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标准与实践路径

2022-11-21槐福乐常熙蕾

职业技术教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高质量标准职业

槐福乐 常熙蕾 吕 清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高质量发展的总基调。职业教育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顶层设计,明确了工作要求,意见的颁布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确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了政策支持。

随着政策话语的生成,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被广泛关注,并进行了充分的学理性探讨。纵观学界关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结合我国社会各领域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及人力资源需求的市场变化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职业教育发展应审时度势,从办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上积极回应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1]。为实现“十四五”期间教育改革的目标,职业教育应着力提升适应性,即适应人的多样性发展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二是聚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相关研究从职业教育各方利益诉求的关系入手,认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提升人民教育“获得感”的重要渠道[3],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战略性工程[4],是加快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5]。三是讨论了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从职业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出发,诠释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从立德树人、体系建设、内部治理、数字化升级、国际品牌打造等方面提出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6],从产教融合[7]、校企合作[8]、人才培养[9]、师资队伍建设[10]及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建设[11]等内容出发,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发展路径。

整体而言,学者们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方面已经形成了共识,认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息息相关。不仅如此,学者们还注意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改进职业教育现实问题为突破口,但对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前提与理论基础、衡量标准以及实践路径等问题,还留下了一定的研究空间。基于此,本研究基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前提,论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据此提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标准维度及实践路径。

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前提

(一)教育性逻辑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领域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不能简单地将其认为是经济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拓展,而应从职业教育的特色教育类型出发,探析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逻辑。据统计,2021年,中、高职学校共计培养1000万左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在职业培训方面,全国1万余所职业学校每年开展各类培训上亿人次,进而形成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12]。职业学校教育的规模扩张以及职业培训的发展,促进了技能型社会的发展,使职业教育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但随着国际化、数字化、市场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加速,职业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而职业教育类型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办学主体单一化、产教融合不够深入、规模质量不够匹配、经费难以保障等正影响着职业教育高质量的发展[13]。归根究底是由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职业教育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职业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集中体现在了职业教育质量上。仅仅满足职业教育增量是远远不够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迎合了时代发展需要,有利于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能够实现职业教育“总量扩张”向“内涵发展”的整体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职业教育“去污名化”,增强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获得感,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矛盾。

(二)政策性逻辑

改革开放后,教育质量得到了广泛关注,由此推出了一系列推动教育质量发展的政策指导文件,各政策文件虽有不同侧重,但仍对职业教育变革与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总结我国教育发展的成绩和问题,并指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人才,此阶段虽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但对于职业教育质量问题并未引起足够重视。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并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发展[14]。《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教育质量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如何提升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并未明确规定。21世纪以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作为重点,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政策的落地实施,为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更是直接提出了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五个”坚持,明确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

(三)战略性逻辑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重要保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职业教育自觉围绕区域产业人才需要而“转”,随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动”,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而“变”,跟着产业结构升级而“走”[15],体现了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责任与战略愿景。随着职业教育高质量被社会公众广泛关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应以职业教育的时代责任为出发点,遵循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战略,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适应性,顺应教育模式变革大趋势,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符合高质量标准,进而实现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型升级。

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外部逻辑为出发点,结合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特征,从生态平衡发展观、质量管理发展观和人本主义发展观三个方面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进行阐释。

(一)生态平衡发展观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既要遵循职业教育内部发展逻辑,又要注重与外部因素在结构上保持平衡、在功能上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处于生态平衡状态。一是机制平衡,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经济社会发展催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满足个人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生态平衡发展,这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职业教育自身的系统性变革与调适,最典型的表现是职教本科的出现与发展。二是结构平衡,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由“中职—职教专科—职教本科”的职业学校教育体系与职业培训体系共同组成,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彰显了职业教育的责任与担当,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的职业教育发展结构趋向更加平衡。三是过程平衡,从职业教育系统要素的不断调整可知,职业教育的发展正处于由不平衡向平衡发展的过渡阶段,这一过程凸显出了我国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独特特征,还应不断调适以期实现更大、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进而呈现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样态。

(二)质量管理发展观

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主题与方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内涵丰富性[16]、主题多元化、内容拓展性等相关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职业教育质量管理观的革新。

