。技术的滥用毁掉了自然的合理存在状态,是不符合自然法则的,虽然一时迎合了某些人的需求欲望,却是反自然、反人性的行为,违背了道技合一的技术伦理规则。

老子强调“朴散则为器”“故大制不割”(《老子》第二十八章),是指不要为了制造各种器物而随意分解物质材料,完美的创作是不需要随便割制的,最好的办法是无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做而做,才能无为而无不为,才是大技术精神。因此,人们在使用技术时,要循道而生,不要随意破坏事物的客观规律,从而达到技术与自然、社会及人的身心和谐的目的。

再次,道统万物。“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老子》第三十四章)。老子正是深通“道”的奥秘,考虑到由于技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自然、社会和人性产生危机,才提出以“道”论技的先见之明。所以,在今天高新技术时代,对于技术风险,人们要引以为戒,牢记先祖的深刻教诲,将技术与各种环境要素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将技术纳入天、地、人、道的整体系统中进行创新发展,将产生风险的因素降到最低。

老子提出“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造车、制陶、建房之用,是技术之用,就是人们通过使用技术给自己带来便利。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并没有绝对地反对利用技术,老子对技术的功用也给予了肯定,虽然老子曾激愤地谴责技术,表面看上去,有一定程度的反技术倾向,但实际上他反对的是人们对技术的不正当使用。老子主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在以技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同时,不应当破坏宇宙万物的自然本性以及人与他物之间的和谐关系。他强调认识辩证法,有与无、用与不用之间是相对的,技术的应用是需要科学辩证看待的。总之,老子是肯定技术价值的,但也确实认清了技术的负面危害,所以才持保守主义的态度,“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老子》第八十章),“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第三十六章),规劝世人对待技术要适度利用,甚至不用。

老子深刻地指出,人类要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知常,明也”(《老子》第十六章),才能“没身不殆”(《老子》第十六章)。即必须认识并掌握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才能免于祸患。否则,“不知常,妄作,凶”(《老子》第十六章)。老子警告世人要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才是明智的,如果不了解、不遵守自然系统的内部规律,任意妄为,就会遭致凶险,甚至衰亡。

(二)从《老子》的社会危机思想来看

“道”无形地支配着万物运转,自然界的存在是有秩序的,社会也莫不如此。但技术的发展破坏了社会自身的运作规律,扰乱了社会稳定的正常秩序,导致经济停滞、文化混乱。技术的大量使用诱导了人们的贪欲,引起了纷争、战乱、贫穷和动荡,导致社会道德的破坏。老子恰恰是看到了技术的功利性和负面效应,所以才反对人们利用技术投机取巧、人为破坏事物的自然性,反对人们为了功利而毫无顾忌地发展技术及随意使用技术的不良行为。他认为“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老子》第五十七章)。人们拥有的利器越多,国家就越会滋生混乱;人们发明的技术越多,国家就越会滋生奇物怪象。老子极其关照生命,反对战争带来的危害。战争是世界上最大的风险,一旦有战争发生,争斗双方就要打仗,打仗就需要用技术制造军事武器,有武器就会导致人员伤亡,因此,武器技术带来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老子》第三十章)。军队开战之后,所到之处尸骨遍野、瘟疫横行、房屋倒塌、田地荒芜、荆棘丛生、民不聊生,这一混乱局面触目惊心,让人胆战心惊。面对当时社会动荡、诸侯混战的局面,老子痛心疾首。所以,战争带来的社会危机也强化了老子反对技术滥用的反风险思想意识。对于技术的使用,老子主张“不得已而用之”。

当今,现代技术的滥用,催化了对社会的技术化统治,使社会丧失了原本的自然发展状态。老子认为“治国为政”也是一门管理技术,技术把握不好,就会引发灾难。如果在社会管理中运用强权专制的技术化思维,就有引发社会动荡的可能。人们如果滋生投机取巧的技术化心理,就会越来越远离自身生存的本质,正信正念的智慧就会越来越退化。“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第五十七章)。老子是要告诉世人,治国有治国之道,用兵有用兵之道,这都属于技术之道,要顺道而行,以无为治天下,以无为来面对现实社会。老子对技术的负面影响有着透彻的认识和了解,所以,他认为人们为了基本生活可以使用技术,但不能过度发展技术,建议人们采用简单技术,要遵道而行,可以有而不用。老子认为技术不能过多使用,否则技术泛滥,人们将会利用技术穷兵黩武,导致社会混乱。人的欲望是个无底洞,往往会由正常的需求转化到病态的欲求,难以控制。人们凭借技术这只手,容易轻举妄动,造成技术灾难。到头来,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自己倒在自己亲手制造的技术之下。

