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话语建构理路:“四个自信”的深刻彰显

2022-11-21王资博王徽映

关键词:四个自信话语文明

王资博,王徽映

(上海体育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强国建设研究中心,上海 200438)

“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是一个基于新时代语境、具有天下情怀、富于世界意义的概念,是主动建构自己话语权的确证。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话语的建构是形成人类文明新形态话语体系的重要条件,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强大支撑。众所周知,我们的强国目标的修饰性限定词中凸显了“美丽”一词。其深具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作风,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话语的内容成为行动指南,也就是实践蓝图,从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理路上夯实“五位一体”的绿色基础,并且一张蓝图抓到底,从而不断完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系统构成。

一、道路自信理路:深刻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话语建构是新时代治国理政过程中具有独特价值和发展成效的实践方式,已经成为彰显道路自信殊为重要的命题。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话语建构体现了“五位一体”中的生态文明实践放在突出地位。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一)主旨: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道路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话语的建构,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与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新时代基本方略。在这方略下的话语建构,比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等,具有整合社会力量的功能。

1.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现了从整体着眼、从本质着眼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以实现和谐共生、良性循环为旨趣。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话语作为一个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主旨构建的语境,首要地彰显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这一话语关键词。深圳发扬先行先试的改革精神,可谓处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进行时。2019年8月,《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强调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我们用发展的办法实现资源能源效率提高。2021年2月,《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出台。

2.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弘扬了生态理性,是“生态”和“文明”两个维度的契合。在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总体视野之下,“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现实话语。有什么样的价值判断就会选择相应的实践道路。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是朴实的道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可谓一场大仗、硬仗与苦仗。2021年11月,《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出台。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解。如今,我们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行动。其呈现出一个协同有序、相辅相成的发展链条。“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话语也具备凝聚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规范和约束人们生态行为的重要功能。

3. 新时代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为旨归进行的目标任务设定。我们决不能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从这个意义上审视,经济社会发展不应是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是否绿色发展关系到发展的协调性。从“时间坐标”或“历史坐标”上看,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成为迫切之需。我们遵循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要既建设美丽城市,也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农村生态环境依然是新发展阶段的短板与弱项[1]。乡村生态振兴在乡村振兴中居于独特地位。这有助于城乡融合发展,降低城乡以及区域差距。由此,其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出更新的视角并解读出更丰富的意义。

(二)融合:“生态+”与“+生态”发展图景表征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动态协调

所有的实践都能由话语来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包蕴着良性互动的价值导向,其题中之义是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文明建设,将其融入各方面建设。他们在结构上有着积极互动与相互影响,促成了不同领域之间的话语融合和话语转换。因此,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予以有机融合和持续推动。这是国家发展战略调整优化的结果,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话语创新的重要体现。话语通过一定的术语、概念与范畴来表述,“生态+”与“+生态”无疑是这方面的重要注脚。质言之,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话语建构中的“生态+”与“+生态”话语群,其内涵意蕴相洽、表达互补,有助于促使整个社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进一步提升。

1.生态经济是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相融合的结晶。生态文明建设的生产力体现自然的承受能力。尊重自然是理清楚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好人与自然关系、让自然保值增值造福人类的前提。借一步讲,体现出尊重自然的生态经济对于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有着重要基础性作用——自然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强调了自然生态环境在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在实践中,人们会思考并选择合理有效的话语叙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重要内容的生态经济话语的勃兴,顺应了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为此,要以生态经济为重要着力点,把生态优势转化成产业与经济优势。

2.重视生态政治和政治生态,衍生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2]。诚如专家所阐释的,就是谋划布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讲政治”,强调“以人民为中心”[3]。要推动制度潜能加快转化成为治理绩效,展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随着话语创新的推进,政治生态这一话语日益展现出解释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这成为新时代的新气象。

