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自信视域下综合性学术期刊的新使命
2022-11-21汪家耀
汪家耀
(《学术界》编辑部,安徽 合肥 23002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这个重大问题作出的重大决策,全面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制度建设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制度及其建设的认识上升到全新的战略高度。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根基,是一部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宣言书,必将深刻并长远地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制度进步。特别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1]这既为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更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提出了新的办刊使命。因此,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重要载体与传播平台,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制度建设中,如何承担新使命,如何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中更好地体现新担当,呈现新的学术自觉,这些问题值得深思与进一步探究。
一、 制度自信与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新使命
制度自信是指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具体而言,就是作为制度主体的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抱有坚定的信念、信仰与信心,以及中国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与拥护。制度自信既源于我国制度发展深厚的历史底蕴,也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也必然赋予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新的历史使命与时代担当。
(一)历史与现实交融中的制度自信
纵观人类制度文明发展史,中华民族用勤劳、智慧和不懈探索,先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家发展理念与社会治理思想,诸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如此等等。同时,正是基于国家发展的丰富理念与治理思想,更是创造了朝廷制度、郡县制度、土地制度、税赋制度、科举制度、监察制度等众多国家制度,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有效的治理能力。
与西方制度发展相比较而言,中国古代制度往往具有理念的开创性与方法的实用性特征,且有着较高的治理能力与效能,这充分反映出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制度性成就,其中很多制度都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所仿效、借鉴与采用。比如,始于隋代的中国科举制度,自19世纪传入西方以后,其富有开创性的理念与实用性的方法,帮助欧洲国家建立起了一套文官选拔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欧洲政治发展与社会进步,得到了西方社会的普遍赞誉。对此影响,澳大利亚当代欧洲史专家约翰·赫斯特也指出:“中华文明远比欧洲文明古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远比欧洲文明进步。欧洲的火药、罗盘针、造纸术和运河的水闸,皆从中国传来。在中国,一千多年里唯有通过了科举考试的幸运儿才能当上国家官员,而欧洲人采用这一极为公平的体系已是19世纪的事了。”[2]这一事件也彰显了中国古代在制度建设上的开创性成就与优势,为中国制度文明与制度自信奠定了历史基础。
近代以来,由于封建君主统治阶级无法在制度层面做到与时俱进,加上资本主义列强多次入侵,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应地,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也陷入了全方位的治理危机。面对日益深重的政治危机与制度危机,无数有识之士开始积极探索新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这其中先后经历了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以及总统制等不同政治制度的探索,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而只有到了20世纪初,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领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才真正找到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逐渐探索并形成了造福人民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国家根本制度,为中国当代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进步奠定了根本的国家制度基础与社会治理基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又带领人民解放思想、勇于革新,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30多年的接续奋斗,在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下,中国大踏步地赶上了新时代,综合国力跃升为世界第二,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战略高度,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新方位、时代新变化、实践新要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奋力推进到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得到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出台的重大《决定》,正是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党的领导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制度建设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的70多年,中国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伟大变革,并取得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中许多制度上的显著优势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成就。正如《决定》所强调的,“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1],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上的伟大成就。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取得的伟大成就,为我们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了基本依据。而且,这一制度成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开拓正确道路、发展科学理论、建设有效制度有机统一,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3]。
(二)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新使命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基于坚定制度自信的现实要求,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与传播的重要平台,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更应该主动作为、善于作为、勇于作为,在坚定制度自信中自觉承担起新时代学术期刊新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4]119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期不懈探索的产物,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就必然要求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要记录、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创造者。
生动的制度探索与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的创新与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理论素材与研究资源,也为中国制度的创新成果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实践途径,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成熟与定型。202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实践中所取得的胜利,特别是“内防反弹、外防输入”政策及“动态清零”总方针显示出来的巨大力量与效果,已经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显著优势。对于此次“抗疫”斗争中凸显的中国制度显著优势,国内有不少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都能够关注到并通过及时发布选题与稿约,对此作出理论探讨与实践总结,较好地承担起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时代使命与学术担当。与专业性学术期刊相比,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一方面,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所刊载的研究成果普遍具有跨学科特征,在研究范式与研究内容上往往也更具开放性,能够充分体现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综合性”办刊特色。另一方面,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作者群体的专业化与广泛性,研究领域的专业性与交叉性,也使得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能够多角度、专业化地展示与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
