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价值及其实现路径探析*

2022-11-21李仁武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村文化

李仁武

(广州行政学院 哲学与文化部,广东 广州 510070)

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乡村整体功能和形态不断萎缩,尤其是乡村文化日渐式微。如何推动乡村振兴、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需要在文化振兴上下工夫,以文化作为乡村发展的灵魂和统领,推动乡村融入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为现代城市发展已形成的极限化功能挤压提供疏解之便。同时,推动乡村文化的复活,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形成相互辉映的文化共荣效应,才能让传统村落成为现代人铭记历史、感怀故土、寻根追梦的共享家园。

一、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价值

乡村作为集自然风貌、经济发展、社会生活于一体的地域综合体,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和农耕文明演进的集聚空间。从历史走来,遍布于广袤土地上的乡村聚落,不仅承载着农业生产与农耕经济的繁荣,更积聚着农业社会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的沃土,蕴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最朴实、最鲜活、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转型发展,代表乡村发展鼎盛与辉煌的农耕文明不断被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发展所取代,尤其在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的冲击之下,乡村发展和乡村文化都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乡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被现代工业和城市化发展所形成的强大力量所解构,其功能和作用不断衰退并处于被淘汰甚至被拆除的历史边缘;另一方面,乡村的文化传承不断被时代进步的创新性变革和现代意义的多元化浪潮所冲击,乡村文化曾经所具有的合理性张力逐渐消退,越来越成为淡出现实生活状态的历史记忆。可以说,在现代城市化浪潮中,乡村的衰落无疑有着不可抗拒的必然性,因为它既是自然经济形态不断被市场经济形态所取代的结果,也是传统意义的文化生活在面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深刻转型。因此,对于传统乡村而言,这样的衰落我们确实需要理性地看待,而且这种必然性的事实我们也必须正确面对。

那么,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发展和乡村文化是否就已经不重要,或者说就可以忽视甚至完全放弃了呢?黑格尔说过:“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1]按照黑格尔的哲学观点,“理性是世界的灵魂,寓于世界之中,是世界的内在东西,是世界最固有、最深邃的本性,是世界的普遍的东西”[2]。这就意味着,“存在的东西就是理性”[3];或者说,“理性自身是一切事物,甚至于是纯粹客观的事物性”[4]。基于这样的哲学思考,我们不能忽视或否定乡村发展与乡村文化应有的功能、作用与价值。事实上,尽管相对于城市化所代表的社会文明进步而言乡村的功能和作用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乡村及其文化的存在又有其无可否定的合理性、现实性。一方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和命脉。从事粮食、肉菜、水果等农产品生产的乡村经济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只要有农业经济的存在就需要农村和农民的存在。另一方面,乡村是人类祖祖辈辈生息繁衍、绵延至今的美丽家园,也是现代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相对于城市的有限空间而言,乡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空间布局上,城市之外的区域都属于乡村范围,除了耕地和田园还有许多山川、湖泊、森林、原野。如果离开乡村在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有力支撑,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是不可持续的。综观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乡村经济文化发展越好、水平越高的地方,其城乡差距和矛盾就越小,推动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就越顺利。因此,乡村和乡村文化不是现代化和城市化必须清除的制约障碍,而是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019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3.89%。这正是我们党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结果,特别是从农村开始的改革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城镇化发展极大地推动着中国的经济社会繁荣和进步,不仅吸收了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带动了许多乡村的发展和面貌的改变,而且还让许多农民变成“市民”,享受更多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机会和红利。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城镇化发展并不会、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乡村的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但在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国情下,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也是客观规律。即便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农村仍将有4亿多人口。如果在现代化进程中把农村4亿多人落下,到头来‘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这不符合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样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5]基于这样的规律性认识,我们必须明确现代化是包括乡村现代化在内的全面现代化,城镇化的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不能以牺牲农业和农村发展为代价。因此,要把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作为乡村振兴的目标和方向,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推动并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6]从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历史来看,“有的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农业发展跟不上,农村发展跟不上,农产品供应不足,不能有效吸纳农村劳动力,大量失业农民涌向城市贫民窟,乡村和乡村经济走向凋敝,工业化和城镇化走入困境,甚至造成社会动荡,最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7]。这种因城乡关系的失衡带来社会发展失衡和社会动荡的历史教训十分深刻,需要我们引以为鉴。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充分认识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全局性意义。因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乡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也集中体现在乡村。这就意味着,如果乡村落后的问题不能得到真正解决,那么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不可能得到真正解决。换言之,在当今中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8]。为此,我们要把推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作为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切实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从而走出一条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中国式道路,为实现国家的全面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现代化进程中推动乡村发展和文化振兴最需要理解和最值得重视的实践价值所在。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为了落实这一战略决策,党和国家先后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旨在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关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来落实。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基本理念,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推进包括乡村文化振兴在内的全面乡村振兴,不断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把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变成基于文化共识的自觉行动。