3.从重视生态文化建设到推进文化生态保护,映照了生态人文传扬的勃兴。由于环境物质的公共性联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密切的关系之一。在该方面积淀生成为人文成果的结晶,那就是生态文化。在新时代,我们强调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从而使得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越来越全面。“生态文化”话语的流行和传播,在客观上折射着时代的精神风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其题中之义是从整体上推进“文化生态保护”,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保护孕育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4.生态共享成为普遍的发展追求,给出兼具道义性与可行性的实践原则。人与自然具有共生性,属人的社会必然是自然中的社会。“生态共享”这一话语于无形中拉近了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成员之间的情感距离。党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首先,生态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道路的重要内容。其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手段之一。“光伏+”扶贫、“东部+西部”功能区生态扶贫等成为中国经验的生动体现[4]。其次,生态共享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必然要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由此,我们彰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绿色底色与质量成色。最后,值得强调的是,李保国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中,成为“典型言说事例,与时代话语形成回声”[5]。

5.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它倡导以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基于生态文明是与自然界相和谐的文明,生态旅游体作为由水文、地质、生物等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进行多功能、多效益的业态集聚,可谓吃生态饭、赚旅游钱、扬生态文明风。从实践的角度上来看,生态环境部授牌命名的多批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地深耕厚植高质量发展基础,在推动生态旅游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方面成效显著。

(三)深化: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时代在不断变化,话语内容更需要不断创新。工业化发展与能源消费密不可分。中国是当今绿色能源革命的推动者之一。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坚持突出以降碳为源头调节的“牛鼻子”,这是事关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的重要战略图景,描绘和构造了未来社会的愿景形态。其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大飞跃。

1.“碳达峰碳中和”折射了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变革。话语的变迁是同经济社会的变革发展紧密相连的。“碳达峰碳中和”的话语建构,敏锐地反映着新时代的社会进步和变革。这种变革,显然是立足于宏大的历史视野擘画出人类文明形态的创造性转换,顺应了时代潮流、世界趋势和人民意愿。从经济变革来看,生态产业有着低消耗、循环化与清洁化的可持续性特性。绿色技术范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呼唤。从社会变革来看,人类和人类社会都受自然界的制约和影响,必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由“潜在”态势转变成“显在”态势。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这就更新了话语内容。

2.“碳达峰碳中和”引发了环境议题下中国国际传播的话语转型。话语在阐释和引领时代的使用中深具现实意义。“碳达峰碳中和”话语所寄寓的目标价值,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生态文明建设之基本取向,是话语议题设置能力增强的彰显。《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陆续发布。“2060碳中和”则引发了话语转型,形成“长尾效应”[6]。这也科学给出了由点引线、以线到面的生态话语传播路径。新发展阶段的经济社会建设,必须有“双碳”意识,必须考虑生态界限,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地球家园,这展现了生态文明发展的“价值意蕴”。其为美丽世界的构建提供具体化的表达话语和解读方式。

3.“碳达峰碳中和”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行动。话语权是反映自身理念、态度与价值的权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着深刻的生态话语权涵义,它是非单向的信息传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努力方向,这就内蕴了命运相连、休戚与共之生态主体关系。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时指出,“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7]。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共同生态利益、承担共同生态责任,“是人与自然共存的高阶文明图景”[8]。这样的话语建构,无疑在国际社会中具有显示度、说服力与感召力。其为我们在全球和区域的行动提供一个理性的价值评价体系及原则来引导和规范我们的经济社会活动。

二、理论自信理路:深刻彰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领航美丽中国新成果

话语建构受思想理论与知识体系影响和牵动,需要注意“思想掌握群众”的方式方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生态文明领域的生动体现。话语对理论的表达性亦被提到了前所未有之高度。有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标志性理论话语的科学指导,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意义得到更好承载和表达,新时代生态文明实践得到系统推进和深化。

(一)引领:绿色发展理念

理论话语能够引领实践,就在于其自身的科学理性。新时代秉持经济理性和生态理性,对绿色发展的认识程度、实践深度和推进力度已经提到了新境界。其背后是理论话语的力量在发挥着影响。绿色发展理念话语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等鲜明特性,体现了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这一理念话语可谓新时代生态认识论的归依和逻辑起点。更具体化的是,“两山”理论、“三生”理论等话语构成简短、易读易记的形式。“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则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注脚。这就逐渐建立了明确的话语诠释框架,揭示了人类和自然环境间正呈现出一种相耦合的关系。

