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阈下地方工科院校“新工科”学风建设路径初探
2022-11-21李春华卫军帅王婉琛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0
李春华,卫军帅,王婉琛(安徽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马鞍山 243000)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里明确地指出,高等学校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要把思想价值的引领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从而形成:教书、科研、实践、管理、服务、文化和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2]。高等院校的新工科战略的提出是为了培养能够应对新的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旨在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3]。高校的学风建设,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杆,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加强高等学校的学风建设是我国高校着力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成长水平的关键点所在,优良的学风是学生们成长好和发展好的重要根基,“随风潜入夜”地影响着高等学校学生们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及人生的追求[4]。结合新工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探索推进全体辅导员进宿舍,全体专业课教师参与学风的建设体制和机制,积极创建“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包括:探索如何完善学风激励机制,围绕学风建设动力机制、推进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等内容,系统设计、整体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学院学生工作绩效评价等各方面的制度建设,用规范完备的制度体系保障和推进学风建设。在新时代新形势下,针对地方工科院校专业特色,探索学风与“三全育人”和新工科战略相结合的建设路径,对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提升学风建设质量,促进学校新时代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地方工科院校学风建设现状
结合国内学者对地方工科高校的研究,学风状况总体可从四方面进行总结:一是学风建设定位层面,部分高校存在学风建设定位不准确、不全面的现象;二是学生层面,当下地方工科院校学生的学习态度整体较为端正,学习效果良好;三是教师层面,当下高校教师仍然大部分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对课堂纪律的把控不够;四是校园管理和服务等部门联动方面,存在各部门之间对高等学校学风的建设价值的认知程度上存在着些微差异,大家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工作投入度有不同、工作合力形成和协同一致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同时,地方工科院校的学风也存在一些普遍性的共性问题。
1.1 学风的建设定位存在不准确、不全面问题
当下在部分地方工科高等院校开展学校学风建设时,只注重对学生日常课堂学习和考试风气的约束与强化,忽略校园精神文明内涵建设;注重专业理论课程学习,忽略人文社科学识培养;注重学校管理模式管控,忽略家校联动机制引导。学生的思想品貌、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家国情怀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并未完全被纳入学风建设中,导致学风建设治标不治本,学生发展受到局限。这同时也要求各个地方高等工科院校在以后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中,精准找到工作落脚点,扎实立足于学校的办学特色,牢牢深挖学校自身的精神内涵,通过加强学风建设,形成全校上下齐抓共管、师生共同努力、人人重教尚学追求真知的学风建设新局面,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1.2 学生学习行为表现不如人意
国内学者对高校学风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进入大学后,适用于初高中的高压管理模式不复存在,且填报志愿时,学生们并不了解所学专业的具体内容和就业趋势,进入校园后才发现所在专业与自己的兴趣不符,进而丧失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力,甚至可能导致不能按时毕业。当下工科院校以男生居多,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特点,大学期间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且较为冲动,容易从众。目前工科院校学生的迟到、早退、旷课以及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并不少见,再加上网络的蓬勃发展,在校大学生们在静静享受这个时代所带来的各项红利的同时,也深深受到外来的网络享乐主义、极端功利主义、狭隘利己主义等各种不良风气的日渐侵蚀,从而导致更多的在校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出现不端正情况,如过分的依赖网络和手机,严重影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在课堂上容易分散注意力,学习效率不高,在学习动机这方面,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很少有学生考虑到社会和国家层面的价值,体现了学习动机功利化的倾向。这些如果不加以重视、整改,将会严重影响校园学风建设。
1.3 师生间缺乏交流和传统教学方式的固化
工科专业具有极强的创新性与应用性,知识结构和技术体系往往随着科技发展而不断更迭。而高校的课程和教材的更新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都是各大院校的重要发展内容,很多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同时承担了一定程度的科学研究,由于精力有限,这些教师往往很难权衡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所以当下工科院校的教学方式还是很传统,基本上都是灌输式教学,师生之间的互动了解很少,很难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这些单一的教学方式和相对枯燥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某种程度上的影响。在教师日常授课中,也存在只重视理论学习,忽略思想政治教育,缺少对学生的关心、关注和引导,导致课堂满意度低,“水课”率高,容易助长不良学习风气。
1.4 校园管理和服务等部门协同联动性不足
