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2022-11-21杨发林
杨发林
(甘肃省古浪县西靖阳光初级中学)
所谓生活化教学,即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经验的结合,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合理应用从教材中习得的知识。生活化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物理学习的热情,产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欲,探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了推进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教师应当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了解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问题与需求,在教学设计中融入生活内容,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促使其树立学习自信。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尝试探索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导入环节,引入生活化案例
学生在初中阶段刚开始接触物理时,由于对新领域知识的陌生感,往往难以迅速跟上教学节奏,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偏低。对此,教师应该努力打破学生固有的学习思维与物理知识之间的隔阂,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经验中讲授物理知识的适用情境,帮助学生建构生活与物理的联系。在教学导入阶段,教师应当结合生活实际,尝试设置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帮助其快速融入物理教学。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以下统称“教材”)八年级上册“升华和凝华”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向学生介绍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使用较长时间的灯泡中的钨丝比全新的灯泡中的钨丝细;樟脑丸放入衣柜之中会逐渐变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这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消除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疏离感,让学生产生了解和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二、学习氛围,创设生活化情境
初中物理课程中涉及的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而部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初期,所以在理解时存在一定的难度。通过将物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积极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促使学生在直观经验和抽象的概念、原理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逐步学会用物理知识去解读生活经验,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抽象物理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
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下册“压强”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尖锐程度不同的钉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练习本、橡皮等尝试挤压钉子的两端,以此来感受压力的强弱,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理解压强的概念。这样通过营造生活化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投入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再让学生谈谈挤压钉子的感受,顺势引出压强的概念,有效加深学生对压强的认知和理解。
三、课堂教学,结合生活化经验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将所学新知识与已有经验建立联系,则有助于产生深刻的学习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生活中充斥着各种物理现象,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经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教学教材九年级全一册“生活用电”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用电的情境,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在生活中的用电情况,然后尝试利用教材知识解释用电的原理。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及时评价,将物理知识教学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用电隐患,向学生提问正确、安全的用电方法,促使学生理解物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正确使用电能,保护自己的安全。
四、课后作业,融入生活化理念
课后作业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体系。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如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技术、锂电池新技术、风力发电等,让学生完成一些生活化的作业,在锻炼学生观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在教学教材九年级全一册“电能 电功”这节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以下作业:观察电能表,并利用电能表去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并记录数据,能够对电能表读数、电功率计算、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等知识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五、结束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生活化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的意义,并在课前导入、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环节利用生活化内容吸引学生,将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并灵活应用物理知识,也能够推进物理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