1.“两山”理论——关涉人和自然关系的生动辩证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依据与基础。真理之所以具有力量是因为其乃对事实的客观考量。“两山”理论建立在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哲学省思之上,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核心内容。事实表明,绿水青山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条件保障和支撑助力作用,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因而也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及其问题域,精准阐发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讲清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实现了话语建构的重要创新。“两山”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核心理念,是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写照,是我们透视新时代绿色发展图景的重要思想依据。基于自然辩证法之视阈而言,其可谓关涉人和自然关系的生动辩证法。这扭转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适应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的理论之需。

2.“三生”理论——深度契合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话语在理论的建构和理论传播中起到深层的作用。“三生”即“生产、生活、生态”。我们的“三生”理论话语顺应人类可持续发展和文明变迁的规律,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价值取向,揭示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有机统一,是一种更富解释力和合理性的表达范式。国土空间规划成为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工具。“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的统筹,是新时代生态提升的重要要求。究其内在关系,如果说人类社会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生产劳动,生态空间铸就鲜亮底色,那么生产空间形成重要动力,生活空间则可谓必然载体。他们是有机构成的,我们不能顾此失彼。“三生理论”话语,充分反映并深度契合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其最根本的实质就是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同。这对于新时代理解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巨大的作用。

3.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贯通言与理、言与行。生态哲学不单纯是思想哲学,还是行动哲学。只有处理好言与理、言与行的关系,才能通达语义。基于此,“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通言与理、言与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话语。其提升了对自然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水平,反映了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其话语建构,始终充满着生活的内容和意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与每个国人的自觉行动息息相关,与绿色方式紧密相连。一言以蔽之,“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9]。这就鞭辟入里地诠释了绿色发展话语引领绿色发展行为的机理。经验表明,生活方式绿色革命推动了发展方式之绿色转型。这在凝心聚力实现发展目标上有其战略意义。由此,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养成在历史发展的立体纵横坐标系中必将更趋自觉。

(二)引航:流域(区域)生态文明

话语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是由一系列动态发展性、开放性的表述构成。人类发展活动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水的治理就不能就水论水。为此,我们强调加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绿色“一带一路”等一系列理论性生态文明话语。其作为公共性建构的成果与目标,受到的关注度愈来愈大。

1.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擘画新时代中国发展新坐标。长江经济带连接东部沿海与广袤的内陆地区,以可持续发展作为自身文明的价值范式。话语的变化造就了观念的变化。我们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话语引领,转变发展观念,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形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认知。“十年禁渔”让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因此,长江经济带可谓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一话语,形塑了人们理解并采取行动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方式。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发展话语和保护话语,由此得到彼此确证和相互认同。

2.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大河治理贡献中国方案。话语发挥现实效应总是存在于一定的语境中。从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看,整体性、关联性是复杂系统的重要特征。黄河安澜牵动国人心。黄河治理,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她是母亲河,流经九个省(自治区)。高质量发展对其生态保护具有动力作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立足全国大局、把握发展大势,推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典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话语的建构,体现了生态保护思想和高质量发展理论向现实话语转化的过程,这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

3.绿色“一带一路”——给地球家园系上“绿”丝带。话语是指在实践中实际运用中的言语成品。对外话语的强弱是国家地位的重要指标。中国始终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打造了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话语。2017年5月,《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近年来,“基础设施、绿色金融、新能源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10]。这在中国、亚欧区域乃至全球范围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实现国际行动确证和话语提升。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视野下,《中国—东盟环境合作战略和行动框架2021—2025》深入落实,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例。其能增强绿色“一带一路”理论论证的说服力与话语的可接受性。

(三)指引:“生命共同体”

理论话语越透彻就越具有引领性和权威性。限定词已经成为了理解“共同体”的关键。“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论话语奠定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辩证法哲学基础[11]。人与自然关系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从普遍联系性特征来看,人与自然处于一个共同体。作为新时代精神的精华,“生命共同体”理论话语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表达。这为我们从系统工程与全局角度追求新的保护环境之道,提供了方向指引与根本遵循。

1.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指引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论。系统观念是经济社会各项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人源于自然、依靠自然生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时,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而实现循环,共同铸就了一个共同体的演化空间。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条件是社会存在之重要因子。据此,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科学思维,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将人与自然称为“生命共同体”,为解决既有生态困境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此,人要扮演人与自然协调的主要角色,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遵循自然规律,便能得到自然的呵护。“生命共同体”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造福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保护人民。2022北京冬奥会经验表明,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就进一步生成了契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整体逻辑的理论话语。在这个“生命共同体”复杂系统中,每一个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

