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儿童道德生长的单元整体设计
——四下“同伴与交往”单元的教学与思考
2022-11-21印琼
印 琼
“同伴交往”是《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中重要的循环教育主题之一。从低年级引导学生礼貌交往,感受同伴交往的快乐,到中年级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使其善于交往,再到高年级培养学生友好交往的品质,教材从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家庭、学校、社区生活扩展到社会生活,构建起小学六年“同伴交往”螺旋上升、目标清晰的教学内容。下文,笔者以四下“同伴与交往”单元为例,谈谈如何指向儿童道德生长,进行单元整体设计。
一、把握单元核心,凸显整体性
教材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一定要通读教材,正确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基于整体视角,进行单元教学设计。
1.关注整体,强调前后内容的承接
统编《道德与法治》四下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同伴与交往”“做聪明的消费者”“美好生活哪里来”“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这四个单元主要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儿童的自我成长领域不断扩大到社区领域,促成“儿童与自我”向“儿童与社会”迈进。就不同单元在本册教材中的定位而言,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是基础和前提,后三个单元是延伸和拓展。经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交往领域会不断扩大,涉及商业、工业、农业等领域,交往对象也会由同伴扩展到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在此过程中,学生要逐步认识社会,学会交往,促进自我的社会性发展。
“同伴与交往”单元主要有《我们的好朋友》《说话要算数》《当冲突发生》三课。三课内容紧扣“同伴”和“交往”两个关键词。“同伴”是相处的主体,“交往”是相处的状态,同伴交往需要彼此珍惜,以诚相待,友好相处。由此,我们能提炼出本单元的教育主题——友爱同伴,诚信交往。围绕这一主题,三篇课文的内在逻辑是:《我们的好朋友》一课旨在让学生学会珍惜和维系友谊,这是同伴交往的总方向。由于守信和具体的交往方法是珍惜和维系同伴友谊的必备品质和依托,所以《说话要算数》和《当冲突发生》的教学目标都指向《我们的好朋友》一课。综上,本单元以《我们的好朋友》一课为统领,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同伴友谊的珍贵,懂得交往时要以诚相待,说话要算数,并能合理调解冲突。
2.把握核心,明晰教材的内在关联
不同年段同伴交往的目标指向与达成程度是不一样的,因而不同年段的教学目标与定位也是不一样的。统观《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低年段重在引导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中年级重在引导儿童交往从感性走向理性,高年级重在提升儿童交往的个性品质。
四年级学生经过三年多的小学生活,已经有了一定的与同龄人交往的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需要对这些经验进行整理,深化对同伴交往的情感体验与理性认识。此外,在学习和生活中,儿童与同伴的相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会出现摩擦、分歧,所以让儿童正确认识友谊,掌握一些交往技巧,是四年级同伴交往主题教学的核心。把握好了这一点,才能真正让学生的交往从感性走向理性。
二、着力道德生长,彰显过程性
着力儿童道德生长,让道德从内在认知转化为外在行为,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以《我的好朋友》一课为例,本课教学的落脚点在具体交友技巧的指导以及对真朋友的理解上。教学时,笔者主要设计了“猜一猜——猜朋友,说一说——享真情,写一写——话心语,议一议——找法宝,演一演——我会做,辨一辨——辨‘朋友’”等环节,旨在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交友热情。教学秉承从认识同伴到走近同伴,从理解同伴到学会交友,从学会交友到分辨友谊的逻辑顺序,遵循儿童知、情、意、行的学习进阶要求。回顾整堂课,着力道德生长,彰显过程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基于生活的起点,指向道德的终点
绝大多数四年级学生在班里都会有一些朋友,但他们很少意识到友谊对生活的重要性,即对友谊缺乏自觉意识。教学时,笔者基于学生生活的起点,通过再现生活案例,唤醒学生与朋友交往的记忆,让其体会同伴间真挚的友情,明白同伴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的道理。
2.基于经验的起点,指向思维的终点