在这个纷乱、浮躁的技术时代,人们试图依靠技术手段获取更多的名利,究竟为什么而争呢?归根到底在于人的私欲。欲望的膨胀让人违背道德,不择手段地使用技术,以致坑害了他人,作践了自己。老子拒绝滥用技术,反对私欲的斗争,不是告诉我们不要有欲望,而是要我们战胜自己内心的邪恶与贪欲,去除胜负之心。君子无所争,是不为私利而争;君子有所争,是当仁不让。老子深知世人受私欲戕害,故主张提升内德,勿为多欲所害,养真不养假,养神不养形。而如今许多人歪曲圣人之言,做而不动,消极躺平,忽视了追求技术的真谛。

老子告诫人们要时刻抑制自己的私欲,“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第四十六章)。他认为人的罪恶、祸患、过失离不开自己放纵的欲望、不知满足、贪得无厌,所以,懂得知足、容易满足的人,常常是快乐的。老子说:“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畋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十二章)他认为,技术的发展和使用使世界变得五光十色、灯红酒绿,骄奢淫逸、腐化堕落的生活方式使人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这种技术化的生活状态,迷乱人的身心,刺激人的物欲消费,人的贪欲因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膨胀,有些人沉溺于物质的攫取而不能自拔,追名逐利,迷失自我。

因而,老子反对人们过多占有物质财富,反对社会贫富的两极分化,对人们反道背德的贪欲浮夸和奢侈浪费的行为给以无情批判和揭露。老子悲愤地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资财有余,是谓盗夸,盗夸,非道也。”(《老子》第五十三章)为此,他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以及“去甚、去奢、去泰”(《老子》第二十九章)的基本准则。老子奉劝世人做圣贤之人,尊道贵德、清心寡欲、和谐共生,摒除那些极端、奢侈、过度的行为和私欲,唯有如此,社会才能安定,民风才能淳朴,人们才能安身立命、身心和谐。老子不仅主张扬俭抑奢,还极力推崇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第六十七章)他认为,慈俭不争,持守保全,生活才能富裕,国家才能富足。然而,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人的消费能力也随之提升,但技术的滥用也催化了消费的异化,各种资源的浪费让人寒心,老子提出的“去甚、去奢、去泰”及持守的“三宝”,犹如当头棒喝,警醒世人,教育人们不为物惑,去奢从俭,否则欲壑难填,必遭祸患。好在今天的人们面对物欲横流、奢侈浪费的社会现象,大多能够洁身自好,厉行节约,禁止浪费。

技术滥用是导致灾难的罪魁祸首。为了防止技术对人类的伤害,老子竭力反对技术化社会的形成,提出“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老子》第八十章)。老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深深地觉察到技术风险的后果。老子“有而不用”的技术控制思想,对于今天的技术应用和适度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技术的创新发展是无止境的,但技术的应用是有禁区的,当技术应用危及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生命安全时,这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就需要控制了,这也是老子“有而不用”思想的深刻内涵及现代延伸。今天,反观技术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人认识到老子的技术理念确实包含着深刻的道理。现代技术发展的确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益处,但也带来了不计其数的灾难与祸患,例如,全世界每天都有交通事故发生,轮船、飞机经常失事,毒气泄漏导致人员伤亡。如果老子活到今天,看到此情此景,不知会作何感想。现代技术以锐不可当的态势发展着,要想让技术消亡是不可能的,历史是不会倒退的,毕竟技术使用利大于弊,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克服现代技术文明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如何科学合理地消解技术风险。因此,治理和防范技术风险任重道远,但又是利于国计民生的重大举措。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育人们养成防范技术风险的意识和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

