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地理单元教学探析
2022-11-21叶阿容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实验中学361100
叶阿容(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实验中学 361100)
一、单元教学的基本内涵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学思想的重要体现,通过单元式的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和体会教学内涵,进而帮助学生领会知识,同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达到提升学科素养的目标。《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单元教学方法的基本教学内涵有了明确的概念界定,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教学内容里引导学生建立单元意识和单元思维,深度理解单元知识内涵。因此,在初中地理的单元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找到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依据教学班级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探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第一,单元教学过程中针对的是核心知识要点,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里不断突出核心知识要点的重要作用;第二,单元教学的基本特征要充分涵盖“待解决的单元内容有哪些”“单元学习的要点是什么”等基础性教学目标,这是所有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第三,单元教学的基础要素需要有知识内容、探究活动以及单元创设的情境等核心要素,这需要教师基于“教学做合一”核心素养的基本发展目标来开展教学活动。
总体来说,单元教学方法所引导的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而开展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是单元情境创设的主体,同时在课堂活动中还需要充当“导演”角色,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分析。
二、单元教学的基本特征
单元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各个知识点的核心内涵,实现知识技能、问题思考以及情感态度的深度融合。因此,在教学中,单元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1.关联性
地理课程的单元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以教材为基础,其教学内容上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生活经验以及现实问题直接相关,因此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地调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在不断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综合解决课堂问题。所有的单元知识构成了地理知识网,使得学生在关联性的知识学习要素中串起了所有知识要点,这样的发展过程也使得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者转变成了主动学习的自主学习者。
2.多元性
在单元整体式的教学活动中,学习内容大多是在常规的课堂中进行的,但是为了更好地衔接生活要素,还需要在课堂之外对知识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对于地理知识要素来说,社会实践场所也是受教育的关键场地,教师在进行训练题目的设计时,可以将题目素材延伸到社会面域当中,基于多元化、立体化的学习场景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在多元性的场景里不断丰富自身内涵,提升个人修养。
3.生长性
单元式的教学本身来说是一种创新化的教学模式,营造的是一种师生共赢的发展格局。在这样的发展格局中,整个课堂的发展空间被无限放大了,因此对教师的关联设计能力以及教学灵活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资源整合,实现真正的以“生”为本。同时,单元式的教学过程也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路径,进而帮助学生构建并且完善适宜的学习方法,在不断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培养起学生的批判思维,使得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快速提升。
三、单元教学案例设计——以“滔滔黄河”为例
本文在上述进行深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还结合教学发展需求开展了案例教学分析。以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滔滔黄河”案例设计为例。在教学内容中,笔者深度结合案例分析目的、案例分析视角以及案例分析方法进行教学案例设计,分析过程如下: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深度了解黄河的河流特征以及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做出的贡献;(2)深度剖析黄河的主要问题及其问题成因;(3)明确黄河治理的主要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单元内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内容讨论,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关系;(2)观看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纪录片,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化对自然资源的认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养成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完成教学知识点的学习之后,提升对祖国和家乡建设的使命感。
2.案例分析要点说明
案例分析是本文进行理论讨论和理论验证的重点,通过对教学案例进行深度分析和总结,能够显著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1)案例分析目的
本文的案例研究过程重点对案例要点进行分类,其中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探讨:① 案例的发展过程运用了怎样的渗透方法以及在单元教学渗透的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认知素养。②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深入单元意识和提升单元教学的设计质量,促进单元资源能够更好地进行横向关联。
(2)案例分析视角
本文的案例分析和教学设计的视角主要有五个方面:① 综合分析教学目标。从具体的目标设计上深化河流认知的基本要素和基础素养,尤其是结合着区域发展要素为背景开展案例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深度分析以及教学素养分析,这是本文教学内容研究中的关键所在。这一关键学习要点在教学过程中要综合提升学生对黄河流域的认知,其关键的核心要素涵盖的内容主要有河流的定位方法、黄河的基本属性、河流之间的比较关联等关键要点。②分析教学内容。在单元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素养进行深化,进而合理地对内容知识点进行综合讲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使得整体的行文结构能够完整并且连续。③ 分析单元链的构建。在单元设计上,教师要基于层层递进的发展模式,实现反思式的教学过程,在明确区域认知关联的过程中找到单元学习内容的主要特点和单元主题,进而为单元实践奠定基础。④ 分析案例单元情境的关联关系。在深度讲解核心知识要点时,教师还要综合创设案例单元之间的关联逻辑,进而综合找出单元情境创设的关键要点。⑤ 分析案例教学策略。单元式的教学模式是在单元情境的不断创设和引导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知识的过程,通过采用第五视角的发展视角能够对观察要素进行量化分析,促进教学效果的综合提升。
3.案例教学内容的特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知识点是地理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教学层面上,教师就需要强化对“区域”这一基本概念的理解。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丰富教学手段,辅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教师可以采用图表等可视化效果较好的工具对河流的基本概念和图示情况进行补充说明,为学生构建整体性的知识框架。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案例开展个案分析,引导学生对黄河的位置、气候、地形以及自然资源进行综合探讨,这样的教学活动布局模式也符合学生的逻辑特点和学习习惯。
4.学情分析
根据教材体系的内容布局要求,在学习黄河相关知识单元要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江的主要特征,熟练掌握了长江水系的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和学习技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已有的知识体系里强化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其学科知识得到有效提高。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较高。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
5.教材分析
案例选择了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滔滔黄河”,这是单元内容学习的关键一节,其大纲要求涵盖三种“阅读”内容以及两项“活动”内容,在教学资源上还需要配备有相关的正文和插图作为教学补充。因此在开展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相关阅读材料和图文资料先开展自学,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当中。
6.案例教学内容的工具与方法
在地理课程知识点的讲解中,图示是最好的表征方法,其中区域布局图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对于形状和流向的感知。尤其是在图示内容的表达和解读的过程中,其不仅能够深化知识要点,同时还能强化布局视图的佐证要素。借助各种图表也能够促进学生深化理解黄河的基本概念,尤其是在地理条件分析时,通过运用位置图、地形图以及气候图等核心图示能够提升地理环境分析的效率。在读图的过程中凸显区域定位优势,找到各个流域之间要素的整体性,最终使学生建立地理环境的互联和互通的学习架构思路。同时,在进行区域对比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表格进行效果图展示和景观图片展示,将整个地理功能区和居住要点进行综合划分,帮助学生深度了解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关联结果,实现高水平的教学。
7.教学过程
整体的教学思路设计如图所示:
8.单元教学的策略
在本节知识单元的要点中,教师通过以“河流”为核心基本概念展开教学单元设计,围绕教学内容开展深化教学,促使教学内容的设计效率提高,并且具有良好的指向性,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开展知识点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图表以及黄河的地理资料进行深度解读,并结合材料内容进行数据分析。尤其是在河流流域的对比学习进程的过程中,通过图表和图的形式能够显著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实现课外教学内容的拓展。
四、结语
初中地理单元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内容拓展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的最有效手段,能够促进学生从平面走向立体的学习发展过程,建立起完整的空间知识体系,形成明确的单元知识基础要素,促进学习能力和课堂效率的综合提升。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学生可以参与体验的探究性问题、实践任务,最终可以使学生自主学习,综合运用单元式的学习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