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演化逻辑与发展规律

2022-11-21曾堉林

关键词:资产阶级中国共产党发展

叶 进, 曾堉林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既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创业史,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拼搏奋斗史。一百 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奋斗进程中逐步形成了系统、科学、完整的人民观。同时,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范畴的界定、对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也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使人民这一范畴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变化,且逐步完整化、系统化。

一、革命战争时期的尝试与探索

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从萌芽走向成熟的时期。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经历了萌芽、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范畴、人民群众的作用和人民幸福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萌芽时期:人民观的产生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受国内环境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影响,中国共产党人认为,人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人民的敌人是资本家阶级、军阀势力和国际帝国主义。党的一大召开时,《中国共产党纲领》明确指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1]3此前,《中国共产党宣言》还曾指出:“这一定要向工人、农人、兵士、水手和学生宣传,才是成功的,共产党将要引导革命的无产阶级去向资本家争斗,并要从资本家手里获得政权。”[1]549由此表明,此时人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工人和农民,其次士兵、水手和学生也在人民的范畴内,而人民的主要敌人是资本家阶级。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团结工人、农民、士兵、水手和学生共同对抗资本家阶级和帝国主义势力的压迫。党的二大宣言首次以“中国人民”涵盖了资产阶级、工人和农民,指出:“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或农人)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1]115此时,由于国内资产阶级同样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工人和农民联合资产阶级共同对抗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主义势力是壮大革命群体的有利策略,因此,资产阶级也被纳入人民的范畴。党的三大宣言指出:“鉴于中国社会的阶级(工人、农民、工商业家)之苦痛及要求,都急需一个国民革命。”[1]116由于受到国内军阀封建势力和国外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国共合作,建立反对北洋军阀的统一战线,联合工人、农民和资产阶级发动国民革命。随后,党的四大宣言重申了党的三大宣言,同时将知识分子阶级纳入人民范畴,号召工人、农民、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阶级联合起来巩固自己的组织,推翻国内军阀和打倒国际帝国主义。1925年底,《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对当前国内敌我阶级进行了明确划分:“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2]9至此,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根据国内外形势科学划分出人民范畴,并指出工人、农民、手工业者和先进知识分子都属于人民的范畴,当时的革命对象是国内军阀和国际帝国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尤其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作用。党的一大召开后,中国共产党积极组织工人阶级进行工人运动,提出:“教育工人,使他们在实践中去实现共产党的思想。”[1]7同时,中国共产党对工人做了许多宣传工作,号召中国的工人们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反抗资本的剥削和压迫,创造属于人民的新社会、新世界[1]560-56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在这次工人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发挥了强大作用,打击了帝国主义,展现了工人阶级对社会改造的巨大威力。中国共产党在此次工人运动的实践中感受到了工人阶级的坚强战斗力,更加坚信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此后,中国共产党同工人阶级的关系更加密切,对工人阶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也认识到,农民阶级的人口数量巨大,受到的压迫最深,是中国革命最坚强的动力之一,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革命力量。对此,毛泽东对农民运动进行了考察,他提出要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明确了中国革命要依靠的阶级力量,肯定了农民阶级对中国革命的推动作用[2]20-21。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将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实现人民解放作为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围绕这一奋斗目标发展,不断总结革命经验,确定了人民群众的基本范畴,认识到了工农阶级的强大力量,并自此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雏形。

(二)发展时期:人民观的深化

国民革命的失败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统一战线崩溃,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大资产阶级被排除在人民范畴之外。这一时期人民范畴开始收缩。党的六大《中国共产党告全国民众书》中将工人、农民和士兵列入人民范畴,号召工农兵团结起来,推翻豪绅地主阶级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同时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战争。可见,这一阶段国内矛盾复杂,人民的敌人众多,主要有地主阶级、国民党反动派、国内军阀和帝国主义,而工农兵才是革命的主要力量。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范畴做出新的调整。抗日战争初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并提出:“领导全中国工农红军和广大被压迫民众……推翻帮助帝国主义压迫民族革命运动,阻碍民族革命战争发展的国民党反动统治。”[3]这说明此时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都是人民的敌人,由于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站在了国民党一边,中国共产党也将其排除出人民范畴。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中日民族矛盾逐步取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首先将小资产阶级纳入人民范畴,并且开始重新讨论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能否成为革命力量的问题。对此,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进行了清晰的阐述:“在今天的情况下,民族资产阶级有没有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呢?我们认为是有这种可能性的。”[2]145他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肯定了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性的一面,认为其可以作为革命斗争的力量,并且得出了“革命的动力,基本上依然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现在则可能增加一个民族资产阶级”[2]159的结论。由此,民族资产阶级被纳入人民范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时,毛泽东 认为,要努力争取开明士绅和中等资产阶级等“中间势力”来壮大革命力量,因此,他们也被纳入人民范畴,而“大土豪、大劣绅、大军阀、大官僚、大买办们的主意早就打定了……他们组成了一个卖国贼营垒,这一卖国贼营垒是中国人民的死敌”[2]144。全面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号召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联合抗日,打败侵略者,同时肯定了全面抗日战争期间广大知识分子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完整阐述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中国共产党人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4]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革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中国共产党为发动群众支持参与革命,做了许多工作:首先,积极向工人、农民、士兵、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宣传革命的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明革命道理,鼓励群众参加革命。其次,发动土地革命,解决农民吃饭问题,维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进入全面抗战以来,为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提出:“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反共顽固势力。”[5]最大限度地发动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积极参加抗日斗争。同时,制定了“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发展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队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稳住了全国抗战局势。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范畴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变化,在调动人民积极参加抗日战争的策略上也有了进一步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对人民群众推动革命发展的作用也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完整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这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走向成熟。