老子提倡返璞归真,崇尚节俭质朴的简单生活,以俭为美,以侈为恶,反对奢侈浪费,有着强烈的节俭意识。老子曰:“治人事天莫若啬。”(《老子》第五十九章)老子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以知足知止的理念来规范、抑制人的行为和心理。老子认为,恶衣恶食,害身损福,俭则寡欲,侈则多欲。澄心遣欲、清静恬淡是一种生活态度,不能因科技的发达而有所改变,这才是自然而然的真生活真快乐。能否做到少私寡欲,关键在于人的内心觉悟和自身体验。物质消费是为了维持自身生命的生理需要,生命价值的提升才是精神追求的终极目标。人生的真正价值指归在于身心和谐。崇尚简单生活是人的一种美德,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来说有着重大意义。

总之,要节财俭用、节制欲望,一切与破坏社会风气、资源浪费相关的行为均应避而远之。当今社会异化消费现象比较严重,部分原因在于人们过度依赖技术,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老子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暗含着老子对于技术归途的思考,技术的发展和使用要回归于人的终极关怀,要遵循大制不割、技道合一的思想,使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类社会。

(三)从《老子》的人性危机思想来看

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人之为人是因为人有人性。人性作为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性,离不开后天的教化养成,尤其是社会性和精神性的养成。人之为人才是目的,其实,人类的最大敌人就是自己。现代技术造成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实质上是深层次的人性危机,技术的非正常使用,破坏了人的自然存在状态,导致人性的扭曲。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自然是道的体现,他强调道法自然对人的意义,重视人对宇宙自然的顺应之道。人既然从自然中来,就必然存在自然的本性,人不应该反自己的自然本性,也不能破坏万事万物的自然本性。因此,老子极其反对技术对人性的侵蚀,批判技术对人的异化,排斥技术功利主义,重视对人的本质幸福的追寻。

由于看到技术有破坏人性的一面,老子认为技术需要道德规制,否则,技术离开道德的制约,就会给人类带来危害。“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老子》第五十一章)。道生万物,德畜万物,万物生成的原因在于道。因此,人要尊道贵德,合二为一,发展健全的人格,不拂逆万物,不滥用技术,讲究技术伦理之道,将技术与伦理统一起来。这也是现代人类发展高新技术最需要掌握的一种经典的伦理精神。因为人的道德观作用于人的技术观,人的技术观又制约着人的世界观,所以人的伦理道德对技术的发展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命运去向何方。追求自由是人类的终极关怀,为了人类的自由幸福,老子提倡简单技术主义,希望人们“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老子》第八十章)。借用庄子的话说,“有机事者必有机心”,人应该“复归婴儿赤子”,回归自然本性。老子提倡虚极静笃、性命双修、大道至简的生活方式,看似消极实则积极。

万物一体,万物有命,万物平等。人只是宇宙万物之一,居其一焉。老子认为人要有大德行大情怀,“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第五十一章)。老子告诫人们,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兴作万物却不自恃己能,长养万物却不为主宰。如果人类真正达到这一境界,“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天下将自正”(《老子》第三十七章)。人作为万物之灵,有责任坚守技术伦理之道。人之所以不同于他物,就在于人有思想,能够创造技术,有改变世界和创造世界的特殊能力。所以,人更应该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依靠技术来护卫宇宙,守护整个地球和我们的精神家园,而不是破坏自然,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神圣使命,行使职责就是成就自己。

老子提倡要适度地获取个人利益,“少则得,多则惑”(《老子》第二十二章)。“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第七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要学会急流勇退,以退为进;不能损人利己,否则只会损人不利己。现代社会把人对物质的欲望视为进步的动力和创造的源泉,很多人不惜代价疯狂追逐豪华奢侈品,非理性的异化消费导致他们身心透支,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隐患。空虚、焦虑成了生活的常态,亚健康、神经衰弱等现代疾病普遍存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这不能不说是技术时代人类精神的典型退化,不符合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人由低到高的梯级需求层次理论。

对于技术风险,要真正做到老子所说的“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老子》第六十四章),首先要认清风险,在灾难来临之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当然,也不要把风险视为洪水猛兽,技术风险的出现也能对人起到警示作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风险的出现有助于人们及时转变观念,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现代技术五花八门、蜂拥而至,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人类以为自己就是上帝,无所不能,因而高高在上,为所欲为,以为拥有技术就拥有一切。人类注重技术发展没有错,关键是不要背叛良知、泯灭人性。技术的发展在于不断寻求新的社会文化和伦理道德的结合点。人只有高扬伦理之剑,坚守正义之道,才能勇往直前;只有坚守技术精神,行道立德,济世利人,才不会因技术的发展而遭受人性沦丧、道德滑坡的厄运。