2.陆海统筹——指引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方法论。话语具有社会实践性。实践正是话语获得新资源的重要来源。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的陆海统筹实践生动地反映了国际国内绿色发展大势,代表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积累了相当程度的陆海统筹生态物质基础即硬实力。2013年,国家海洋局开展了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评选工作。当前,我们在秉持恰当的生态理性之基础上着手实际行动,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努力建设海洋强国、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努力走向社会主义海洋生态文明新时代,深化了这一方面的话语建设。“陆海统筹”这一标志性话语,容易带给听众积极向上的使命感。

3.应对气候变化——指引生态文明建设的道义担当。我们应该追问“话语何以存在”。自然环境之整体性特征投射了生态环境问题之全球性场域。时代是出卷人,“应对气候变化”这一话语能够贯彻与时俱进的精神。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从动态的维度加以考察,“全球变化深刻影响着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过程”[12]。自然的变化必然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及人的发展。在应对气候变化、全球环境治理中,世界需要中国的积极探索。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居于道义的高地,获得了广泛的群众支持。发展中国家作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强团结合作。我国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成为国际亮点,积累了宝贵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三、制度自信理路:深刻彰显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化和制度机制完善创新

新时代坚持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尺度,强调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体现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性要求。其内在逻辑可谓“制度先行”—“生态法治”—“环境善治”。这就需要运用制度工具、治理机制与手段来调节人和自然的关系,深化对生态治理的结构调整,推进“文明形式的绿色化”[13]。其涉及规划保护、开发利用、修复治理、约束考核诸环节。

(一)改革:新时代中国生态治理现代化

一个党要立于不败之地,须立时代潮头。“生态文明”已经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新时代我们在党的领导下科学推进生态治理的现代化,推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善用,深化机构改革,组建生态环境部,这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大部制机构改革,“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等等,为生态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持。

1.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是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障。2015年《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是一个纲领性文件。2018年5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2020年《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制度保障,明晰政府、企业、公众等各类主体权责,以刚性的规则来约束行为。作为公共政策及其实践,我们强调环境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一言以蔽之,要“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14]。

2.着力生态保护修复。在人类历史的嬗变中,生态保护始终事关人民福祉。对优美生态环境特别是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预期,已构成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内容。“生态保护修复”话语的出场,就是一种“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15]的回应。生态保护修复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立足于科学的规划和保护之上,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政策与重大工程,凸显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2020 年8月,《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专项规划》应运而生。可共生性与和谐性是宇宙万物多样化存续的缘由。“昆明宣言”出台,表明我们的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

3.彰显“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生态治理能力同生态治理现代化体系互相作用。新时代生态治理工具趋于“多样化”,更好服务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相关制度设计则从分散体现走向精准聚焦。引入富有“烟火气”生活话语之“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是兼顾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重要制度性话语。其坚持“一河一策”“一湖一策”“一林一策”,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实行“增绿、护绿、活绿、用绿、管绿”,可谓流域(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创新成果。这也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有力抓手,能够理性而积极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二)创新:生态环境制度体系的建构

法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有力保障。生态法治体系是“中国之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新时代以来,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业已建立起来,将顶层设计与从严从实结合起来。2018年,“生态文明”入宪,上升为国家意志。2019年修订的《森林法》载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的“八大制度”等,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制度维度”[16]。体系可谓相互联系的世界事物整体。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此间制度性话语建构,有利于将治理领域中的可持续性理念、绿色发展理念达成制度化。

1.《民法典》涵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话语是表达制度规范的一种重要形式。生态文明制度性话语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国家和社会、个体层面需要在相应的制度规范中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民法典》开启了中国法治新时代。《民法典》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专章规定,第1 234、1 235条彰显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制度功能[17]。如今,生态环境领域成为适合开展法典编纂的领域之一。

2.《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和《环境保护税法》刚性约束。机制性话语越来越多地被推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话语展示的前台。机制的运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要素间的协同作用。基于政策协同、主体协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措施协同(分类补偿与综合补偿有机结合),2016年4月《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出台,其提供了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提速的制度调节工具。2016年12月,《环境保护税法》通过,排污费改环保税推进了我国环保税改革的关键一步。这更为完善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的制度性话语表达。