二、文化式微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的突出问题

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少乡村发展相对滞后仍然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一些交通不便、远离城镇的偏远山区,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为了便于就业和子女读书,往往都选择在城镇安家落户,导致原来人丁兴旺的村落逐渐沦为仅有老人和留守儿童居住的“空心村”。比如广州市从化区良口镇的合群村,位于良口镇西北部、属于革命老区。该村由黄竹田、龙头形、背荫、黄竹窝、良银、秧溪、冲岭等7个自然村组成,分为13个经济社;总面积1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0亩;经济作物主要有高山番薯、高山苦笋、高山花生、野生毛茶和无公害青菜(大芥菜、时蔬等),养殖青头鸭、走地鸡和山塘鱼。该村四面环山、风光秀丽,有古树名木(红锥)5棵,树龄在80年至180年之间;有抗日时期的“红军岩”、开采矿产资源留下的“千米洞穴”、网红景点——“夫妻石”以及有4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永安古庙”。就生态环境、生活条件和文化特色而言,该村属于典型的以自足自给的农耕经济为特征的传统村落。目前,从镇到村的公路已全部实现水泥硬底化,自然村都通了机耕路,农田水利设施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正逐步完善,而且也实现了通电、通邮、通讯、通电视广播、通光纤。但是,由于距良口墟镇20公里,距从化街口约50公里,距广州市区约110公里,该村又属于典型的“空心村”——现有人口1380人而村常住人口仅有约200人。因为村里外出务工的村民主要居住在良口镇,为了更方便村民处理各种日常事务,村两委只好在良口镇设立一个办事“服务点”。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类似于合群村这样的情况,在广州一些相对偏远的农村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表明,近年来尽管我们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各种力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乡村的环境面貌、经济发展与村民生活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与城镇尤其是中心城区快速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显著变化相比,乡村发展在总体上还是相对滞后,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乡村发展滞后或落后的状态必须受到高度重视并得到有效解决的。一方面,因为城乡发展上存在的巨大差距会影响和制约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乡村发展问题就不能充分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不能充分体现坚持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另一方面,社会的现代化是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如果乡村发展滞后或落后的状态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阻碍全面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影响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而且还可能引发更加严重的“虹吸效应”,把本该支撑农业农村发展的资源和要素流入城市,导致“空心村”现象蔓延,使乡村发展更加难以为继。所以,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更是一条必须成功而不能失败之路。

那么,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到底难在哪?在中央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当中,已明确把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作为基本内容和主要抓手,提出要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之路。从这一战略的总体布局中,我们不难看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这五个方面的振兴都是重中之重,或者说这五个振兴就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如果脱离这五个振兴,那么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就会舍本求末,难以奏效。而在这五个振兴当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振兴又是什么呢?无疑应当是文化振兴。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和信仰,也是人们认识自我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凝聚着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文化振兴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承载着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所需要的理性认知和主体自觉。如果没有乡村文化的振兴,习惯于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农民缺乏向现代发展的人格转变,或者说他们没有在思想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接受面向现代化发展的自我改变,那么要以其作为社会主体去推动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以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目标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显然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制约乡村振兴和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也在于乡村文化的日渐式微。其一,乡村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其文化功能被逐步消解。在传统社会,农业农村是经济社会生活的主要载体,也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活动舞台,各种文化活动都在农村蓬勃开展,因而每个乡村都充满生机与活力。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社会的中心不断向城镇转移,农业农村的主导地位日渐丧失,其文化功能自然也不断萎缩。如今的农村越来越失去人气,很难再有昔日那种人声鼎沸的热闹与欢歌。其二,由于乡村文化主要反映自足自给经济条件下那种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人文特色,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工商文明蓬勃发展带来整个社会的深刻变革、激剧转型和不断更新相比,其传统性和保守性日益凸显,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人对文化生活意义的理解、向往与诉求。其三,由于乡村文化的表现形式相对单调、具体场景比较固化、总体创新活力不足,在充满激情与活力的都市文化浪潮中也越来越被边缘化,不少有重要文物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居、古祠堂、古庙宇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修葺,许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湛技能、技巧或技艺在传承上更是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就像电影《百鸟朝凤》讲述唢呐这种曾经被人顶礼膜拜的传统技艺遭遇时代变革的故事一样,在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较量当中,年轻人更喜爱西洋电声乐队和摇滚音乐,给乡村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可以说,失去年轻人的拥趸和青睐,是乡村文化发展日渐式微最突出的问题,也是推动乡村振兴亟待着力解决的最为棘手问题。

三、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析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产业振兴是前提、人才振兴是关键、生态振兴是基础、组织振兴是保障,都比较好理解,相关工作成效也有实在感,容易抓落实;而对文化振兴作为灵魂这一观点却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觉得不好理解,工作难落实、也不容易见成效,导致乡村文化发展与振兴很难真正受到重视,成为困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之难。因为既然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乡村文化日渐式微又是制约乡村发展的突出问题,那么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就应当从文化做起,为破解乡村文化振兴之难探索解决路径;而且因为文化振兴对推动实现乡村现代化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我们在实践中也应当在文化振兴方面下功夫,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价值引领、文化赋能和社会合力。那么,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在哪里呢?我们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着力把乡村作为现代文化生活空间应当具有的功能、活力和优势展示出来。

