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优化心灵,促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思考
2022-11-21胡菁莉
胡菁莉
建成法治社会需要提高每个公民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因此在新时代的小学教育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承担起“以德育优化心灵,促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不能将教学局限于考卷上,而是要回归生活,重视学生良好道德品行的培养。对此,教师要认清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教学问题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本文将从三个角度阐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对同人予以启发。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道德与法治教育,但学生犯罪案件屡见不鲜,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比如,近年来兴起的“放贷风暴”,导致不少学生毁了自己的生活。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要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小学是学生树立健康观念的开端,因此,在小学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使这些仍然处于低认知能力的学生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还要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守住法律和道德底线。教师运用生活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难度,对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有积极意义。
二、我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
在小学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学生对道德、法治形成认知的基础,也能对其未来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与遵纪守法观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对学生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但现阶段我国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有些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开设这门学科的初衷。部分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时,只是简单地带着学生梳理教材中的知识,没有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都较弱的事实。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这门课程形同虚设,不符合新课程改革标准,更没有达到课程教学目标。有的学校甚至将道德与法治课私自改成数学、英语等文化课,让学生完全失去了在校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机会。此外,道德与法治课堂脱离生活实际也是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对小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抛开实际生活,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进行教育,会增大学生的理解难度,不利于学生从小开始培养道德与法律意识。
其次,有不少家长不把孩子的思想与道德教育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心上,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文化课成绩好就够了,孩子长大以后自然会懂法、知法。这样的家庭教育导致学生在未来很可能出现各种心理、思想道德等问题。
因此,学校和家庭两方面都不重视会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开展产生较大阻碍,不利于学生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培养核心素养,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真正意义,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律意识。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
(一)教师与学生要重视角色转变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作为主讲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的主角,但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并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开展教学,因此教师与学生要实现角色转变。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将自己定义为学生的引路人,既要尊重学生在道德与法治中的个性化学习,同时要及时帮助学生释疑解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国学经典是精华之所在,仅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效果会大打折扣,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前诵读。“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提前熟知课程内容后学生会在课堂上积极踊跃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国学经典中的思想品质、道德素养牢记于心。
(二)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提出好的教学问题不仅符合人类思维逻辑,同时也有助于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科特点,导致学生很难在缺少有效引导的情况下对这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更难以实现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国学经典中的名句、故事、名篇都值得细细品读和思考,其中的道德思想与人生哲理会让学生终身受用,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引路人的作用,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更好地引领学生,让基于国学经典的问题直指课堂主题。要求教师能将问题情境同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割裂感。例如,对于《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体会这句名言所蕴含的待人处世的道理。
四、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互动教学模式
(一)丰富互动教学内容与形式,活跃课堂氛围
要提高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的有效性,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教学形式,也不必局限于师生间的问答环节。例如,教师可以演绎课本中的对话,安排学生之间分组扮演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人物,并练习自己需要朗读的部分,然后按小组进行评选。对能真实、生动反映教材对话的小组,教师要及时予以积极评价和鼓励。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教材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生生间的感情。教师也可以参演角色,和学生进行教材对话演绎,直观地以自己的感情参与对话,活跃课堂氛围。
(二)明确沟通意义,重视互动评价
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当以积极正面的教学评价为主,也就是通过教师积极的语言和行为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索和表达,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可以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挑选出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表扬,例如结合日常练习、上课提问、课堂活动等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力求在教学中将积极、正面的评价传达给每位学生,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中。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及时获取教学效果反馈,通过互动评价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五、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案例的创新应用
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较弱,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为了降低教学内容的理解难度,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展开教学。这些案例都切实地发生在每个学生的身边,具有真实性、现实性,因此,这样的课堂教学更容易引人入胜,直击学生心灵。
(一)教师要联系实际生活开展教学
道德与法治课程较为枯燥,难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局限,改变自身的传统教学思维,利用创新的教学方式,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理论输出,而是与实际生活相关。从学生身边找出教学案例,让他们明白原来道德与法治这门课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只有学生愿意学习这门学科,才能通过道德与法治培养其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生活情境:假如你在上学的途中遇到一个摔倒的老人,你会不会去扶?应不应该扶?抛出这个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案例,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扮演。有的同学扮演摔倒的老人,有的同学扮演假装看不见的路人,有的同学扮演自己,并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探讨,形成自己的判断,给出理由。讨论结束后,教师让学生发言,说出自己的观点并给出理由,学生回答后教师对其回答做出点评,并细致地为学生讲解清楚,当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并将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贯彻其中。这样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讲解道德与法治知识,比在课堂上单纯地口头授课更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还可以给学生留出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主想象和消化,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与法律观念。
(二)教师要勇于突破并善于创新
道德与法治课程相对其他学科较为枯燥,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这门课程的学习是一种历练,如果教师不能勇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创新出新的教学模式,这门课的教学有效性与质量就难以保证。因此,这门课程要求教师能够通过深度挖掘教材,勇于突破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出有趣的课堂,营造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以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有趣的道德与法治相关活动。例如,让学生向自己的家人或者同伴普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让家长重视孩子道德与法治的学习。通过与家人、伙伴的有趣互动,促进学生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同时也能让学生回顾所学课堂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印象。再如,在“主动做家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播放相关的视频材料,引入主题内容,通过对比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两个孩子在家中截然不同的表现:一个听话乖巧,认真学习,还会主动做家务,帮妈妈减轻负担;另一个好吃懒做,不听话,跟妈妈顶嘴。看完视频后,教师让学生发表观点和看法,给学生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回到家后按照自己认为对的方式跟父母相处。笔者相信,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能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是非对错,从小树立起正确的道德与法治思想。
综上所述,如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落实好对学生的德育是教师需要思考与探究的课题。在实际教学中,除了上述所列举的教学策略,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到随机应变,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