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思维“体操”中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生长
2022-11-21陈雪莲冯克友
陈雪莲 冯克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业要坚持立德树人基本目标,关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德育渗透要与各个学科相融合,数学课程更要肩负德育重任,着力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数学审美、逻辑思辨等能力。小学阶段,数学学科在营造趣味情境中,要注重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养成。笔者通过讲解数学知识点,梳理和挖掘德育资源,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优秀品质。
一、数学课程中融入德育培养的意义与原则
(一)数学德育的意义
教师要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培养,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数学德育的推进,旨在依托数学教学活动,对学生数学思维、理性意识、数学审美与爱国情感的培养。其意义体现在:一是通过数学德育,发挥多学科合力育人的作用。教育要重视德育,培养具有优秀思想品德的人。学校是学生接受德育的主阵地,每个学科都要结合自身特点,拓展德育渗透路径,将数学学科教学与德育培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智育、德育、能力、品质的全面养成。同时,数学课程在教学活动设计中,要深挖德育资源,从认识数学概念、理解数学公式、解决数学问题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和品行,推动立德树人育人任务的落实。二是遵循教育规律,立足学生成长需要,将数学德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更好地达成“三全育人”目标。数学课堂不能仅局限于讲解数学知识点,要结合数学概念、定理、法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要强调质疑与反思,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认真、理性的学习信念。让数学德育更持久、更全面、更有效。
(二)数学德育的原则
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较差,但模仿意识强,想象力丰富。结合数学德育目标,在构筑数学与德育相融合的课堂时,要把握几项原则:一是突出数学学科特色,适度融入德育。思想品德教育不能说教,要注重学生心灵的启发、情感的熏陶。数学学科抽象性强,知识点不易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将数学直观化、形象化,帮助学生发现数学之美,从中获得知情意的迁移、渗透。二是遵循学生认知特点,渐进融入德育。德育的融入要契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数学知识的讲解要循序渐进,有计划地渗透德育要素。如认识“图形”时,通过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观察和比较,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结构美,学会判断轴对称、中心对称的方法。借助风筝的制作活动,观察左右翅膀的对称关系;观察树叶的纹理,让学生交流对称图形的特点,增进数学思维的碰撞。三是坚持以生为本,落实差异化指导。德育的渗透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心智、品行、习惯均有差异,在数学德育实践中,要注重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不能“一刀切”,要因人而异,合理引导,促进学生良好德育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抓住思维训练,促进数学德育渗透
(一)认识除法竖式,渗透规则意识
数学课程中的德育渗透要注重方法的恰当、适中。结合数学知识,找准渗透点,启发学生从数学疑问中拓展数学视野。数学中很多看似理所当然的表示方式,实则蕴藏着数学规范,为渗透规则意识创造了条件。如在讲解除法的列竖式方法时,教师在黑板上呈现15÷3 两种列竖式形式,一种是借鉴前面所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时的竖式结构,将3 置于“15”的“5”的下面,将除号置于“乘号”的位置,得出的结果为“5”;另一种是按照除法的标准列竖式方法。通过观察这两种不同的竖式,向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在学习除法列竖式时,不选择乘法的结构?学生对该问题感到茫然,因为很多学生都习惯了教材中“固定”的列竖式方法。面对这一启发式提问,有学生觉得,乘法列竖式方法如果有余数时,没有地方放。但为什么要明确标准的列竖式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除法的特点。假如15 表示“15”个小圆圈,将这些圆圈分成3 份,表示每份有“5”个小圆圈。教师在除法列竖式中,通过逐步均分“15”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的直观性、准确性。如此,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除法列竖式规则的认识,也能严格按照对齐方式一步一步地展现除法过程。从中让学生明白,数学里的很多解题规范都为我们明确了规则,要想正确解题,必须遵守数学规则,正如生活中要树立规则意识,才能确保社会有序发展。
(二)打破思维定式,渗透严谨思维
数学学习中,由于思维定式的干扰,很多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容易陷入照搬照抄的思维窠臼。比如,在学习“图形与几何”时,对于周长与面积的分析,很多学生认为,“一个图形,面积越大,其周长也越大”。学生易混淆“周长”概念与“面积”概念,导致在解题时出现“想当然”的错误结论。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接受相似刺激时,很容易产生滥化现象。教师要重视思维的拓展性、开放性,引领学生走出思维定式。比如,在学习“三角形”时,对于“顶”和“底”的辨析,从不同视角观察“顶”与“底”,排除“底”一定在“顶”的下方这一习惯性的认知。还有,在认识“梯形”时,除了分析标准“梯形”外,还可以画出不同的梯形,如“上底长,下底短,腰反向、角不等”等梯形,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梯形的本质特征。数学具有非常严谨的思维特征,引导小学生认识数学运算公式、理解数学运算法则,不能局限于常见题型,还要有计划地展开变式训练,激活学生的逻辑思维。比如,在关于“估算”的学习中,教师讲解了“四舍五入法”和“进一法”,但很多学生习惯将数学计算中的“四舍五入法”应用到实际问题的估算中,导致估算不合理。针对现实性问题,在估算时,要灵活运用不同的估算方法,避免定式思维,要让学生从心理上意识到数学的严谨性。再如,对于“加法结合律”的应用,教师结合实例“17+19+13”与“17+13+19”两个算式,让学生亲历体验“加法结合律”的计算方法,促进学生严谨性思维的养成。
