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以雷锋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路径研究

2022-11-21辛彦军沈阳农业大学党政办公室辽宁沈阳06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辽宁沈阳06

关键词:学雷锋雷锋志愿

辛彦军 孙 婧(.沈阳农业大学党政办公室,辽宁沈阳 06;.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辽宁沈阳 06)

自从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个号召以来,雷锋精神便成为人们行动的社会准则和倡导的道德风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针对继承、学习、弘扬雷锋精神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世世代代弘扬下去[1]。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拥有优秀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尤为重要。用雷锋精神引导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以雷锋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现实意义

(一)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雷锋,是一位把自己短暂一生奉献给党和人民的好战士。1963年,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将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自此,雷锋进入大众视野,雷锋精神为人民颂扬。“雷锋”已不只是他个人的符号,而是众多“雷锋式”榜样的代名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2]

雷锋精神,指以雷锋同志命名,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涵盖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的雷锋式人物的崇高品质,在社会发展中不断丰富并且被人们所敬仰、推崇的精神品质[3]。《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凝练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等多个方面。

(二)高校以雷锋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现实意义

1.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雷锋同志曾在日记里写道:我就长着一个心眼,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雷锋同志的理想信念是对党、祖国、社会主义的热爱,这份热爱体现着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由此可见,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雷锋精神的核心要义。

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时代新人为此奋斗的内生动力。当今社会,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理念,因此,大学生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雷锋精神引导大学生把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就是要有家国情怀,要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决心。

2.引导大学生甘于服务和奉献

2019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4]

雷锋同志本人就是一名志愿者,他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体现。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可以看出,雷锋精神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5]。志愿服务,是传承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的实践行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将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结合起来,为传承新时代雷锋精神,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指明了方向。

3.引导大学生爱岗敬业

无论是在机关担任通讯员,还是在鞍钢工作期间,雷锋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他常年如一日地把普通的工作做到最好,用实际行动当好螺丝钉,践行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

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体现,是奋斗者的态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对大学生而言,敬业就是脚踏实地、立足实际、努力学习、提升技能、勇于实践。敬业是大学生提升个人素质、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前提。

4.引导大学生永葆创新精神

雷锋“钉子”精神也体现为锐意进取、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在鞍钢工作期间,雷锋细心钻研,创新工作方法,和同事一起发明了“横杆吊斗运泥法”,提升了吊砖、吊泥的效率,节约了人力资源;在当汽车兵的时候,雷锋发现运输车辆存在油耗高的问题,继而认真钻研汽车原理,找出了油耗高的原因,解决了车辆油耗高的问题,节约了燃油资源。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他们个人成长,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当然,创新精神还需要知难而上的毅力,追求进取的态度,勇于创新的理念。大学生应以创新精神为指引,以严谨的学习态度,扎实的知识积淀,高超的创新技术,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材。

二、高校在以雷锋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以雷锋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教育取得了系列成果,如“西部计划”“返家乡”社会实践等,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生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不够全面

培育雷锋精神是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当前,在读大学生均为“00 后”,他们具有开放、自我、勇于探索等性格特点。在文化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出现偏差,认为雷锋精神是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化,不一定适用于当前社会的发展;部分大学生参加学雷锋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评优表彰;也有一些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存在片面性,仅局限于对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的认同,而对雷锋精神的理想信念、创新精神等精神内涵缺乏全面的认识。

(二)高校弘扬雷锋精神缺乏常态化

部分高校把学雷锋变成一种政治任务,开展的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多数是为迎合“雷锋日”或“雷锋月”,缺乏教育的持续性,也缺少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在每年3月“雷锋日”“雷锋月”,养老院、孤儿院门庭若市,一些老人一天被推出多次晒太阳;一些孤儿一天被安排多场游戏;而“雷锋月”过后,养老院、孤儿院就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很少有人问津。这种重形式、轻内涵,缺乏常态化的学雷锋活动,不仅活动质量不高,活动效果不理想,而且教育意义也不显著,甚至让青年学生对学雷锋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产生怀疑,也很难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素养和道德品质。

(三)弘扬雷锋精神的价值内涵不足

目前,高校培育雷锋精神的价值内涵不足,使得大学生在践行雷锋精神常态化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方面,长期以来,在弘扬雷锋精神过程中,雷锋精神被固化为做好人好事。自从《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对雷锋精神进行全面解读后,部分高校在及时跟进、客观分析、全面解读上缺乏时代性,导致当代大学生对雷锋精神价值内涵的理解落后于时代的价值诉求。另一方面,目前高校组织的践行雷锋精神的活动更多集中在志愿服务方面,而仅仅通过志愿服务来践行雷锋精神,雷锋精神的价值内涵的全面性也难以得到充分体现。

(四)以雷锋精神育人缺少家校协同合作

当前,社会和家庭对大学生践行雷锋精神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个别家长存在一些不认同的声音。由于在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曾经出现因为帮助他人而被误解,导致自身权益被侵害等情况,一些家长对大学生学雷锋并不积极支持;而家庭是影响大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部分家长更强调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应该把时间花费在志愿服务等公益事业上,他们因担心志愿服务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而对大学生学雷锋活动不予积极支持。

三、高校以雷锋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有效路径

认知、认同和践行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常见培育维度。高校推进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应做好顶层设计,将培育雷锋精神融入课程教学、网络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打造、社会实践等全过程,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全方位的认知和践行维度,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育人机制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应做好顶层设计,使弘扬雷锋精神与学校“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紧密结合、同向同行,将雷锋精神育人纳入学校中长期教育规划,让培育雷锋式大学生成为当代师生的教育目标和自觉行动。