老子认为理想的人格就是尊道贵德、自然无为、自在自为、慈俭守中、复命归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冲击着人们的心理,不断激发着人们的心理欲望,人变成了物质、金钱的奴隶,丧失了简朴生活的精神,处于物质过剩、心理困惑、精神贫乏的怪圈之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技术引发了人的虚伪、奸诈、功利、自私的扭曲心理,虚伪奸诈、功利自私的技术化心理思维引起人际关系的技术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似乎变得机械化、技术化,缺失了纯粹、真诚与高尚的情操和品德。老子劝诫人们,大道归于自心,知雄守雌,知荣守辱,守戒抱德,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柔”“弱”“慈”“俭”“虚”“静”等无为性格属于人的自然本性,人应该守护这些应有的性情。

由此可见,老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对技术风险问题作了深刻的预见。他认为利器、音律、奇物等技术的增多以及不当使用必会破坏自然、社会、人性的应然状态,技术异化容易打破三者的内在平衡,从而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导致人性的迷失。无疑,老子是反对技术异化、警惕技术风险的先觉者,他对技术风险的批判给我们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一要道法自然、复归于朴,坚持技术生态主义;二要上善若水、尊道贵德,坚持技术人道主义;三要知足知止、少私寡欲,坚持技术控制主义。历史证明,只有时刻坚持这三大主义,并不断追问技术发展对人之存在的终极关怀,人类才能真正走向幸福。

三、结语

技术本身不会直接给人类带来好处或坏处,只有当人们把它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时,其结果才会体现出来。当代德国物理学家兼思想家海森堡在其专著《当代物理学的自然图象》里强调“人类的崛起是工具发展的结果。技术本身并不是我们的时代业已沉沦的原因”。时代沉沦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对于技术的误用,任何时候对技术的不合理应用都会给人类带来恐惧和灾难。技术风险主要是“人造风险”,已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有着高度的破坏性,技术风险被无限放大并转嫁到个人头上,每个人不可避免地要遭遇风险的挑战。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社会发展任务,社会风险治理已是全国上下的一项重要举措。在风险社会这一特殊背景下,我们应认真遵循《老子》提出的技以载道的教诲,始终牢记人类所掌握的知识和认识能力还是很有限的,我们面对的宇宙却是无限的。因此,人类不要过分贪图技术的胜利果实,更不敢为天下先,要理性地面对生活,面对自然,面对世界。

当今时代是一个技术创新的时代,可能是最好的时代,也可能是最坏的时代。现代技术对于今天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惊人的、不可思议的决定性影响。因此,人类为了自己的前途命运,需要不断改变自身的安全观念,使风险规避成为一种内化的自发行为。今天,人类不能再让各种社会风险继续积聚和叠加,要管控好技术风险的传导和社会扩散,严防社会风险呈现“共生”的表征,专家、学者们要积极研究我国历史上关于防控风险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大力度不断提高人们治理风险的能力和抵御风险的意识。为了实现新时代“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学习借鉴古代先贤们的技术风险理念可谓正当其时,对于牢固树立安全发展思想、切实增强技术风险的防控能力以及有效抵制各种危机现象,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所以说,对于技术进步带来的巨大价值我们不能忽略和否定,但也有必要强化技术风险意识,我们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受时代的局限,老子对于技术使用抱持拒绝的态度,相对来说可能有点极端,但我们不必求全责备,应取长补短,返本开新。对于今天如何将老子优秀的思想文化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起来,如何利用老子的思想观照社会现实,如何把握技术发展的进步价值和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的风险之间的平衡,是我们当下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对于如何利用老子思想来应对技术问题以及对当代技术发展现实和前沿的认知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老子的技术风险理念是原始的、朴素的、辩证的,他认为不合理地使用技术有一定的危害性,会给人们带来一些不确定的风险。认真研读和深刻反思先哲的技术危机思想,对于推动当代中国的安全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故而,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以《老子》为依托,古为今用,将老子的技术危机意识置于当前风险社会背景下进行思考,审视时下的技术风险问题,以期对现代技术创新的良性发展提供一点思路和借鉴。当然,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对于《老子》的某些思想理念,由于受时代历史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我们不必求全责备,应取长补短,返本开新。

猜你喜欢

老子人类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颤抖吧,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会成长起来吗?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漫画
智者老子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寻找老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