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痰瘀互结”辨治糖尿病前期

2022-11-21杨渤谭宏韬林明欣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素问血糖值空腹

杨渤, 谭宏韬, 林明欣

(1.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广东汕头 515000;2.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中医科,广东惠州 516000;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又称为糖耐量受损,是一种血糖水平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高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水平尽管已超过正常范围,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一般无明显烦渴、易饥、多尿等糖尿病典型症状,多见于形体肥胖或超重者[1-2]。2017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制定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确提出,糖尿病前期人群是糖尿病高危人群[3]。与正常人群相比,糖尿病前期人群未来罹患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以及肿瘤、痴呆等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1]。据2010年我国疾控中心联合CDS开展的近十万成人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并参考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诊断标准,我国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达50.1%[4]。我国的一项有关大庆地区糖尿病患者的防治研究表明,尽早对糖尿病前期人群采取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阻止或延缓其进展为糖尿病,并降低其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而若未能及时对该部分人群进行有效地干预,将有高达92.8%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会在20年内逐步发展为糖尿病[5]。

糖尿病前期可归属中医学“脾瘅”范畴[2]。早在《素问·奇病论》对此就有论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转为消渴”。尽早对“脾瘅”进行干预,避免其进一步发展为“消渴”“消瘅”“扑击”“偏枯”等严重疾病,正是中医的“治未病”思想的重要体现。《素问·八正神明论》提出:“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药王孙思邈亦告诫人们应“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未病先养,防患于未然,方为圣人之道[6],故而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脾瘅的防治意义重大。研究表明,采用中医药干预手段可有效逆转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糖代谢异常,进而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7-9]。以下基于“痰瘀互结”探讨糖尿病前期(脾瘅)的中医药防治。

1 糖尿病前期(脾瘅)之病因病机

1.1 脾瘅病位在脾脾瘅一词,源于《黄帝内经》。《尔雅》云“瘅,劳也”。《说文解字》中将“瘅”释为“劳病”;房玄龄在《管子·小匡》曰:“过用谓之劳”。故“脾瘅”之义可引申为脾过用所导致的疲劳或疾病[10]。《素问·奇病论》中提出:“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提示“过食肥美”乃脾瘅之病因所在。《素问·经脉别论》道:“生病起于过用”。饮食不节,嗜食膏粱厚味,以酒为浆,以妄为常,则易劳伤中土,使运化失常、饮食不消、浊邪内生而发病,即如《素问·痹论》所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故认为脾瘅之病位首责于脾。

所谓知常达变,唯有通晓脾脏生理之常,方能理解脾瘅病理之变。《素问·玉机真藏论》曰:“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素问·经脉别论》亦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土位中央而养四方,为化生饮食水谷之场所,亦为输布水谷精微之枢纽。五谷入脾胃,化为精微物质,由脾气升清,上输于肺,再通过肺之宣发肃降以灌溉五脏、营养全身。人作为天地万物中的一员,其经气运行亦如天地阴阳之更替,“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素问·六微旨大论》),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素问·六节藏象论》载:“五运之始,如环无端”,指出五行相贯,环周如圆[11]。而脾为中宫之土,乃人体阴阳五行圆运动之“中轴”,轴转轮行则气机升降协调,水谷精微濡养五脏,糟粕浊气转输肠腑。如若过食肥美,饮食不节,则致脾气虚衰,中轴不运,升降失序,运动不圆,精微积聚,日久聚而为痰瘀,郁积脾中,发为脾瘅。正如李东垣所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1.2 痰瘀互结,发为脾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当脾旺健运时,运化水饮机能正常,可使五脏六腑免受湿邪之困;若饮食不节,内伤脾胃,运化失职,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阻遏气机,津液不行,湿邪困滞,聚而成痰。故而李中梓称“脾为生痰之源”。王肯堂认为“脾为生化之源,统诸经之血”,《金匮要略注》中也提出“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当脾失健运,气生无源,脾气固摄之力不足时,血失统摄,溢于脉外,为离经之血,停积体内则成瘀血。

