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医学科普工作的新模式:以“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为例

2022-11-21陈燕昀王一成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2年2期
关键词:医学会上海市医学

陈燕昀,宁 燕,朱 莉,王一成

医学科普是国家预防卫生战略的重要环节。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坚持预防为主、减少疾病发生是其核心思想。然而《2020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检测报告》指出,我国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居民仅占总人口的23.15%,医学科普素养处于较低水平。因而,掌握医学科普主阵地,持续提高国民医学知识素养,做到对疾病的了解、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是各级卫生健康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1]。

各级医学会组织是政府卫生部门联系医疗卫生单位的纽带,又是地区内医学交流最重要的平台,医学科普工作是医学会承担的重要社会职责之一。上海市医学会在既往定期举办义诊和专题宣讲等常规科普工作基础上,自2014年起,通过举办“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的形式走出了一条助力医学科普的新道路。迄今为止,此项比赛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在推动青年医学科普人才的选拔培养、提高医疗机构对医学科普的重视程度、促进医学科普形式的多样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而良好的组织管理是本项比赛常见常新、影响力日益扩大的保证。本文以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为例,总结医学会通过举办高质量医学科普比赛推动医学科普工作的经验和模式。

1 聚焦医学科普工作痛点,明确比赛目的

成功的科普活动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2]。本项比赛的目标在于全方位推动上海的医学科普工作。为此,市医学会在首届比赛筹备期间,认真总结了上海医学科普工作面临的几大挑战:①作为医学科普工作主力的公立医疗机构普遍更为重视临床和科研工作,而医学科普以往多被当作吸引患者就医的手段,医学科普在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岗位晋升和绩效考评体系中占比甚微,缺乏对医务人员的吸引力,缺乏系统培养医学科普人才的土壤。②医学科普载体和渠道单一,以往主要以咨询和讲座等形式开展。近年来虽有较多广播、电视媒体开设健康科普节目,但受邀者也主要是资深专家,青年人才难以崭露头角。③医学科普形式单调,医务人员更习惯于演讲和宣教形式的医学科普,对于如何打造能让百姓易于理解、寓教于乐的科普作品缺乏思考和突破。针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上海市医学会明确了比赛的总体目的:推动健康机构对医学科普的重视,持续选拔优秀医学科普人才,创新医学科普的表现形式,促进优秀作品的落地。之后的比赛组织始终围绕这一目标,为通过比赛推动医学科普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多渠道做好品牌规划和推广,迅速提升比赛影响力

紧密结合活动目的,上海市医学会对比赛进行了细致规划。大赛被确定为每年定期举办的常设项目,目标是打造上海医学科普领域的优质品牌,并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医学科普平台。学会制定了比赛组织章程,设立专门项目组专人负责,成立专家委员会,从人、财、物和制度上保证工作的持续开展。此外,学会还对比赛名称进行专项备案,设计了专用的会议标识和电子模板,确保赛事的权威性。

为了迅速打响品牌,吸引优秀青年医务人员积极参赛,医学会做了充分的组织动员工作。首先是推动相关机构提高对医学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医学会召开科普工作专项会议传达政府对于疾病预防战略和医学科普工作的政策指示;向各大医学院校和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介绍宣传本项比赛的规划和积极意义;通过设置组织奖提高机构参赛的荣誉感。各机构对比赛的重视程度逐年明显提高,参赛机构数量从首届的26家增加到第八届的114家,涵盖了上海主要的医学院校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与此同时,上海市医学会持续推进改善医学科普人才的培养环境。经过不懈努力,使包括本项比赛奖项在内的医学科普工作成绩成为各单位职称和业绩评定考核中普遍认可的“代表作”,让医学科普人才切实享受到了“红利”。通过这些措施,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已成为上海医学科普领域的金字招牌,单届参赛人数从首届的34人发展到第8届2 200人,参赛作品从34项提高到932项,实现了数量级的大踏步跨越。比赛影响力不断扩大,每年的赛事情况均被新华社、上海文广集团、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十余家主流媒体报道,在国内形成了优质的品牌效应。

3 推动医学科普内容严谨性和形式多样化的统一

医学科普最重要的属性是内容的科学和严谨,但其表现形式却直接决定了受众的可接受性,是影响医学科普最终效果的重要因素[3]。为确保科普作品科学性的同时推动表现形式的不断创新是比赛的重要目的,组委会采用了“两步加工”的方式。首先,在作品审核阶段,采用学术界通用的“小同行”评审制度,将涉及某一学科内容的作品交由该领域权威的专家进行把关,对作品的科学性提出修改意见。之后,邀请专业导演和编剧,指导选手对作品进行艺术再加工,每年均打磨出一批内容精湛、表演精彩的标杆作品。在持续的鼓励创新气氛和历届示范效应下,参赛作品的表现形式从首届比赛中演讲为主,发展到如今小品、说唱、脱口秀、相声、多媒体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百花齐放,作品演绎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4 促进人才持续培养,推动参赛作品落地

大赛组委会通过以下几项举措,实现以比赛促进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构建上海医学科普“人才高地”持续选拔和输送生力军。首先,学会积极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国医学科普比赛,让上海的医学科普人才有机会在更高层级的平台接受锻炼和学习,比如,上海市医学科普人员曾两次获得“全国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的冠军。第二,学会积极协调各类媒体机构,让比赛中涌现的优秀选手有机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积聚人气。参赛选手先后登上了《健康演说家》《健康上海达人秀》《健康脱口秀》等上海地区传媒的健康节目,不少人成为视频网站的医学科普博主。据统计,有72%的参赛选手在比赛后继续参与了各类医学科普活动。与此同时,医学会积极推动优秀参赛作品落地,组织选手对作品进行各种形式的转化。截至2021年底,上海市医学会科普“掌健识”公众号已经推送相关医学科普文章500余篇、医学科普视频400余个。另有一批获奖作品经过专业制作后投放到地铁、公交车等收视率密集的公众媒体平台上。由比赛催生的作品实实在在投入到群众医学科普工作的主阵地中。

5 医学会组织举办医学科普比赛的优势和意义

以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的实际经验来看,各级医学会在组织举办医学科普比赛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由医学会主办的科普比赛和奖项具有公认的权威性,对科普人才和医疗卫生单位有强烈的吸引力。其次,医学会具有行政资源和良好的组织能力。通过比赛,可以在各医疗卫生机构中迅速形成你追我赶的医学科普工作热潮,提高医院对科普工作的关注度和投入,创造持续培养医学科普人才的良好环境。再次,医学会具有完备的医学专家人才库,在此基础上组建的评委会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作品的科学性。最后,医学会与政府和其他行业组织的紧密关系能有效推动参赛作品在各种媒体的落地,起到切实的医学科普作用。

与此同时,比赛特有的竞技性是推动创优创新的天然动力。因而,在充分调研地区内医学科普工作现状、总结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举办拥有明确目的、良好规划、制度保障和流程设计的医学科普比赛可以成为各级医学会组织推动本地区医学科普工作的有效抓手。

猜你喜欢

医学会上海市医学
上海市能源经济相关信息
——2022年1-6月
上海市能源经济相关信息
——2022年1-5月
安徽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21年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2021年家庭医学(下)总目录(1~11期)
《安徽医学》稿约
欢迎使用《安徽医学》在线投稿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医学会经济管理与成本费用控制研究
供给侧改革思路对医疗纠纷技术鉴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