一年级时,学生已经认识自己的新朋友。到了三年级,他们进一步体会与同伴相伴的快乐,也初步形成了群体意识,但此时学生对“什么是同伴”“如何与同伴相处”的认识仍囿于个人经验。如很多学生觉得自己和某个同学是朋友就是因为在一起时间长了,熟悉了而已,并不能很准确地理解朋友,而且对于结交朋友也缺少方法指导。因此,本节课旨在使学生形成对同伴交往的理性认识,如能知道是什么原因让自己和朋友走到了一起,理解什么才是朋友间真正的友谊,知道如何能交到朋友,甚至能在生活中指导自己或他人结交朋友。
3.基于行为的起点,指向习惯的终点
从认知层面看,四年级学生都知道同伴间要友好相处,但他们的实际交往表现与自我认知存在严重脱节。为此,笔者在教学中重点加深学生对友谊的体验,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维护友谊的态度。一方面,通过交友经验的传授,促进学生的经验成长;另一方面,对难以交到朋友的学生,给予方法指导和行为训练,以点带面,努力让学生养成与同伴友好相处的习惯。
三、推动行为转化,体现延展性
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要经历从内化到外显的过程,而这一转化要依托多样化的活动。
1.理性思辨,形成行为转化的价值认同
小学生的交往行为主要发生在学校、家庭与社区,以学校为主。教学时,我们要从儿童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切入,引发其理性思辨,产生交往的需要,学会交往的方法。
在分析交友困难的原因时,笔者选取了学生交往时的共性问题,如同伴获奖,萌生嫉妒心理;有好东西,不愿意与同伴分享;对个别同伴存在偏见;欺负弱小等。课中,笔者设计了“帮小刚解决烦恼”的小组合作活动,通过观看视频“小刚的烦恼”,带领学生进行行为辨析,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所有案例都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当这些熟悉的画面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必将对学生有所触动,引发其与自我对话,在道德两难中明理,从而增强学生对真伪友谊的辨析能力,构建其对正确友谊观的价值认同。
课后,笔者组织学生基于课堂中形成的同伴交往观,开展学习小组内的互帮互助活动,真正实现交往认知到行为的转化。
2.共情接纳,调动行为转化的内在情感
共情接纳是培养良好同伴关系的可贵心理品质,也是儿童积极解决人际矛盾、避免冲突、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我们的好朋友》一课涉及共情能力的培养。为唤醒儿童的交友体验,感受友谊的美好,课前,笔者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与好朋友在一起的美好瞬间。课中,笔者带领学生玩“猜猜猜”的游戏,邀请学生上台介绍好友的特点,让其他同学猜谁是他(她)的好朋友;接着,笔者引导学生与同桌分享同伴交往的快乐瞬间;最后,笔者让学生以写心语的方式,传递同伴相处的快乐。通过课前与课中的无缝对接以及师生与生生的共情接纳,学生感受到了浓浓的同学情。
课后,笔者还借助一些心理学游戏,加深学生行为转化的内在情感。如为让学生探究互帮互助的方法,体会不让一个人落下的重要性,笔者组织学生玩“海岛逃生”游戏。学生在游戏中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初步形成群体意识。
3.多样活动,给予行为转化的空间载体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但更是一个需要合作的社会。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以期学生习得正确的交往原则和技巧。
教学《我们的朋友》一课时,为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明白如何与同伴相处才能获得同伴的信任与喜欢,进而成为好朋友,笔者创设了小兰与雅丽结交朋友的生活场景,将学生带入同伴交往的情境中。当同伴面对新环境,无所适从时,我们该如何?当同伴心情不好时,我们又该如何?这些问题引发了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和分享。此外,为了让学生理解同伴交往的原则,笔者还创设了小明没有朋友,躲在一边伤心的情境,引发学生共情,然后引导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第5页的四幅图开展寻找交友法宝的探究活动,分析交友失败的原因,寻找交友法宝关键词。怀揣情感,带着思考,开展探究,学生在活动中能充分体验并深入理解朋友二字,并养成互帮互助的品质。
同伴交往离不开诚信这一人际交往原则。为帮助学生成为一个诚信的人,课后笔者带领学生观看情景剧《“爱保证”同学怎么了》,一边帮“爱保证”同学找原因,一边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想象失信对他人和自己的影响,接着通过分享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失信故事和诚信故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失信行为会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不良后果,守信才是我们应继承的传统美德。
本次教学实践,让笔者深刻领悟到:指向儿童道德生长的单元整体教学,一定要契合儿童实际,有统整思考和具体的切入点,弄清道德生长的起点和终点,以多样化的方式促进儿童的道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