痰源于津,瘀本于血,津血本同源,而痰瘀往往同时为病,互为因果。津、血二者均源于脾胃化生之水谷精微,且依赖脾之升清,以输布全身。若脾胃运化失常,津液不化则成痰,血行不畅则成瘀。清代唐容川认为“有痰必有瘀,有瘀必有痰”,提出“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诸病源候论》曰:“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结聚不消散,故成痰也”。由此可知痰浊、瘀血并非独立的病理产物。痰饮为有形之邪,阻碍脉道,又因痰性黏滞,易阻滞气机,阻碍血行,血运不畅,瘀血内生;瘀阻脉络,或离经之血壅塞脉道,气化失宣,津液输布受阻,酿生痰浊。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关联,缠绵难解,形成互结之势[12]。

脾瘅的病机核心在于痰瘀互结。过食肥甘厚味之人,劳伤脾胃,运化失常,统摄无权,使水湿停滞,血溢脉外,湿聚成痰,血积成瘀;而痰浊、瘀血形成后又反过来困遏脾气,致使脾气不升,脾阳不振,气血津液输布失常,水谷精微郁积脾中、壅塞脾土则发为脾瘅。

2 祛痰化浊、活血化瘀防治糖尿病前期(脾瘅)

糖尿病前期(脾瘅)病位在脾。痰瘀既是脾失健运的病理产物,又是致脾更虚的主要因素。久病必虚,久病入络,痰浊与瘀血相互搏结,贯穿脾瘅的始终。因此,“祛痰化浊、活血化瘀”是中医防治糖尿病前期(脾瘅)、延缓甚至阻止其进一步发展为消渴的关键治法。

二陈汤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名方,处方精简,君臣佐使,各司其职,专治脾失健运、聚湿成痰之证,因此可将其运用于痰饮壅盛之脾瘅。二陈汤中半夏、橘红皆以陈久者良,而无过燥之弊,因此得名为二陈汤。方中半夏为君药,其性燥辛温,擅燥湿化痰、消痞散结、降逆止呕;橘红为臣药,为利气要药,主“下气消痰”,功擅理气宽中,燥湿化痰,二者君臣配伍,有“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之妙义;淡渗利湿之茯苓为佐药,辅以健脾,能杜生痰之源;甘草补脾益气,又能清热解毒,兼能调和诸药,为方中使药。桃红四物汤出自《医宗金鉴》,因其活血化瘀、养血补血之功效显著,已作为活血化瘀的经典方剂被历代医家推崇,亦适用于久病成瘀之脾瘅。桃红四物汤重在祛瘀。方中的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当归活血补血,补血不留滞,通络止痛;熟地黄“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功擅滋阴补血;川芎行气活血,《日华子本草》称其能“破癥结宿血,养新血”;白芍能敛肝阴,养血和营,防止诸药过于行散。糖尿病前期(脾瘅)属于小乱已成、大乱未至之期,应当果断治之以防其变。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双管齐下,燥湿行气、活血祛瘀之力强,能使浊痰化、瘀血去,令脾旺不受邪,故脾瘅得愈,变证不生。

3 医案举隅

患者陈某,女,66岁,2019年1月5日初诊,因“发现血糖升高1年”就诊。患者1年前单位组织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稍高(6.7 mmol/L),曾规律口服西药降糖3个月(具体用药不详),监测空腹血糖仍波动在6.12~6.80 mmol/L,餐后2 h血糖波动在8.0~10.5 mmol/L,遂于2019年1月5日寻求中医药治疗。初诊时症见:神志尚清,精神较疲倦,形体肥胖,面容憔悴,自觉头部昏沉,四肢偶有酸麻、蚁行感,夜间尤甚;口干不欲饮,胃纳欠佳,失眠多梦,常梦魇,小便频,大便时干结时溏泄;舌暗红,舌边瘀点,苔厚腻、中间微黄,脉细涩。辅助检查:空腹血糖值为6.15 mmol/L,餐后2 h血糖值为10.5 mmol/L。西医诊断:糖尿病前期;中医诊断:脾瘅病(证属痰瘀互结)。治以祛痰化浊、活血化瘀之法,拟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具体方药如下:制半夏10 g,橘红15 g,茯苓20 g,当归20 g,熟地黄15 g,黄芩15 g,柴胡15 g,川芎15 g,白芍15 g,桃仁20 g,红花20 g,远志15 g,酸枣仁10 g,炙甘草10 g,再入生姜15 g、乌梅1枚。共处方14剂,每日1剂,水煎至200 mL,早晚饭后温服。并根据患者体质辨识情况予个体化、针对性的饮食调理建议,嘱其配合运动锻炼,于家中自行监测血糖。