学术界对“质量”概念的界定有共通之处,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质量是指实体的若干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17]。这一概念指明了质量的本质,将企业管理领域中的质量管理观引入职业教育领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ISO “质量”定义与职业教育领域“质量”相差甚远,企业管理领域的质量管理具有“统一性”“逐利性”特征,而职业教育领域的质量管理更侧重“多样性发展”,机械地将企业管理领域的质量管理观引入职业教育领域,无法揭示职业教育质量的本质[18]。因此,引入质量管理观,首先应兼顾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有机结合,职业教育作为与企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并不意味着只有企业是职业教育质量的承担者,应兼顾职业学校学生与教师等多主体的发展;其次要吸收借鉴企业管理领域统一标准的质量管理观,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建立非统一标准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且相对灵活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即广泛关注职业教育各主体的特征及其发展方向,通过自己设定的标准来衡量自身发展质量,超越基于外部标准的、依靠外部评价和监管统一标准的企业管理质量观,要融合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树立具有职业教育发展特色的职业教育质量观;最后注重职业教育质量的全面性发展,树立职业教育全面与全要素发展的质量观。从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出发,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提出“国家鼓励发展多层次和形式的职业教育,推动多元办学,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平等参与职业教育”;从职业教育管理机制出发,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指出:“应实行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为主、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社会参与”[19];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出发,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中不仅包括职业学校教育,还包括职业培训[20]。因此,应建立全过程、全员参与、全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发展观。

(三)人本主义发展观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但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路径依赖[21],政策贯彻实施多以外部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忽视了质量提升中“人”的主观能动性。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关切着学生接受高质量职业教育的权利,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黄炎培曾指出“凡精神必由形式而生”,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的精神等必定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产物,需要职业学校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并最终形成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22]。在质量提升过程中,教师是质量提升的另一关键主体,目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每年需要培养100万左右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职业教师教育彰显办学特色,培养一流的职教师资,从“培养什么样的人”“由谁来培养人”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专门化培养与职后培训相结合的“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机制,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基于职业教育两大主体——学生与教师,考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彰显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同时也是职业教育以“人”为本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体现。

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标准维度

(一)价值标准: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个性更鲜明,实现了从崇尚劳动、经世致用到服务社会与尊重个性、面向人人的转变[23]。作为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的类型教育,职业教育同样遵循教育规律,具有内在教育性逻辑特征,体现出教育培养人的价值立场。但就目前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来看,职业教育受普通教育影响较大,使其类型特征相对模糊,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需要,容易陷入“低技能陷阱”。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和决定性意义是人的全面发展[24],而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鲜明地指出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25]。

(二)功能标准:通过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职业教育具有服务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政治功能、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的经济功能、促进公平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社会功能以及培育崇尚劳动和艰苦奋斗的文化功能[26]。职业教育适应性是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下应运而生的,符合当前我国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期待。从个体功能出发,职业教育适应性意味着职业教育既能够满足人的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又能够提供更为多样、丰富的教育机会,满足人民的教育需要;从社会功能出发,职业教育适应性经历了为适应革命战争需要、适应新中国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民群众接受多样化职业教育的需要到新时代全面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7],其内涵与内容随着时代所变化,但都是为了特定目的吸引人们参与职业教育,为时代发展贡献职教力量。

(三)方法标准:通过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激发各方参与办学的活力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标准维度和功能标准维度回应了人民需要什么样的高质量职业教育问题,而方法标准维度主要是回答高质量职业教育能够满足人民什么样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人民需要的问题。满足人民的需要应使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满足人民对职业教育的需要应当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融入其实践[28]。一方面,通过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激发职业教育各参与主体的活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平衡发展观和质量管理发展观都指明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教育要素更充分、参与主体更多元。通过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利于激发职业教育各方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使职业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进而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意味着职业教育治理结构的完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共建。因此,应充分考虑和协调各方利益,并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对职业教育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与发展,进而激发职业教育各参与主体活力,营造出坚持全面质量管理观的职业教育质量文化,推动职业教育质量文化建设从“行政约束”向“文化自觉”的转变[29],激发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

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制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

国家颁布的配套政策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仍显不足。基于相关配套政策,制定发展战略,才能在政策红利的支撑下,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实施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协同发展战略。一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追求。为了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亟需行业、企业等市场主体深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促进技术技能人才更好地走向岗位。二是实现职业教育布局与产业布局的协同。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意味着职业教育办学离不开产业的参与,但长期以来产教融合的重点往往放在了国家与学校层面,对区域产教融合思考不够[30],并且我国地区间差异比较大,经济发展水平、支柱产业与特色产业也不尽相同,所以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很难兼顾全部地区职业学校和产业。因此,各地区政府应统筹职业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各职业学校与产业应积极配合,实现区域职业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

