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与美育融合的策略研究
2022-11-21李晨阳
李晨阳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第四中学)
一、初中数学教学与美育融合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这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新时代美育改革发展,大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初中数学是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为了更好地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合美育,让学生从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学习中感受数学知识中蕴含的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由此可见,数学融合美育的教学方法,既符合《标准》的要求,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二、初中数学与美育融合的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多元化
(1)创设美育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教师通过运用大量生动的感性材料创设情境,能够给学生以美感直觉,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以直观的形象展示给学生,再上升为理性形象,成为字母与运算符号之间的造型艺术,使学生易于接受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通过毕达哥拉斯去朋友家做客,注意到由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图案黑白相间、美观大方,发现了地砖上的三个正方形存在着某种数学关系来引入新课,带领学生走进勾股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引入,将数学与美育紧密相连,使得经过导入后的课堂既有热烈的气氛,又有沉静下来的思考,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2)利用小组合作,深化美育体验。
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深挖数学中的美,深化美育的体验。例如,教材七年级下册“七巧板”这节综合与实践课主要围绕“认识七巧板、七巧板的魅力、七巧板伴我成长”等主题内容开展,通过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小组汇报等活动,让学生在七巧板的交流、分享、展示与创作中,从数学的角度进一步认识七巧板,加深对平行、垂直、轴对称等概念的理解的同时,感受数学美。
(3)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式具体化,以动态、直观的形式呈现,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认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镶嵌”这节综合与实践课时,由学生对形象的动画和生动的语言描述感兴趣,他们的思维自然就容易被启迪、激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平面镶嵌图案,让学生以动态、直观的形式观察图案,产生感性认识,然后提出平面镶嵌的概念,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体会平面图形镶嵌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之美,数学之用。
2.作业形式多元化
(1)运用思维导图,创造数学美。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工具之一,以图形为主的方式展现认知结构。将作业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能够让学生在深化理解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创造数学美。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一个学习手册,致力于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美的教育,在思维导图中寻找美,让教育看见思考的力量,创造数学美。学习手册的主体部分是各单元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各单元预习思维导图、各单元复习思维导图等,让学生通过预习单元知识,带着问题听课;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思维导图中标注出哪些是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将知识点穿成串,形成知识网;在复习的过程中绘制思维导图,对比已学的知识点,能够清晰地了解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排版设计、颜色搭配等,将数学知识以更美、更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实现了创造数学美。
(2)综合实践作业,挖掘数学美。
每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都安排了2~3节综合与实践课,其主要是为了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将美育与综合与实践作业相融合,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挖掘数学知识的美。
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上册“哪个城市夏天更热”综合与实践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项开放式的作业:利用周末,去你所在的城市或其他城市,用相机捕捉城市建筑中的数学美。在学生提交的作业中,有以古钱币为造型的方圆大厦、有由多面体组成的盛京大剧院……从平面到立体、从长度到面积、从抽象到具体,在大千世界中挖掘数学美,品味着数学世界中独有的美丽和神奇的风景。
(3)阶段总结作业,升华数学美。
教师在布置寒暑假作业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操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专注力和观察力,升华数学美。
以往的数学假期作业以“题海战术”居多,多而不精,整体效率一般。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采用“作业自选超市”的形式,多元性、开放性、实践性地布置假期作业。学生可以在“作业自选超市”中选择2~3份感兴趣的作业,认真完成。教师安排了以下“商品”:用数学元素设计一个班标、测量某一建筑物的高度、录制一段有关数学史的视频、寻找城市中的数学元素、探究作业——打折销售……让学生走进真实生活,真切地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发现数学美,升华数学美。
3.评价反馈多元化
(1)自我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自我观察与内省,对学习结果的自我判断与分析,是一种自我审视的行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不仅是对知识的再现与强化,还是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自我反馈、自我分析、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另外,通过学生的自我反馈,教师能及时检测将数学与美育融合后,数学知识的吸收与理解的情况,方便教师及时优化教学策略。
(2)生生互评。
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思维导图、综合实践作业进行互评,不仅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通过小组互评、全班互评的方式,促进学生人人参与,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在评价他人作业的同时,提升审美能力。
(3)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通常泛指所有有关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活动,既包括各种课堂练习、课堂测验和课后作业,也包括教学情境中师生的问答和引导,还包括教师对学生表情、动作、学习状态和个性特征等情况随时随地的观察与判断。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能有效把握数学教学中融合美育后的效果。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时刻以传统数学的自然审美教育方式,给学生自然美感的熏陶与培养。教师要构建初中数学与美育融合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形成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数学与美育融合的教学体系,并通过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培养和教育,让学生的内心世界日益丰盈,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