2019年1月22日二诊。患者神志清,精神可。患者自诉服初诊方3剂后头晕昏沉即明显好转,偶有晨起双侧额颞部酸胀感,四肢仍偶有酸麻感,食欲、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大便溏,便后无其余不适,小便正常;舌暗红,舌边瘀点,苔厚腻,脉细涩。自测空腹血糖值为6.12 mmol/L,餐后2 h血糖值为9.5 mmol/L。予初诊方基础上去酸枣仁、黄芩,加用鸡血藤30 g、白芷15 g、川牛膝20 g。共处方20剂,每日1剂,煎服法及饮食、运动方案同前。

2019年2月20日三诊。患者诉不适症状明显减轻,仍有手足麻木感,胃纳佳,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舌边瘀点,苔稍厚,脉细。自测空腹血糖值为6.1mmol/L,餐后2h血糖值为8.5mmol/L。守二诊方继续治疗2周,另嘱患者采用中药渣煮水约3 000 mL用于沐足。饮食、运动方案同前。

2019年3月1日四诊。患者自觉身体无明显不适,无手足麻木感,观其体形仍偏肥胖,舌淡偏暗,苔薄白,脉弦细。返院复查空腹血糖值为5.7 mmol/L,餐后2 h血糖值为7.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5.1%。守二诊方继续治疗8周。

2019年5月9日五诊。患者诉无特殊不适,复查空腹血糖值为5.9 mmol/L,餐后2 h血糖值为6.7 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5.0%。患者血糖水平已恢复正常,治疗方案以健脾祛湿,改善体质为主,晚餐采用健脾祛湿食疗方羹,食疗方由薏苡仁20 g、赤小豆20 g、山药干25 g、荷叶10 g、冬瓜100 g、莲子25 g、芡实干25 g、扁豆20 g、猪瘦肉100 g组成。采用电话随访患者,每月1次。随访至2020年8月,患者空腹血糖值一直保持在5.0~5.7 mmol/L,餐后2 h血糖值保持在7.0 mmol/L左右。

按:结合患者就诊时血糖水平,虽未达到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然而其空腹血糖受损确实存在,此时应及时干预,逆转胰岛细胞受损情况。中医诊断为“脾瘅”,辨证为痰瘀互结型。初诊时患者一派痰瘀互结之象,痰湿困脾,清阳不升,使人疲倦、头昏目胀、口干;气虚血瘀,经络失于濡养,使人手足麻木;津液输布障碍,痰瘀互结,令人口干却不欲饮;痰浊郁积,积久化热,痰热蕴结,内扰心神,使人不寐、梦魇;舌暗红,舌边瘀点,苔厚腻、中间微黄,脉细涩均为痰瘀互结之佐证。

鉴于脾瘅者痰湿、瘀结并非一日而成,故谨守病机,治以祛痰化浊、活血化瘀之法,方选二陈汤合桃仁四物汤加减。临证之时当不忘痰瘀互结之病机,审因论治,对症下药。初诊后患者不适症状明显缓解。四诊后为巩固脾瘅的治疗效果,嘱患者口服健脾祛湿食疗方,此方由薏苡仁、赤小豆、山药干、荷叶、冬瓜、莲子、芡实干、扁豆组成,以健脾益气以主,兼以清热利湿,具有药食同源的特点,健脾利湿作用显著,适用于痰湿体质人群。治疗后随访至今,该病案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在正常值范围之内。

本病案患者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及早干预,以中药汤剂为主,食疗方为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消渴之疾,始于微而成于著,尽早对糖尿病前期(脾瘅)进行干预,思患而防,防微杜渐,乃上工之道。对于糖尿病前期(脾瘅)者,当知“脾虚”为其起病之根源,而“痰瘀互结”贯穿病机之始终,应施以“祛痰化浊、活血化瘀”之法,直除病根,方获良效。

猜你喜欢

素问血糖值空腹
CGMS产品显示值与指尖血糖值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运动及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
关于空腹的这些真相
测血糖到底用哪滴血
血糖值尖峰诱发多种可怕疾病
空腹喝水
空腹
从太阳气化的角度谈咳嗽的机理
玲珑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