(三)成熟时期:人民观的持续发展

抗日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中日民族矛盾不再是社会主要矛盾,为了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开始和谈,但最终谈判破裂,国共矛盾一跃成为国内主要矛盾,自此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这一阶段,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民主、平等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对外的敌人是帝国主义残余势力,对内的敌人是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在南京解放后不久,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6]此时,已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主力军,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已取得胜利,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宣布结束,建立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势在必行。1949年9月,全国各界、各党派和团体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纲领》)。《纲领》指出民主的范围包括: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专政的范围包括: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其中,一般的反动分子、封建地主和官僚资本家,在解除其武装、消灭其特殊势力后,仍须依法在必要时期内剥夺其政治权利,但同时给以生活出路。此时,成百上千万的产业工人、手工业者和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开明的地方士绅及其他爱国分子都属于人民。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对国内战争存在恐惧心理,寄希望于“和谈”来解决问题,但最终谈判破裂,国内战争爆发。毛泽东认为:“坚决迅速努力壮大人民民主的力量,由人民解放敌占大城市和解除敌伪武装。”[7]7明确了要夺取内战胜利必须依靠人民力量的方针。为此,毛泽东在分析了敌我优势后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7]118这既消除了人民对于内战的恐惧,同时也增强了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勇气。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鼓励人民参与到解放战争中。首先,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土地改革运动,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政治参与热情,扩大了战争的群众基础。其次,对青年学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教育,掀起了学生爱国民主运动,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团结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爱国分子,扩大了群众基础,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围绕解放全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这一中心工作,始终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得到了更为深入的贯彻和发展。

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带领人民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移,人民范畴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通过维护人民利益、团结人民力量来进行革命斗争,是这一时期人民观的不变主题。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曲折发展

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年的发展,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国家面临的任务是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人民范畴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民族资产阶级被纳入人民范畴,但是要过渡为社会主要国家就需要改造民族资产阶级不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部分。经过三年的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党的八大,国内矛盾转化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此时,国内超前完成了三大改造任务,国际上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万隆国际会议上周恩来的发言被广泛认同,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因此,党中央对国际国内的发展形势和人民范畴的划分态度都趋于乐观。刘少奇在党的八大报告中指出:“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已经在中国大陆上消灭了,富农阶级也正在消灭中,民族资产阶级分子正处在由剥削者变为劳动者的转变过程中。”[8]农民、工人、个体劳动者、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界等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畴。

随着党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判断的变化,对人民的划分也发生了改变。党的九大报告强调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阶级斗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认为这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长期尖锐斗争的必然结果”[9]。在这种形势下,人民范畴开始收缩,人民主体是积极进行阶级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派,而斗争的主要对象是干部中的“走资派”和“修正主义者”。“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中央作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的伟大决定,人民范畴逐步扩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恢复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现状,中国共产党做了许多工作。首先,带领解放区农民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在土地改革运动中贯彻群众路线,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早日实现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其次,发挥工人阶级改造社会的强大力量,使工人阶级认识到劳动实践的重要性,坚定了工人阶级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人翁地位。最后,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加强知识分子的政治学习,充分调动知识分子对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首先,对私营工商业者进行改造,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放弃资本主义所有制,接受社会主义制度。其次,对个体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纠正农民保守、狭隘的错误观点,对农民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改造后的私营工商业者和个体农民都成为了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围绕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和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等中心工作,做了多方面的努力,获得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民群众的力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一切工作都离不开人民的力量。对此,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进行了“三大改造”,且尊重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包容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不再以阶级斗争作为党的主要任务,将党中央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团结一致向前看,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首先,知识分子成为了除工人和农民以外的重要社会力量,成为了人民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10]。在全党和全国营造起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其次,对为祖国发展作出贡献的阶层,如个体经营者和合资企业经营者等也被纳入人民群体范畴,并且国家法律要维护其合法权益[11]。最后,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社会组织中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可接收为党员[12]。明确了社会主义人民范畴,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以及新产生的社会阶层。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中心工作发生转移,人民观也有了新主题和新发展,主要体现为: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得到了进一步的贯彻落实,对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如何维护人民利益、实现人民幸福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系统的认识。

