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模具竞赛特长生培养过程中的几点反思*
2022-11-21肖国华沈忠良杨少增徐新华童宏永
肖国华,沈忠良,杨少增,徐新华,童宏永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0 引言
模具竞赛特长生培养是高职院校中模具专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该项工作在浙江工商职业学院模具专业从2005年开展至今已有16年,在学校“总部+基地”的办学优势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在特长生竞赛成果方面,我院培养的模具竞赛特长生获得了数十项省部级及至全国职业院校模具技能大赛的一二三等奖。在基于校企合作的特长生培养方面,模具专业自2005年起,陆续与宁波生命力模具公司、宁波华宝模具公司、宁波阳超模具有限公司等9家宁波本土模具企业合作开展了顶岗实训、学徒制学习等培养工作,为竞赛特长生培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竞赛指导教师培养方面,自2008年以来,模具专业已连续10多年派出竞赛指导教师前往广东、江苏等技能培训机构或兄弟院校,进行定向技能学习,在大大提升了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的同时,也丰富了模具竞赛特长生技能训练的资料。经过多年与浙江省机电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深职院等兄弟院校的模具专业共同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更为专业竞赛特长生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培训和学习资源。与此同时,结合竞赛特长生培养,模具专业已连续16年举办校内模具技能大赛,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竞赛特长生培养质量,相关课题组教师累计16年所培养的竞赛特长生总数达160人之多。
虽然学院在模具竞赛特长生培养方面虽然投入较多,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是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 模具竞赛特长生整体实践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从2006级开始至今,模具专业每年都培养10个以上模具竞赛特长生,模具竞赛特长生都是从模具班上专业潜能最好的学生中遴选而出,学生、教师都耗费相当的精力和时间。但从2006~2018级特长生毕业后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在校期间接受过特长培养的学生能脱颖而出、受用人单位好评的技术苗子不多,好评率在0.6左右;例如08级有8位竞赛特长生于2010年10月~2011年03月就已经前往阳超模具、恒峰模具等企业进行技术提炼,从用人单位反馈的综合信息来看,对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比较中肯的意见,但对学生在理论素养、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方案灵活应变等方面也对校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竞赛特长生在实习岗位上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①软件操作不够熟练;②知识结构不尽合理;③技术创新和应变能力欠佳;④工作效率有待提高;⑤针对大型复杂模具项目的任务承接,心理素质不够沉稳。
竞赛特长生培养后在企业就业时“特”不是很明显,所“长”也不十分精通,特长生的培养需要关注其后续职业发展能力。究其原因,少“特”是没有明确的技能培养方向;少“长”是在确定的技能方向上没发展有深度的技术素养,学生思维停顿,无法跃进。模具竞赛特长生的培养,在模具专业应该体现为“两类六方向”:“两类”是模具技术素养类和模具管理素养类。技术素养包含4个方向: 模具设计、模具加工、模具CAE、模具知识型技工。模具管理类包含2个方向: 模具商务、模具管理。现实教学活动中,考察竞赛特长生,往往博而不精,全而不通,最终容易导致比赛铩羽而归。而且每次有新的比赛,同一批学生,参加多种方向不同的比赛,容易导致学生专项训练不精。经与多年组队参赛的指导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发现,竞赛特长生平时的技术素养不够。一个人有深度的技术素养,体现为处理相应的事件有相应的办法,而竞赛特长生在比赛时恰恰缺少这种应变的素养。所谓模具优秀竞赛特长生,是对一个学生在模具技能素质方面的全面概括,它表现在:
1) 对模具技术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强,不满足于校内知识;
2) 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思维具有深刻性、广泛性和灵活性;
3) 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能应用所学模具技术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并促进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
4) 具有较好的技术素养,即了解一定的生产技术文化背景,不仅了解模具技术自身的思维方法、结构和应用,同时对模具行业的发展、作用和价值有所了解,能够去发现和欣赏模具创新的美;
5) 积极参加模具及其相关技能方面的竞赛并取得良好的成绩。
当然,一个学生的模具技术素养不能仅仅用比赛成绩来衡量,但不可否认,竞赛成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应该说在模具竞赛中取得优胜的学生相比于其他学生而言表现出更好的技术素养,即更好的模具技术思维品质、更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反应能力。在培养竞赛特长生的过程中,对竞赛特长生以上5点品质素养没有进行仔细调研,导致竞赛特长生能力增长不明显,综合素质乏力。
