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度+科技”推进中小学近视防控工作的实践

2022-11-21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2年2期
关键词:示范校防控制度

徐 新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1]。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把近视防控工作上升到国家战略,显示了党和国家对保护学生视力问题的高度重视。对此,打好近视防控攻坚战、提高近视防控工作水平,是当前中小学近视防控工作要着力探索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之一。当前,针对新形势下中小学近视防控工作的新要求,2019年开始,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开展了“制度+科技”推进中小学近视防控工作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提高中小学近视防控工作水平具体包含四个方面:一是近视防控相关制度让干部、教师知晓,要为广大学生所认知;二是近视防控工作推进的过程要让师生广泛参与,得到高度认同;三是管理的手段要让师生接受,最终成效要为广大师生所认可;四是整合、协调各方资源和力量向近视防控工作聚焦,使近视防控工作潜力获得充分激发、有效释放。

所谓“制度+科技”,就是以提高近视防控工作科学化水平为目的、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健全近视防控工作机制为关键、以科技手段为支撑[2],通过信息技术优化管理工作流程,固化管理工作规范,确保近视防控各项工作科学、规范、有序、有效运行的一整套管理思路和实践措施。

实践证明,以创建近视防控示范校工作为抓手,依托“制度+科技”推进中小学近视防控工作,能切实提升近视防控工作的工作水平和成效,并可从实践层面解决中小学近视防控工作“无章”“无序”等问题。

1 目前上海市中小学近视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小学在推进近视防控工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有不少好的经验,总体来说,取得了不少成绩。比如,上海市自2019年以来,中小学按照国家近视防控相关工作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近视预防工作,相关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但是,由于工作制度本身还不尽完善,以及制度建设上思想认识的不尽到位,加上管理手段的相对落后,社会上对中小学近视防控工作的状况还不尽满意。课题组认为,要切实提高中小学近视防控工作水平,就需要全面、客观分析影响近视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工作导向上评价指标缺失

中小学在近视防控工作中普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疫情防控的目标和方向性“困惑”。调查随访得知,有些中小学对近视防控的具体目标和工作内容说不清楚。一是有些学校没有具体的近视防控工作目标以及相关的工作评价指标。二是有些学校的近视防控工作没有纳入学校对干部、教师的工作评价指标。

1.2 制度建设上存在认识偏差

从制度建设层面分析,无相关近视防控工作制度和重制度建设、轻制度执行是影响近视防控工作水平的深层原因。主要表现为:有些学校领导认为,近视防控不是教育教学的“份内事”,不需要专门建章立制;有近视防控制度的一些学校,也有“走过场”现象,比如相关制度在制订前、制订中和制订后,都缺乏教师与学生参与,并忽视师生的知晓权,认为制度建设是学校领导的事,这些都是影响学校近视防控工作的根本原因。

1.3 管理手段上科技含量不高

从近视防控工作的组织实施层面来分析,缺乏科技手段或者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低,也是影响近视防控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原因。2019年之前,个别对近视防控有工作评价的学校,其近视防控管理手段也主要依靠传统的途径和办法进行,近视防控工作中的信息采集、评价、发布等基本上都依靠人工来进行,成本高、效果差。

2 工作实践

2019年5月起,本着全面提升近视防控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制度化水平的工作目标,中心以“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校”建设 (以下简称“示范校”)为抓手,开展了“‘制度+科技’提高中小学近视防控工作水平”的实践研究。

2.1 制度建设

2019年5月以来,中心积极推进示范校创建的相关制度建设,先后建立了4项示范校创建工作管理制度,分别为《关于开展中小学近视防控示范校工作方案》《上海市近视防控工作示范校建设评价指标》《上海市近视防控示范校评选办法》《上海市近视防控示范校办事公开制度》。其中,近视防控示范校建设评价指标共有1个一级、24个二级指标。

在示范校创建工作制度建设中,中心十分重视调动基层学校干部、教师的参与意识,做到制度出台前认真调研;制度制订过程中积极听取意见;制度建立后,及时了解执行情况,以确保制度的权威性和可执行性。比如,中心每年根据上一年度的执行情况,在广泛听取师生意见的基础上,每年进行制度修订。由于在创建示范校创建制度的制订、执行过程中,有广泛的学校干部、师生参与,所以学校每个干部、教师近视防控工作推进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中心还完善了示范校创建工作机制,做到两个结合。一是学校自评、学校辖区区教育局评价与市级专家组评价相结合;二是年度终结性评价与创建过程性抽样检查类评价相结合,以确保评价的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

2.2 科技手段

随着示范校创建工作的不断推进,中小学近视防控工作就需要不断创新,而科技创新是推进近视防控工作途径与方法创新的有效抓手。

2.2.1 近视防控示范校创建工作信息化平台

根据近视防控示范校办事公开制度,中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于2019年9月建立了示范校创建工作信息化平台,公开与中小学示范校创建密切相关的各级各类近视防控工作文件、近视防控工作内容、工学校近视防控工作职责、示范校创建条件等情况。目前,网站的点击总量已达到30万,网站的桥梁沟通作用日益显著。

