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主体性养成研究
2022-11-21孟昭苏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31
孟昭苏(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马鞍山 243031)
当前,有关主体性培养对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及高校育人工作成效提升具备重要意义的观点在教育界已形成广泛共识,与此同时,学生的主体性养成同样离不开教师主导性作用的有效发挥。基于“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全面实施,从高校学生主体性现状梳理提炼出发,开展有关教师的“主导性主体”作用和学生“学习性主体”作用相辅相成的育人实践创新研究,对向纵深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具有现实意义。
1 主体性释义
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始终作为独立主体存在,并通过强烈的个体意志维系并作用于生命活动,表现出鲜明的能动性特征,与动物直接同一的生命活动状态区别显著。从哲学角度来看,所谓主体性,即为个体在认识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主观自觉、自主独立并富于创造的行为表现。具体而言,包含如下丰富内涵。其一,主体性是个体作为独立主体形态存在的心理感知。其二,主体性形成于主客体的交互关系中,即个体对于自身行为及外部世界的强烈参与意愿并付诸实践。其三,主体性往往带有鲜明的主观能动性特征,也表现出个体对自我选择与责任承担的承诺,以及基于自我觉察后更好自我的逐步实现[1]。
如今,个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已逐渐成为社会进步程度的典型标志,更是个人自我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衡量标准。
2 高校学生主体性现状及其对育人工作的启示
随着年龄的逐年增长以及知识储备、人生经历的不断累积。高校学生对自身及外部世界的思考与研究能力明显提升,能动性特征日趋鲜明。主要表现在不同环境和人际氛围下的理性定位与自我适应、可能负面情绪困扰下的主动调节与有效沟通、自身潜力主动探寻与自我能力有效提升的不断尝试[2]。与此同时,高校学生的主体性特征还体现在对已有知识及技能的进一步提炼、丰富和再认知。可见,创造与自我革新,是当前高校学生主体性的醒目特征[3]。
高校就读期间是青年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和个体自我价值提炼的重要阶段,也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关键阶段,学校教育也一直致力于有关学生更好发展的培养与引导。育人实践充分证明,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教学行为,更包含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动参与和积极作为[4]。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逐渐深化,越来越多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青年学生主体性养成的研究性工作,并尝试在育人理念、途径、角度、方法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性研究与实施。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与教育教学实践充分融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实现育人效果的最大化彰显。
3 高校学生主体性养成路径探索
3.1 育人思路的转变:师生主体性的同塑
高校学生的主体性养成需要外在引导,这就对教师在课堂内外的主导性能力水平的具备与发挥提出更高要求。如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并认同外在引导,逐步改善传统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分离困境,让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育人思路需要转变。
就高校而言,首先要进一步实现党委领导下的党政群团育人队伍资源的整合,不断拓展育人工作队伍,让育人者陪伴在学生的身边,让教育引导萦绕在整个校园。由于个体间的彼此认同往往依托于情感的维系,因此,从教师出发,尝试真正走近并了解学生,树立育人既是学生自我成长的过程,更是教师育人能力水平提升过程的正确教育理念非常重要[5]。在日常的育人实践中,教师充分参考、熟悉学情信息,并在传统师生交流模式的基础上,依托新媒体搭建并拓展师生沟通交流平台,畅通并延伸育人渠道,为高效的教育引导实施奠定基础。在课堂内外,通过教师的个人品质与人格魅力,逐步建立师生间的信任关系。改变单向灌输的习惯性教学模式,尊重并始终保持对学生主体性获得与参与的期待,及时合理调整可能的教育方法不适。始终牢记教育不是机械性地教化,而是真正获得启蒙。克服育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教育效果追求的短视行为和育人过程走过场的形式主义[6],做好学生主体性塑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工作方式方法的短期不适和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心理预设及前期分析。将重复博弈理念运用于教育过程,做好育人实践中循序渐进育人方法的实施,帮助学生获得真正成长。强调教师纠偏作用的全程在线,实现系统性正面教育和及时纠偏调整的同步同向,真正发挥教师作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作用。整个育人过程,教师的“主导性主体”作用和学生“学习性主体”作用的发挥相得益彰,也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有效落实。我们总能欣喜地看到,经由彼此的支持成长,学生得以真切感受教师的真心真情和真正如“师者”的指导与陪伴,进而对教师的教育产生深层认同、给予教师以真正理解与崇敬,为建立师生深厚情感联结,实现良性教育关系、和谐育人环境的建立发挥积极作用[7]。
3.2 育人实践的探索:外在世界的融合
人作为社会生活的参与者,生而就被镶嵌在繁杂的社会生活关系网中,并主动寻求着自我角色的正确定位。因此,加强学生的主体性教育,离不开实践育人环节的合理设置。在育人过程中,准确把握学生学情特点,并根据其成长规律不断优化、拓展实践育人路径,打破育人空间局限,拓展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线上线下多个育人空间和平台,畅通理实结合渠道,以因时而进、灵活多样的思政育人形式,把立德树人贯穿学生发展的各个环节,不断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有效统一。
通过在校园内外,为学生搭建课堂教学以外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平台,以多种形式开展主体性养成的育人实践探索。在校园内,营造理性思辨的文化氛围,结合不同年级、专业、性格特征学生的学情梳理,开展富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和个体主动性的有效施展,并注重从策划宣传、组织实施到结束总结整个闭环的全程关注。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参与过程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往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总结反思能力,给予学生以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教育,为个人主体性培养打下坚实基础[8]。与此同时,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高校学生而言,有关主体性的培养教育中加强如何与社会生活接轨的内容并将教育效果真正付诸于实践,关键且必要。通过引导学生对国内外时事、社会焦点问题的关注与探讨,建立社会交流触点,在提升社会事件参与感和虚拟性人生抉择与责任承担的过程中,加深对自我的探索和认知。聚焦学生与原生家庭、故乡生活环境天然存在的紧密联结关系,寓主体性的衍生性教育于社会体验之中。通过学生以点带面的引导作用发挥,在改善着周边群体的思维方式、语言逻辑、行为习惯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自身的自我察觉,对周围环境的主动思考,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主体性教育的普及与推广,引发良好积极的社会效应,更进一步发挥高等教育在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改革创新过程中所能更所应发挥的积极作用,更好地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总而言之,高校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在于学生更加能动性地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和更广泛的社会体验,并获得个人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提升。而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发挥,高校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缺位。两者互为促进,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顾此失彼。此外,育人实践中的主体性养成,也不能单纯地变成形式主义的教育。
将学生的主体性养成研究纳入高校“三全育人”工作整体育人框架,建立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结合的育人模式,通过师生共同配合进行的探索性教育实践,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培育,教师育人能力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真正发挥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