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难点教学中的应用

2022-11-21高文传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255399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5期
关键词:乡土资源历史

高文传(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 255399)

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教育理念。初中历史教师应该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深入挖掘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将其中的精华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从而丰富历史课堂,同时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从而使乡土历史文化代代相传。乡土资源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合理利用乡土资源既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当地的历史文化,还可以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身心成长。在认识到渗透乡土历史文化资源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教师必须从历史的角度正确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只有教师把握了乡土历史文化的精髓才能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乡土资源在课前导入中的应用

我国乡土资源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很长的时空跨度,是初中历史课堂中宝贵的教学资源,可以大大拉近学生与历史的“情感距离”,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初中历史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乡土资源的作用,充分挖掘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教学价值,让历史课堂变得充满活力。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教师在开始新的课堂教学之前需要进行合理的课堂导入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整个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初中历史课堂导入中,教师可以利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提高课堂导入效果。

以《百家争鸣》一课为例,本课的内容重点和难点是老子与道家思想。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百家争鸣”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但过于抽象的哲学思维对初中学生来说是很难真正理解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道教历史景观资源,进一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以广州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为例,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当地著名道观的建筑图片,并进行课堂导入:大家可以看看这些图片,有没有人到这里游览过?一般都会有学生举手表示自己游览过。然后教师可以进一步介绍道观:游览过的同学肯定知道这个道观就是当地的著名道教圣地纯阳观,它是当地最大的道观,由清朝岭南高道始祖李明彻所建,道观中悬挂着老子的道家思想著作《道德经》。纯阳观创始人李明彻通晓天文地理,知识渊博,他经过多年的天文研究,参考中西方的天文资料,创作了三卷《寰天图说》,同时修建了广东最早的天文台。那么,请问同学们,道教是如何诞生的,它的创始人是谁?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同学们很好奇,但一时答不上来,这时,教师可以顺势引入本次课堂的教学内容,完成课堂导入。

二、乡土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导入新课内容后可以开始新课教学,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这个环节进行互动。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讲解的内容通常局限于历史教科书和考试大纲要求考查的内容,较少涉及乡土历史文化内容,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明显的距离感,学习起来非常困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以当地真实的历史故事、历史景观为基础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弥补教材内容细节上的不足,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还是以《百家争鸣》一课为例,教师在导入新课之后,需要为学生解读“百家争鸣”的概念。传统的讲解主要是文字解读,学生往往只能理解字面上的意思,但不能完全理解“百家争鸣”的深层含义,这时教师可以补充一些乡土历史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以邯郸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为例,战国时期,各派学者云集当时赵国的都城邯郸,学术交流活动非常活跃。教师可以结合当时邯郸发生的一些学术活动进行讲解。

材料1:战国时期,“天下之士合从相聚于赵”,其中著名的有学术大家包括荀子、虞卿、庞暖、公孙龙、慎到等。

材料2:赵国人公孙龙曾引出“白马非马”的著名学术交流活动。

公孙龙在平原君家与孔穿进行了学术争论,但庄周、荀子等都不认同公孙龙的思想,并进行批驳。结合这些乡土历史典故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战国时代赵国邯郸的学术争鸣镜像,通过介绍邯郸各学派人物之间的学术争论,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百家争鸣”概念的深层含义,以及不同思想学派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碰撞,同时对当时的文化发展情况有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

在讲解《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洪秀全、梳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过程和原因,教学难点是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之间的内在关联。为此,教师可以结合位于广州花都的洪秀全纪念馆进行课堂讲解,给学生介绍这座纪念馆的由来,为纪念洪秀全发起的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的深远影响,使学生更加全面了解洪秀全这个1814年生于今广州花都的历史人物,进而探究他领导下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三、乡土资源在课后拓展中的应用

乡土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实践场所和想象力空间,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以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广州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运用为例,在讲解了《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课后,教师可以结合广州的屈大均墓要求学生写作历史人物传记。该历史遗迹位于广州番禺,安葬的是抗清人物:明清学者屈大均。他十八岁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托病隐居,郁郁辞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参观屈大均墓,收集和历史人物有关的信息,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课后小组讨论,整理资料,最后写作一篇历史人物传记。学生通过参观、收集信息,了解屈大均的经历。小组合作有助于交换和交流信息,并增强学生与他人协作和交流的能力。

又如,在讲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后,考虑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是引导学生通过衣食住行来理解经济快速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课文内容主要介绍社会生活、交通、通信等方面的变化,学习难点在于理解“社会变迁”的含义。学生了解当前的社会环境,但对20世纪乃至更久远的社会环境并不是很了解,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内容,教师可以设计如下课后拓展活动:要求学生记录家庭生活的变化,向父母和其他长辈询问过去几十年来家庭和社会的变化,从衣食住行的角度记录社会变迁。此外,可以浏览家中的老照片、家庭相册,选择具有时代代表性的照片,编写照片简述,最后组织学生在文化墙集中展示照片。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利用周边历史课程资源去体验真实的历史。无论是采访、与人交流,还是收集老照片,学生都可以更好地理解本课标题所强调的“社会生活的变迁”以及家庭生活的变迁。课后作业最终以历史图片展的形式呈现,可以锻炼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表达历史事件的能力,了解家乡几十年来的重大变化。

四、乡土资源在综合实践中的应用

学习历史不应局限于教科书和课堂,涉猎广泛的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历史课堂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综合实践活动突破了课本和课堂的限制,将历史知识和自然、社会、学生生活融为一体,创造了一个开放生动的课堂环境。充满活力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真实的历史体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活动。实地考察活动不同于课堂教学活动,实地考察活动主要在课堂外进行,如博物馆、历史遗迹等。教师可以通过现场观摩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接触当地的历史遗迹,将获得的直接体验与课本中的间接体验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当地的历史故事。

以《原始农耕的生活》一课为例,该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原始农业的起源,明白考古学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基础。为了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原始农业生活的某些场景和条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博物馆开展以当地文化特色为主题的实地考察活动,实地考察活动可以分为聚落与农业、食品加工、渔业、狩猎、手工、畜牧、陶器、石器制作与加工、编织、原始信仰与美学等部分。学生在馆内讲解人员的引导下参观文化展览,了解原始农耕文明的发展,了解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断创造的精神。

又如,在讲解《辛亥革命》一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历史人物座谈会,以当地历史人物为讨论对象,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收集历史资料、口头描述历史的能力。例如,可以举办以“孙中山在广州”为主题的历史文化座谈会,要求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孙中山这个历史人物的看法,了解一代伟人与他的家乡的故事,从而进一步增加学生对辛亥革命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孙中山先生的崇敬之情。在开始座谈会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参观历史遗迹、网络查询等方式收集有关孙中山在广州的详细史料,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给各小组安排人物,分别负责图片、视频、图文资料的收集,然后要求各小组整理资料,制作成幻灯片形式在座谈会上展示,对孙中山在广州的历史进行介绍和总结。

在全球化文化浪潮的影响下,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急需保护和传承,使乡土资源继续保持独特性。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历史教育的宝贵资源,将其融入初中历史教学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通过合理运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可以探究有效的历史教学方法,大大增强学生的乡土历史文化保护意识,激发其历史学习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怀,促进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同时对完善历史分支和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乡土资源历史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江澜新潮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乡土分外妖娆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