学风建设是学校的基础工程,“基础”的突出特点就体现在各个相关部门的协调参与、多人积极配合、多措齐头共进。而当前的高校学风建设相关工作则多是仅仅由学生工作相关的部门负责落实,只是由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学生的管理队伍参与配合。正是由于涉及的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的执行主体对于高校学风建设价值认知的程度存在着较显著的差异,从而造成大家对高等学校学风建设专项工作的投入度存在不同、合力协同度明显不足。如某些高校部分服务职能部门对于学生们的学习特点、以及对学风建设的认识不够到位,其中部分的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执行中往往存在着教条主义倾向和一刀切固化等问题。总的来看,目前各职能部门、各落实主体间关于高校学风建设这一宏大系统的工程,存在着沟通交流大大不足、相关信息资源的共享不足、专项工作的推进配合缺位等等问题,从而难以有效实现之间的协同效应,进而影响了学校学风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的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套、采购相关教学设备、教学管理及服务流程以及校园的管理及从事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水平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校园学风建设的开展。
2 “三全育人”和“新工科”学风建设路径探索
高校是学生学习等能力逐渐形成并得到实质性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校学风建设应营造学习氛围和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接下来将从“三全育人”和新工科两方面相结合对地方工科院校学风建设路径的进行探索剖析,在坚持育人导向和问题导向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建设,不断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为优良学风、校风形成提供依据。
2.1 完善制度体系,夯实学风建设基础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想要做好学风建设,要将学风建设工作有意识的渗透于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逐步完善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各部门从工作职能出发,承担学风建设相应职责。动员、推动学风建设的有效开展。健全完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和工作落实情况的过程监督检查。推动建设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导师育人联动机制,校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党支部也要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动态,建立学工、学院、教务、后勤、保卫、团委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反馈和定期研讨机制,解决学生在思想上、学风上存在的问题,提升“三全育人”工作成效。
2.2 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发挥学工队伍引领作用
教师是学风建设的主导,优良学风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支持师生共同参与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等活动,不断形成教学相长、教研相长的工作局面,努力构建“尊师互助”的教风学风。完善奖惩机制,建立定期召开“三育人”工作专项会议,对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创建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同时,发挥学工队伍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辅导员、班主任管理、选聘和考核工作,形成育人工作合力的良好氛围。在校园日常管理中,要加强学生课堂纪律和晚自习管理,开展校、院、班三级定期检查、定期公布、定期评比;健全学生自律、互帮互学工作机制,开展专项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课堂手机族、寝室游戏族的治理;定期开展对寝室、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的学风状况集中检查,对于不良的学习行为要及时通报、处理。
2.3 树立模范个人和集体典型,发挥榜样示范力量
以“十佳百优”集体及个人的创建和评选工作为导向,按照“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原则,加强过程指导,强化目标引领,增强大学生集体观念、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努力营造优良的班风、舍风。充分发挥学生党团骨干、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中坚作用,把他们培养成学风建设活动的排头兵,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弘扬正能量,凝聚班级合力,实现师生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成才的内在动力。加大对学习先进典型宣传力度,为全校学生树立学习标杆。加强典型示范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对在专业学习、科技创新和社会工作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宣传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动力,强化朋辈榜样的激励作用,进一步推进学风校风建设。
2.4 开展学业预警与帮扶制度,强化考风考纪教育
为实现对后进学生的全程跟踪与针对性帮扶强化工作,可以考虑完善学院帮扶联动机制,强化教师队伍与管理队伍之间的工作配合,形成育人合力;定期对各学院的学生学业预警与帮扶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制定学业预警跟踪帮扶处置机制,进一步落实学生学业预警与帮扶制度,分学期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梳理审查,强化过程监控;对受到学业预警的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业帮扶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业帮扶活动,建立学生学业预警与帮扶档案,激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同时,将考风考纪教育与学风校风建设紧密结合,通过加强考前纪律教育、完善考试过程监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多种形式,加强学生诚信教育、考试纪律和法制教育,做到警示教育全方位、全覆盖,引导学生自觉抵制考试违纪、作弊行为;加强考试巡查和监考教师违规情况处理,进一步规范监考纪律,完善考风考纪宣传教育长效机制,以严格的考风推动优良的学风,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3 结语
学风建设需要教学、管理的齐抓共管,需要学生、教师和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培养良好的学风是任何一所大学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是贯彻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大学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条件。只有结合本校的办学理念,紧密围绕学生为主体,科学统筹、加强引导、严格管理、强化保障,构建学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努力形成与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相适应的有生命力、影响力、特色鲜明的一流学风,全面推进学校“三全育人”的深入开展,才能提升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