3.《长江保护法》创新良法善治。“语”有不同于“话”的动态特征。我们在相应“语”境中才能更好更深刻把握一个命题所具有的话语意义。在“良法善治”的“语”境中,我们的生态文明制度性话语建构创新,致力于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譬如,《长江保护法》于2021年3月1日起颁布实施。其为长江保护“立规矩”“下禁令”,是对流域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之立体保护。《长江保护法》构建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制度话语,是对生态文明法治化图景的观照,形塑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公共秩序。

(三)完善: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情境在描述和表达话语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宏观情境来看,新时代国家安全的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生态安全是重要一环。守护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新发展格局下,我们要健全中国特色生态安全体制。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制度性话语在日常生活中陆续出现,并越来越密集,显示出其日益重要性。

1.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安全屏障”从维护安全出发,构建了具有“通识性”的制度话语。我们加快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凸显了能动的实践精神,利在千秋、泽被天下。青藏高原堪称“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保障生态安全是其核心任务。重庆地处长江上游,理当筑牢生态屏障,绘就美丽底色。内蒙古则致力于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广西是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强调筑牢我国东北生态安全屏障。总之,我们要使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

2.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在控制论看来,社会必须有“控制”机制。进一步守牢环境安全底线、防范生态风险等需要与时俱进的政策机制话语作为指导与支撑。2016年6月,中央批准了《国家生态安全政策》。这表明,防范生态环境风险,需要通过政策话语等各种调整手段加以规制和调控。必须看到,生物安全这一问题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威胁,忽视不得。《生物安全法》已于2020年10月17日通过,从制度逻辑与实践维度给予前述问题清晰回应。我们由此塑造了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新时代生物安全的稳固话语空间。

3.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话语看来,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环境危机直接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此,我们已多批次实施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生发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之中,健全于制度化建设过程之中。2019年6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出台。它的开展“使社会消费更加倾向于绿色和环保”[18]。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四、文化自信理路:深刻彰显中国生态智慧影响力和国家生态文化软实力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之基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的新阶段。软实力常被界定为一国的文化和价值影响力等。绵延5 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从文化自信理路来看,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话语可以被视为一系列管用的“社会-文化资源”,它的建构无疑有着深厚的传统生态文化智慧底蕴,也有着体现建设美丽中国这一新时代精神的“绿色”精华支撑。其具有澄明生态文明智慧、凝聚生态文明价值观、传承生态文化、彰显生态文化软实力等功能。

(一)影响:生态智慧的文化昭示

生态理性聚焦了生态智慧的意义之维。美丽中国建设是我们着眼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方案。其着力在本土语境中描述和阐释话语,汲取了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智慧,承扬了塞罕坝精神,正在抒写着中国故事。这就日益增大了中国生态文明话语在世界的影响力。

1.绵延5 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是对“天人合一”的现代诠释。话语是承载价值观念、拥有建构功能的语言形式。构建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必然要确立正确的自然观。立足于纵向的历史维度,穿越时空的中华传统生态智慧提供了本土资源,使“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观念从前面的时空点移向后面的时空点,把自己的价值内核稳定地传承下去。质言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智慧,其中有不少是植根、溯源于经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强调天人合一,旨在强化生态系统的永续利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亲和性关系。这明确了“新生态文明观的中国根基与民族特色”[19],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人类格局、长远眼界,体现了文化话语自觉意识。

2.精神谱系的丰富发展——“塞罕坝精神”的时代展示。我们要联系社会的、文化的因素去解构生态文明话语的人文意蕴。“绿色化”代表现代人文建设的生态转向。从精神家园构筑来看,我们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坚持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联动,铸就和弘扬了塞罕坝精神。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荒原变林海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这为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大有裨益的启示。塞罕坝精神已成为干部群众践行绿色发展的重要指引。作为生态文化的典型性话语,其重要时代意义便体现在它的教育引导功能上。2021年9月,“塞罕坝精神”被遴选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