(一)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面临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全党工作的重点应该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二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使这种制度和法制具有连续性和权威性。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做了新的描述,总的来说就是要不断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并重申了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要求。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农村改革率先拉开帷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推广,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改革蓬勃发展,带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党中央首先开办了经济特区,吸引外国的资金、技术和人才。随后,对城市企业进行改革,实行政企分开、自负盈亏,极大地释放了企业活力。到党的十三大时,国内生产总值较党的十二大时增长了6 801.2亿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党的十三大明确了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进行市场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1992年,邓小平 提出“三个有利于”,并将其作为评价一切工作是非的标准。其中,“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提高综合国力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重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强调改革开放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

除了不断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党中央还坚持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全国开展以“五讲四美”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动企业、学校和社区等群体参与,并将这些活动常态化和制度化,做到长期坚持。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风气,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种创造,激励人民群众学习社会主义和进行自我教育,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实现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这一阶段,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奠定了这一时期人民观的主要基调。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不断加强法制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奠定了基础。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人民精神面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三大提出,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第一步已在20世纪80年代末实现;第二步是在 20世纪 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较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一目标已在1995年提前实现。在中国 经济发展一路向好的形势下,江泽民提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是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重要战略方针。”[13]重视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从单纯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发展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手抓,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政治和经济方面,还体现在高度的精神文明发展中,精神文化的力量根植于民族文化和伟大创造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精神文明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精神文明的发展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要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充实精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指出:“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14]这一论断,深化了对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认识,社会物质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创造性动力,人类实践推动社会发展。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障人民利益,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概括了党的性质和任务,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党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行,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成为人民精神思想上的旗帜。

(三)科学发展以人为本

进入21世纪,中国面临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等一系列挑战。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不断促进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目的就在于更好实现人的发展。要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人民”展开,尊重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向人民学习,拜人民为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以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高度概括了21世纪党的人民观的最新发展。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每一次人类的创新运用于科学实践都将促进社会的飞速发展,改变人类的生活面貌。要解放人的活力和创造力,激发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党要坚持以人为本,问政于民,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始终把“人”放在核心地位,一切工作围绕尊重人、发展人和实现人来开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了21世纪人民观的主旋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发生了转移。围绕中心工作,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依靠人民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人民幸福感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主题。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系统深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以及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享有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人民理念、人民幸福和人民安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观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人民观走向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

(一)人民理念

习近平的人民观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实践中。习近平强调:“我们党牢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牢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5]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带领人民、依靠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创造了“中国 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 强调:“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16]中国共产党人要不断检视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牢固树立理想信念,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保持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中国共产党人要有刀刃向内、自我批评的勇气,改正工作中不务实、不上心和不尽力等脱离群众的做法,在工作中解决好群众困难,维护好群众利益,增强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

(二)人民幸福

习近平的人民观体现在治国理政的工作中。习近平 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7]3-4进入新时代,人民幸福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实干是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人民幸福的唯一途径。自2015年以来,习近平主持召开了七次有关脱贫攻坚的专题会议,到还未脱贫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关建议,关注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现状。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保障民生、稳定就业,促进教育公平等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打赢脱贫攻坚之战,党的领导是根本,汇集民力是基础,要充分发挥困难群众力量,从而战胜贫困。脱贫政策应用的效果和程度,归根结底在于群众的力量,困难群众要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在领导干部的带领下脚踏实地,发挥地方优势,形成特色产业,巩固脱贫成果。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盼、依靠人民力量、实现人民幸福是党在新时代需要承担的重大使命任务。

(三)人民安全

习近平的人民观体现在关爱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实践中。习近平指出:“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千万要记住‘人民’两字,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17]428中国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紧紧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工作压力,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党中央的一系列举措真正做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18]。习近平 亲自指挥、亲自部署,调集了全国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和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位病人。治疗费用由国家承担,不放弃每一位病人,抓牢做好每一个细节,充分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体现,这是党和国家强大力量的展现。广大医务工作者主动请缨前往抗疫一线,党员干部走在疫情防控一线,筑起了一道道疫情防控“防火墙”。广大人民群众也参与到这场疫情防控之中,响应国家号召停下外出脚步,并共同助力“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协力将各类物资源源不断地送进疫情发生地区……这些正是人民强大力量的体现。在抗疫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党和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党和国家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艰苦卓绝的抗疫过程,是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是伟大抗疫精神的生动体现。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秉持人民理念,保障人民安全。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真正实现人民幸福。

五、结语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人民”二字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之中。受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各个时期的主题不尽相同,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和发展性。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首要目标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革命斗争,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21世纪以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对精神生活也提出了新要求;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带领人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影响着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发展,但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始终如一。

猜你喜欢

资产阶级中国共产党发展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危险的侵略者”
对时代观视阈下《共产党宣言》的思考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