2 模具竞赛特长生投入与产出性价比不高
在国家大力推进高职教育以来,职业技能竞赛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但竞赛特长生培养工作却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迎潮而立。据分院统计,自2005年以来,模具专业竞赛特长生参加的全国级、省级甚至市级与模具相关的技能竞赛较多,但仅在2011年、2012年、2017年、2021年获得过国家级的奖项,相比于为竞赛而投入的人力、物力,收获较微。模具专业经过学校近几年的强力建设,拥有先进、齐全的加工实训设备;拥有包括教授、工程师、技术能手在内的高素质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团队,相形之下,模具竞赛特长生培养成果相对较少。
3 特长生培养需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目前,模具专业对竞赛特长生的培养有长远目标规划,但缺乏有效的执行载体,竞赛特长生培训管理模式比较松散,持续性不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长远规划没细化落实执行。主要体现为两点: 一是竞赛特长生导师专业专长规划不明显;二是竞赛特长生培养过程规划缺乏连续性。竞赛特长生导师专业专长规划不明显表现为什么都教,但如果深度考察单门技能,往往不能精通、熟练。竞赛特长生培养过程规划缺乏连续性表现为学生在校本部与宁海基地之间的学习出现断层;学生大一时在本部学习,在特长选拔和培养方面几乎是空白;大二时搬迁至宁海,专业教师对新来的学生了解不够细致,每次比赛,教师培训团队都有点仓促上阵,学生组队更是临阵磨枪。培训教师对学生大一时的任课教师稍做咨询即选人才,真正识别技能厉害的学生较难。专业培训教师的特长不明确,其所长学生也无从知晓,导致将不知兵,兵不识将,临战之时则漏洞百出;从师生组合到比赛决赛,结合期不过短短两三月,如同相亲速配,隐藏分离隐患。比赛不是碰运气,而是一种对预定目标的精细化执着追求。模具竞赛特长生培养工程的发展与获取成就,在于对人才的科学认知、合理持续培养。
2) 选拔机制缺乏灵活性。“足球应从娃娃抓起”,同样,竞赛特长生也应从娃娃抓起。每年专业招收的学生包括职高生和普高生,相对而言,职高生实操能力胜于普高生,在技能竞赛方面,培训效果要优于普高生。特长生培养教育也是一条生态链,上游技能基础不把好关,下游是难以锻打成精钢的。所以,竞赛特长生选拔时间点要前移,竞赛特长生导师要做品质巡视员,提前把关;竞赛特长生选拔环节实际上也是特长生整体培养的关键环节,需要学校有灵活的招生政策支持。举个例子,2012余姚一职高有一学生,在2010年省中职技能竞赛中获模具钳工技能竞赛二等奖,而文化课考试成绩略差,想报考我校因条件受限而抱憾,而同城的宁职院则具备灵活机制,特招其入学。
3) 现行培养机制在科学性、合理性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有效性方面有待实践深化。可以说,模具竞赛特长生的培养是为比赛而存在,比赛是针对具体的目标获得具体的成绩。而相应的具体目标应细节化对应落实到指导教师对特定方向竞赛特长生的日常培养教学活动中。而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竞赛特长生培养和日常教学是断裂开来的,没有有效结合。有效结合包括两点,一是指导老师对特长学生状况的认知衔接,二是专业课程的前后有机结合。
4) 竞赛特长生培训教师团队合作能力应加强。以前参与的几次比赛,都只有一个或两个指导老师,没有汇聚团队众人所长,最终失败。如果不充分使用团队成员的智慧、精力与时间,一个人是做不了多少事,也是做不好事情的。
5) 竞赛特长生激励和职业规划引导机制有待改进。竞赛特长生组队参加比赛后,不论获奖还是不获奖,都应有相关鼓励措施,以及后续职业规划引导措施。
模具竞赛特长生的培养,最终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从技能培养方面及人才服务管理方面始终没有界定清楚;对竞赛特长生毕业以后的安排,应建立相应的辅导机制和导向管理。
4 现行信息机制及反应机制缺乏实时性,信息不全或者落后
技能竞赛信息机制弊端表现在: 其一,对比赛信息的收集分工合理性不足;其二,对竞赛特长生个性信息的关注度不够。不可否认,竞赛指导教师在对行业信息、比赛信息收集,及信息转化方面欠缺甚多。如2011年5月,在浙江省机电学院举办的“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中参赛失利了,在预制件方面没有收集一些此次比赛方面的情报信息,是知己不知彼的具体表现。指导教师缺乏对竞赛特长生的详细个人档案的了解,没有及时关注其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也会影响到特长生的培养成果。如本文作者在2010年从08级学生中遴选了5个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模具CAE特长培训,而其中有两个因为搞学生会工作而成绩显得稍好,对专业特长方面却兴趣不高,始终无法获得较大的进步。
5 结论
模具竞赛特长生培养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特长生培养需要建立长效、持续管理机制,竞赛特长生培养机制有待深化改进和有效执行。
2) 特长生激励和职业规划引导机制应持续有效进行,应持续关注特长生后续职业发展能力,竞赛训练时应针对就业岗位上的实践能力做进一步的提升。
3) 建立完善的竞赛信息引导机制;提升投入与产出性价比。
4) 教师团队合作能力应进一步加强。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应借鉴现有先进院校的模具专业竞赛特长生的培养模式,着重解决以下方面的内容: ①建设和完善一套长期、持续的模具竞赛特长生培养模式;②高效、合理地运用竞赛资源;③合理科学地规划模具竞赛特长生知识、能力课程体系;④改进、革新能力培养管理模式;⑤提升指导教师的企业实战能力和加强团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