因此,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这个现实根基,立足于期刊自身独特的办刊优势,我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发展,必然要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勇于承担起新的时代使命。这个新使命就是,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要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与探索,以更大的政治勇气与学术担当,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的“综合性”这一显著特征,更好引领制度理论研究、展示制度建设发展新成果,努力成为坚定制度自信的强大思想与理论阵地,这也是新时代制度自信视域下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学术自觉。
二、制度自信视域下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学术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5]这一论断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时也表明,努力成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强大思想理论阵地,是新时代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学术自觉。为此,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应该在引领制度理论研究、展示制度建设成果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应成为引领制度理论研究的重要平台
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为根本立足点,努力成为坚定制度自信的强大思想理论阵地,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应成为引领我国制度理论研究的重要平台。这就要求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要勇于承担起促进制度建设的学术担当,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制度建设的选题拟定、专题研究、学术研讨上,紧扣制度建设“热点”、直面理论研究“难点”,更好引领我国制度建设理论研究。
紧扣制度建设“热点”,就是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制度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问题为研究方向和理论目标,通过及时发布制度建设相关“热点”研究选题或主办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动员相关学术力量作科研探索,充分发挥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制度建设理论研究方面的引领作用。
在加强制度理论研究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等,都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基础性理论“热点”,需要学界及时作出阐释。在这方面,《决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热点”的范本,其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也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关键性理论“热点”,需要学界做实进一步的理论探究。还有涉及的制度建设的新提法、新命题、新概括,也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新“热点”,同样需要学界作出深入阐发。
2020以来,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问题就显得非常突出,就业难也成为当下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决定》强调:“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1]作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就需要紧扣就业难这一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并结合《决定》中关于“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的制度建设要求,通过发布阶段性选题或约稿方式,组织探讨诸如“突发公共事件”冲击下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多渠道就业机制等问题,通过学术研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为民生之艰探寻有效应对之策。
直面理论研究“难点”, 就是以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制度完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涉及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难点”问题为突破口,通过组织学界相关研究力量开展学术探讨与科研攻关,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与完善作出综合性学术期刊的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对于这一“显著优势”的阐释是理论探索的一大“难点”。之所以说是“难点”,根本原因在于,这种理论阐释既关系到如何从理论上充分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与强大生命力的优越制度;又体现在现实中,如何在国际比较视野中,充分讲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与基本国情,从而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显然,做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理论阐释工作,需要极高的科研实力与学术水准,这是综合性学术期刊需要直面的“难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外,没有任何一种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在这样短的历史时期内创造出我国取得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这样的奇迹。”[4]124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人民所创造的“两大奇迹”,更需要从制度因素上找到答案,通过探究“两大奇迹”背后的制度密码,说明“两大奇迹”产生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与实践逻辑。显然,这也是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需要勇于直面的理论“难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建构,同样也是当下制度理论研究的一大“难点”。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要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6]。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建设给出了明确要求。实际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上,话语权的建构问题更是兼具基础性与根本性的理论“难点”。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这一“难点”:一方面,如何通过富有中国特色的标志性概念的提炼与概括,逻辑地建构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论述,打造中国制度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是摆在学术界面前的一道难题;另一方面,如何在深刻地把握在意识形态领域中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也是无法回避的难题。只有这两个层面的问题都顺利地解决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而这些都需要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作出长期且持续的探索。
总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制度自信为根本立足点,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要成为引领制度理论研究的重要平台,努力成为坚定制度自信的强大思想理论阵地,既要紧扣制度建设的“热点”,也要直面理论研究的“难点”。
(二)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应成为展示与传播制度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为根本立足点,努力成为坚定制度自信的强大思想与理论阵地,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应成为展示、传播我国制度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这需要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着眼于自身办刊目标与经验,通过“专题特色”“智库建设”等方面的不断努力,竭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成果展示与传播的重要窗口。