一是实施乡村文化铸魂工程。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实施乡村文化铸魂工程就是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为乡村文化发展注入新的价值理念和新的时代内涵,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尤其要在防范各种腐朽没落文化死灰复燃的同时,培育起奋发有为的积极社会心态,增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为此,要在农村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性共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推动农业农村向现代化发展的转型升级提供观念引导、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9]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10]。这就意味着,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为实现伟大梦想而进行伟大斗争,接续奋斗推进伟大事业。体现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就需要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更加充满信心、更加坚韧不拔、更加奋发有为,为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力戒小富即安、意志消沉、人心涣散。这既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需要强化的文化之魂,也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须首先统一的思想认识问题,它从根本上决定着新时代乡风文明进步和发展的方向。

二是实施乡村文化保护工程。乡村文化是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乡村文化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凝聚“乡土中国”深厚底蕴且最具审美意象的典型范例。因为乡村文化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与每个村落的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体现着乡村生活的历史变迁,有许许多多因岁月沉淀而历久弥新的动人故事,不仅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且类型繁多、风格各异,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最值得留恋的“乡愁”。实施乡村文化保护工程就是要在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把乡村尤其是传统古村所具有的文化肌理、文化风貌和文化记忆(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保留好、保护好、传承好,防止在现代化过程中被肆意性、颠覆性的城市化“飓风”所席卷、破坏、湮灭或废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11]他特别强调:“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等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12]所以,我们必须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保护好乡村文化和文脉的历史传承,处理好改造开发和保护利用的关系,修旧如旧,保持原貌,防止建设性破坏。既不能大拆大建,搞“拆真古迹、建假古董”那样的蠢事;也不能简单套用城市建设的模板把乡村变成城市社区的同质化复制。要让乡村留下具有文化寻根功能的历史记忆,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根基。

三是实施乡村文化创新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13]乡村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历史传承的重要源流,沉淀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顽强发展的精神品格和精神脉络,是每个中国人(包括海外赤子)饮水思源、认祖归宗最具情感共鸣的灵魂故里和精神家园。然而,乡村文化尽管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历史传承的重要特质,但是它并不是仅仅作为单纯的传统而存在,更不能理解为远离现实社会生活的历史印记,甚至当作落后文化的代名词。其实,乡村生活既是传统的也是现实的,不是现代化的负担、也不应该成为现代化遗忘的角落,而是应当是具有现代化意义的、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空间。作为乡村社会生活的文化表达,乡村文化必须是现实的、发展的,乡村文化在精神追求上也必然是现代的、生动的和鲜活的。所以,要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大力实施乡村文化创新工程,在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乡村文化跟城市文化一样充满激情、绽放活力。尤其要在继承传统与融入现代的相互衔接、转化与创新上做文章,通过“文化+旅游”“文化+影视”“文化+动漫”“文化+创意”“文化+设计”“文化+科技”等途径和方式,推动乡村文化不断融入现代化与时尚化的新元素、新内容,让乡村成为现代文化创新发展的策源地。

四是实施乡村文化赋能工程。2022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已经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该《意见》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纳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整体格局,旨在引导文化产业机构和工作者深入乡村对接帮扶和投资兴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多重功能价值和综合带动作用,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乡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我们提出实施乡村文化赋能工程包括了文化产业赋能但又不限于文化产业赋能,它是指以发展乡村文化教育、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增强乡村文化功能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引导性文化赋能,目的在于培育和造就能够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队伍,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提供文化支撑和智力支持。因为如果乡村文化得不到振兴,不能从价值理性上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很难让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真正取得成效;而且,也不能凸显乡村在现代文化生活当中应有的活力、特色与优势,即使乡村环境面貌等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也难以避免“千村一面”的同质化弊端。因此,实施乡村文化赋能工程关系到乡村发展的前景和未来。

五是实施乡村文化共享工程。古朴厚重的乡村文化,既是人们尊重历史、怀旧追远、“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又是人们走进山川原野、放飞自我、陶冶性情、享受田园牧歌的最佳选择。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乡村文化虽然以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为背景、以农民作为其存在的主体,但不能理解为仅仅专属于农民的文化。一方面,乡村文化最深厚地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是每个炎黄子孙情感相联、彼此认同的精神纽带,具有广泛的社会共享性。另一方面,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文化的“现代性”是多元的、丰富的和包容的,乡村文化相对于城市文化而言具有很强的乡村特色,是现代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样式和领域。实施乡村文化共享工程就是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文化共享的宝贵资源,把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作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空间,以丰富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活力、提高文化品质为抓手,打造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于一体的“三美融合”新乡村。要补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上的短板,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利于文化共享的基础和条件;要培育和塑造乡村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特色风貌,增强可共享的文化吸引力,避免同质化的简单重复;要营造多元化的文化共享空间,在做好乡村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同时,搭建推动城乡共享的文化交流平台,引导现代文化艺术团体或团队到乡村发展,如举办乡村音乐会、文艺汇演、主题展览等;要组建推动乡村文化共享的志愿服务团队,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和文化下乡服务,健全和完善推动乡村文化共享的政策法规及体制机制。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村文化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与十七年文学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