通过健全职教高考制度,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强国战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使企业对劳动者能力的要求不仅局限在技术技能层面,还需要劳动者拥有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在岗位工作上发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通过健全职教高考制度,一方面能够增强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另一方面能够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有利于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进而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强国战略。在健全职教高考制度方面,一是完善中职升高职或本科的技能考试标准建设,细化各项技能考试赋分,明确大纲中的评分要点,创新评分机制,实现机器和人工合作评分方式,提升技能考试考核规范性。二是各省份高职升本科(即“专升本”)考试的招考形式和招考标准不尽相同,但就目前“专升本”考试而言,其仍是普通高考制度框架下的产物,很难实现高职学校学生在原有学习基础上的“持续培养”,损害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职业教育公平发展的权利[31]。因此,为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专升本”考试也应加入技能考试,并加大技能考试比重,以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二)完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标准建设

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的标准建设初见成效,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保障,但就目前来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建设仍不健全。

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涉及职业教育各要素的标准建设,如课程标准、教学标准、职业标准(含职业资格标准、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等。一是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建设方面,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数学、信息技术等8门科目的新版课程标准,但中职学校专业课程标准与高职、职教本科课程标准尚不明确。因此,应通过顶层制度设计为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多元主体协商平台,为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体系提供组织保障,采用模块化与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策略为职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技术保障[32]。二是教学标准建设方面,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共建并将其作为教学标准建设的基础,以市场需求引领职业学校教学标准建设,并将学习者作为教学的中心,在引介国外或有关地区先进教学标准时应注意促进其本土化。三是职业标准建设方面,要在充分利用现有标准的基础上,融合企业、职业教育评价组织、院校等多元主体参与、科学界定职业资格和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统筹衔接转换办法,建立第三方职业资格考评机制和反馈互通机制,促进企业、职业教育评价组织和院校的有效沟通,提高职业标准要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一致性,进而推进职业标准建设,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

关于职业教育教师标准,教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对于职业教育目标实现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师标准尚不健全,主要体现为职教师资数量不足、学历层次整体偏低、职称结构参差不齐、本硕培养体系割裂等。因此,亟需开展高质量的职业教师队伍建设,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职业教育新发展需要。一是明确职业教育教师标准的组成对象,不仅包括各层次职业学校教师,也应该包括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教师[33]。二是促进职业教育教师标准组成内容的有机结合,如职业教育教师准入标准中需要企业行业工作经历。但就目前实施情况来看,具有企业行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比较少,很难满足相关规定。因此,应尽快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教师资格标准,将教师资格标准、聘任标准、专业标准和培训标准实现有机结合,既保障职业教育教师具有企业行业工作经历,又推进了职业教育教师在职培训常态化。

(三)发挥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挥棒作用

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是撬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政府实施绩效管理与问责的“利器”[34]。为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势必要对职业教育是否有效、是否公平、是否优质作出客观的评价。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也对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建立教育质量评价做出了明确规定,为保障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奠定了法律基础。目前,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质量保障工作,但在质量评价体系方面仍显不足且尚未发挥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挥棒作用。

发挥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挥棒作用,首先要明确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出发点,即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结果“为谁服务”,并基于此建立整体性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框架。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意味着职业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是全面性、整体性的质量提升,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牵涉各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不同层次和水平的质量要求。要根据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发展观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多层次职业教育评价标准,实现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结果服务于利益相关者的初衷,满足利益相关者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需要。同时,注重多元主体参与,统筹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评价,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质性保障。其次要将新发展理念注入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为发挥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指挥棒作用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要求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应突出就业导向,这意味着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已从传统的“投入导向”向“投入—产出”导向转变,这是新发展理念融入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反映。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结果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向,对于职业教育发展持续改进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结果是人本主义发展观的体现,评价结果能从多角度了解职业教育办学情况,了解职业教育学生和教师的需要等,对于进一步改善职业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具有一定的公信力,能使职业学校发现办学差距,激励职业学校进行持续改进,缩小与标准之间的差距,从而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猜你喜欢

高质量标准职业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忠诚的标准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党员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