3.讲好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故事——“生态中国”的“美丽叙事”。话语是在人与人的互动过程中呈现的。生态文明话语主体客观上包括传播主体和诠释主体。生态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其研究阐释、宣传教育的状况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和提质增效。当下,宣传片《美丽中国》与《共同的家园》等有着广泛影响。我们打造美丽乡村,为促进乡村生态振兴奠定基础,将生态环境与民生福祉紧密联系在一起。某种理念得到他国认同,易于形成较强的吸引力。为此,我们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话语建构中,尤其要注重讲好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故事。这也意味着“生态中国”的“美丽叙事”凸现出一种社会总体性的价值。

(二)魅力:生态文明的国际交流

生态文明进入新时代,这构建起了当代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哲学。中国在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上,以“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彰显大国担当,致力于提供中国方案,成为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态文明论坛等是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表现平台,促进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话语内在传播与外在传播的互动。

1.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怀。社会实践通过话语意义过程性地塑造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历史地看,文明体现为人类进步的高度人文境界,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我国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日益牢固。其高频词凸显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诚然,“生态兴则文明兴”这一话语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含义,关键在人文养成,关键在文明风尚引领。要从千年大计出发,持续培育和提升公民生态文明素养,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合力,实现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其有助于使得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持续将这一生态环境愿景融入人民美好生活期待,形成深刻而持久的人文情怀。

2.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生态文化哲学的发展不可能仅仅立足一国一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世界视野把握了“类契机”。生态文明是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基石,反映的是人类共同的福祉需求。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直面“类契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是全国独家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高端峰会。其坚持开放和前瞻思维,汇聚全球各界人士,“话”生态、“语”文明,深入交流互鉴,产生了较强的影响力。人们在这里有共同的感受与共同的关切,在对话的互动空间共同建构生态文明秩序。这有助于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为我国赢得更多国际社会的话语认同,可以推动实现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3.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态文明论坛——有效发出中国声音。议题聚集、受众清晰,那么生态文明发展话语建构的指向性更强。显然,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自身的发展逻辑与人文基础,同时也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契合。话语权是国家实力的表现。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话语的建构,坚持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对话活动,致力于有效发出中国声音。中国是全球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2021年10 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态文明论坛在中国举办。正是在交流中进一步深化共识,进一步传播中国声音,生态理性也将进一步育成和强化,这有助于促进生态文明理念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倡导与弘扬。中国已成为影响并重塑世界生态环境的显著力量。

(三)品牌:生态示范的载体辐射

“生态示范”话语有效地连接了言说者的内在思维与外在的行为,实现了抽象话语与具体话语之间的转换。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公园”等“生态示范”话语为佐证,中国强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子。我们通过美丽中国建设,结合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打造生态文化品牌,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1.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经验。话语具有符号标识形式,但是其承载的文化内涵与意义远远超出了符号范畴。良好的生态文明是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识。从话语表达来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体制改革综合性试验平台的重大任务。其建设秉承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方兴未艾,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经验,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关切和大力支持。如今,这已呈现了有序布局、点面结合的建设体系。“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成为高频话语,提升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话语内容的意义解读性、情境再现性。

2.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生态美学的实践场所。话语背后蕴藏着特定预期。生态文明需求是现代人的基本需求。作为特殊“场域”,“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推进新时代文明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依托,内在地蕴含着社会责任担当。这与生态文化旅游、乡村生态振兴等战略举措不谋而合。2019年,7个实验区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其日益成为具有重要魅力的生活美学、生态美学的实践场所。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国传统木结构(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作为“世界级非遗”,在城市园林建筑、广大乡镇地区的民居建筑中依然普遍使用,生机勃勃。而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则致力于打造中国最美、最具乡愁记忆的土家族苗族原乡群落。此外,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建设理念,强化母体环境保护,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承办中国海洋论坛,加快打造长三角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着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滨海花园城市。我们看到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墨山水画”,见到了一个个共生共荣的“诗意的栖息地”。这样的特征是特别有利于话语的具身表达。

3.国家公园——凸显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等鲜明文化特性。生态文明点亮美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是“国之大者”[20]。新时代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21]。“国家公园”建设是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已然从幕后走向了台前。三江源、武夷山“国家公园”等显性生态文化话语建构表现出高度的凝聚力和认同属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他们凸显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等鲜明文化特性,成为了生态文化自信的重要传播符号,成为生态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表征。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话语文明
画与理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对不文明说“不”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