三、灵活运用德育渗透方法,增进学生习得感悟
(一)介绍数学史料,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在数学与德育的融合中,德育知识的渗透要讲究方法的适当性。秉承立德树人理念,教师可以挖掘数学史料知识,以口头表述的方式,让学生认识中国古代数学的卓越成就。比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先不探讨如何计算多边形的面积,而是结合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史料,将目光投向古代中国,看看古人是如何计算多边形面积的。教师引入《九章算术》中关于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古人的智慧。在学习“圆的周长”时,对于圆周率的介绍,可以从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成果中,让学生感叹古代数学家的坚毅与求索精神。在学习“认识小数”时,结合小数的产生、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古代人在解决小数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数学史料、了解古代数学家的事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和自信,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鼓励学生动手体验,感悟数学审美价值
在数学德育实践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需要言行规范,需要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观察力。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拓展动手体验活动,让学生感悟数学审美。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对于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特征,教师设置动手剪纸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直尺画出长方形,再剪出来,最后粘贴成长方体和正方体。观察长方体、正方体,从顶点、棱、面等关系入手,分辨两者的异同。同样,观察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从中体会数学的空间美、立体美。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图形,指导学生分辨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数学审美品质的提升,需要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浓厚的兴趣、敢于质疑的精神。数学课堂上,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启发学生观察、思考、想象、探索,从数学知识中挖掘美育元素。如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利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同样,对三角形,可以利用拼接法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对于梯形,可以利用拼接法转化为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创造美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审美素养。
四、重视合作探究,发展学生优秀品质
(一)利用小组学习,突出合作意识
数学学习中,教师要激活学生的主体性,引领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探讨与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分组学习,遵循“异质同组”原则,让学习水平有差异的学生在一起交流,促进不同思维间的碰撞,在同伴互助中解决数学问题。如学习“拼图”时,出示不同的平面图形,让学生自己动手,对不同颜色的图形进行分类、拼接,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交流自己的拼图想法,增进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再如,对“周长”的学习,教师结合教室里的黑板为例,黑板长为3 米,宽为1 米,如果要给黑板的四周围上一条花边,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这条花边需要多少米?显然,该题考查的是周长。有小组讨论,可以将黑板的四条边相加,得到花边的长度,即3+1+3+1=8(米);有小组提出,黑板是一个长方形,两条长相等,两条宽也相等,将两条长和两条宽相加,即3×2+1×2=8(米);还有小组在讨论中认为,可以将一条长与一条宽相加,再乘以2,即(3+1)×2=8(米)。不同小组在面对同一问题时,从相互合作交流中,表达了各自的解题思维,学生在彼此交流中拓展了解题思路,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引入探究活动,激活创新思维
学习数学知识时,教师要适当拓展教学资源,打破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体验中,感知数学思维。教师可以引入丰富的材料,组织学生参与数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以“二十四点”游戏为例,设置规则,从1~13 之间选择四个数,每个数只能用一次,通过加、减、乘、除等方式,使其结果等于24。为了增进学生间的交流,教师可以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从加、减、乘、除中巩固计算与发散思维。趣味性游戏活动使得学生的参与热情倍增,利用学生合作,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可能会遇到难点,也可能因理解的片面性,无法灵活自如地解决问题。教师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从彼此交流中,掌握多种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学生合作中,要灵活运用多元评价,既要在客观上激励学生,又要在思维上启发学生,让学生在思考、动手、探索、创新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集思广益地探讨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
数学德育的融合,要从课程教学、知识整合、教法创新中,将智力与德育衔接起来,把握数学课程特点,联系学生认知实际,注重方法的得当与多样,让学生从数学亲历中获得积极体验,让德育情操渐进融入言行中。课堂是动态的过程,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把握教育时机,找准数学与德育衔接契合点,让数学德育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