“专题特色”是指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基于办刊以来所形成的固定栏目、专题栏目、特色栏目以及选题重点与学术特色,结合制度理论研究方面的“热点”与“难点”,充分展示期刊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发展与完善方面所取得的富有自身办刊特色的学术成果。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一般都有着较长的办刊历史,在长期的办刊实践中往往会形成、积淀富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研究专题、特色专栏、学术选题与研究重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研究方面,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虽有“综合性”特点,但任何期刊对于所有制度的研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包打天下”,而只能结合自身历史形成的办刊特色,有重点地作出选择。比如,有的期刊侧重在政治、经济、文化专题,有的期刊以法律、社会、历史为专长。这样,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就可以传承办刊以来所形成的专题特色,作出对应选择。侧重在政治、经济、文化专题的,就可以以党的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作为重点探讨的对象;以法律、社会、历史为专长的,就可以把法律制度、社会制度、制度的历史发展等作为理论专题。通过定期发布制度建设相关研究选题或主动邀约该领域的研究专家、知名学者,在相应制度理论研究上做实做深,由此展现自身办刊特色,更好展示传播制度建设方面的理论成果,成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理论阵地。
以党的制度建设理论研究为例。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因此,党的制度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具有根本性意义。在《决定》中,关于党的制度建设总共归纳了六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1]针对这六个方面党的制度建设,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根据自身办刊实力与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建设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的制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方面下大力气、做足功夫。在具体研究探索上,既可以围绕六个方面展开全面探索,也可以只突出其中一个方面作持续深入研究,在不断强化学术期刊自身特色、扩大学术影响的基础上,更好促进党的制度建设方面的理论探索,充分展示与传播党的制度建设方面的特色成果。
目前,一些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还存在着办刊特色不鲜明、重点不突出,常常无固定栏目、无固定专题,出刊喜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管好坏,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现象。虽然这类学术期刊只是少数,但却是在浪费宝贵的期刊资源,不利于学术期刊长期发展、特色发展,无助于产生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研究方面,也难以承担时代担当,无法在坚定制度自信方面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
“智库建设”是指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借助期刊本身多年积累的办刊特色与学术资源,广泛联络相关研究专家、知名学者,通过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更好地服务于学术研究与理论传播。“智库建设”也是在突出办刊“专题特色”之外,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展示学术研究成果的新方式。
具体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而言,“智库建设”应充分发挥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组织动员、联合攻关、重点突破方面的优势,以展示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方面的强大阵地作用。“智库建设”的类型可以多元化,既可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整体研究目标去打造智库,当然,这需要学术期刊拥有强大的学术资源与动员力量;也可以某一种或两种制度作为智库建设发展的长期探索目标,这类智库建设有利于集中力量、突出重点。
以专门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的智库为例。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起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精神支撑。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智库建设”,要以《决定》中关于“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要求为根本指导,组织相关研究力量,大力从事我国文化制度理论与实践研究。同时,这一过程既是主动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成果,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过程,也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4]312,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过程。
新型智库建设是新时代有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重要立足点。之所以强调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通过“智库建设”来展示、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成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方面与当下缺少专门性从事制度建设研究的新型智库有关,也与中国特色智库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方面的巨大优势和作用有关。这里所谈“智库建设”,意欲抛砖引玉。真正涉及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制度方面“智库建设”的深层次问题,有待学界专门探讨。
其实,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智库建设问题,早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就提出了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到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又一次强调:“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搭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创新。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等思想理论工作平台的作用,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7]
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重要讲话足以表明,党中央对于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的高度重视,这也启发有条件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应主动回应党中央的期待,通过打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为对象的中国特色的新型高端智库,更好促进我国制度的发展、完善与定型,成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强大思想与理论阵地。
三、余论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的严重冲击。对此风险挑战的化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在关于《决定》的起草说明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4]11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的强调,更加凸显了我们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极端重要意义。回顾2020年以来,我国先后遭遇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长江淮河流域大面积的严重洪涝灾害,以及美国对我国发起的多轮贸易战、科技战等严峻风险挑战。令人感到欣喜的是,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与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统一领导、全国一盘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集中力量办大事”等显著优势,我们的“抗疫”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经济社会发展正加快恢复正常;我们的抗洪抢险斗争也取得了胜利;我们更是有力地回击了美国发起的种种经济制裁,并保持了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并将进一步启发我们,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传播的中坚力量,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制度建设上,更要强化学术研究与理论传播。
因而,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要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实践与探索,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学术自觉和理论担当,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的“综合性”这一显著特征,紧扣制度建设“热点”、直面理论研究“难点”,引领制度理论研究;并通过“专题特色”与“智库建设”,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与中国思想,充分展示制度建设丰硕成果,努力成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强大思想与理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