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思考
2022-11-21刘月珍
刘月珍
(江苏省泗洪县实验小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要求学生应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朗读教学要求,是层层递进、由易到难且不断提高的。这就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紧扣《标准》要求,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将朗读教学的训练目标落到实处。结合朗读目标的三个层次,笔者在实际朗读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试读——提高朗读参与度
读正确是朗读推进的第一步,也是基本的朗读教学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在初学课文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先检查:课文中的哪些字音能读准,哪些字音还不会读,哪些字的读音模棱两可。学生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针对性地向教师请教,认真学习。教师也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帮助学生在朗读练习中疏理字音,继而做到正确朗读。由于每名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不同,为了保障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让所有学生都集中精力参与到课堂朗读练习中,集中检查不会的字音,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正确地朗读。据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自主试读,即试探性地初读。在试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学生边读边标记,把朗读时不会的、不确定的字标记出来。接下来,要求学生查字典,查找刚刚标记的生字字音,然后反复朗读,完整地朗读课文。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笔者引导学生试读课文,学生找出了“盒”“料”“飘”“争”“票”“梨”这些不会读的字,以及“钥匙”“扇子”“橘子”“喇叭”“橙红”“缤纷”这些词语,并将读不准音的字做上了记号;然后借助生字条注音,读准了不会读的字的字音,又通过相互交流、请教教师,明确了词语里读不准的字的字音。笔者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学生之间相互听读、检查,把课文读得准确无误,达到朗读的第一个目标。
二、范读——提高朗读流畅度
小学生普遍对模仿兴趣较高,模仿能力也较强。教师怎么读,学生就跟着怎么读。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示范,促进其流利朗读。
一是在发生音变的地方范读。例如,在教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秋天》这篇课文时,出现了很多“一”字,这是一个音变词,常常与其后面词语的音调发生密切关系。在“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这个句子中,“片”字读去声,那么前面的“一”字就读阳平。而“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这一句,根据音变规律,“群”前面的“一”字读去声,“会”前面的“一”字读阳平,“字”前面的“一”字表示大雁飞行呈现的数字形状,读本音,即阴平。与之类似的还有儿化音、轻读音、多音字等,这都是学生容易在朗读中出错的地方。教师需要在这些地方多范读,让学生跟读,在反复跟读中得其要领,读得流利。
二是在长句停顿的地方范读。学生朗读长句时往往不知道在哪里停顿,一旦停顿不当,读起来便不流利。教师应当对学生朗读时出现的停顿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示范。另外,教师也可以借助教材朗读音频帮助学生读准,进而提高学生朗读的流畅度。
三、演读——提高朗读共情度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所以通常难以对一些课文中描述的事物有感触。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强化学生的情感体悟,为学生演读做好准备。
例如,在教学教材四年级上册《观潮》这篇课文时,许多学生并没有观潮的经历。基于此,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让学生眼观恢弘的涨潮之势,耳听潮水翻涌的碰撞声。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强化学生的情感体悟,引导学生融入观潮的真实场景中,为学生伴着视频背景音朗读课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学生在这种音画氛围的烘托下,逐渐融入了个人的主观体验,内心受到震撼,期望能够有感情地朗读,但由于阅历有限,部分学生还是很难实现有感情朗读的目标。此时,笔者引导学生借助课文中描写的景物,发挥想象,辅以面部表情、体态手势表达内心激荡的情感。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站在讲台上大声朗读,充分抒发情感,提高学生与课文内容的共情度。
总之,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也是体会文章情感和主旨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选择合适的朗读方法,采用多样的朗读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分层实施,反复深入,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