2.2.2 近视防控示范校创建工作信息采集系统

2019年10月,中心研制了“近视防控示范校创建工作信息采集系统”,确保对示范校创建材料进行分类汇总与分析处理,并在每个月底公布学校信息上报信息,让各中小学和主管部门及时了解和发现创建工作情况和执行质量,并依据系统相关数据加以工作改进。此外,系统内学校的上报信息对外公开,师生随时可以点击查看,确保了创建工作的公开、透明,促进了示范校创建工作能在阳光下操作,并不断规范化。

2.2.3 示范校创建工作指标评价系统

2019年11月,中心研发了“示范校创建工作评价系统”,其中包括信息上报、学校自评、辖区教育局评价、市级专家组评价、创建过程抽样检查评价、综合评价结果、示范校风采、创建工作交流等8个专栏。系统根据考评指标设置了考评相关参数,考核分值计算不仅包括学校自评,还包括辖区教育局评价、过程性评价,以及市级专家评价,并根据指标设定相应的参数。在考评结束后,系统能自动汇总和统计考评结果。

2.3 实践效果

“制度+科技”推进了近视防控工作途径与方法的创新,大大提升了近视防控工作的水平,促进了学校近视防控各项工作的科学、健康、有序发展。调查数据反映,经过近3年“制度+科技”推进近视防控工作的实践,中小学学生对学校近视防控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很满意”“满意”率达99.1%(2019年3月学生的“很满意”“满意”率为33.6%),实践效果显著。

3 讨论

在依托“制度+科技”手段推进中小学近视防控工作的过程中,课题组认为还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策略。

3.1 刚性约束,着力解决制度执行力的问题

中小学近视防控工作有不少的刚性指标,但是到了基层学校,很多工作被“忽略”“淡化”“虚化”,主管部门却很难发现或监管到。而信息技术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标准严密”“客观公正”[3],它相当于给中小学的近视防控工作立了一个“标杆”,学校按要求和规范执行即可。比如中小学示范校创建工作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把创建工作的目标、内容、指标等刚性“固化”到信息化系统内部,这样便于近视防控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和落实。

3.2 公开透明,着力解决信息不共享的问题

各中小学的近视防控工作,长期以来呈现相对封闭、各自为政的状态,彼此之间也缺乏工作经验等的共享,同时也没有统一的近视防控相关工作信息获取渠道。这与一直以来的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密切相关,非常不利于中小学近视防控工作整体化水平的提高。对此,示范校创建工作借助信息化平台,从制度上规定创建相关信息的及时公开制度,以及学校之间创建信息的分享制度,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信息公开和共享的程度,也提高了创建工作的社会公信力。

3.3 动态管理,着力解决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近视防控工作应该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一直以来,近视防控工作基本上沿用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过程性管理。比如示范校创建工作,学校年终的评价和总结就被看作一个学校示范校创建工作的全部,其评价往往不全面、不科学。而限于人力资源的局限性,主管部门和专家对学校创建工作的过程和情况难以掌握,一些弄虚作假的汇报即使被发现,也已是评选公示后,从而给评选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中小学近视防控工作采取“制度+科技”手段,从根本上实现了对申报学校创建工作情况的全过程记录,能真实反映每一个创建学校的做法和成绩,能有效提高示范校创建的全过程管理监督水平。

3.4 科学管理,着力解决管理效能低下问题

多年来,上海的中小学近视防控工作重在“布置”“总结”,管理成本高、效能低。比如示范校创建、主管部门下发文件、基层学校随之对照文件要求参与创建,并在年终开展自评和总结,再由市主管部门安排专家对申报学校材料进行审阅和打分,最后按分数高低评选出示范校名单。由于都采用人工管理模式,缺少创建工作的过程性材料,以及没有主管部门和专家的过程性评价,难免造成管理上的“高耗低能”。而当前中小学示范校创建工作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一是实现了创建相关材料、信息的科学收集、甄别、分类和分析,从根本上提高了各种创建资源的整合与管理水平,原来的全人工分散、粗放管理转化信息化背景下的集约、精细化的高效高质量管理[4];二是有利于对相关申报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比如基层学校的过程性、年度自评和所在辖区教育部门的区级过程性、年度评价,包括市级主管部分的过程性、年度评价,能够“一键出表”,实现智能统计;三是主管部门和专家随时可以对申报学校进行线上监督与评价,从而大大提升了近视防控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猜你喜欢

示范校防控制度
红领巾示范校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智慧校园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在防控“火线”践行初心使命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织金县关工委多举措抓实“一评三管好”活动示范校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