学校可制定、出台雷锋精神育人的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工作小组,从学生成长特点、办学定位、育人目标以及学校实际出发,探索精神谱系育人、雷锋精神育人的新思路、新途径。

(二)拓宽认知途径,强化系统认知

从目前情况看,高校应拓宽对雷锋精神的认知途径,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强化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系统认知。

首先,将培育雷锋精神融入思政课堂教学全过程。思政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将雷锋精神的产生、衍变、内涵、时代价值等纳入形势政策课、思想品德与道德修养课程中,遵照《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注重对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的解读,提升大学生对雷锋精神新的价值内涵的认知,从而提升雷锋精神育人效果。思政教师在课堂上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针对疑难问题及时答疑解惑,帮助大学生透彻理解雷锋精神价值的内涵。

其次,将雷锋精神纳入课程思政教学中。在基础课、专业课的讲授过程中,适时地引入雷锋精神的教育案例,将雷锋精神的理论变成贴近专业、贴近生活的实践理解,加深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同。

再次,搭建新媒体平台,丰富弘扬雷锋精神教育渠道。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性、互动性、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征,高校可以录制雷锋精神思政精品课,建立雷锋精神专题网站,在微信公众号设置雷锋精神相关版块,系统介绍雷锋精神,系统开展雷锋精神学习、交流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践行雷锋精神。

(三)优化认同路径,提升内在认知

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内在认知也受益于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首先,高校应打造雷锋精神育人的校园环境。将雷锋画像、雷锋语录、学雷锋式模范人物等融入校园硬环境建设中,让大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感受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思想价值。利用校园广播、校报等媒体营造雷锋精神育人舆论氛围,让大学生在校园文化软环境中认同和提升对雷锋精神的认知。

其次,将雷锋精神育人融入校园文化具体活动中。通过丰富的教育内容、创新的活动形式,常态化开展雷锋精神育人活动。例如,组织以党支部、团支部为单位,开展主题党、团日活动,发挥党建带团建的育人作用,实现在具体活动实践中提升对雷锋精神的价值认同;组建雷锋精神宣讲团,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榜样访谈等活动,拓宽雷锋精神育人途径;鼓励大学生通过话剧、短视频、微电影等丰富的形式,记录身边的雷锋故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还可以利用身边的雷锋式人物和学雷锋故事,以先进典型的言行规范、人格魅力为大学生践行雷锋精神指引行动的方向。

(四)强化育人责任,形成协同合力

雷锋精神常态化育人需要社会、高校、家庭各方面强化育人责任,共同努力,构建协同育人合力。

首先,以社会认同鼓励学生。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谐的社会氛围、积极的社会认同,对大学生践行雷锋精神的影响是积极的。政府宣传部门要营造雷锋精神育人的氛围。采用大学生熟悉而亲切的方式宣传雷锋精神,要推选和宣传理想信念坚定、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勤俭节约的典型。特别要关注大学生中学雷锋的优秀代表,让大学生感受新时代年轻人的风采,让社会大众关注雷锋活动的与时俱进,继而形成全社会学雷锋的正向带动作用。

其次,以学校为主阵地培育学生。高校要及时查清在学雷锋活动中出现的不同声音的原因,并进行深入分析和认真总结。要准确把握学生学习雷锋精神的思想状况、价值理念和践行举措,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雷锋精神的价值诉求。既要旗帜鲜明亮观点,去除错误思潮,消除传播杂音;又要通过雷锋事迹报告会、雷锋精神经验分享等方式方法,全方位地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凝聚学生精神动力,提升雷锋精神育人实效。

再次,以家庭为后盾引导学生。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基础,家长的价值观对于孩子启蒙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家长要端正学雷锋活动的态度。家长不应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认为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成长成才的决定因素,而忽略了对学生理想信念、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家长应对雷锋精神育人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做好以身示范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五)丰富实践载体,提升实践效果

弘扬雷锋精神关键在于实践。只有将对雷锋精神的认知、认同、强化转化为大学生的行为准则、行动规范,才能真正引领大学生做好雷锋精神的践行者[6]。

首先,打造学雷锋志愿服务基地。高校要依托学校特色、区域优势,有计划、有组织、分层次地打造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坚持专业特色与服务地方相结合的志愿服务指导思想,以服务民众为需求,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优势,打造一批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依托实践基地开展优质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如辽宁省高校要用好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抚顺市雷锋纪念馆等红色基地,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农业类高校将志愿服务基地建设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其次,创建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创建雷锋和雷锋式人物的志愿服务品牌,有助于新时代雷锋精神在高校落地生根,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在志愿服务品牌中健康成长。高校要在现有志愿服务活动基础上,拓宽在社会公益、环境保护、支农助农、公益支教等方面的服务范畴,积累志愿服务经验,创建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7],实现用品牌价值带动志愿服务育人功能,提升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效果。

再次,丰富学雷锋社会实践形式。充分用好“三下乡社会实践”“返家乡社会实践”的机会,引导大学生深入中小学、乡村、企事业单位、社区,开展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假期与实习相结合、个人与团队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模式,坚持主题化设计、项目化运作,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此外,积极参加科技竞赛也是践行雷锋创新精神的体现。科技竞赛是检验大学生将课本知识转化为生活实践的重要渠道,它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应鼓励学生多参与科技竞赛,一方面夯实学业基础、检验学业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历练动手能力、提升进取锐气、拓展创新思维的过程,更是有效践行雷锋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学雷锋雷锋志愿
以志愿,致青春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致敬新时代雷锋
学雷锋
“被志愿”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二)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一)
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